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江西省丰城市国土资源局借"以地控税、以税节地"试点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地籍管理数据库在地理空间、宗地数据等方面的信息优势,与地税部门建立了地籍数据信息专线共享平台。通过土地税收的杠杆作用,构建了"以税节地"的用地管理新模式。2013年7月,江西省地方税务局和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地控税、以税节地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地税部门要将税收征管和稽查中发现的纳税人未批先占、私改用途等违法用地信息,以及其他土地管理所需的涉税信息提供给国土资源部门,利  相似文献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视化监管系统为省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并实现信息可视化的系统。可视化监管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数据库数据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的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该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视化监管系统的开发环境、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及查询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现有6大类主要地应力基础数据资料——震源机制解、水压致裂、钻孔崩落、应力解除、断层滑动和连续应力应变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成了便于更新的“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介绍了数据库的结构及其查询分析系统。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系统建立,其中震源机制解和水压致裂采用双数据表结构设计,丰富了数据库的数据信息。数据库查询分析系统以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平台,依据“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自动生成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地应力数据的地图显示。以此为基础,系统提供了包括可视化地图查询和条件查询在内的多种数据库查询方式,实现了空间图形数据与文本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另外,数据库查询分析系统还提供了地应力研究成果查询、应力方向大小统计分析、专题图及其它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4.
林业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海量的林业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提取隐含的信息是"数字林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是处理和分析海量空间数据的有力工具,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剖析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与知识,为我林业规划与决策提供服务。本文将空间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集成两者的优势,阐述了可视化技术在空间数据挖掘研究中的意义。并讨论了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模式和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的整合。针对林业资源数据的特点,提出在可视化表达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对林业数据的多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初步实现了林业数据可视化挖掘。  相似文献   

5.
区域化探数据中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提取出蕴含在这些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区域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化探数据通常包括数十个元素,属于高维数据,隐藏在这些高维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无法直接从数据中观察到。针对这个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算法的高维区域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模型。t-SNE算法是一种非线性降维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维数据集的降维和可视化。选择对岩性鉴定比较稳定的元素,通过t-SNE算法将高维化探数据降维到人眼可观察的一、二、三维,把降维之后的变量表达为栅格图,通过三原色混合等方法进行可视化,从而把隐藏在高维化探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以英格兰西南部某地区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数据为例进行研究来检验t-SNE算法在高维化探数据可视化上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①通过t-SNE算法对高维化探数据进行可视化得到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区的地质体空间分布情况;②可视化的效果与t-SNE算法的目标维度和复杂度两个参数密切相关。在t-SNE算法中设定要降维到的目标维度越高,所显示的地质体信息越详细。③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比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更好。本文研究表明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方法能够很好地将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对于推断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世界》2007,5(4):73-77
一系统简介福建省输电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简称TGIS)以国产优秀GIS软件吉奥之星作为基础平台,采用Oracle9i进行一体化数据库管理,应用3S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输电网设备空间分布、设备台账属性、生产运行记录与SCADA实时信息等数据有机结合在一起,按实际地理位置进行空间可视化表现,并进一步实现生产运行管理应用的系统。TGIS实现了跨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服务的海洋矢量场远程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GIS大部分空间数据的静态网络可视化共享及其服务器端数据集中管理提供底层数据服务的方式,不仅难以满足与日剧增的多源异构海量空间数据共享需求,同时从应用角度也难以满足对动态性较强的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可视化共享的需求。而网络Web服务和网格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网络GIS的有机结合,使得分布式、一站式的空间数据实时动态网络可视化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本文针对海洋矢量场信息,深入分析其网络实时动态可视化需求及相应的技术难点,并以Web服务为基础,探讨了在Web服务与网络GIS技术基础上建立一站式海洋环境矢量场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具体系统结构。文章最后以海洋流场数据为例,具体采用ArcGIS Server的网络服务技术,以及Arc Engine的高效可视化技术,具体实现海洋流场的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平台。实践证明,基于Web服务的海流网络可视化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矢量场数据网络共享与可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寿光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各类管线探测成果,以Maplnfo Professional为基础平台,利用MapX作为开发手段,采用Visual C++6.0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完成的,实现了数据的输入、输出、编辑、维护和数据库管理及查询分析功能,可实时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主要讲述公安专题数据库叠加到电子地图上,实现地图与公安信息数据的双向查询,该系统直接关系到公安指挥中心的处警能力和工作效率,实现公安行业生产管理的可视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地理底图具备地图数学基础和基本地理要素(水系、居民地、交通、行政区界、地形等),它是用作专题地图数据库或专题地图产品的骨架和控制的统一地理基础的数字地图。其主要作用是为专业部门建立专题数据库、编制各种专题图提供基本的数学基础、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用于专题信息的定位,表现其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分布规律。是为满足各专业部门对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而开发的制作周期短、针对性强、信息量适中、易于使用、能够快速提供的数字地图产品。是对多尺度、多种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地理要素变化检测已成为国家地理信息"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网页文本中蕴含海量的地理要素信息,尤其是新闻、政府、社交平台等网站的网页文本更新频繁,可为地理要素变化检测提供现势性的数据源。本文针对网页文本中地理要素变化的语言描述特点,构建了表达地理要素变化的语义知识库,设计了搜索引擎和通用主题相结合的网页爬虫,实现了相关网页文本的高效获取;采用规则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分别进行网页文本中地理要素变化信息抽取,包括地理要素名称、位置(地名)、时间和属性等。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网页爬虫具有较高的相关网页文本获取能力,地理要素变化信息抽取的准确率能够达到70%以上,但是,语义知识库的完备程度对于信息抽取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研究成果表明,以网页文本为数据源的地理要素变化信息获取方法,能提供一种快速检测地理要素变化的新途径,与实地调绘和遥感影像检测等方法结合应用具有较好的优势互补性,可作为有力的辅助手段解决地理要素的持续更新和实时更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图数据对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地图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乃至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该文对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有关地图数据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地图数据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共享不仅是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对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自地理信息共享的概念提出以来,对地理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共享技术上,但地理信息共享的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地理信息共享的障碍都能通过技术方法来解决,因此需要从非技术视角对地理信息共享进行研究。本文从新的视角,即行为的视角对地理信息共享进行了研究。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模型,在对我国同地理信息共享有关的主要部门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地理信息共享的非技术因素。结合Omran在埃及和荷兰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地理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检验和修正了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的地理信息共享环境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模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山东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现状,阐述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的作业方法、主要更新内容、技术路线,提出了及时更新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方法,从基础资料的获取与收集,变化要素属性信息的分析确定,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精度,矢量要素采集的方向,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完整性,矢量要素采集、更新的现势性,属性项赋值的正确、完整性,更新后要素的逻辑一致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产作业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保障产品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临淄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不同比例尺、不同坐标系数据的转换匹配等。通过地籍信息系统各模块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管理功能,可完成对各类案件的图、表、卡、证、册等数据和信息的查询、统计、汇总和分析,可方便地进行城市规划、道路拓宽分析、建设用地拆迁占地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分析等多种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一套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系统、协调的标准体系框架,推动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现行标准的适用性、系统性与先进性的不足,软件标准化与产业发展联动的缺乏,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在分析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路,形成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编制了体系框架图与分类表,并且展望了未来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层叠加有线电视网络专题信息,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丰富信息,配合有线电视网的专题信息数据,对整个有线电视网的信号传输、用户管理、网络维护以及线路的改造、网络的扩展进行有效的控制;改变现在粗放的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数字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建立省级地籍管理系统应遵循统一性、开放性、稳定性、可维护性、易操作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具体管理功能包括地籍资料数据的采集、更新、编辑,空间数据库维护、管理、查询、分析、统计和输出等。  相似文献   

19.
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是研究大气污染演变规律、进行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提供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进行集成的设计思路,并对GIS在系统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将GIS技术应用于多模式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中,可提供空间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的快速存取和管理功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