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桦甸市夹皮沟金矿区八家子金矿,产于太古界夹皮沟群下部四道砬河组的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部位,岩体为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矿体受构造控制,具有一定的成矿规律。夹皮沟群的下部岩组,由斜长角闪岩、变质安山岩、混合片麻岩夹绢云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组成。该组是我省最大的金矿产出层位,控制着夹皮沟—板庙子等一系列大中型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夹皮沟新北西带位于太古宙中朝古陆板块与元古宙蒙古海板块之间缝合线上的夹皮沟主剪切带北东盘,是夹皮沟主剪切带的北部边界。新北西带长20余公里,宽几十至百余米,由压扭性碎裂岩及糜棱岩组成。带中产有大型金矿床,老牛沟段是今后新北西带中及上下盘找矿的主要目标,是夹皮沟矿区又一处重要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老牛沟村金矿床产于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的第一主剪切带的中段,是产于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中的金石英脉型再生金矿床。本文阐述了老牛沟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并且探讨了该金矿床成矿的矿源岩、水源区、水源通道及主要热源体。老牛沟村乃至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同一类型金矿的预测找寻,均应以金成矿的矿源、水源、热源,三源的空间交汇区域的找寻及分析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二道岔金矿332隐伏金矿赋存于太古宙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和腰抢子片麻岩中,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石易选,易加工,开发经济效益好。因此,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对该区普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冰湖沟金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夹皮沟金矿田南东缘,出露岩石主要为太古宙—显生宙高级变质的花岗岩类,其次是三道溜河TTG岩组、长英质片麻岩和变质表壳岩。冰湖沟金矿床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与NE向韧性剪切带NW向压性断裂控制的隐爆角砾岩筒中。金以金银矿和银金矿为主,呈显微粒状分布于石英、黄铁矿、褐铁矿等矿物颗粒中或晶面上。成矿期大致可分为内生热液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内生热液期为主成矿期。隐爆角砾岩为主要的找矿标志,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是主要的矿化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6.
南祁连党河南山花岗岩类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河南山地区地处南祁连重要成矿带,区内花岗岩类岩体包括扎子沟岩体、鸡叫沟岩体及贾公台岩体,伴有不同程度的金、铜矿化。扎子沟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组成,侵位于震旦纪火山岩系。鸡叫沟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组成,贾公台岩体主要由斜长花岗岩组成,两者侵位于奥陶纪碎屑岩系。3个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510.85±14)Ma、(395.06±51)Ma及(355±91)Ma,前者对应于早-中寒武世,后二者对应于志留纪-泥盆纪。3个岩体均属于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其中扎子沟岩体属于该系列的中钾花岗闪长岩系列,鸡叫沟岩体属于高钾二长岩系列,贾公台岩体属于低钾奥长花岗岩系列。综合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内3个岩体均形成于I型活动陆缘环境,为中南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朱太天 《物探与化探》1984,8(6):341-351
三道岔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该矿床受夹皮沟北西向弧型断裂带的控制,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三道沟组下段条带状片麻岩(该队定为注入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带中(见图1)。大都是盲矿体,矿体赋存于蚀变破碎带中,为变质热液型含金石英脉。矿床已采到425米中段。  相似文献   

8.
镰子沟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集区西部,矿体受断裂和石英脉体控制,围岩蚀变以钾化和硅化为主。矿床浅部以金矿为主,深部发现金钼(共)伴生矿体。为了确定镰子沟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选择镰子沟金矿床正长斑岩和金钼矿石分别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研究。获得正长斑岩的~(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02.9±9.9Ma,此年龄明显早于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形成时代;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28.8±6.5Ma,指示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晚于区域已知花岗岩形成时代。综合研究认为,镰子沟金矿床的形成与区域花岗岩无关,可能与深部流体或隐伏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桦甸县东南部的太古界,1972年吉林省地质局直属专业综合队吴水波将其由下至上分为四道砬子河组、杨家店组及三道沟组。三道沟组呈北西走向分布于苇厦子——老牛沟——夹皮沟一带,在老牛沟铁矿区三道沟、腰(土仓)子附近出露较全(图1)。近年来,生产、科研部门在三道沟组地层中做了大量工作,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系统总结了老牛沟铁矿区及外围普查、勘探工作中所获得的资料,提出将  相似文献   

10.
论夹皮沟地区金矿床的花岗岩浆热液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已有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但关于金矿床的成因问题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利用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标志,论证了金矿脉与岩脉及岩脉与海西期花岗岩间的同源性,建立起夹皮沟地区海西期岩浆岩脉与金矿脉的形成演化序列。根据金矿脉与花岗岩之间明显的地球化学相似性,进而直接地证明了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属花岗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1.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我们在夹皮沟地区开展了金矿地球化学找矿及评价指标的研究工作,一九八三年利用前几年的研究成果用地球化学方法对三道岔金矿床的深部进行了预测,为该区找矿,勘探提供了新的依据。 一、夹皮沟地区的地质概况 夹皮沟金矿位于吉林省桦甸县东部,该矿具有160多年的开采史,是吉林省的主要产金区,也是我国著名金矿山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夹皮沟金矿燕山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构造控矿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夹皮沟金矿床主要成矿时代和控矿构造类型-直悬而未决,矿区及外围找矿始终处于徘徊阶段,经控矿构造深部组成和岩浆岩,脉岩,金矿石相互间关系的研究,金主要成矿归代为燕山期,控矿构造类别属外接触带断裂型,找矿靶区应重点选在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体北东侧变质围岩中。  相似文献   

13.
<正>金岚沟金矿位于山东省招远市金岭镇,为金岭金矿采矿权范围内一小型金矿床。本文对金岚沟金矿主成矿阶段流体进行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工作,并根据结果探讨其成矿流体性质及矿床成因。1矿区矿床地质金岚沟金矿围岩以燕山早期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矿区北部出露少量似斑状中粗粒花岗闪长岩。矿区内地层为太古代胶东群变质岩,呈残留体形式分布于后期的花岗岩中。矿区内构造发  相似文献   

14.
贾斌 《地质与资源》1995,4(1):13-19
辽南营口地区的猫岭金矿、黄家营子金矿、金厂沟金矿、隈子金矿等,金矿矿区内的矿石铅和中生代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钾长石铅都是二个阶段的异常铅,二者的铅同位素组成近于一致,其中猫岭金矿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元古宙盖县组变质岩的铅同位素组成近于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来自中生代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盖县组变质岩。由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看,这些金矿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于花岗岩浆热液,混有少量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5.
早子沟金矿(包括格娄昂矿段)产于中三叠统条带状板岩及石英闪长玢岩中,是与闪长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多组断裂破碎带控制。本文对早子沟金矿的矿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分析了区域控矿因素和矿区断裂、脉岩、褶曲对矿体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两个不同特征的金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甘肃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金铜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笔者采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首次对区内黑刺沟和贾公台两个金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成矿特征有很大差异: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其次为辉锑矿石英脉型金矿化;而贾公台金矿床则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Sb含量不高。研究认为黑刺沟金矿床与矿区石英正长闪长岩类有成因联系,贾公台金矿床与矿区斜长花岗岩有成因联系,不同的岩浆活动造成了金矿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胶东谢家沟金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国  刘洪臣  邓军  张静  刘秉光  钱进 《地质学报》2009,83(10):1497-1504
谢家沟金矿是胶东金矿集中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为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NE向黄铁绢英岩化糜棱岩、超糜棱岩韧脆性剪切带中。本文对矿区的黑云母花岗岩、脉岩、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黑云母花岗岩、脉岩及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ΣREE较小,LREE富集,HREE亏损型,Eu异常不明显,脉岩、花岗岩和矿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谱曲线基本一致。认为矿区的花岗岩、中基性脉岩、成矿流体具有同源性,继承性;成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壳幔过渡带;谢家沟金矿成矿作用受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壳慢相互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三道岔金矿床是吉林夹皮沟金矿区大型矿床之一,地处华北地块北缘东段,地块边缘裂谷型绿岩带之中.矿床严格受北西向弧形构造带及其次一级南北向构造控制.太古宙绿岩带、南北向脆-韧性剪切带、脉岩、矿体构成三道岔金矿床独特的地质环境,即“四位一体”地质成矿模式.低阻高极化缓衰减激电异常是矿体的直接反映,Au、Ag、Cu、Pb、As、F、Hg(气)等元素组合异常可以作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的评价指标.综合异常模式找矿是综合地学模式的一种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夹皮沟绿岩带层序、岩石成因以及叠加其上的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的研究,认为绿岩带形成于硅铝壳的扩张环境;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成分的花岗质片麻岩是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的挤压环境下,由变质镁铁质火山岩经部分熔融侵位的深成花岗质岩石。由此,提出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的裂谷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之争。在金矿带北侧海西期花岗岩内和南侧白山镇一带变质岩地区进行外围找矿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一些补测工作对夹皮沟金矿稳定同位素地质给予新的认识。S和C、H、O流体主要来自地幔,部分S和Si、Pb、Au主要来自花岗岩和古老变质层状岩系,成矿远景区应重点选定在夹皮沟—大砬子深大断裂两侧中生代脉岩体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