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实测数据和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获取土壤调查植被指数(MSA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Ts-MSAVI特征空间,拟合特征空间的干湿方程;然后利用该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m),反演9-11月的土壤湿度,探讨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①遥感影像反演的TVDI与实地考察的土壤湿度显著相关(a=0.05);不同土层中,TVDIm与10~20 cm土层湿度相关性最高(R=0.588);②焉耆盆地湿度总体以半干旱为主(0.60.8);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上,焉耆盆地南侧为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地区偏干旱,中部为湿润区域,对于该地区滨湖湿地和博斯腾湖附近小湖土壤湿度最高,博斯腾湖南部的沙地区土壤湿度最低,Ts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③10月湿地的TVDIm值最低,9月沙地的TVDIm值最高。TVDI模型应用于焉耆盆地取得较好的结果,可用于正确地估算土壤湿度,研究结果可为焉耆盆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提供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风云三号温度植被指数反演土壤湿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利用我国自主产权极轨卫星风云三号(FY-3)的MERSI数据反演区域土壤水分的效果,该文利用MERSI数据分别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并构建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监测指标,反演了2012年乌昌地区4—9月的土壤湿度。从反演结果看乌昌地区2012年4—5月土壤湿度较低,造成农区农作物不同程度的缺水,这与实际旱情监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ERSI数据的TVDI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应用风云三号数据进行干旱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4年河南省遭遇自1951年来最严重干旱。针对这一现象,在对目前的干旱监测类型进行简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基本原理;结合MODIS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提取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而建立NDVI-Ts特征空间。根据干边和湿边的散点图,对特征空间中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出TVDI,最后以TVDI为分级指标进行干旱等级划分,对河南省2014年7月下旬到9月上旬的旱情演化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热惯量模型的表层土壤水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改进热惯量模型需要通过对地面实测的温度进行插值推算地表最高温度,而玛多县属高原地区,较难获取实测数据,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4个瞬时值计算日平均地表温度,结合修正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HJ-1B地表温度,推算出地表最高温度,从而减少了改进热惯量模型对地面观测数据的依赖,进而利用HJ-1B数据反演了玛多县土壤水。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行,能够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土壤水空间分布结果,拓宽了HJ-1B数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土壤湿度信息遥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湿度是农业生产与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决定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本文利用MODIS产品数据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面地表温度(Ts)构建Ts-NDVI特征空间,根据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研究原理与方法,对研究区2010年5~8月份土壤湿度分布情况进行遥感监测.结合气象数据与土壤墒情资料对局部...  相似文献   

6.
利用BRDF原型和单方向反射率数据估算地表反照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表反照率是影响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的决定性参数之一,精确反演地表反照率需要考虑地表各向异性反射特征。本文尝试以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原型为地表各向异性反射的先验知识,通过单方向反射率反演地表反照率。首先根据地面实测及MODIS多角度反射率数据对反演方法进行分析和精度评价,然后借助MODIS BRDF产品统计出研究区的主导BRDF原型,并联合环境一号卫星(HJ-1)单方向反射率数据反演30 m地表反照率,最终将结果与地表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RDF原型对BRDF的变化进行了约束,且能够适用于几十米尺度的遥感数据反照率的反演;不同级别的各向异性反射特征的分布是不均一的,借助于主导BRDF原型能够使大部分样本的地表反照率满足精度要求;利用研究区MODIS BRDF产品统计得到的主导BRDF原型为先验知识,通过HJ-1数据反演得到的地表反照率与地表实测反照率有较高的一致性,而朗伯假定条件下的反照率高于实测结果。本文算法简单高效,可为产生全国范围的中高分辨卫星反照率产品提供有价值的算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是土壤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监测土壤水分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构建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的Ts/NDVI特征空间,对特征空间的干、湿边方程采用线性、指数、对数、多项式和幂函数拟合,通过决定系数R2对拟合结果进行评估,在选取最适合江苏省的干湿边拟合方程后,计算TVDI对江苏省的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全省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降水较少的冬季,淮北及江淮局部地区易显露旱象。  相似文献   

8.
土壤湿度是表征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地水文过程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农作物及植被的生长密切相关,而传统的土壤湿度监测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土壤湿度,但是不能反映较大范围内的土壤含水情况,耗时长且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植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地球资源普查、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其中,土壤湿度也可以通过遥感卫星影像丰富的波段信息反演获取,实现对土壤湿度的大范围的动态监测.本文旨在利用遥感卫星影像Landsat-8的OLI成像仪和TIRS传感器波段数据,反演地表温度,计算ND-VI,构建TVDI模型,对黑河流域内的土壤湿度进行反演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6S模型的环境星CCD数据大气校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6S辐射传输模型建立查找表,对环境与减灾小卫星CCD数据进行大气校正。结果表明:校正后的图像更加清晰,对比度增强;与实测光谱对比,处理后的环境星数据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地物反射特征,消除了NDVI信号在大气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效应,更好地复原了地表植被覆盖的真实状况。通过讨论,提出对于HJ-1-A的CCD数据,可以考虑通过同星搭载的高光谱传感器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对于HJ-1-B的CCD数据,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而作为模型的输入来提高大气校正精度,以及考虑地表二向性反射现象来提高大气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10.
干旱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灾害现象,其严重影响作物、水源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本文以中国重要粮产区河南省为例,采用河南省2010年至2012年6-8月的MOD11A2和MOD13A2数据,分别提取出该省的地表温度数据和植被指数数据,构建LST-EVI特征空间,并求解干湿边拟合方程,基于干湿边拟合方程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TVDI进行重分类,得出河南省的干旱程度及其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地面气象站稀少地区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的精度,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优势,首先利用MODIS影像获取研究区像元尺度上平均大气水汽含量;然后利用同时相的HJ-1B影像估算区域地表比辐射率,再采用温度-植被指数法获取近地表大气温度;最后将以上3个参数输入单窗体算法,改进其地表温度反演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单窗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与地面实测温度的偏差小于1 K,为地面气象站点稀少的植被覆盖区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精确遥感反演地表温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程元良  吴骅  李召良  钱永刚 《遥感学报》2021,25(8):1792-1807
地表温度是是决定地表辐射能量收支的重要变量,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可实现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温度的快速获取,其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FY-3D是国内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对地观测卫星,极大的提高了对地观测能力,其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经过大幅升级改进,性能有了显著提升,热红外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达到了250 m。本文使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 5模拟了MERSI-II传感器热红外通道星上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通用劈窗地表温度反演模型,结合ASTER GED全球地表发射率产品以及MERSI-II自身大气水汽反演算法,发展了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最后,利用2019-08内蒙古乌海沙漠地区及美国SURFRAD多个站点的实测地表温度数据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地表实测数据,构建的劈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RMSE在1.6—2.6 K,反演精度达到了预期目标,还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用于业务化的地表温度的反演,同时也说明其辐射定标精度有了一定保证,有效满足了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温度遥感监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梯度结构相似度的矿区土壤湿度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蒙、陕、晋、三省区的神东矿区2000-2015年成像光谱仪数据,双抛物线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辐射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Ts)(记为NDVI-Ts)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计量地表土壤湿度,采用梯度结构相似度法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神东矿区土壤湿度变化具有明显时空分布异质性,空间上,矿区土壤湿度表现出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增加的规律,干旱区域由2000年的96.03%下降到2015年的59.59%;矿区60.05%的区域的土壤湿度发生了突变,其中49.87%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湿度得到明显提高;35.18%的区域的土壤湿度发生了变化,其中28.13%区域地表植被覆盖有所改善,土壤湿度有所增加;仅有4.77%的区域的土壤湿度没有发生改变。进一步分析表明,地表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受区域地貌类型和下垫面覆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对农作物干旱、生态系统保护及能量循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中以天山新疆 段为研究区,利用MODIS地表温度(Ts)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并建立温度 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探究天山新疆段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格局,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高程对TVDI的 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Ts-NDVI特征空间,其散点符合三角形关系,TVDI与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呈负相关关系,该 地区,除了水体外,永久性冰川雪地土壤湿度最高,沙地最低;高程越高TVDI越小,土壤湿度越高。总体而言,TVDI 应用在天山新疆段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区域的土壤湿度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天山新疆段土壤湿度动态监测和水资源 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增强型植被指数基于Landsat-8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可行性及适用性,分析研究区土壤水分总体分布,提高该地区应对干旱灾害的能力。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方法,以淮河流域上游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2017年2月的Landsat-8影像,分别计算了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基于TVDI构建了两种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研究比较了:1) EVI在TM数据中的应用特点;2)研究区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3)两种模型反演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基于TM数据计算的EVI总体明显低于NDVI,但不同时间段的结果并不总是低于NDVI;2)基于EVI的模型结果精度低于基于NDVI模型结果。3)两种模型结果与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的关系均为负相关,其中,基于EVI的模型结果与地表温度的负相关程度极高,即基于EVI的模型结果受植被影响较小,受温度影响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HJ-1卫星数据估算地表能量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数据估算和监测地表能量平衡的研究和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学术探索的前沿和焦点,目前针对国际主流卫星数据(如MODIS,Landsat TM等)的算法研究有很多,且在不同的尺度上发展了一系列遥感技术和应用方法。本文以环境一号卫星(HJ-1)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和分析了地表能量平衡遥感估算方法。在下行短波和长波辐射,以及地表净辐射估算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地表显热和潜热通量(蒸散)的估算方法,针对辐射温度代替空气动力学温度所引起的误差校正,对比分析了基于KB-1系数的热力学粗糙度长度,以及附加阻抗两种方法。使用2010年HJ-1B数据反演得到海河流域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瞬时值,利用3个地面站点的测量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下行短波辐射的反演误差是地表净辐射反演误差的主要来源,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以及地表粗糙度的模拟精度是影响显热通量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利用两种方法估算的显热通量趋势基本一致,但KB-1系数法的反演结果一般低于附加阻抗法。在下垫面较为复杂的区域,模型结果误差较大,需要更加精细的模型以刻画地表非均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遥感数据对地面温度反演精度低及地面温度传感器数据为点数据的特点,构建了融合地面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与遥感反演地面温度数据的协同反演方法体系。以HJ-1遥感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为例,提出了四种融合策略,通过分析比较得到四种结果。四种方案的融合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从0.884 8℃下降为0.656 2℃、0.428 8℃、0.453 5℃、0.426 1℃;相关系数分别从初始的0.619 5提高到0.634 3、0.862 9、0.850 7、0.864 8。其中,方案4在增加地面点间隔的情况下,均方根误差能够保持在0.45℃以下,相关系数在0.85以上,并采用不同影像和实测数据进行相对验证。最后探讨了不同方案的特点,得出最优的融合方案,以达到对地表温度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输电线路走廊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1~9月MODIS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得到月尺度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与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构建NDVI-Ts特征空间,计算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用TVDI监测结果分析湖北省输电线路走廊区域2013年干旱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湖北省输电线路走廊地区TVDI和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525(p0.05),由MODIS卫星影像计算得到TVDI影像可以有效表明湖北省输电线路走廊地区的土壤含水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福州市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地区2002-05-26和2001-05-21的ETM数据,运用单窗算法反演了该地区的地表温度(LST)。与以往研究不同,在反演大气等效平均温度和大气透射率时,结合了研究区内以及周边台站的气象信息,运用ArcGIS 9.3和ENVI4.5实现了相关参数的反演,并通过求得的LST和NDVI指数,求得干旱级别指数(TVDI),旱情监测结果和国家气候中心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以福州市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地区2002-05-26 和2001-05-21 的ETM 数据,运用单窗算法反演了该地区的地表温度(LST).与以往研究不同,在反演大气等效平均温度和大气透射率时,结合了研究区内以及周边台站的气象信息,运用ArcGIS 9.3 和ENVI4.5 实现了相关参数的反演,并通过求得的LST 和NDVI 指数,求得干旱级别指数(TVDI),旱情监测结果和国家气候中心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