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在长期的国土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研究工作中所产生的大量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分析这些获取难度大、成本高,有着巨大的科学利用价值的数据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科学价值的主要原因,阐述开展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并围绕制约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问题,综述国土资源科学数据标准化改造、共享平台功能搭建、数据标准规范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和共享服务情况,提出国土资源科学数据共享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天津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集约化、面向服务的数据支持。本文结合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论述天津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的数据整合、数据发布与数据共享。详细介绍了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数字城市和城市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集约化、面向服务的数据支持。本文结合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论述天津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的数据整合、数据发布与数据共享。详细介绍了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数字城市和城市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数据具有时间相异、基准相异、平台相异等多源异构性,给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造成障碍。针对当前数据备份、数据拷贝、局域网共享等简单共享方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平台的国土异构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中间件技术和动态投影技术进行数据异源整合,然后利用ArcGIS API for Flex和SuperMap iClient for flash构建服务平台,相互调用共享多源异构数据。实验表明,两个平台通过服务调用和聚合可实现无缝共享多源异构国土数据,图形没有偏移错误和拓扑错误,实现了数据跨平台服务共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开展了全国土地调查,查清了全国各类土地资源底数,形成了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这些地籍数据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是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和共享.为了打破国土资源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本文通过SOA技术与B/S架构建立了地籍数据共享应用系统,实现了国土资源部内部、相关事业单位和不同部委之间的地籍数据共享和应用,提高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数据分析及其整合与集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土资源数据特点、综合数据来源、产生方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不同的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土资源数据的集成框架,讨论了数据整合和集成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数据整合与集成的三种框架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与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例,面对不同用户,提出了三种具体应用场景.针对监管数据源多源异构特点,研发了一套面向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与数据共享的数据采集、转换和加载工具.为保障综合监管与共享数据的安全,设计了一套适应国土资源数据特点的解决方法及数字水印技术,初步实现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全周期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公共安全大数据的分类、数据采集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安全、融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需建立一套管理机制、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套标准规范和一个平台体系架构,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智慧安全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信息化技术开发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很好地管理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并辅助国土业务应用,实现了不动产权籍数据展示、查询、统计、分析、更新、数据共享等功能,为决策者提供了快速了解市区土地利用详情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平台,方便了市县区国土资源各个部门业务的顺利开展,推动了市县区的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数据集成管理体系是连接诸中心综合信息库、各分节点区域信息库的分布式空间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它主要在分布式、多源异构的国土资源数据环境下提供数据汇聚、数据集成、数据发现、数据访问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各类用户和应用系统提供广泛有效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针对国土资源数据具有的多源、多级服务等需求特征,本文分析了集成模式,应用服务结构和服务请求消息流程与协议等技术,以期对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国土资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和动态服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建设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湖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和网络结构方案,对面向业务流程的多层电子政务设计思想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文中阐述了涉及的电子政务搭建平台、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对省级国土资源数据的多业务、多时相,多领域,海量性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对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库分类体系进行了研究,将信息分类编码方法应用于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分类编码工作,制订了适用于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命名编码规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国土资源数据及其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和数据资源保护,将国土资源数据整体上分为资料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和元数据五类,提出了各类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的组织方法和采用的相关技术。由于国土资源数据环境的复杂性,本文中的观点难免出现错误和遗漏,望读者批评指正,共同推进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GIS领域知识与规则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结合国土资源行业空间数据的现状和要求,研究了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知识与规则的研究方法与应用模式,提出了通过提取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知识与规则,利用语义和组件实现规则的驱动,解决异构国土资源空间数据转换和同构空间数据检查入库自动化难题的国土资源空间数据整合方法。然后以面向地籍、土地利用现状的专题空间数据和面向地籍管理的基础空间数据的知识与规则提取、语义及规则驱动的语义和组件驱动的实现为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的土地利用数据网格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不同区域和年份的数据,统一分析比对口径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反映出相互之间的差异。本文以宜兴市2009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数据源,首先使用统一的分类标准提取用地类型中的3大类,通过不同大小的单元划分尝试和结果分析,发现适用于该数据的网格尺度大小;然后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进行分级范围划定,对宜兴市三类用地类型的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宜兴市用地情况;最后通过选用合适的空间尺度和分级范围划定方法,进而构建一个兼具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土地利用数据网格化方法,为自然资源部门统筹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对时空大数据组织分类提出的新需求。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大数据分类体系的演化特点和解析中国现行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部对大数据分类的需求,通过历史继承、合并和添加,提出了一套既能服务于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又能服务于全社会的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研究建立的时空大数据分类体系为3级分类,共6种类型,分为17个一级类型,68个二级类型,24个三级类型,该分类较之前最明显的变化是将自然资源数据单独分为一大类,该分类对于大数据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确目标 找准定位整体设计和部署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在金土工程二期即将规划和设计之际,迫切需要按照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国土资源管理实际,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本文通过对建部10年以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总结,结合当前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围绕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目标,整体设计国土资源信息化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自然资本是国民财富的一种新分类。自然资本有3个主要特征:自然资本与自然资源有紧密联系;自然资本是自然资源与资本属性的结合;自然资本的权益有社会化的过程。自然资本及其衍生的一些理念可以为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研究所借鉴。建议关注当代自然资本思潮,继续跟踪研究国有紫宸保护立法动向,关注证券立法、金融立法和投资立法对自然资本的控制和改革方向,在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修改中增加有关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本的规范内容,启动、推进和加快地质调查立法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的多级异构体系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是实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本文设计了一个多级异构的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国土资源数据的快速传递机制,保证数据在各级国土部门的实时更新,保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数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