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我国海水增养殖生产发展过程与现状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研究探讨了我国海水增养殖生产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良好品种结构布局。首先深入调查分析了我国“七五”末期生产发展资金、苗种、饲料可供量和产品市场容量,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保证低收入经济增长要求等制约因素后,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运算,得到1990年海水养殖品种结构布局格局:渤海区以对虾生产为主,鱼类、滩涂贝类和贻贝配套生产为辅;北黄海区以海带、贻贝、扇贝等海珍品,对虾生产为主,滩涂贝类、鱼类生产为辅;南黄海区以文蛤、对虾、紫菜生产为主,其它品种生产为辅;东海区以对虾、贝类生产为主,鱼类、藻类和其它品种生产为辅;南海区以对虾、贝类生产为主,鱼类、藻类生产为辅。整个海水养殖生产将形成以虾(鱼)带贝、以贝保藻、以藻养珍,藻、贝、鱼虾海珍品类比例为0.20:0.60:0.20的格局。海水增殖的重点是建立三个中心开发区:渤海增殖中心开发区、东黄海主要港湾增殖和滩涂经济贝类增殖中心开发区和南海增殖中心开发区。放流品种以对虾、海蜇、岩礁鱼类、滩涂和浅海贝类为主。  相似文献   

2.
前言对虾增养殖事业发展很快,工厂化育苗和成虾养殖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已开始将部分虾苗进行放流.随着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致病性微生物对对虾养殖造成的危害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如从患病的养殖对虾鳃丝上分离到一种危害对虾的丝状细菌,由于细菌的病害对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大省,拥有13.6万平方公里的相邻海域,长达3121公里的海。岸线,居全国第2位;还拥有326个海岛,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岛屿岸线737公里,还有3。平方公里的滩涂资源,5米以下浅海面积3352平方公里。在一15米等深线以上浅海海域年初级生产量为1100万吨有机碳(干重),布有经济鱼类观种,经济虾蟹类20种,经济藻类50种,经济贝类30种,历史产量超万吨的鱼虾蟹类有太平洋鲱、鲆煤、鳕鱼、鱿鱼、对虾、三疣梭子蟹等。资源量万吨以上的藻类有海带、马尾藻、石花菜等。贝类资源量有60万吨,营养价值高的海珍品──刺参…  相似文献   

4.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人工育苗已初步获得成功,现在正在试验工厂化人工育苗。但人工育苗中尚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何防除浮游敌害生物即是一个突出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198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应国家水产总局的邀请,与赣榆县水产养殖公司在该县宋庄对虾育苗埸进行了育苗实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 et Preston)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人工育苗已初步获得成功,现在正在试验工厂化人工育苗。但人工育苗中尚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何防除浮游敌害生物即是一个突出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是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给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项目。今年三月国家水产总局组织力量对这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四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忐对我国对虾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海珍品育苗场与山东省水产研究所共同研究利用藻类池进行真鲷鱼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全面开发和多层次综合利用藻类池及对虾育苗池进行海水鱼育苗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普及,在育苗生产过程中对虾幼体的疾病逐渐增多和日趋严重,我们以长毛对虾无节幼体作为材料,通过单种药物与混合药物不同浓度的试验,观察其幼体的变态速度、变态率、活力等,为对虾人工育苗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相似文献   

10.
前言随着对虾养殖生产的迅速发展,对虾所需饵料问题已成为生产单位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对虾所需要的饵料大宗产品为贻贝、小杂鱼、杂虾,其他辅以人工配合饵料。而对一些低值贝类如兰蛤、寻氏肌蛤等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组织采收投喂对虾,但是经调查证明:一是有些低值贝类每年的自然资源量不够稳定,二是人为因素的影响,酷捕滥采,使资源受到一定的破坏。鉴于上述原因,作者自1982年来对乳山内湾的兰蛤从一定生态学范围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对今后如何利用和保护该种资源开展其增养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会和青岛市科学学与科学管理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对虾育苗养殖学习班于1986年3月14日在青岛结束。来自广东、浙江、上海、辽宁等八省市的五十余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学习班历时14天。学员们系统学习了对虾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泥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泥蚶Tegillara granosa(Linnaeus,1758)在我国山东以南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在浙江南部,泥蚶作为底播养殖贝类与对虾混养,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进一步增加了对泥蚶苗种的需求量。泥蚶养殖主要依据采捕野生苗养成,近十几年来,各地天然蚶苗资源急速下降,有的地区甚至绝产,严重地制约着泥蚶养殖事业的发展。几年来,在广大海水养殖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泥蚶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2],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对虾育苗设施,进行泥蚶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泥蚶养殖所需的苗种,是当前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虾苗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对虾增殖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向有关海区试放虾苗,以增殖我国的对虾资源。为此,迫切需要解决大规模生产虾苗的技术问题。 受国家水产总局的委托,我们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根据东方对虾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虾苗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对虾增殖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向有关海区试放虾苗,以增殖我国的对虾资源。为此,迫切需要解决大规模生产虾苗的技术问题。 受国家水产总局的委托,我们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根据东方对虾的  相似文献   

15.
海珍品综合合增养殖中的种间关系和生态容纳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岛县砣矶岛进行了海珍品综合增养殖技术研究时,对几种海珍品的种间关系和生态容纳量做了调查与试验。结果发现,大型海藻的着生量与以此为主要饵料的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等的密度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16.
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是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给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项目。今年三月国家水产总局组织力量对这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四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对我国对虾工厂化育苗研究成功作了“这才是值得大力表扬的科研方向”极为重要的批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利用对虾育苗设施,进行天然海水河蟹工厂化育苗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696只亲蟹产出蟹苗1764万只。文中讨论了亲蟹的暂养与促产、幼体孵化、幼体培育等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即“滩涂贝类围网增养殖技术”,是江苏省启东市水产局承担的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项目实施两年来,在省水产局和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指导下,取得了十分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虾夷扇贝主要产于日本部沿海的水产资源品种,是较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为冷水性贝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特点,为世界扇贝产量中的主要品种。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1980—1982年先后四次从日本引种亲贝,并在1982年首次获得人工育苗成功。1983年列为辽宁省科委攻关项目,1984年列为农牧渔业部水产局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0.
浙江沿岸的贝类资源及其增养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浙江沿岸的贝类资源和增养殖的概况 ,现已报道的贝类有 61 4种 ,其中主要经济种类有 68种 ,目前已进行生产性养殖的有 1 5种 ,主要有泥蚶、缢蛏、长牡蛎、僧帽牡蛎、贻贝、泥螺、文蛤、青蛤等。 1 997年全省海水养殖贝类产量达 35.2 5× 1 0 4 t,养殖面积为 4.38×1 0 4 km2。指出了贝类增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