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質工作不斷的實踐,越来越證明礦田構造斷裂问题的研究已成為地質學中最現实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儘管構造斷裂在成礦過程中的作用問題还有爭論,但爭論的焦點并不在於構造斷裂在熱液礦床形成過程中起不起作用,而是起多大作用的問題。由此可知,構造斷裂在熱液礦床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已是大多數地質學家所承認的一個事實。本文就在野外找礦和勘探工作中,如何鑑别和研究成礦的斷裂及成礦後斷裂,提出作者幾年来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及個人的一些见解,與同志們商討。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多金屬礦床的主要組份為銅、鉛、鋅,在成礦過程中,它們与硫化合,構成了單獨的礦物。其組合體,成為多金屬礦床的礦石。由於成礦條件之不同,主要組份含量比率變化是很大的。在找礦和初步勘探階段中,地質人员往往注意到礦床中的鉛、鋅、銅組合關係和其含量比率的變化。本文系就已知礦床資料試作整理,希同志們指正。 鉛鋅銅皆為親硫元素,在地球化學輪廻中,主要富集於岩漿期後熱液礦床中。雖有某些人主張,有沉積成因的多金屬礦床,但已為確鑿的證據所否定。多金屬礦床分類問題,迄至目前,尚無定論。例如有人主張按共生礦物生成溫度的標準將其分為高  相似文献   

3.
有关鈹礦床找礦和評價方法問題,開始研究還不久。到最近時期為止,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中看,偉晶岩礦床為鈹礦的唯一工業產地,對它來說目前還能够擬定一些具體的找礦標誌。至於其它類型鈹礦床的資料還是相當貧乏的,僅僅可以作出某些有待進一步加以證實的結論。目前,正在對其它類型鈹礦床的實際利用的可能性進行研究。鈹礦床的普查找礦和進一步開拓的過程,一般分為下列幾個連續的階段: 1)選擇找礦區域; 2)進行區域找礦,以便作出礦區評价和查明偉晶岩、雲英岩或矽卡岩礦田;  相似文献   

4.
化驗分析在整個地質勘探過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节。目前各地化驗單位除了積極改善和提高某些元素的分析質量外,當前主要工作之一是如何正確地剔除無意義的分析礦樣,集中力量化驗那些有工业价值的礦樣,使之迅速得出結果。這樣不但可以及時指導地質勘探的進行,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化驗成本,實現增產节約的目的。特别是在大力開展普查找礦和加强礦床的綜合利用研究的時候,就更要求化驗部门採取簡易適用,灵敏迅速的分析方法,及時提供找礦线索和綜合利用的依據。目的能够滿足上述要求的分析手段,除了光譜分析之外,就是基於化學分析原理(或以物化分析配合的)的顯微化學分析,點滴試驗和快速比色測定。這些方法均可稱為簡易快速化學分析法。這種方法繼302隊、湖南分局檢驗所用於礦石半定量分析之後,已逐漸為部份單位推廣採用,並已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但是由於某些化驗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球化学作用的不斷变化,組成地球的許多化學元素在地質演变過程中也不断發生迁移。有些元素扩散开來或竟逸人宇宙中,另一些則聚集於水圈或岩石圈中,形成有用矿物。化学元素的迁移以地球上所进行的全部地球化学作用爲基础。元素的適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它决定於各種因素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華北地質分局在2月7日至16日期間召開了地質專業會議,着重討論了華北區鋁土礦——耐火粘土礦的成因及質量變化規律、普查找礦和科學研究規劃等問題。会上就G层粘土生成時代、規模、類型及成因等,展開了討論,並请蘇聯專家馬列萬斯基同志作了关于從地球化學觀點談耐火粘土礦成因  相似文献   

7.
礦床附近的空间内濃集了礦床元素,或与礦床有關的化學物質,其浓度遠超過四周一般空間內該元素或化學物質的含量。我们將這樣一種特殊的空間叫作該礦床的分散暈。分散暈可分為兩極类型:(1)原生晕——与礦床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質勘探工作的發展,目前有些单位正在進行矽卡岩礦區的勘探工作。但是從我們鑽探部门来说,由於對此類礦床認識不足,缺乏這一方面的鑽探经驗,因而在鑽進過程中不斷發生事故,影響了鑽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了克服這一困難,茲將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所摸索到的一些经驗介紹給大家。  相似文献   

9.
在學習礦床地質或者寫地質報告有關礦床部分時,我們常常會提到礦產、有用礦產、礦石、以及礦床等名詞。但是這些名詞的意義到底正確的指些什麼?在社會主義國家和资本主義國家對這些名詞的意義有何不同?它們彼此的關係如何?這些問题,我認為都有提出討論的必要。現在将我所知道的有關這些名詞的知識介紹出來,供大家參考。由於過去對這些名詞定義和用法不很嚴格和注意,更重要的是從社會主義觀點和资本主義觀點對这些定義的了解有所不同,加之個人學習的體會也有所不同,因此下面介紹出來的名詞也不見得合適,如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以来,由於煤礦工業發展的要求,曾创造了許多新的研究煤田的方法,或者革新了舊的方法。所有這些變化的實質主要是加强對含媒地層、煤層構造和煤本身物質的注意,並擴大綜合性的研究。本文不擬把現有研究煤礦的方法一一加以描述,我們祇指出若干為现階段煤田地質學發展  相似文献   

11.
一般岩石學的研究是以地殼或岩石圈中自然產出的岩石為對象的。它的目的是要揭發自然界岩石生成之謎,並結合着探討和各種岩石相伴而生的有用礦物的產出規律,進一步來解决一些找矿,採礦和其他有關地質工程方面的問題。經過了長時期對自然岩石的研究,岩石學家們熟悉了岩石的物理性、化學性和它内部的矿物組成,以  相似文献   

12.
王銓  范子玉 《地质论评》1957,17(4):381-392
箇舊錫礦位於我國雲南省的南部,是世界最大錫礦床之一。很久以前(約在16世紀)就進行過銀和錫礦的開採。近數十年來,中外地質學家和採礦家又曾不斷地前往勘查及研究,並均著有論文及報告(Draper,M.D.,1931;孟憲民,1937;鄧玉書,1949等),這些著作都限於當時對該區地質及礦床的實際觀察和研究工作的不足,所以均不  相似文献   

13.
(一) 赋存於前震旦紀地层中的條帶狀含铁石英岩礦床,以其本身極其豐碩的礦石储量而成為铁礦床中最重要的一種工业類型,這種礦床的產地,不論是在我国或者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中,大多都形成鋼铁工業的中心。 這種礦床在礦床学中一般把它归之於受變質礦床,而在我國,由於這種礦床最早發现於鞍山地區,所以一般通稱它為鞍山式铁礦。 對於鞍山本溪地區的鞍山式铁礦,在本世纪的初期就開始研究了。先后在這裡作過地質工作的中、外地质學者很多,他們對於這种铁礦成因问题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有的認為是水成沉積后又经受區域變质而成的,有人主张是熱液交代成因的,有的人认為這種礦床可能不是一種成因的。下面概略地引述一下各種不同的意見。 1.主張水成變質成因的人認为,礦床是在前震旦紀時期在海水中沉积的一种铁质岩石,以後又經受區域變質作用而成的。對於礦床形成的具體過程和成礦物质來源,不同的學  相似文献   

14.
三、乙區的礦區地質 乙區在甲礦區東方7公里,矿體分佈於斜長岩侵入體之南緣。本區勘探範圍分為兩處。主要矿體數十個產於鈉黝簾石化斜長岩及輝長岩侵入體交接處。輝長岩類分佈於矿體南部,自南向北又可分為矿染纖閃片岩、暗色輝長岩、中粒綫状或斑狀輝長岩及纖閃偉晶岩。矿體平均走向為N60~70°E,傾向南東70°以上,輝長岩類的帶狀分佈及片理發育方向與矿體的走向幾乎完全一致。矿體的產狀有兩種不同的類型: Ⅰ.斜長岩內的貫入式矿體。Ⅱ.矿體產於斜長岩與輝長岩之間的浸染式矿體過渡為緻密型。 現在以乙區的主要礦體1,2號(見图5、6)礦體為例,說明乙區钛—磁鐵矿的成因類型。從12號勘探綫及7號勘探綫由南東向北西的實地觀测結合鑽探成果,不難看出所謂1,2號礦體在坑道內基本上是聯在  相似文献   

15.
東北地質學院地質矿產勘探系,按照新的教學计划,其中規定三年級同學在畢業前要進行生產實習,主要的任務是參加礦區的詳查工作實習,包括槽探、坑探、鑽探等工作,以便畢業后更好的为生產建設服務。我們這次生產實習的地點是中國有名的鞍山鐵矿區。在我們确定了地点的,就進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參加實習的同学三十四人,所到的地點有  相似文献   

16.
由於工作的需要和任務的要求,使作者有機會考慮到有關瞭解一個礦床變化方面的許多問題,本文所提出的有關“金屬礦床品位變化曲線對於礦床瞭解上所起的作用”,便是作者所曾考慮過但尚未有暇作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之一,今特於此提出並略述己見,以供野外金屬礦山地質工作者的參考,並期於實際工作中提出修正和補充的意見,以冀在這一方面建立起系統的知識。  相似文献   

17.
在計算礦床儲量之前,必須對於樣品的品位仔細地加以研究,然後才能着手進行計算。如果在礦床中出現有少數樣品的品位比較其他(?)樣品高出很多倍時,這少數樣品就要设法矯正。否則由於這些樣品的存在,使計算出的金屬含量可能超出實際數字。這樣曾使今後礦山企業的設計,造政一個錯誤的出發點。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國大多數的生產矿井是沒有眼睛的”。這是蘇聯專家在檢查了某些矿井後所下的評語。所謂礦井沒有眼睛就是在矿井內缺少地質及水文地質調查工作,使礦井的生產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於對礦井的地質及水文地質缺乏研究,因此就沒有預見性,在採掘過程中時常發生災變事故(註一)。我国華北的幾個煤田,如井陘、正丰、焦作、六河溝、淄川及博山等矿井,都曾發生過严重的水災,其中尤以淄川煤礦的淹水事件最为严重。淄川煤矿(本坑)在1935年於採掘過程中突然被毀滅性的地下水淹沒,淹死井下工人580名,矿井设备全部损失,矿坑至今尚未恢  相似文献   

19.
普查與詳細勘探石油的地質構造,確實是地球物理探礦方法的‘老家’;雖然今天它們的應用已經超出了這一範圍,也用來探究金屬礦、煤田構造和其他地質問題。但地球物理探礦工作仍可以說是從尋找及發現石油而‘起家’的。在祖國遼闊的大陸上,過去  相似文献   

20.
石油普查的地球化學方法是蘇聯在1932年發展起來的。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實驗研究,以及在野外大規模生產工作的結果,證明了這種方法在石油普查中已經起了極大的作用,但是方法本身還未臻完善的地步,何在繼續改進與發展中。地球化學方法的理論根據,簡單說來就是:油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