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2006,(3)
现当代迁都之风四起,大批国家不约而同地迁都,迁都。他们各自的国情迥异,疆域大小不等,迁都的动机与设想也各有千秋。但在一点上,他们几乎是,甚至完全是一致的,那就是:“内迁”!世界上许多国家,很早就恪守祖宗流传下来的首都“内置”的原则,一般把首都置于国境内部。后来尽管人  相似文献   

2.
刘伉 《地图》2006,(3):12-37
“迁都”这种现象,在世界发展历程中可谓“史不绝书”。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在公元6世纪末到8世纪末的200年间,曾七迁其都,平均15年搬一次家,颇有“席不暇暖”的模样。历史上一些大帝国在开疆拓土、征城略地之际,都会随着形势的发展搬迁都城——既为了巩固已得到的战争成果,更为了进行新的征服而建立前进基地。这些暂且不表,单说近现代世界各国已经或正在发生的迁都“大举”,就足以让我们感到目不暇接和眼花缭乱了。世界迁都大潮@本刊编辑部 @刘伉 @colphoto  相似文献   

3.
《地图》2006,(3)
韩国是我国东侧波涛相隔的海上邻邦,缅甸是我国西南山水相连的“胞波”。他们都发生“迁都”大事。但综合各种报导看,他们的情况迥然有别、进程极端相反:一个是吵吵嚷嚷,久悬未决;一个是不动声色,闪电搬迁。作为旁观者,我们深感意外与惊咤不已的同时,不妨冷静客观地将他们的迁都事宜做一个简单扼要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地图》2006,(3):30-33
现当代迁都之风四起,大批国家不约而同地迁都,迁都.他们各自的国情迥异,疆域大小不等,迁都的动机与设想也各有千秋.但在一点上,他们几乎是,甚至完全是一致的,那就是:"内迁"!  相似文献   

5.
《地图》2006,(3)
全世界近现代发生过迁都情况的国家将近50个,超过现有国家总数(193个)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平均不到四个国家中就有一个国家是迁过都的。这还仅仅是就国家的"个数"而论,如果言及这些国家的面积,则几乎占到五大洲面积总和的83%。可见迁都影响所及非常广阔。以此为据,断言一个多世纪--尤其现当代--以来,迁都之"风"席卷全世界,也绝不为过。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前迁都的国家很少,各大洲加起来,统共不过13个;绝大多数国家的迁都,发生在20世纪各个时期。非洲国家的迁都,更清一色地全部发生在20世纪。从地理分布来看,迁都的国家,以非洲国家最多,有19个;亚洲次之,有13个;其次是美洲,有9个;再次是欧洲,有5个;大洋洲最少,也有3个。一个国家何以要迁都,原因颇为复杂,可谓不一而足。有的纯粹是被动性质,如因遭到外敌大举入侵,以致战火蔓延,国土沦丧,国运危殆,这时作为国家的政治统治中枢和战争指挥首脑的首都,必要时不得不相机转移,以利再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就曾一度迁都古比雪夫(也就是今天的萨马拉)。不过这类迁都,多半属于非常、暂时、权宜、应变的性质,一旦战争过后、和平恢复,甚至战局好转,不待战争结束,就还会"还都"--仍然把首都迁回原处。我们这里谈论的迁都,概指和平时期的正常运作而言。国家和平时期的迁都,主要的驱动力大体不外乎政治、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地图》2006,(3)
1997年10月下旬,哈萨克斯坦从原首都阿拉木图,迁往新的都城阿克莫拉,也就是今天的阿斯塔纳。新都在旧都的北偏西,直线距离1000公里。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亚洲新独立的国家不下30来个,但放眼四顾,这一大批新生国家,尽管它们国内政治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演化和变动,但直迄当时,还没有一个国家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迁都”之举。所以,哈萨克斯坦的迁都,不惟是这个国家政治地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重大事件,即从整个亚洲看来,也是非同小可,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陈荣山 《地图》2007,(4):12-16
南京是一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自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10  相似文献   

8.
《地图》2006,(1)
2005年11月6日,缅甸政府突然将包括外 交部、国防部、商业部和农业部在内的9个政府 部门迁往中部城市彬马那。11月7日,缅甸政 府正式宣布迁都消息。政府的其他部门也将分批 陆续搬迁,迁都计划定于2006年4月底前完成。 彬马那属于缅甸中部的曼德勒省,位于仰光 以北390公里处,周围都是丛林山区,目前常住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婺源县虹关村地处赣东北的婺源北部浙源乡境内。于南宋建炎年间詹姓迁居始建,因是古代饶州通往徽州的必经之路。据载:建村迁居落户时"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故取名"虹关",又  相似文献   

10.
《地图》2006,(3):34-37
韩国:吵吵嚷嚷,久悬未决 韩国的迁都从酝酿到正式提出,已历经多年.早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执政当局就几次动过迁都的念头,有过迁都的打算.后来可能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冷战"的结束)而沉寂了下来.不想20多年后的2002年,韩国总统候选人卢武铉在当时竞选中旧话重提,保证一旦当选,将迁移行政首都到南方.彼时人们对这种表态并不认真对待,以为不过是吸引韩国中南部地区选民多投他票的"竞选语言",事后是算不得数的.岂料他竟然当起真来,上台后就把推进"行政首都迁移"作为新政府的工作核心.在他的大力运作下,2003年12月29日,韩国国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建设新行政首都特别法案>,简称<迁都法>,200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1.
孙果清 《地图》2007,(5):106-107
黄河在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而明朝是治黄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而中国经济重心在南方,首都北京的粮食供应必须依靠"南粮北调"。最初,南粮北调采用海、陆并运的办法。但"海运多险,陆挽  相似文献   

12.
腊月二十三,正是关外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我们从沈阳驱车一路东行,沿途城镇的积雪越来越深,如同一幅逐渐褪色的画卷,村庄和田野都依次变白,宁静而旷远.我们的目的地是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去那里是为了探寻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 塔克世故居 我们的第一站是新宾旧城,这是一座位于山顶上的小城,北邻苏子河,树枝掩映下的城墙由不规则的山石筑成,满语称“赫图阿拉”,意为“平顶山冈”.明正统五年(1440年),努尔哈赤的五世祖爱新觉罗·董山与其叔父凡察迁居于此,当时还没有筑城.董山之父爱新觉罗』孟特穆为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首领,被明朝封为建州卫都指挥使.后来,斡朵里部在部落争斗中战败,董山与凡察率部众迁到赫图阿拉定居了下来.之后,明朝政府应董山的要求在此开设“马市”进行贸易,斡朵里部自此慢慢繁荣起来.董山死后,其后代一直世袭建州卫指挥使的官职,与明朝保持着朝贡关系.  相似文献   

13.
蔡天新 《地图》2011,(5):138-139
11世纪中叶,土耳其的塞尔柱王朝曾在伊斯法罕建都,虽说一个半世纪以后即衰败了,却留下一座圆顶的大清真寺,内外装饰着精美的几何图案。四个世纪后,这座城市才达到了辉煌的顶点,波斯萨非王朝的国王阿拔斯大帝迁都此地,修建了许多寺院、旅店、林荫大道、公共浴室和大广场,使之成为17世纪最美丽动人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地图》2006,(6)
资讯INFO媒体速读精新推介娓娓动听的讲述——《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评介(2006-01)行政区划集大成之作,专题地图扛鼎之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2006-02)第一部专题汇编北京古旧地图的大型图集——《北京历史舆图集》(2006-03)地方综合地图的新典范——《武威市地图集》(2006-06)双月纪事特写FEATURE封面近代名人与天津小洋楼(2006-01)我们之间的11个故事(2006-02)世界迁都大潮(2006-03)广州生活地理(2006-04)印度魔方转转转(2006-05)中国大一统疆域的历史演变(2006-06)视点故宫国宝万里大迁徙(2006-01)“乾隆十三排图”…  相似文献   

15.
《地图》2008,(4):56-61
自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始祖吴昭卿从临近的仙居县迁居而来,浙江省永康市后吴村已经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了。相传当年始祖看中村后锦溪从东向西的独特流向,断定这里是块聚财宝地。后来,吴姓子孙在此繁衍了三十六代。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历代人才辈出,市井繁华,文化底蕴深厚,一直过着殷实富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地图》2006,(3):12-24
全世界近现代发生过迁都情况的国家将近50个,超过现有国家总数(193个)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平均不到四个国家中就有一个国家是迁过都的.这还仅仅是就国家的"个数"而论,如果言及这些国家的面积,则几乎占到五大洲面积总和的83%.  相似文献   

17.
文房四宝     
木鱼 《地图》2006,(2):52-55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相信对谁都不陌生。但如果要细数其渊源,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书法和绘画历史,因此,作为书法和绘画工具的“文房四宝”是文人墨客书斋案头之必备,从而也就成为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蜚声海内外。在“文房四宝”中,又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上上品。  相似文献   

18.
黄词 《中国测绘》2021,(2):24-25
5G火了,北斗也火了.“5G+北斗”的强强联合也备受关注.这两者都具有融网络、融科技、融终端、融应用的优势,被诸多看好他们“联姻”的人视为“天生一对”,是通信与导航定位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2020年9月15日,南方测绘与广州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5G+北斗”联合实验室,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能交通、智能...  相似文献   

19.
“空间统计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测绘科学、遥感科学、地理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文中通过梳理当前“空间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并对高等院校的“空间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若干建设探索,以改善“空间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图可综合反映地理信息、人文信息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自然变迁、社会发展、政区变化、城市化进程等丰富的内容。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地图及其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多 ,地图收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地图作为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 ,它是与人类历史共同前进的。我国古代“图书”一词的“图”就是指“地图”或“舆图”。古人做学问 ,提倡“左图右史” ,也就是地图与文字资料相互参正 ,便于理解。近年的地图收藏热正是地图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明证。但要搞好地图收藏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包括地图基础知识、地图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