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南极条约     
1959年12月1日,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南极考察的十二个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苏联、英国和美国)于华盛顿签定了《南极条约》.  相似文献   

3.
在本届南极地球科学讨论会(1987年8月24—28日)期间及会后,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分别举行了南极地质制图学、火山岩地质及岩石学、南方高纬度新生代古环境演化、南极岩石圈结构与演化四个专家组正式会议.由于时间冲突,笔者未能参加古环境会议.制图会议对讨论会上展示并向SCAR提交的图件逐一审议.其中地质图均为小范围大比例尺图,如巴西提交的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形地质图(1∶1.5万);地球物理方面以航磁图为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面积遥感图,利用卫(航)片经数据处理清晰地反映出地质构造或冰盖结构特征.会议着重讨论了今后几年计划实现的16幅图件(地质6、地球物理6、遥感3、水文1),其中主要有“南极地质全图”(1∶1千万,Tingey主编,“斯科舍弧构造图”(1∶3百万,J.W.Thomson主编),“罗斯海、威得尔海构造及地震剖面图”(比例尺未定,K.Hinz主编),“南极半岛地区地震剖面及地质图”(比例尺未定,C.O.Berbert主编)等.当讨论新遥感图件协调问题时,几家大公司代表就“LANDSAT”、“SPOT”、“AVHRR”等卫星及数据处理性能优劣争论激烈,并都希望由本公司承担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4.
南极数据目录系统(ADDS)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DDS是国际南极领域高度重视和许多国家共同研究的课题,是南极数据国际交流和共享的基础,也是国际南极数据管理发展的首要切入点。本文阐述了ADDS的六条开发原则并对其框架结构加以了分析,指出ADDS应采用国际目录网络(IDN)的目录交换格式(DIF),以利于提高南极数据目录的兼容性和实用性。本文还说明了AMD工具箱的设计思想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其改进方法。经过研究和实践,对南极数据目录条目的分类、ADDS的开发提出了见解及其实施方面的建议,预测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1987年8月—31日在剑桥大学地球科学院分别举行了地质及固体地球物理工作组会议及混合会议.两天的会议主席都由新西兰人担任.地质工作组会议内容包括:1.开幕.自我介绍;2.圣迭戈会议提案采纳及执行情况;3.本次会议新议题:a.地质制图,主要确认专家组会议提出的协调分工、统一图例、在大剖面协作中统一比例尺等事项;b.地圈—生物计划设想;c.南极地球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d.工作组向SCAR的年度报告;4.第5届国际地球科学讨论会总结;5.第6届国际南极地球科学讨论会,审议了日本在圣迭戈会议上提出的建议,经表决同意下届讨论会将于1991年在日本东京或其他城市举行(原建议为1992年),并通过了讨论会内容及分组方法;6.各成员国国家年度报告;中  相似文献   

6.
常李艳  华薇娜  李煜 《极地研究》2010,22(2):174-189
本文利用WOS数据库收集1999-2008年十年间的南极论文25345篇,并利用网络关系图、h指数、g指数、引文量从国家层面、机构层面和作者层面对国际南极研究形势进行整体分析,揭示南极研究现状、重点研究领域以及关键科研人员等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纪以前,南极洲不在现今的位置,而是在热带和温带地区.南极冰盖的形成始于距今26百万年前的渐新世.冰川作用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大陆都早得多.从晚第三纪到第四纪,南极冰盖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距今18000年前,冰盖比现在厚450—1000米,陆架差不多均被冰盖所覆.估计当时海面下降了100—150米.冬季和夏季的海冰范围分别比现在大10倍和2倍.目前,南极冰盖(包括冰架)在后退,但内陆的年积雪量在增加.这同南极地区气温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上了一堂以南极洲为题的公开课,受到听课师生的好评。我教学的指导思想是: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南极洲这一课题,牵涉到许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嚼头”。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英雄业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9.
10.
南极南奥克尼群岛西部水域南极电灯鱼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10—2012年南半球夏季南极南奥克尼群岛西部水域开展的资源调查期间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对南极电灯鱼的基础生物学,包括体长(SL)、纯重(DW)、体长-体重关系、性成熟度和性腺指数及摄食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极电灯鱼体长范围为6.3—8.8cm,平均体长为7.51±0.03cm(平均值±95%置信区间);体重范围为3.46—10.13g,平均体重为5.96±0.08g;纯重范围为3.11—8.69g,平均纯重为5.17±0.07g。(2)体重与纯重关系为DW=0.8497TW+0.1623(R2=0.9502),体长与纯重关系为FL=0.0238DW2.6695。(3)调查期间,南极电灯鱼性成熟度处于Ⅰ—Ⅳ级,未发现有Ⅴ和Ⅵ级的个体出现。(4)摄食强度随体长的增加而有所加强,空胃与1级所占比例随体长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对2002年1月份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三条断面(68.5°E、70.5°E和73°E)用IKMT网采集的幼体后期南极磷虾(E.superba)的水平分布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南极磷虾主要位于64°S以南的海域,64°S以北磷虾数量很少.南极磷虾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8.85 ind·1 000 m-3和24.16 g...  相似文献   

12.
南极海豹类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南极海豹的种类组成、资源量和种类状况等一般性生态学问题,着重讲述了这些海豹在研究全球变化中所起的作用等科学前沿问题;同时,就海豹研究在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阐述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南极政治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伟华 《极地研究》2009,21(2):160-166
随着各国对南极考察和研究的日益深入,南极政治作为国际政治的一个新兴领域已经形成。本文拟通过对南极地区的领土争端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矿产资源问题和科学考察问题的研究来阐述南极政治的主要内涵,并对南极政治法律框架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对南极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极冰雪及非南极地区尘粒的研究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徐佩敏 《极地研究》1990,2(1):89-89
中国极地研究所情报资料研究中心的工作发展较快。这些工作主要包括极地档案资料的征集、整理和服务;国内外极地文献资料的交换、集累、查询;中国极地专著论文集和《南极研究》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计算机系统及其合作开发。 南极档案资料是国家化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获得的极其宝贵的财富,它应该为祖国的南极考察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各单位和个人从事南极(包括北极)实地考察建站及参加国际间南极事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数据、图表、声像以及实物标本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由极地情报资料研究中心科学整理、组织出版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普里兹湾是南大洋碳循环研究典型代表海区,也是中国历次南大洋考察的重点调查区域。从初级生产力、营养盐、叶绿素、海-气CO2通量、真光层颗粒有机碳(POC)输出通量,净群落生产力(NCP)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其碳循环特征。生物泵运转效率和海冰过程是碳吸收的主要控制因素。普里兹湾总体上可以从陆坡划界,分为湾内和湾外两大部分。两者碳循环特征差异显著。湾内碳循环过程活跃,是南大洋夏季的高生产力区域。湾外则表现出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特征,初步认为存在Fe限制。总体上,溶解有机碳(DOC)、POC、营养盐、叶绿素、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存在从湾内向湾外随纬度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海冰消长对碳循环过程影响剧烈。夏季融冰造成的冰藻释放、水体垂直稳定性增加是提高生物生产力的首要原因。总体上普里兹湾的碳循环受各种生物、物理过程及其耦合作用控制,对南大洋碳循环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陨石热释光研究揭示了陨石中自然TL值取决于陨石暴露在宇宙空间时的宇宙射线辐照和自身热衰变之间的平衡。宇宙剂量率(决定于初始屏蔽作用)和反照率直接影响陨石的自然TL值。相对于非南极陨石,南极陨石由于大的地球年龄而具有更低的自然TL值。一些具有特别低自然TL值的陨石(~15%)表明经历了近期的加热作用,它们可能以特别小的近日距(<0.8AU)轨道到达地球上。普通球粒陨石的TL灵敏度反映了长石的性质和丰度,冲击加热不仅降低陨石的自然TL值,而且破坏TL发光体,导致TL灵敏度下降。变质作用通过原始火成玻璃的脱玻作用产生长石,使普通球粒陨石的TL灵敏度增加达105倍。因此,TL灵敏度的测定已用作3型普通球粒陨石,CO、CV球粒陨石和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新的分类方法。诱导TL曲线的峰温和峰宽也与陨石的热历史有关。相对于TL发光体长石的无序化,它们随着变质作用的增加而增高,使得这些参数可以用来估计变质平衡温度。新的陨石TL数据已经用于讨论来自火星的Shergotites陨石的溅射、地-月转换时间、南极陨石风化作用和可能的地外来源。  相似文献   

18.
南极陨石研究的启示Ⅳ.南极陨石热释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性质 南极洲地理要素的命名问题由来已久,它需要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客观的探讨,并将所有的论证付诸充分的实践检验 此项历时约三年的实践检验的结果,1947年5月首次发表于美国地名委员会的专刊第86号上,题为《南极洲的地名》。此后的工作成果陆续公布于美国地名委员会的若干地名录中。现在,这些成果已大部分应用于南极洲的地理要素的命名之中。由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南极政策研究,在充分认识其南极利益并明确了利益挑战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南极政策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南极利益及其行动目标的简要分析,结合澳大利亚在南极立法、南极管理及国际关系处理方面表现和相关活动,探讨了利益驱动下的澳大利亚南极活动图景,点明了其南极政策对维护其南极利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