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亘亚洲中部的天山山系为巨大的国际山系,由三列东西向展布的山链和若干个山间盆地组成,以高峻挺拔、山体宽大、地形对照显著为其特点。中国天山山系东西长1700余公里,南北宽250—350公里。山脊线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的托木尔峰达7435米;而天山山系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海拔分别在1000米和500米以下,山系东段内部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一带还低于海平面154米。因而天山山系显得非常雄  相似文献   

2.
天山为亚洲中部的臣大山系,从苏联进入我国,成纬向横贯新疆中部,长约1700公里。山地高度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的托木尔峰7435.3米。天山为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山体和介于其间的盆地及谷地组成,平均宽度在200公里以上。(图1)。山地东部单一,宽30—70公里,向西变得复杂,可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三例,山地宽度可达400公里。天山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都很发育,冰川遗迹非常丰富,很早以前就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  相似文献   

3.
天山山区公路山地灾害主要出现于海拔>3000米的现代冰缘区,遭山地灾害威胁较严重的是独山子—库车公路和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较突出的山地灾害是雪崩、风吹雪、自然积雪、泥石流与石冰川,其次是倒石堆、热融滑塌和热融掏蚀。该区公路山地灾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此外应加强灾害预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山山区的积雪、雪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山系是横亘亚洲中部的伟大山系。在中国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东西长1700多公里,南北宽100——400公里,主要山脉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主峰托木尔蜂7,443.8米。但两侧山麓平原海拔不足千米,所以天山显得巍峨高峻。天山腹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山区冰雪水利资源,根据最新统计:天山现代冰川有6896条,冰川面积9548.45平方公里,冰川总储水量约3600亿公方。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着天山南北的片片绿洲,合理利用高山冰雪资源,是夺取农牧业增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天山是我国西北高寒地区多雪山系之一。广泛分布于天山山区的积雪,尤其是冬季季节  相似文献   

5.
纬向展布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天山山系,山体宏伟高大,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于世。它不仅为干旱区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光彩,而且为这一区域的人类活动带来生机。因此,研究天山,合理开发利用天山,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一、独特的地位优越的条件天山是一条国际山系,占山体总长度三分之二的我国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将全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其本身成为自然地理区域的分界,导致南疆(塔里木盆地)属干旱暖温带,北  相似文献   

6.
天山横亘新疆中部,是南北疆的天然分界线,山体宽广而高竣,一般宽在400公里左右,向东逐步变窄,东部的博格达山与哈尔里克山由200公里变为100余公里。天山在中国境内东西长约1200余公里,以乌鲁木齐市经达坂城峡谷至吐鲁番洼地一线,将天山分为东、西两部分,山体高度西高东低,西部的托木尔峰高达7439米,而东部的博格达峰5445公尺,哈尔里克山峰4886米。天山为复合褶皱山体,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许多富饶的山间河谷和著名的山间盆地或洼  相似文献   

7.
雪岭云杉林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坡、昆仑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西绵延1800公里,向西延伸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天山与阿赖山,是中亚荒漠带最主要的山地常绿针叶林。在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分布于海拔1500米-2800米的中低山——亚高山,构成了断断续续连绵千里的山地森林垂直带。在带内森林与山地草甸、草原、灌丛交错分布。在天山的云杉林中,除了雪岭云杉外,还有天山云杉。天山云杉是雪岭云杉的变种。二者的区别很小,雪岭云杉的嫩枝为灰色,天山云杉的嫩枝为淡黄色或姜黄色,它们常常在林中混生。雪岭云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一个树种。在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新疆有三大山系以及被它们所包围的两大盆地。三大山系中含许多山间盆地,其中不少是海拔1000米(北疆)或1500米(南疆)以下的低位山间盆地(如哈密、吐鲁番、焉耆、拜城、塔城及伊犁等)。 一、自然条件特点 新疆山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一半,山地人口仅占全区总人口的5%。 北部的阿尔泰山系,山脊线海拔平均约3000米,最高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南坡宽约60—120公里。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山体亦变窄,高差2400—3600米。  相似文献   

9.
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Ⅰ)内蒙台隆(Ⅱ)的乌拉山复背斜(Ⅲ),南北两侧分别有乌拉山山前和临(河)—集(宁)深大断裂呈近北东东向展布,各类矿床均产于其次级构造内。  相似文献   

10.
伊塞克湖是西天山(苏联境内)中的一个大湖,现代湖泊面积为623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278米(科达耶夫,1973),最大深度702米,容积达1733立方公里。伊塞克湖位于以纬向展布的伊塞克山间盆地中心,湖面海拔为1608米。它的周围山岭的平均高度从3500米(北面的昆格阿拉套山——呈阶梯状向伊塞克湖倾斜)到4000米(南面的  相似文献   

11.
正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地处天山北麓,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250千米,距克拉玛依市区150千米。位于独山子北部的一个山峰上有泥火山,海拔为950米,主要有两个喷出口,两者相距约100余米。喷口略带油气味,不停的向外翻泥泡,夹带着水、泥、砂和岩屑的地下天然气体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而堆成泥丘。独山子泥火山距独山子城区很近,交通便利,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不远处有"新疆第一口油  相似文献   

12.
地形和气候对中国山地森林带界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森林带界线对地形差异和气候变化敏感,是地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3个气候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中国31个自然地带的气候指数,包括夏季温度变异指数(STVI)、冬季温度变异指数(WTVI)和干旱指数(DI),3个气候指数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STVI从南向北递减,WTVI以东部地区和南疆部分地区最高,DI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基于文献发表的中国28个典型山体的森林带界线数据,将其与山体基面高度、山体相对高度和地带性气候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山体基面高度对森林带下线南北坡差异贡献最大(39.67%),山体相对高度对森林带上线南北坡差异贡献最大(39.34%)。3个地带性气候指数的累积贡献对森林带上线南北差异、下线南北差异和带宽南北差异的影响差别不大,在51.4%~55.9%之间,其中STVI贡献最大,其次是WTVI和DI。通过定量揭示地形和气候要素对山地森林带界线差异的贡献,可以为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山地森林带界线评价和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东坡垂直自然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东坡高差约2600米,水平距离仅5公里,而自然带谱垂直分异明显。据此分出四个垂直自然带:Ⅰ.山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带(海拔500—1800米);Ⅱ.山地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带(1800—2200米);Ⅲ.山地中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带(2200—2600米);Ⅳ.山地寒温带针叶林灰化土带(2600—3099米)。  相似文献   

14.
天池     
天池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南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天池”一名来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天池湖面海拔1900余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1500余米,旺水时面积达4.9平方公里,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这是一座200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坝就是一条冰碛垅。  相似文献   

15.
潘月斌 《地理教学》2012,(21):F0002-F0002,F0003
天山山脉南麓新疆库车县城以北60公里左右的山区,这里的风蚀雅丹地貌完全可以和流水侵蚀的丹霞地貌争奇斗艳。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中生代的白垩纪,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远看如诗如画、仙天琼阁;近瞧若人似物、如梦似幻、惟妙惟肖、神韵万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山体呈红色,原海底的岩石由于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直立单斜岩石组成了层层叠叠的构造足迹,分外壮观,与附近不同色彩的山体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天山神秘大峡谷、红山石林和国道两侧雅丹地貌是著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范围包括小秦岭山地的河南部分,三门峡盆地西段南半部和朱阳盆地。小秦岭山地是华山山脉的东延部分,西从省界一直近东西向延伸到灵宝以南,长达40多公里,南北两侧均以大断裂与盆地相邻,呈一反”S”型的断块构造隆起,成为河南最高山脉。其中最高峰老鸦岔为2413.8米。本区为汾渭地堑的组成部分,其反映内力作用的构造地貌十分典型,本文着重就这些构造地貌类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 一、地质构造基础 小秦岭地区位于东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之北缘,新华夏系太行山隆褶带的西南端上;是华北陆台南缘,呈近东西向长轴状展布的前震旦纪古老地块。其中小秦岭纬向构造带与本区东部新华夏北东向构造带相交接,构成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局。小秦岭山地为一受侵入体破坏的复背斜构造:北侧三门峡盆地在本区受阶梯状断裂控制而形成了断陷盆地,南侧朱阳盆地受主干断裂影响也发生了大幅度的拗陷。  相似文献   

17.
1986年7月16日7时30分,湖北省秭归县长江南岸沙镇溪支流马道子河西侧,距长江7.5公里的马家坝巨型古滑坡复活。它是近年来三峡库区继鸡筏子滑坡(1982年)、新滩滑坡(1985年)之后,发生的又一起重大滑坡灾害。 滑坡分布海拔175—700米,高差525米。滑体南北两侧分别是冲沟。主滑方向由西向东,至滑体中前部折向东南。滑体东西长2400米,南北平均宽500米;平均厚约25米,滑体中前部最厚可达  相似文献   

18.
牛骥 《地理研究》1989,8(2):115-116
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以下称天山积雪站)是1967年11月建立的我国目前唯一的山地积雪及其灾害治理观测实验站.1978年归属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1966年12月,新疆焉耆-伊宁公路海拔3000m的天山艾肯达坂和巩乃斯沟地段,发生罕见的暴风雪和雪崩灾害,造成公路阻塞、交通通讯中断达半年之久;同时,数万头牧畜遭受严重伤亡,山区千余名林业牧业和养路工人及人民战士的生命受到威胁;山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严酷的现实向人们提出了对山区积雪及其灾害(含雪崩及风吹雪)进行科学治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红海的自然地理概况红海位于亚洲西南部,是呈西北——东南向延伸的带状洼地,长1800公里(包括苏伊士湾长2100公里),最大宽度400公里,最深处为2900米,总水量为215,000立方公里。在红海南部的16—17N的地区,散布着由珊瑚构成的群岛,其中法拉桑(Farasan)和达拉克群岛高出海面60米。红海南部是狭窄的曼德海峡,北部是一系列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群岛,中央地段比较特殊,主要为深海槽,从泽巴依尔(Zebayis)群岛北部延伸到西奈半岛的南端。深海槽的轴部是一地堑经过侵蚀而形成的一个主要海槽。  相似文献   

20.
国道217线独山子-库车段亦称天山公路,是横贯天山,连接新疆自治区南、北疆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全长537 km.天山公路的很多路段沿河布设,由于原有公路的防护工程标准较低,很多路段的路基已经被山洪完全损毁,造成交通中断.研究合理的沿河路基水毁防护技术,已经成为改建后公路能否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以K970+564~K970+839段为例,总结该段公路路基水毁现状,提出了防护工程优化组合的方案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典型水毁的防治对策和防治方案,为有效、合理、科学的保护天山公路沿河路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