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气象业务内网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功能规划以及首页动态布局管理、产品自动加工流水线、产品回写CIMISS流程、WebGIS可视化展示等关键技术实现和系统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广西气象业务内网系统的整体开发思路及具体实现。系统的建成实现了广西省级气象数据和业务产品集约共享,形成国省两级互补,为省市县三级用户提供业务辅助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弥补宁夏气象部门市县级用户缺乏资料监控管理的短板,研发了以宁夏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为主要数据源的市县综合业务监控系统。首先从逻辑结构设计和数据流程设计阐明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流程;其次,详细阐述了ElasticSearch、Quartz定时任务调度框架、采集代理程序等关键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该系运行正常,监控效果良好,能够为宁夏气象资料的传输提供一定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按照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理念,基于云端部署技术,提出了宁夏智能化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共享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架构,建设了宁夏气象基础数据库、业务产品库、服务产品库,构建了业务产品自动化生成系统、服务产品智能化制作系统、服务信息智慧型发布系统和信息共享与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存储、数据服务接口、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加工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了以标准化体系为基础的集约化数据环境。通过数据环境集约和业务系统集约,设计了以数据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化产品加工系统,形成统一的数据加工流水线。突出智能化要求,设计了以智能化为目标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智能化系统运行控制,并在业务产品自动化生成、服务产品智能化制作、服务信息智慧型发布方面进行了探索。平台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前沿,流程简洁,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充分体现了数据资源标准化、业务系统集约化和计算运行智能化的要求,平台的开发建设将极大地推进宁夏气象现代化进程,对于发展智慧气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华云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公司")主营业务以气象业务软件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与运维服务、气象信息增值服务为三大线。ü气象业务软件产品研发华信公司的软件业务为3+2模式,以气象大数据平台、气象通信平台和监控平台为依托,在这三个基础平台之上构建两类业务系统,预报类(包括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和数据可视化共享业务系统(包括气象业务内网系统和气象一体化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5.
气象探测资料种类多、数据量大,早期宁夏实时气象探测资料主要存储在各类服务器中,如何便捷高效地使用气象探测资料是困扰业务人员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宁夏气象资料归档业务需求,制定了气象资料自动归档策略;其次,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阐明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再次,采用了MySQL、NAS和Bootstrap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宁夏气象资料自动归档管理系统”;最后,统计了宁夏气象资料的自动归档情况和展示了资料查询下载效果。经试运行,该系统可以实时自动归档宁夏气象探测资料和基础预报资料,能够查询下载数值模式产品、雷达数据和天气图等归档资料。  相似文献   

6.
气象GIS网络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WebGIS在气象业务应用系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GIS网络平台。该文介绍了平台开发的背景、目标、功能结构,结合气象数据特点和业务需求分析,对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包括智能缓存技术,基于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富互联网应用程序) 的渲染绘制技术,气象数据监视机制以及地图服务聚合技术。基于气象GIS网络平台搭建了国家级和省级气象应用业务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海量气象数据的网络高效发布、快速渲染绘制、数据自动监视更新以及地图服务定制等功能,对气象信息网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气象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大数据基础性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省市集约化气象大数据环境均建设于气象业务内网,面向社会的气象数据服务则存在集约化程度低、时效性差、数据量少、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因此,建立外网环境的统一、高效、安全的气象大数据中心是气象业务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建立了外网气象大数据服务平台,采用GoldenGate和sersync+rsync技术实现内网与DMZ区(Demilitarized Zone,两个防火墙之间区域)实时稳定的触发式秒级数据同步;跨平台、多语言开发,标准化调用的统一访问接口设计,可实现高并发、稳定的数据响应请求;分时分类的用户数据访问控制,可实现数据权限的安全控制。该平台通过防火墙双网段控制,向互联网环境用户提供高效、安全、权威的气象大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浙江省水文气象业务实际需求,利用现有气象多模式服务产品和气象资料大数据,基于C/S架构和C#语言构建了浙江省水文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架构、数据库设计和关键技术,并对各功能模块和业务化情况进行了概述。系统建设统一了水文气象服务的业务环境,规范了业务流程,有效提高了水文气象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准确性及科技含量,为水库用户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构建气象业务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内蒙古气象行业内部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是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首先描述了平台总体设计、软件配置项架构设计以及功能模块设计;然后对大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等关键技术作了阐述;最后,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对内蒙古气象业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实现。目前,该平台已投入运行,效果良好,有效支撑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用户的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制作精细化预报的需求,气象业务系统对时间的要求及时间概念的重要性愈来愈被认识。统一气象业务系统的时间,对提高观测数据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GPS-Net授时系统是采用GPS时间源及系统接收软件技术,对计算机进行授时服务。通过Network网络授时发布软件和Network用户终端接收软件技术,将标准的时间经过网络传递给若干用户,同时还要充分考虑GPS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结果表明:GPS-Net授时系统能准确地获取GPS时间源信息,并通过网络技术发布到用户终端上,使气象业务系统获得标准的时间误差小于1秒。由于采用网络发布式和气象内网限制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服务器和用户终端的负担,防止了外网病毒与黑客的侵入。GPS-Net授时系统为气象装备和气象业务系统,提供了快捷、准确、自动的授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新一代气象信息管理系统, 将极大提升现有的气象信息管理水平和对业务科研的支撑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概念、内涵及其系统框架, 然后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发布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元数据技术、数据网格技术、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最后以两个关联的系统开发实例对我国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简称“一体化平台”),是在气象业务系统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要求下,为满足山东气象现代业务发展要求,解决山东气象业务运行中的诸多关键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山东全省天气预报业务设计研发的高度集约化的智能业务平台。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基于内网 WebGIS 的气象数据渲染,基于 CIMISS、Oracle、Redis的三级数据库架构,基于 FTP、SMTP、传真服务器、阿里短信等技术的一键式发布引擎,基于 WebOffice的智能网格预报定制化气象服务,建立了山东短时和临近预报业务体系,融合了山东省气象部门近年来的多项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实况监测、短时临近预报、山洪预警、网格预报、产品制作发布、预报共享、预报检验和业务管理等功能。一体化平台支撑了 “省—市—县” 三级台站的天气预报业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提升了监测分析、短时和临近预警、决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气象空间信息系统能够对气象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共享,可以大大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分析了气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公共气象服务空间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技术架构和功能组成,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并以行业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气象部门素来有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天气会商的传统,但受限于技术条件,多年以来天气会商只能在气象部门内网环境中进行。为满足用户基于互联网接入天气会商的需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于2019年建设完成了气象云会商系统。该系统依托国产的互联网视频会议产品,采用专有云方式进行了部署,并实现了与气象部门已有的基于H.323协议视频会议系统的融合对接。通过在多个云会商系统间设置友好企业方式,不仅满足了气象部门系统分级和属地化管理的要求,也极大的提升了跨部门会商联动的简便性。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其在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及气象部门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也提出了下一步云会商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软件设计模式在农业气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当前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与变化的需求, 农业气象业务系统架构、数据管理、产品制作等方面仍然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应用先进的软件设计模式与开发技术,该文提出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采用的以策略模式为主、工厂方法模式为辅的设计方式,以适应运行时用户不同功能选择和功能不断扩充的需求,提高软件的复用效率, 进一步形成通用、规范的应用系统,实现资源共享、集约化的系统设计模式。文章重点讨论了该模式下的总体框架模型、数据控制模型、数据服务模型、数据组件封装模型、插件管理与专业模块复用模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 并通过基于ArcMap的农业气象评价系统和Oracle的农业气象数据库应用系统研发的两个实例,说明以动态库插件技术和数据组件封装技术的开发与业务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2016年起,我国大力推进气象业务向"智能化、无缝隙、精准化"发展。2017年宁夏积极推进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在网格预报智能订正、主客观融合订正、格点/站点/落区一体化、灾害天气智能识别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各项成果均引入到宁夏智能化天气预报业务平台中。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智能网格预报的时空协调一致技术。该项技术在主客观融合订正、格点/站点/落区一体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针对这一关键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进行介绍、讨论。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研数据共享系统建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科研部门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气象科学试验、科学考察数据,以及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该文阐述了气象科研数据共享系统建设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关键技术应用.并结合气象科研数据库的建设,介绍了基于WebGIS技术建立气象空间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和未来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平台整体采用微服务理念建设,后端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对各个业务系统的核心数据进行标准化封装,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共享。前端为适应气象业务的特点,在门户技术(liferay)的基础上,开发了符合业务实际情况的标准portlet,实现了应用系统的集约化建设。本文从平台的总体设计、基于微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模块实现等几个方面,对黑龙江省气象局一体化平台进行详细阐述,实践表明微服务架构设计在大规模应用建设中优于单体架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DVB-S在气象数据广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VB-S卫星数据广播系统技术成熟、开放性好、硬件成本低、传输速率高,能很好地承担各种气象数据业务和视、音频广播业务。该文介绍DVB-S数据广播系统的基本组成,并结合新一代卫星通信气象数据广播系统的总体需求、总体技术设计、试验系统建设,对主站和小站的业务应用方式进行研究。基于DVB-S的新一代气象信息卫星广播系统建设,将大大提升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信息广播分发和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围绕采用DVB-S技术的气象业务应用研究,拓展和衍生各种应用服务领域,是目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服务及基于服务的气象业务系统框架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吴焕萍  罗兵  曹莉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Z1):135-140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气象业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GIS的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应用模式———服务集成在气象业务运行系统的建设框架,它主要包括了系统参与角色、体系结构、运行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并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