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正6月22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高原硒都富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在平安举行。洽谈会上,平安区共签订4项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1.56亿元。青海省地矿局与区政府签署了海东高原富硒资源合作协议,与平安富硒园区管委会共建的青海省富硒资源应用研究中心揭牌。标志着平安区富硒资源应用与开发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10年初,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海东地区发现84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平安区600多  相似文献   

2.
正8月30日,海东市硒与人体健康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市胜利宾馆召开。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院长姬丙艳介绍了硒与人体健康调查成果情况。2010年,平安区初次探明6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这是继湖北恩施、江西丰城等地之后,又一极为稀有的富硒土壤集中区。为保障平安富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海东市平安区政府与青海省地矿局五勘院联合开展了"海东市硒与人体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28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广西农业厅联合举行了2016年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报告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调查发现全区共有134.53万公顷(约1.3万平方千米)富硒土壤,在21个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这给广西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新"硒"望。广泛调查,发现134.53万公顷富硒土壤根据《广西农业地质服务"三农"工作方案》部署,2013~2016年,广西地矿局利用广西财政资金1.2亿元,完成广西3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18个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提示】8月7日~9日,主题为"富硒有机绿色健康品牌引领合作共赢"的2018首届中国柴达木(国际)富硒有机枸杞节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举办。通过高峰论坛、采摘比赛、采购贸易洽谈、枸杞溯源考察等主要活动,海西州充分展示了富硒之地柴达木的有机枸杞等富硒特优产品,有力提升了柴达木枸杞的品牌质量。而海西州发展枸杞、藜麦等特色生物产业的这张"金名片",正是基于青海省在柴达木盆地实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获悉,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主导编制的《富硒土壤硒含量要求》河南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19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自2004年以来持续开展全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初步查明全省拥有富硒绿色耕地1439万亩,富硒土地资源广泛分布于洛阳、焦作、新乡、安阳、郑州、商丘、平顶山、南阳等地。在此基础上,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相继开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提交的“河南商丘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成果报告,通过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织的专家评审,获评优秀级。至此,“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共调查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初步查明了河南省富硒土壤分布现状及富硒土壤区的农业生态现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5月29日,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向广西农业厅移交第一批优质富硒土地调查成果。"第一批通过验收的南宁市江南区、横县,钦州市钦北区,北海市合浦县等4个县(区)土地质量报告,圈定优质富硒耕地与园地约32 666公顷。"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田凤鸣介绍说。毫无疑问,这批成果尤其是优质富硒土地调查成果,对吸引诸多企业参与广西富硒农产品开发,提高成果社会影响力及转化应用效应,促进广西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的富硒耕地资源调查统计结果出炉:经过10余年农业地质调查,地质工作者在安阳、焦作、平顶山等地发现378万亩富硒耕地资源,为当地农产品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调查显示,河南省主要农业区土地环境质量情况总体良好,其中97%以上粮食产区土地符合国家绿色食品产地标准,95%以上土地肥力适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低。同时,河南省地调院建立了全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9.
正8月11日至20日,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省内外记者团赴野外一线采访,开展"走基层、访一线"活动,宣传找矿成果,体验野外生活,挖掘地质人精神风采,同时也为地质工作加油鼓劲。这次活动历时9天,跨越海东、海南、海西,行程4000千米。由中国矿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青海日报、新华社青海分社、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青海地矿》报等媒体记者组成记者团,实地走访了地质遗迹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页岩气勘查、绿色矿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自然资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提升服务能力”的新要求,具体是:全面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建立基础地质核心数据库;开展精细化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建立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数据库;推进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等综合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地勘工作体制机制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的若干意见>(青政[2010]21号)精神,进一步吸引企业资金参与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加快地质勘查进程,确保"358"地质勘查工程目标任务的实现,现就鼓励企业资金投入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作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为更精准服务平安富硒产业发展,本文深度解析目前富硒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基础地质工作在加强富硒科技支撑、增强投资企业影响力、加大市场监管、提升产品附加值及服务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工作作了诸多构想,提倡建立综合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富硒产业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涟源富硒土壤研究与湖南省富硒土壤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部省合作"湖南省娄邵盆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地采集测试了涟源市耕地和园地的表层土壤样品。调查发现该地区发育了大量的富硒土壤,富硒土壤的来源主要与震旦系上统—寒武系下统和二叠系中上统的黑色岩系有关。上述黑色岩系分布区域的表层土壤具有全区最高的硒含量,均大于1 mg/kg,部分甚至达到硒过量的水平。经文献研究和综合评价,推断黑色岩系风化物质扩散堆积形成的山间盆地是湖南省快速高效的寻找富硒土壤的理想靶区。  相似文献   

14.
正八宝山页岩气的发现,填补了东昆仑造山带找气空白,为我国北方新层系页岩气找矿突破谱写了新篇章;共和盆地在全国首次钻获236℃优质干热岩,对我国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示范引领;首次在柴达木盆地深层发现厚大孔隙卤水钾盐,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海东、柴达木盆地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金辉矿业建立起"青藏高原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践行绿色发展,五大地勘成果展时代新颜。2018年4月23日,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8日至19日,为推进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系统"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走向深入,厅办公室、厅直属机关党委(纪委)和厅工会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两个检查组,对地质科技大楼职工食堂,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办公区域,地矿花园C座办公区域,测绘大厦办公区域,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办公区域,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办公  相似文献   

16.
<正>鲁政办字[2014]10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为全面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发挥我省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主要工作任务(一)加强基础性地质调查。重点开展区域地质、区域物化探等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力争到2020年,基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在相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下,广西北流市、兴业县、博白县土壤硒含量、水稻硒地球化学特征及生长过程的富硒能力,为广西富硒水稻向专业化、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采集广西玉林地区的北流市、兴业县、博白县的具有代表性的75套水稻样品及其根系土样品,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水稻籽实硒含量和根系土硒含量的地球化学特...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河南省地调院完成新密市正鑫鲜果采摘园富硒土地调查,对富硒地块进行挂牌认证,对富硒土地质量进行图、卡、码建档,开启了富硒土地应用的新方式,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是河南地调院农业地质成果助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取得成效的示范性项目。该院技术人员对项目园区内的2000  相似文献   

19.
以1:50000土地质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参照《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DD 2019—10)(试行),对湖南省临澧县新安镇的耕地(包括水田、旱地、茶园和果园)开展了土壤富硒程度、环境质量、肥力质量和灌溉水质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新安镇东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连片的天然富硒土地,包括天然绿色富硒土地8535亩和天然无公害富硒土地10500亩。进一步对新安镇富硒土地的硒来源开展研究,发现硒主要来源于新安镇西部山区高背景的二叠系黑色岩系风化物质,并推断新安镇东部地区所属的澧阳平原具有很大的寻找天然富硒土地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武汉市西南郊蔡甸区2个乡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的调查分析结果,系统总结了区内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有效态硒的影响因素以及硒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土壤表层总量硒平均值为0.379 mg/kg,背景值为0.355 mg/kg,高于全国背景值,存在富硒地块面积约71.24 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25.30%;土壤有效态硒受土壤全硒、有机碳、CEC、土壤pH值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不同农作物的富硒水平不同且与土壤背景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当地的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