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6~1983年共召开了四次国际煤炭勘探会议.会议基本反映了近十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外煤炭勘探动态.涉及煤炭勘探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广泛,如煤炭勘探事业的组织管理和教育、煤田勘探评价的程序和方法、煤田物探、钻探技术、煤层顶、底板研究及险情预测和电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现以勘探方法为重点予以述评.(一)煤炭勘探事业的组织、管理和教育煤炭勘探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对勘探人员的培训,在国外受到普遍的重视.欧美的勘探工作隶属于矿山开采部门,因而勘探与开采结合得比较紧密,勘探是为开采服务的概念贯串于勘探计划执行的全过程中,从这种概念出发安排了一系列勘探工作内部的组织管理.例如,对于勘探项目的选择首先考虑地理位置、运输距离、居民情况、市场销路等有关经济因  相似文献   

2.
有关煤矿床评价,勘探方法及其实例的论文在《第三届国际煤炭会议论文集》中数量上占首位,各种物探的研究与实践次之,对煤层气勘探种评价方法的探讨则是本届会议新增的内容,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一种煤层气埋藏量计算方针颇为实际,值得重视。勘探手段方面,着重介绍了井下层内地震和水平钻孔探测盘区,工作面前方小型构造的实验成果,由此可见困外对生产勘探的重视及其发展的某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1月25日,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暨中国煤炭学会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中国煤炭学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煤炭行业科技期刊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第一届全国煤炭优秀科技期刊"评选工作。《煤田地质与勘探》杂志在评比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有着近50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使用光点仪、模拟仪、数字仪到无线遥测仪;从折射到反射,从单次覆盖到多次覆盖;从二维到三维;从单波到多波。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煤炭地震勘探技术体系,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5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煤炭地震勘探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煤炭地质勘探的作用和贡献,提出当前地震勘探面临的新课题,展望前景,为我国煤炭能源生产提供地质保障,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会议于1984年8月20日-24日在哈尔滨由煤炭工业部地质局和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联合主持召开。成果由煤炭工业部东煤地质局哈尔滨科研所和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提供。 三维地震技术是当代地震勘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6.
于1986年9月22—25日在北戴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58名,会议收到论文53篇。论文内容大体分为5个方面:1)铀矿普查勘探新技术;2)利用放射性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今后应努力研究和须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如频率的问题,小面元高密度采集问题,加强叠前研究工作问题,及单点地震技术应用问题,从而实现高精度勘探的目的,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安全等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由加拿大地质科学学会主办的第77届勘探会议1977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会议期间提交了40篇评述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并史例的论文。会议中的短程旅行包括访问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勘探公司和参观加拿大地质调查所。来自30多个国家的770名代表,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1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宗旨是考察找矿勘探工业的现状,并总结自1967年在民亚加拉举行的上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Second Conference on PetroleumGeochemistry and Exploration in the Afro-Asian Region)于1988年8月在北京召开。 1985年11月25日至28日在印度台拉登召开了首屈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经各国代表推选,并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批准,决定第二屈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0.
1989年6月将在我国沈阳召开的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讨论会的筹备工作,正在积极而顺利地进行中。1988年3月15~17日,在长春召开了ISGGE学术委员会首次会议。长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评国内论文、野外地质考察录象,检查会前其他学术准备工作。学术委员会主任关广岳,副主任杨敏之、王继伦、王可南,59名委员中的43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关广岳主持,秘书长朱奉三报告了学术准备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西部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信 《物探与化探》2005,29(5):404-408
阐述了西部地区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对三维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条件选择、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通过几个地区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实践, 说明在西部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下, 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同样可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各煤炭(煤田)地质单位、煤炭企业、有关高校、各位理事: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炭地质、洁净煤地质技术交流,经研究,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批准,拟定于2016年10月,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第六届全国煤炭地质与勘探技术论坛",本次论坛由湖南省煤田地质局协办。一、会议主题扩大煤炭地质服务领域,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洁净利用二、会议主要内容(一)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学会矿产普查勘探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6~30日在昆明召开了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学术讨论会,有10个部(委、局、公司)系统1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技术报告88篇,其中23篇在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普查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6—1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煤炭部、化工部、核工业部、国家建材局、国家计委、全国储委、中国科协、有关大中专院校等70余个单位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论文广泛、内容丰富、讨论热烈、学术空气浓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111篇,其中心议题为《普查勘探阶段的合理划分》和《如何寻找隐伏矿体》两个专题。矿床普查勘探专业委员会主任朱训致开幕词,并就上述两个专题交流了个人意见。他强调指出,寻找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石油地质委员会和本会沉积学会举办的第二届有机地球化学和陆相生油会议,于1984年4月30日至5月4日在天津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162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174篇。这次会议表明,在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形势推动下,有机地球化学为国民经济服务、促进油气勘探和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方面显示了威力。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 该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2—15日在成都召开,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主持,四川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承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新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事业部等23个单位的67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大会宣讲、交流的论文有27篇,内容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研究成果;碳酸盐岩出露区(尤其是地表地形和构造断裂复杂区)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球物理勘探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首届青年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 与会青年(35周岁以下)代表共130余人。他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矿、冶金、有色、石油、煤炭、水电、核工业、铁道、黄金、海洋、建工、交通、机电、中科院和教委院校等部门的基层和科研单位。另外,出席会议的还有原地矿部副部长夏国治先生和中国勘探地球物理界的老前辈翁文波先生,顾功叙先生为大会送来贺词。同时,参加会议的有陈云升、王艳君、潘勇飞等十多位勘探地球物理学会委员和十几位特邀代表。  相似文献   

18.
顾功叙 《物探与化探》1986,10(6):401-401
我以这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主席的名义,向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欢迎,特别是来自国外的同行们。我记忆中,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的会议,已举行过多次。  相似文献   

19.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1994年度学术报告会会议于1994年8月25~28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煤炭、地矿、石油、冶金系统的勘探、教学及科研单位代表共70人。会上共收到论文70篇,除煤田地质专业外,还包括了相邻专业和煤田地质新拓宽的研究领域,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29日和30日两天,科学技术委员会地质矿产组在地质部地质科学院召开了一次普查勘探方法研究工作经验座谈会.会上交流了一年来在综合地质普查勘探方法、矿区开采地质资料与地质勘探资料的对比验证、数理统计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强调了普查勘探方法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并明确了几个问题: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