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梅 《国土资源》2005,(2):54-5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大地震。地震以及由地震所引发的巨大海啸波及11个濒印度洋国家和洋中岛国仅印尼就有28万多人死亡和失踪,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2.
日本3·11大地震是人类的一次大灾难。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海底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太平洋大海啸,伤亡惨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1月12日16时53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海地发生里氏7.3级的地震,死亡人数高达10万以上,全世界为之悲恸。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也发生了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据路透社报道,这次地震超过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芮氏7.3级的阪神大地震的178倍,从而成为日本14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又进行了认真比较和综合后,修订震级为里氏8.0级。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又进行了认真比较和综  相似文献   

7.
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9月21日1时47分,台湾南投县日月潭西偏南6.5公里处,发生了以集集为震中的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达1公里.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都是毁灭性大地震。虽然两者在产生的原因上还是有很多细微的不同点,但究根本,都是板块惹的祸,他们都在全球两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总能量的95%。不过,在人员和经济损失上,震级小的海地地震却远远超过汶川地震,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惨重,无数房屋垮塌。中国人民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同心协力,全力救灾,用行动安慰着受灾的每一位同胞。国土资源部门派出专家组赶赴灾区,从航片的拍摄、地质灾害的预警,到灾后重建的选址,国土人用科技手段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国土资源》借本文悼念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刚开春不久,短短一个月内,中国云南盈江、日本接连发生地震,尤其是发生在日本东北海域千年一遇的9.0级惊天大地震,其震级之高、破坏之烈、后果之严重,超出了所有灾难片段的想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区域简明图集》(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岷江的上游古称汶川。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附近。灾情惨重:遇难人口超过69180人,失踪17400人,受灾人口达4561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全国19个省市正组织对口支援灾区重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同地震台的体应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体应变资料进行任何改正情况下,准确获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4~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理论自由振荡的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测周期与PREM预测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10周期的相对误差为0.29%外,其余周期误差均小于0.1%.  相似文献   

13.
印尼8.7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1900年以来印尼爪哇海沟地区发生的8.0级以上地震与川滇地区5.0级以上地震作了统计、对比和分析,并利用跨断层位移流动观测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部海域8.7级地震前后,川滇地区的区域构造活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印尼8.7级地震后,川滇地区1~3年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1~2年内发生6~7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1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至少两次;纬度27°以南地区可能是未来1年内发震的危险地区,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可能预示川滇地区强震活跃期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月之前,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顷刻间,在地动山摇中,有69159(截止到2008年6月12日12时)人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374141人受了伤,17469人失踪,无数工厂、学校、商店、住宅变成了废墟。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的强烈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给灾区甚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引言1986年11月台湾地区连续发生7级以上地震,1987年8月江西寻乌发生5.5级震群活动后,福建及其沿海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明显加强。受台湾地区地震和我国东南地区地震活动影响,1992年2月18日南日岛发生5.2级地震,11月26日龙岩—连城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家地磁台网中心产出的观测资料,研究中国大陆地区2013~2022年共10 a时间尺度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与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与5级以上地震之间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出现后2个月内,其异常分界线300 km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2013~2022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60次,异常对应率为32.4%,虚报率为67.5%,漏报率为48.1%,地震预测率为55.0%;46次地震前出现1次低点位移异常,42次地震前出现2次及以上异常。将地震前的多条低点位移异常分界线叠加到同一底图上,会形成1个或多个交汇区域,地震往往发生在低点位移分界线交汇区域。综合活动构造断裂分布、历史大地震情况、中长期预测强震潜在危险区及年度全国地震危险区等进一步研判发震区域,可大幅缩小地磁低点位移预测地震发生地点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当日滦县又发生7.1级强余震。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两次地震所产生的各种类型裂缝的力学特征,结合地质构造背景探讨了地震区应力作用方式及地震成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滑移弱化摩擦准则,以日本2011年Tohoku MW9.0地震为例,建立一个以物理规律控制地震循环过程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结果显示,参考模型在1 000 a间的6次大地震表现出特征地震的规律,地震重复周期约161 a,单位破裂长度地震矩为1.13×1020 Nm/km,在两次大地震中间会发生一次5.62×1018 Nm/km的小地震。参考模型的数值结果与地表同震GPS位移、震间GPS速度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弹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同震以及震间形变的影响有限,模型粘性参数主要影响震间形变场。数值计算也显示,假设震间形变仅由断层运动规律所决定,那么在一个地震周期内,模型空间重力异常基本上随时间均匀变化,在大陆一侧距海沟100 km处可达-370 μGal;速度场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震后约5 a的时间内,此后基本保持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信息网、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提供的汶川8.0级地震目录资料,对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3月1日共1 613次3.0级及以上余震的地震序列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大致可分为7个阶段,主震后18天应列为大地震强余震发生的警戒时间;地震序列的b值为0.751,印证了在类型相同的情况下主震震级越大b值越高的观点;地震序列的p值为1.117,与全球地震衰减速率相当;汶川地震的余震分布主要沿龙门山断裂走向北东向扩展,且具有明显分区性,自南向北分为南、中、北3区段,南区为地震起始破裂段,地震后期余震则主要分布在北区;震源深度分布在10~40 km,集中在10~20 km,表明龙门山断裂主要发生在中上地壳,且震源深度由南向北呈现逐渐变浅的趋势;震源深度扩展,南区呈明显脉冲状,中区主要是依次由15、30、25 km深度向深、浅层同时扩展,北区余震深度分布呈“乙”字型,最后稳定在15 k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