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一煤矿井田11-2煤层小构造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构造地质学的方法,对潘一煤矿井田内11-2煤层中断层的特征、发育规律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根据已采区小断层分布规律,以及井田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对未采区构造分布作出预测。此项研究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及矿井的长远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垚 《安徽地质》2003,13(2):119-122
潘—煤矿小断层较为发育,尤其是P2ss^1第三含煤组主采煤层(11—2煤)。采用构造地质学的分析方法,对井田内P2ss^1第三含煤组主采煤层中断层的特征、发育规律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分析,根据已采区小断层分布规律以及井田构造应力场进行了研究,对未采区构造分布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矿井构造是影响安全、高产主要因素之一。前人对隐伏构造尤其是隐伏断层的预测做过一定的研究,但预测的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为改进传统方法的不足,提高对隐伏构造预测的准确性,尝试运用一种新的预测矿井隐伏构造方法~曲面磨光法,这种方法具有局部拟合和磨光性的特殊数学性质,通过对曲面进行多次磨光,找到隐伏的构造异常,达到预测隐伏构造的目的。山东东滩煤矿六采区运用该方法对隐伏构造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的15条断层与勘查成果逐一对应,预测结果可靠。因此,曲面磨光法是进行矿井隐伏构造特别是隐伏断裂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盘南响水井田播土采区内北西向断层成组出现,倾向相对,地面大致平行或呈透镜状延伸,深部相交消失,空间形态组合类似船体形状。通过对船形构造内的断层组合及成因分析,认为该船形构造属挽近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重力滑动构造,其两侧利用和追踪了先期形成的北西向断层,主滑面主要沿煤系地层中部的17、19煤层等软弱层发育。根据船形构造发育特点,分析了各个船形构造对煤系地层及煤层的切割破坏程度,为矿井生产中的构造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矿井层间滑动构造定量评价——以潘集一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及其顶底板中滑动现象极为普遍。层滑构造是导致煤层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常常造成煤层厚度的突然变化,甚至形成无煤区,严重影响煤炭生产。为了掌握并了解矿区层滑构造的分布规律及发育强度,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取煤层层滑断层密度、煤层异常指数、断层密度、断层的强度指数、构造煤的发育强度指数、岩层组合关系量化参数6个评价指标,对矿区层间滑动构造复杂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矿区揭露结果相似。结合矿区地质条件预测深部未采区层滑构造发育程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为矿区生产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柳矿井11采区上覆岩层的实际情况,采用概率积分法对煤层开采后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了预测,绘制了地表下沉等值线图,分析了地表沉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区内开展类似研究工作和大柳矿井未来生产沉陷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多煤层区采掘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同煤层间小断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证了煤岩层岩性、厚度及组合在煤层小断层发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岩层力学性质”的概念,对多煤层开采矿井中小断层的研究和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轩岗矿区焦家寨井田位于宁武煤田东北部,构造位置上处在山西块体北部中段、吕梁山凸起和恒山-五台山隆起之间,属于宁(武)-静(乐)向斜组成单元之一,本井田地处该向斜东北仰起端的东南翼上。经地面勘察及井下揭露,井田发育有两组断层,一组与地层及煤层倾向一致,另一组与煤层倾向相反;上、下煤组中的断层产状相近,但互不连通,发育程度也有差异;井田内岩层层面上的滑动痕迹随处可见,层间断层发育,综合评价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由于井田构造断层发育,将成为现代化机械采煤的重大障碍,直接影响矿井生产,因此加强断层预测工作,对矿井建设及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窑街矿区一号矿井六采区为煤与二氧化碳(含甲烷等混合气体)突出矿井,矿井内瓦斯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本文通过对六采区勘探阶段钻孔和采煤工作面中煤二层瓦斯资料的分析、对比,参考邻近矿井的瓦斯特征,总结了六采区瓦斯赋存、相对涌出量及其与各种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矿井生产中开展瓦斯与二氧化碳突出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形研究在唐山煤矿铁三、铁四区构造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可以定量描述断裂分布的复杂性,它是断层数量、规模、发育程度、组合方式的综合体现,分维值越高,则构造越复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越大。应用分形理论,对唐山煤矿的铁三、铁四采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定量评价了研究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并预测了研究区的断层数量。  相似文献   

11.
五沟煤矿的F14断层为矿区内二采区的边界断层,落差较大且切割了多个含水层,造成主采10煤层、部分81、82煤在断层处与灰岩含水层"对口"接触。因此,在井巷工程揭露F14断层时,灰岩水有直接进入矿坑的可能性。在分析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带的岩性特征、抽水试验成果、物探及井下实际揭露等资料,并运用泥岩涂抹系数法,对F14断层的导水特征和封闭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F14断层的导水性较差,断层封闭性较好的结论,为后续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胜煤田锡尼布拉格勘查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含煤层层数较多,且钻孔间距较大,煤层对比难度较大。根据区内勘查成果结合区域资料,采用煤层组合宏观结构、沉积旋回、地震波阻抗追索、测井曲线特征、标志层、煤层间距及煤层结构对比法等综合手段进行煤层对比,使3-1、4-1、4-2、5-1、5-2主要可采煤层达到对比可靠,3-2、3-3、4-1下等次要可采煤层和不可采煤层达到对比基本可靠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攸县兰村矿区深部勘查区位于郴耒煤田北部,含煤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层数较多且结构复杂,通过岩性特征、物性特征以及煤层特征等分析,基本查明了研究区煤层的赋存特征。结果显示:龙潭组上段1、2、6、9煤层为大部分可采不稳定煤层,3、4、5、7煤层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8、10、11、12煤层为不可采煤层;龙潭组下段含煤13~16层,只有16煤层在柳树冲区段大部分可采,为不稳定煤层。煤层可采范围的确定,为煤炭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及矿井安全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沙尔湖煤田煤层特征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尔湖煤田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根据岩性特征、含煤性以及其组合特征,将西山窑组分为上、中、下三段,可采煤层均分布在中段,煤层层数多,厚度变化较大,可采煤层6~27层,可采煤层总厚114.35~139.90m,根据各煤层之间的沉积间距及其与上、下岩层的旋回韵律,又将其划分为Ⅰ、Ⅱ、Ⅲ煤组。以大量地质资料为基础,总结了主要含煤层段的岩相组合特点,揭示了各煤层间的差异及组合特征,利用有效的对比方法,特别是数字测井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对可采煤层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对煤层对比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保证了层位对比的正确可靠,并解决了勘查工作中终孔层位难以确定的问题,为正确划分煤系地层、准确估算煤炭资源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田庄煤矿主采煤层为石炭系太原组16上及17煤层,威胁煤层开采的地下水水源主要为十下灰、十三、十四灰和奥灰含水层。其中十三、十四灰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可按同一含水层看待。十下灰岩水为16上煤的直接充水水源,十三、十四灰灰岩水和奥灰灰岩水为16上及17煤层的底板间接充水水源,在构造地段有可能转化为直接充水水源。在研究煤矿群孔放水试验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氢氧同位素资料,结果表明井田内十下灰和奥灰含水层有各自的补、径、排系统,正常情况下水力联系较弱;十三、十四灰含水层与十下灰和奥灰含水层均发生着水力联系,在采掘及导水断层的影响下,其含水层间地下水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两种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增加了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龙凤煤矿含煤地层为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含4号、5号、9号和13号四层可采煤层,其中5号煤层和9号煤层间距较小,煤层特征差异不明显,部分钻孔5号煤层和9号煤层的对比难度较大。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结合测井成果,总结出该矿区所特有的测井曲线特征:煤系地层龙潭组的上覆地层夜郎组和长兴组分界处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曲线界面陡直特征;5号煤层顶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与9号煤层底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特征;13号煤层顶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与15号煤层相对高自然伽马异常特征;15号煤层下伏地层茅口灰岩陡直视电阻率与自然伽马曲线特征。依据其测井曲线,准确的划分出二较厚煤层(约4m)、而相距仅6m的5煤层与9煤层。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五轮山矿区的含煤地层为龙潭组,钻孔煤心化验资料和瓦斯解吸数据、煤样压汞试验表明,可采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惰煤为主,煤化作用符合深成变质作用的一般规律,煤体原生结构煤占优势。主煤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孔容和孔表面积差异较大,因此可采煤层含气较高,解吸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8.
五凤井田龙潭组含煤层数多,厚度变化较大,根据井田钻孔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物性特征及煤质特征等对井田主要可采煤层进行对比。该井田6号煤位于龙潭组顶部,上距龙潭组顶部灰岩标志层6m,±常分叉为6上、6中、6下三层,6中煤层平均厚度〉2m,为全区最厚,且唯一可采煤层,对比可靠;26号煤位于龙潭组中段底部,结构简单,无夹石,其直接顶板为高伽马异常,与上下相邻煤层区别明显;33号煤位于龙潭组下段,是井田内唯一一层大可部分可采的高硫煤,易于对比。  相似文献   

19.
淮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其采区地震勘探虽具有良好的激发条件及较高的煤层反射波能量,但因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数多、深层反射信噪比低、新生界地层厚度大及地面障碍物遍布等原因,致使三维地震勘探困难较大。通过开展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及岩性勘探,综合利用波阻抗反演、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前深度偏移等新技术手段,在淮北矿区成功地进行了煤层厚度预测、岩浆岩侵蚀带预测及小断层对比等,为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及枯竭矿山接续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根据淮北矿区10多年来三维地震勘探的实践经验,指出了采区勘探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峰峰矿区九龙矿的隐伏突水陷落柱发育于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地层,发育高度至石炭系大青灰岩、伏青灰岩。由于其发育范围小,又隐伏于可采煤层以下。一般勘探手段很难给予精确解释,导致矿井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灾害。通过对矿区隐伏突水陷落柱的治理工作实践,介绍了其探查及治理过程:按照”探治结合”的治理原则,首先采取对矿区工作面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然后以注浆钻孔定向钻探施工技术进行验证的方法,确定突水构造的类型和空间发育形态,进而实施注浆治理,达到堵截突水通道、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目的。本方法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华北型煤矿突水灾害的治理工作提供了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