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要保持湖南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势头,土地和矿产资源保障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大地质找矿力度,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是摆在我们地质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地质工作者要化压力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传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加强危机矿山深边部找矿和地质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山东地矿五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升 《中国地质》1999,(10):13-15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地矿系统干部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扬“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传统及“抓重攻难、创新求实”的山东矿管精神,使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 《上海国土资源》2006,(1):I0001-I0004
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颂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这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地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对地质工作者的极大信任和鞭策,广大地质工作者将肩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要大力弘扬“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要继承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让我们共同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决定”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在新时期地质工作中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4.
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勤 《铀矿地质》2005,21(4):193-195
核地质事业是核工业的基础和先行。半个世纪前,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55年4月2日,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地质部第三局在北京成立。专门负责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5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核地质工作者以地质找矿为荣、献身铀矿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地矿职工继承和发扬我们这支队伍“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奉献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地质-找矿为中心,顽强拼搏,使我国的地矿事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地质勘查取得  相似文献   

6.
潘建炳 《浙江地质》2011,(10):21-21
浙江地质七队是把找矿事业当作工作干的一把熊熊火焰,是把过硬团队当作家庭建的一面飘扬旗帜。其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引领作用。温州市国土资源局以三个结合掀起学习地质七队的先进事迹的高潮,真正把李克强副总理和浙江省委对国土资源工作的关怀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保增长的内在动力,把地质七队的“三光荣”精神转化为学先进、当标杆、创一流的昂扬锐气。  相似文献   

7.
朱宁 《安徽地质》2008,18(4):300-300
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有关精神,落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深部找矿的工作部署,分析和把握蚌埠市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地质找矿的重点和方向,切实做好公益性地质工作,蚌埠市政府于2008年9月29日召开了“蚌埠地区找矿与公益性地质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刘跃进 《河南地质》2014,(8):F0003-F0003
1954年8月成立的河南省煤田地磺局(前身为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以地质找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和发扬地勘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立足中原大地,先后发现和扩大了焦作、义马、鹤壁、平顶山、永夏、郑州、登封、通柘等20多个大型煤田,为河南成为全国第二个产煤大省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自2011年10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实施以来,广西各地勘单位充分发挥“三光荣”精神,围绕“用3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5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8年至10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的目标,努力探索“三方”合怍找矿新模式,“三方”即地勘单位、地方政府、实力企业。由于“三方”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将资金、技术、政策有效融合,助推了找矿突破,有力支持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请看本期3篇找矿突破文章——  相似文献   

10.
地质矿产部开展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教育,是结合地矿行业特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如何把“三光荣”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不断地努力。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的讨论。“三光荣”教育是地矿系统在总结地质队伍的光荣传统和建设队伍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下队伍建设的要求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地质》2010,(11):14-14
去年以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为契机,结合地质工作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围绕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关键问题,通过开展“整合勘查”,不断探索新的地质找矿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殷关虎 《探矿工程》2006,33(2):13-13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及加大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探寻力度以延长矿山寿命等重要政策的出台,使广大地质工作者盼来了地质找矿事业的叉一个春天。广西在近期召开的未来几年找矿方向研讨会上确定的“攻深找盲”共识,使大家体会到地质找矿的高潮即将出现,被迫走上地质市场多年的部分主力部队将要转回到固体矿产钻探施工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古韵犹存、充满活力的福建泉州,有一支功勋卓著的找矿队伍。在这支队伍里,有一位妇孺皆知的地质专家。有人说他是技术精湛、为人厚道的找矿高手;有人说他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益友良师;有人说他是咱们地质队的名片……他就是福建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七地质队总工程师、福建省第二届地质科技"金锤奖"得主戴定贤。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队伍,建局5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福建省地质工作的主力军,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正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断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力争为福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代国标 《地质论评》2020,66(3):66030590-66030719
中国地质学会于2020年3月召开了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终评会议,评选产生了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获奖项目。获奖项目是经各推荐单位推荐,学会形式审查、公示、初评、终评等环节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省地矿局成立于1956年。如今60载春秋过去了,令人难以忘怀。60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顽强拼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谱写了约丽多彩的篇章。解放初期,百废待兴。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响应祖国的号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甘肃这片热土,艰苦拼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结出了丰硕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7.
禹启仁 《地质论评》2007,53(1):91-91103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弘扬献身地质工作光荣,鼓励更多的有志者投身到地质工作,为祖国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力争围绕重要成矿区带、重要含油气盆地、国家重点煤炭基地,发现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以缓解国家经济建设中资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总结交流“十五”期间地质科技和找矿成果,为“十一五”期间地质科技和地质找矿工作起到借鉴作用。2006年12月6日-8日,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07,34(11):2-2
勘探技术研发是地质工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直接面向社会,为地质勘查一线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勘探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推动地质事业发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缓解资源“瓶颈”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在我们欢庆共和国59华诞之际,迎来了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建局50周年。在此,让我们一起见证吉林省地矿局50年历史的激情跨越,共同分享50年地质工作成果的丰收和喜悦,同心祝福吉林省地矿局美好的未来。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局工作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各兄弟单位、各合作企业和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谢意;向为地质事业呕心沥血、毕生奋斗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已故去的老地质工作者致以深切的怀念;向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和家属、以及曾经为我局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1958年5月,为适应我国地质工作的新形势和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同意,地质部和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原地质部沈阳地质局在吉林的队伍同地质部在吉林的直属队伍一起,组成了吉林省地质局。50年来,吉林省地矿局广大地质工作者,肩负起地质找矿、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在全省18&#183;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直至整个松辽盆地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献青春,洒汗水,先后完成了1∶20万、1∶5万、1∶25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调查,基本查清了全省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质工作战略调整,261大队又迎来了属地化后地质找矿的第二个春天。一度荒凉的居隆庵,再一次沸腾起来。笔者有幸参与了“居隆庵铀矿地质详查项目”的会战,相逢了几位老地质工作者,他们对事业的执着。深深地触动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