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民 《河南气象》2005,(1):48-48
有些台站常把碎雨云误记为层积云,尤其是在台站四周有降水而本站未降水时,对从外地飘移过来的大块破碎的云,更容易误记为层积云。尽管在降水云层下有层积云的可能,但在降水云层下仍以碎雨云为主,所以在识别碎雨云和层积云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2.
1999年7月1日,我站遇到上层云被布满全天的Fn遮蔽,且14时观测时只看到Fn,从云缝或云层较薄处也看不到上层云。当时考虑Fn的特征是低而破碎,呈灰色或暗灰色的云。从Fn的特征看,它是降水云层下的小水滴经扰动凝结形成的碎云,初生时少而各自孤立,以后不断滋生,移动较快,形状多变,渐渐会合并成一整层。一般情况下,透过Fn的云缝可以看到上层的一层云。由于规范规定Fn的云量不能记10,为了总低云量与云状的配合,才违心地记录了云量为10-的Fn,照原来的记录记了上层云。后来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  相似文献   

3.
有些台站常把碎雨云误记为层积云,尤其是在台站四周有降水而本站未降水时,对从外地飘移过来的大块破碎的云,更容易误记为层积云.尽管在降水云层下有层积云的可能,但在降水云层下仍以碎雨云为主,所以在识别碎雨云和层积云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4.
Fc、Fs、Fn都是低而破碎的云,在观 测实践中容易混淆,以致误测。如何正确判 别,也谈一下浅见。 一、从外貌形态看 这三种云从外貌形态看,有相同的也有 不同的,它们都有破碎、不规则和多变的共 同点,但其颜色和云速云高有所不同。从颜 色看,Fs、Fc多呈白色或灰白色,Fn为暗 灰色。从云速云高看,Fc、Fs移动较慢, Fn移动较快,Fc较高,Fs、Fn较低。以南丹站观测资料看,一般高度是:Fc500—900 米,Fn200—600米,Fs60—200米。  相似文献   

5.
用液滴催化暖云降水,达到“以小得大”的降水目的,结果指出:液滴催化暖云降水的最佳播撒高度和最佳播撒效率受到云中垂直气流速度(w),云含水量(Q),云滴半径(r)和云层厚度(△H)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孙玉稳  孙霞  刘伟  李宝东  蒋元华  韩洋  胡向峰  刘立辉 《气象》2015,41(11):1341-1355
2013年4月19日,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对回流和西风槽复合天气系统云系进行人工增水作业,催化和探测部位在槽前上升气流云层和回流云层中,这次降水特点:(1) 降水系统呈“槽前云”和“回流云”两层结构,大粒子主要在上层槽前云中增长;(2) “槽前云”温度和云顶温度较高,“回流云”温度低,固态降水粒子在“回流云”粘连增长加大地面降雪;(3) 大云粒子和降水粒子很多;(4) 小云粒子丰富,全谱拟合曲线lgN=algD+b的截距b>2,适合催化作业。在分析云微物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天气、卫星、雷达、探空和雨量资料,从多角度分析了层状云增水作业实用技术和催化的宏微观响应,结果表明:作业后影响区雷达反射因子、卫星反演参量和云内微物理特征量都有明显变化;催化影响区地面降水的变异通过了显著性分析,但作业前后影响区内外这一差异是否是催化效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汪法鉴 《贵州气象》1996,20(4):44-46
1雷雨云与冰雹云区别“SD型闪电计数仪”是识别雷雨云和冰彭云的专用仪器。它以5分钟为单位,用记录到的闪电次数多少,人为判定雷雨云或冰雹云。是防范作业的“好参谋”。何为雷雨云?天气系统有雷声、闪电、降水、无冰晶结构的云;在防灾减灾中,广义上讲,云体内部有冰晶、冰雹,但在降落过程中融化为大雨滴,或坠地冰雹直径小,降落稀疏,起止时间短,造不成灾害的云。何为冰彭云?一般天气系统顶部较高,云层厚度较厚,水平宽度,闪电雷声剧烈程度相对雷雨云大一量级或程度,其云体内冰晶、冰育所占比例大的云块,各粒坠地时直径10mn…  相似文献   

8.
1996年 7月 17日山东省东营市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降水开始前,天气为暖峰过境,云的演变为 Csfil→ Asop,降水开始时,有的观测员认为云底显得阴暗混乱,象 Cb云,降水的性质应为阵性降水,有的则认为 Cb云结构特征不明显。在难以判断云状的情况下,值班员根据前期一直记有 Asop,为一致起见仍将云状记为 Asop下有 Fn,降水性质记为· 11时 55分~ 19时 23分(间歇性降水)。那么实际云状应该是什么云,降水性质应该是间歇性还是阵性呢? 在云状难以判断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先判断降水性质,再来判断云状呢?间歇性降…  相似文献   

9.
混合性云天的观测姚新琪(张家川县气象局741500)在夏秋季,稳定性云层中混有Cb云的情况较多见。但由于处在稳定性云层之中,同时多受降水等天气现象影响,通常Cb云所特有的砧状和底部悬球状结构无法直接观测到,尤其在无雷的情况下或闻雷之前要对天空状况有一...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上游降水云层对流特性及降水微结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3,他引:5  
主要利用1997—2000年6~9月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实施人工增水实验所获取的各类降水云层回波、雨滴谱及多点宏观气象资料,进一步阐明各类云层降水中对流作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且通过全过程的雨滴谱的演变个例,初步揭示了该地区云中降水微物理过程可能存在冷云和暖云两种机制且暖云机制起重要作用。以上是该地区产生降水频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碎雨云、碎层云和碎积云都是破碎的低云,外形很相似。在实际工作中,碎积云相对比较容易识别,而碎雨云和碎层云却很容易混淆,可这两种云在我省山区又很常见。但在观测记录中,除晴天有雾或有层云的清晨偶尔记录有碎层云外,一般很难见到该云的记录。当雨后阴天,且以后没有降水记录时,碎层云常被记为碎雨云。记录的正确与否,应该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及破碎云的成因等来区别。碎雨云是降水云层下由雨滴蒸发,使云下湿度增大,经扰动凝结而形成的碎云。初生时少而离散,不断滋生,很快合并成层。由于云体散乱破碎,移动较快,形状多变,呈…  相似文献   

12.
1996年7月17日我站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降水开始前,暖锋过境,云的演变为Cs fil→As op.降水开始时,有的认为云底显得阴暗混乱,像Cb云,降水性质应为阵性降水;有的认为Cb云结构特征不明显.在难以判断云状的情况下,由于降水前一直记有As op,为一致起见,值班员仍将云状记为As op和Fn,天气现象记为·(间歇性降水).实际云状应该是什么云,降水性质应该是间歇性还是阵性呢?  相似文献   

13.
测报值班中常遇到有时天空一直是雨层云并为连续性降水,但突然闻雷,而当地整个云层与降水性质均无变化,这是暖锋云系(或缓行冷锋云系)上产生的局部不稳定现象.此时虽闻雷,但要根据情况判明Cb云量,正确判断降水性质.当降水阵性较明显,本站气象要素也随之有剧烈变化时,这时的云层就不再是雨层云布满全天,而在相当一部分或天顶部分已为Cb云控制,这时应将雨转记为阵雨.  相似文献   

14.
文明 《气象》1992,18(7):1-1
目前,大多数台站确定降水性质都是根据降水云层来判定的。即:Cb,Cu云降水取阵性降水;As、Ns、Sc云降水取非阵性降水。 在长期的测报工作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有些较低的Sc、Ns、As云在降水时,起止时间突然,强度变化较大,但考虑是非对流云降水,就都取成非阵性降水了。反之,有些对流云在过渡期(对流减弱,雷暴消失,向As、Sc过渡)降水时,持续时间较  相似文献   

15.
在审核报表时,经常发现有些同志,由于对各类云的形成原理及降水之间的关系不明确,造成不应下雨或下雨不大的云误记为可下雨较大的云。如某站在8月10日整天记为Sc Cug为主,下面有少量Fn云,天气现象栏整天是断断续续的阵雨,日降水量达28.5毫米,这样的记录,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仁是将Cu Cong误为Sc Cug,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但凡搞过气象观测的人,都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确实观测到有毛毛雨存在,但天空状况并非层云或雾。遇此情况,有的观测员就会犹豫或不敢记毛毛雨而记为雨了。那么,毛毛雨是否一定降自层云或雾中?《规范》规定,毛毛雨为稠密、细小而又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徐徐飘落,不易分辨,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于空中,与人面接触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于干地无湿斑,降自气层稳定的层云或雾。其实,毛毛雨并非一定降自层云或雾。大家知道,云的世界纷繁多变,降水云层与降水性质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不同类别的云可以互相演变、过渡…  相似文献   

17.
测报值班中常遇到有时天空一直是雨层云并为连续性降水 ,但突然闻雷 ,而当地整个云层与降水性质均无变化 ,这是暖锋云系 (或缓行冷锋云系 )上产生的局部不稳定现象。此时虽闻雷 ,但要根据情况判明Cb云量 ,正确判断降水性质。当降水阵性较明显 ,本站气象要素也随之有剧烈变化时 ,这时的云层就不再是雨层云布满全天 ,而在相当一部分或天顶部分已为Cb云控制 ,这时应将雨转记为阵雨。雨和阵雨的转换@王元秀$固始县气象局!河南固始465200  相似文献   

18.
一次飞机播云的微物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5年6月29日对辽宁省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飞机探测资料,对人工增雨催化作业前后各高度层云的含水量、云雨滴数密度、谱型等微物理参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业云层(高度:4.0~5.5km,温度:-4.5~-13.8℃)的云水含量约为0.02~0.03g/m^3,是整个云体中最大的,但冰雪晶相对较少,特别是5km以上云层,冰晶粒子只有1000~2000m,因此对这一云层作业是适宜的。作业后在作业高度层产生了大量冰晶,由于冰晶和过冷云滴同时存在,导致小云滴的数密度由34.38cm^-3减少到8.97cm^-3,过冷液态含水量由0.015g/m^3减少到0.005g/m^3;大云滴和冰雪晶的数密度由618m^-3增加为2267m^-3、含水量由0.10g/m^3增加为0.17g/m^3;各高度层的云粒子谱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个实例验证了实施碘化银催化对作业云的微物理结构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装载有粒子测量系统(PMS)的飞机对2007年8月15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夏季非降水层状云进行了一次探测飞行,通过获取的资料分析了云层结构、云滴的垂直分布、液态含水量、谱特征等。结果表明:(1)此个例中云层结构明显,云中存在逆温层;(2)云中平均含水量为0.012g/m^3,含水层主要集中在4100~4200m与4700—5000m层之间;(3)此云系符合Bergeron提出的催化云一供水云相互作用导致降水的概念模型,可以在催化云中进行人工引晶来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了新的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指出人工冰晶除通过贝吉隆过程使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外,还使一部分冰面过饱和水汽转化为降水,凝华潜热的释放导致空气增温和局部升速加大,促进云降水的发展。与此相应提出了适合人工增雨的云层条件、监测识别方法以及最佳催化部位、药剂、剂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