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类似于贵州南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流体性质进行的研究,为其矿床成因、富集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借助于包裹体分析,可以研究成矿流体的形成温度、压力、成分,流体运移的pH、Eh值,从而分析出成矿物质活化、运移、富集的条件和形式,预测矿体展布,指导找矿。本...  相似文献   

2.
四川九龙县里伍铜矿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里伍铜矿含矿岩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温度、成分和盐度测试分析,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浓集机制,为解释里伍铜矿的成矿环境和成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相山居隆庵矿床铀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居隆庵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及群体包裹体成分的对比研究,查明了成矿流体的基本性质(温度、盐度及成分等);根据成矿流体的碳、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矿床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表明,居隆庵矿床铀成矿流体为富含成矿物质及挥发分(CO2、H2、CH4等)的中-高温、中-高盐度流体,其成分以C、H、O、N等为主,并溶有多种碱金属、P及卤素(F、Cl)等微量组分的C-H-O流体,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幔源)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7,13(2):76-82
本文以621与670地区为例,概述了钠长石与水云母型铀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及成矿前期岩石的蚀变特征,综合分析了这两类蚀变岩型铀矿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共生元素、成矿温度、成矿时间、流体成分及放射性场等方面的差异性。探讨了这两类铀矿不同的成因机制:钠长石型铀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铀以碳酸铀酰络离子[UO2(CO3)3]4形式搬运,铀的析出富集主要由溶液成分、碱度发生突变所引起;而水云母型铀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铀的火山期后热液,铀以钼酸钠酰络离子[UO2(MoO4)2]2形式迁移,铀沉淀富集主要由溶液温度、压力降低所引起。  相似文献   

5.
造山型金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热点。近年来该类金矿床在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要为富含水的火山沉积岩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因脱流体而释放出来的。Au主要以Au[HS]_2~-的络合物形式沿着深大断裂向浅部运移,期间CO_2和H_2S不仅能提高Au在流体中的溶解度,还能使Au在运移过程中不因沉淀而贫化。变质脱流体成矿模式很好地解释了该类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和成矿元素的沉淀。水岩反应和压力的瞬时改变是Au发生高效沉淀的主要因素。建议在造山型金矿床研究过程中采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等先进分析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6.
流体包裹体与金矿床的成矿及勘探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矿床矿石和脉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封存在这些矿物中的热液样品,它可以提供含金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密度、成分以及热液来源和成矿时代等信息.本文对中深脉状、浅成低温热液型、卡林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金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作了探讨,提出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及气相成分等是金矿床勘探评价直观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早期阶段钨钼矿体中的石英、成矿晚期阶段铅、锌、铜矿体中的萤石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均一温度、盐度的研究表明,从早期钨钼成矿阶段至晚期铅、锌、铜成矿阶段,侵入体内接触带至外接触带,经历了一个温度剧降和盐度显著增加的过程。钨钼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流体,成矿过程为单一的成矿流体冷却过程; 在晚期铅、锌、铜成矿阶段,来自岩浆中的温度较高的热流体与围岩地层中的大气降水等低温、高盐度流体混合,使成矿流体温度剧降和盐度增高,导致铅、锌、铜等成矿物质的沉淀。辉钼矿和方铅矿的δ34S ( × 10-3 ) 测试结果表明,侵入体内接触带钨钼矿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 围岩地层中铅、锌、铜矿体的成矿物质,除岩浆热液来源外,部分可能来自雨水对地层中硫酸盐岩中硫及其他成矿物质的淋滤。  相似文献   

8.
在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浙江洋滨斑岩锡矿成矿流体的一系列研究.从流体角度探讨了洋滨斑岩锡矿的成矿机理。本区沸腾流体包裹体的形成压力约为25~40MPa,主要成矿深度约为0.76~1.22km,说明含矿岩浆是在浅成一超浅成环境下侵位的,由于压力突然降低及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导致流体沸腾,加速矿质沉淀。流体包裹体中多种子矿物的发现及各相成分分析结果充分表明当时有多种不混溶流体被同时捕获,且不混溶的岩浆-流体富含成矿元素,进一步证实了洋滨斑岩锡矿属岩浆-大气降水混合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9.
王莉娟 《矿床地质》1998,17(Z6):965-968
该文论述了内蒙狼山霍各乞一号矿床Cu-1、Pb-3、Pb-1矿体的流体包亵体镜下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流体的酸碱度、氧化还原参效及压力等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Cu-1、Pb-3矿体(产铅为主)的成矿流体特征与Pb-1矿体(产锌为主)不同。Cu-1、Pb-3矿体属海底火山喷气(流)沉积变质成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热液。Pb-1矿体属海底热卤水喷溢沉积变质成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热卤水。  相似文献   

10.
李志刚  权恒 《地质与资源》1993,2(2):137-146
本文探讨了辽西-冀北地区区域性的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化条件和成矿物质来源。指出本区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如下特征:①流体成分中,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流体盐度属中-低盐度流体,流体盐度的高低与成矿母液的来源、运移途径密切相关。②流体温度表明区内内生多金属矿床属中-高温成矿系列;成矿压力不仅与矿床产出深度密切相关,而且与赋矿构造的开放程度有关。③成矿流体的物化条件研究表明,区内大多数矿床形成于酸性条件,且其酸性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而不断降低,pH值在5.8-8.14间变化;成矿作用于还原条件下进行,R值平均为0.655。④成矿物质来源:区内流体具有明显的岩浆水与天水的混合特征,表明了矿液的岩浆来源和围岩中成矿组分的叠加。  相似文献   

11.
论金矿成矿与CO2相关性的实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CO2的形成条件及其与Au的配合能力,金成矿系统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有代表性的金矿物的化学成分,具成因意义的共、伴生矿物,认为金成矿与CO2相关性的实质是CO与成矿物质形成羰基配合物、羰基氢配合物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温度、压力骤降,fo2剧增,上述配合物分解(CO、H2逃逸,氧化)形成金矿物沉淀富集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流体包裹体与金矿床的成矿及勘探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矿床矿石和脉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封存在这些矿物中的热液样品,它可以提供含金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密度,成分以及热液来源和成矿时代等信息,本文中对深脉状,浅成低温热液型,卡林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作了探讨,提出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及气相成分等是金矿床勘探评价直观面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溆浦地区脉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水泉 《湖南地质》1990,9(3):25-35
岩、矿石物质成分的交换和转移特征可为成矿作用机理提供信息。区域、矿区及矿化蚀变带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氧、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溆浦地区脉金矿成矿流体为变质热液,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在变质分异和成矿化学分异作用下,成矿流体溶解地层中的成矿物质,经扩散、渗滤等方式运移到构造有利部位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4.
流体包裹体在矿床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池国祥  赖健清 《矿床地质》2009,28(6):850-855
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矿床类型的划分及成矿流体成分、温度、压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中,流体相分离及流体混合的主要证据来自流体包裹体;对金属在气相中的搬运的认识,也主要来自包裹体研究.成矿流体成分对认识金属在热液中的搬运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流体温度和压力数据是成矿流体动力学模式的重要制约.  相似文献   

15.
都兰白石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缘,柴北缘成矿带和柴南缘成矿带交汇部位。矿床赋存于印支期中酸性花岗岩体与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中,矿体以铁及铁多金属矿为主要特征,属典型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含矿流体,流体作用于元古界大肯达坂群、沙柳河群及奥陶纪滩间山群,随印支—燕山期岩浆上侵形成本区富有特色的矽卡岩型矿床,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测得均一温度介于194°C~388°C,流体盐度为0.331%~10.978(wt%NaCl equiv),估算流体密度为0.550~0.892g/cm~3,流体平均压力为106bar。成矿温度(捕获温度)201℃~399℃,平均299℃,属中-低温流体。静岩压力深度值为2.7km,成矿深度应为中浅环境。通过C、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地幔岩浆热液,部分来自大气水及变质水。成矿物质既有来自深部地幔及岩浆,也有来自石炭-奥陶系,矿床应属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矿物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温度、压力、介质性质等物理化学条件所制约。研究者们为了了解这些物理化学参数曾多方面进行探索。应用矿物中包裹体所包含的原始成岩成矿介质来探讨矿物形成的温度、压力、介质浓度及成分,矿物共生组合及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有着指导意义。目前地质研究者广泛应用这一手段解决成岩、  相似文献   

17.
流体包裹体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流体包裹体有关的流体系统可分为非盐水体系和盐水体系两大类.研究和熟悉这些流体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对于充分开发流体包裹体中所储存的各种有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流体包裹体研究中一般假定流体包裹体形成之后保持为一恒容、恒组成体系,其所含流体的摩尔体积和组成都能从与单变平衡有关的相变温度加以确定.根据低共熔温度(或初熔温度)可以推断包裹体的总组成.由体系冷却时所形成的固相的最终熔化温度可以求得流体的浓度.还可以根据低共熔点和最后一个固相消失温度间的固相熔化情况估测溶液中各种盐类的相互比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可以用来测定所含流体的密度.如果流体是在高于均一温度的条件下被捕获,那么沿着相应流体成分和密度的等容线外推,只要压力和温度中一个参数已知,就可以求出捕获温度或捕获压力.每一个流体包裹体都是一个纪录在案的地质温压计,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各种有效的流体包裹体地质压力计,它们所提供的压力数据不仅能够提供有关地质作用发生的深度,还能提供有关错断和剥蚀作用的强度等重要信息.流体包裹体压力计对于研究成矿作用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压力降引起的沸腾作用可以导致成矿物质沉淀,根据压力差还可以获得有关成矿流体流动方向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流体包裹体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流体包裹体有关的流体系统可分为非盐水体系和盐水体系两大类。研究和熟悉这些流体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对于充分开发流体包裹体中所储存的各种有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流体包裹体研究中一般假定流体包裹体形成之后保持为一恒容、恒组成体系,其所含流体的摩尔体积和组成都能从与单交平衡有关的相变温度加以确定。根据低共熔温度(或初熔温度)可以推断包裹体的总组成。由体系冷却时所形成的固相的最终熔化温度可以求得流体的浓度。还可以根据低共熔点和最后一个固相消失温度间的固相熔化情况估测溶液中各种盐类的相互比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可以用来测定所含流体的密度。如果流体是在高于均一温度的条件下被捕获,那么沿着相应流体成分和密度的等容线外推,只要压力和温度中一个参数已知,就可以求出捕获温度或捕获压力。每一个流体包裹体都是一个纪录在案的地质温压计,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各种有效的流体包裹体地质压力计,它们所提供的压力数据不仅能够提供有关地质作用发生的深度,还能提供有关错断和剥蚀作用的强度等重要信息。流体包裹体压力计对于研究成矿作用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压力降引起的沸腾作用可以导致成矿物质沉淀,根据压力差还可以获得有关成矿流体流动方向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斑岩铜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不但形成于环太平洋成矿域,还形成于特提斯成矿域和中亚成矿域(古亚洲洋成矿域)。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经过“洋壳一地幔熔岩流”、“原始岩浆”、“浅部富矿岩浆”和“岩浆结晶一成矿”4个阶段,其中在“原始弧岩浆”阶段,通过MASH过程,有大量成矿物质和能量的聚集。成矿流体为富H2O、高温、高压、高盐度、强氧化性、高氧逸度的富矿气液相流体,这些特点有利于成矿物质在岩浆一热液分离过程中向流体富集,并以氯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随着成矿流体的上侵,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影响因素。磁铁矿的结晶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大量的S2-离子,也是导致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斑岩型蚀变带从里向外为石英内核、钾化带、SCC带和泥化带,铜矿化主要发育在矿化带外围以及SCC带。目前,斑岩铜矿成矿模型主要有经典模型、系统模型和多阶段叠加模型。  相似文献   

20.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方法是一种采集非常温常压条件下流体样品的技术。它已用于在较宽的压力-温度-成分范围内确定流体的体积平衡、相平衡性质和温度校正。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结合,可以了解地壳内部的地球化学行为、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机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流体包裹体合成的两类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对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阐述了合成包裹体技术对矿床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