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化工基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化工资源,区位,土地,交通等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化工基地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基地建设的基本设想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基地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以下简称万州站)隶属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三峡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教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承担建设,是中科院在重庆三峡库区的唯一野外监测台站,也是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知识创新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基地.  相似文献   

3.
衢州市是浙江省重要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综合农区之一,也是全省第二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地区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对此根据该市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就岗地丘陵和中低山地的合理利用,加强商品基地建设以及发展水产养殖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了不同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有不同的战略目标,着重阐明了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战略对策。关于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钱智 《自然资源》1997,(5):36-45
本文从淮海经济区域煤资源综合评价入手,分析了全区煤炭资源分布,储量,煤种等特点和煤炭开采的区域条件,煤炭生产现状,运销形势以及制约因素,划分出4大煤炭基地,并确立各基地发展方面和矿区接替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谢国干  李泱凡 《热带地理》1995,15(3):244-251
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海南发展Mang果生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论证了进一步发展海南Mang果生产,把海南建成我国最大的Mang果生产基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海南Mang果生产的布局、规模与对策,为进一步发展Mang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钟祥浩 《山地学报》2002,20(6):646-659
《山地学报》(原《山地研究》于1983年正式创刊。20年来,遵循办刊方针与宗旨及时地报道了我国山地研究方面的成果,为推动我国山地事业和山地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20年来我国在山地资源、山地环境、山地生态系统、山地自然灾害、山地开发和山地学科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粗略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领域为:山地资源综合研究,山地地域系统与山地学科的发展,全球变化与全球化格局下的山地环境以及山地可持续发展与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海岛山地利用是山地利用的一种类型 .海岛面积虽小 ,但可作为开发海洋的基地 ,海岛山地的持续发展对开发海洋意义重大 .我国海岛 (包括南沙诸岛在内 )共 650 0多个 ,多数是大陆山脉向海延伸形成的大陆岛  相似文献   

9.
郑禾 《福建地理》2000,15(1):47-49,53
地方高师试办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可以保证国家理科基地有足够的试验点,调动地方试办国家理科基地的积极性,提高地方高师的办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地方高师试办国家理科基地的条件与综合性重点大学不同,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地方高师试办国家理科基地应遵循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适合自己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办学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课程要突出实践与应用环节,要在地理教学内容体系中,创设“实践与应用”系列,并逐步建立校内、校外的各类地理学习基地,建立和完善能进行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考察的配套设施。所以,开辟地理学习基地对突出地理实践环节意义重大。为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要求,我校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上海科技馆”作为校外的地理学习基地,以期对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周均清  黄光宇 《山地学报》2003,21(4):449-455
我国自1980年代初以来就开始重视山地城市问题的研究。随着国家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的兴起,我国山地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数字鸿沟问题在近年来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扩大化趋势,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研究与建设工作相对于平原地区城市而言严重滞后。为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山地城市的发展,缩小与平原城市之间的差距,有必要对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引起重视。山地城市数字化研究与建设的重点应该强调以资源高效整合利用为核心,突出山地城市特色,突出山地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空间资源利用的复杂性,重视前瞻性的山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背景下全新的城市问题研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地制宜的集中发展重点项目等措施,及时开展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国家理科基地班(地理)《中国地理(自然部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李诚固 《地理科学》1996,16(2):106-114
分析“东北现象”及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特征,运用产业结构结构增长理论,探讨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的制约因素,归纳,总结了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衰退机制,在分析,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目标、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山地有两期夷平面,四期阶地面,一期滩地面,一期床地面。这些面具有水平方向上“穿域性”、重直方向上“多层性”的特点。因其地面坡度较缓,松散物质堆积较厚,保水保肥力较强,是山区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以地形面的理论为基础,以“区位”、“层位”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将河北省山地的农业开发划分出五个大模式和十六个小模式。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地理》2006,29(2):236-23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干旱区资源环境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具有区域特色和中国干旱区生物学科基础研究、保藏中心和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中国科学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它覆盖了7个野外台站及标本馆。  相似文献   

16.
《山地学报》2001,19(3):242-242
《山地学报》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被多种文摘收录,曾获全国、中国科学院、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山地学报》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有关的多学科知识,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防治(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  相似文献   

17.
王晓文 《福建地理》2002,17(2):20-22
地理理科基地的《世界地理(经济部分)》教学工作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因此,必须根据基地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基地的甄别与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凤君  陈琳琳  杨宇  洪辉 《地理学报》2018,73(6):1049-1064
中国工业化的快速进程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系列工业基地的形成和演化。本文采用1985年、2001年和2010年数据,对中国工业基地进行识别、筛选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特征,探讨不同规模与不同类型工业基地成长的路径,总结其形成与演化的一般模式。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基地在空间上整体经历了1978年改革开放前分散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21世纪均衡多元化发展3个阶段。至2010年,中国共有251个工业基地,奠定了其工业化的空间总图。随着工业基地产业规模扩大,其产业结构先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再由多元化向优势产业组合调整;多数工业基地的主导产业沿着轻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轨迹不断演进,其发展与演化的关键因素由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向资本、信息等新因素过渡,但大、中、小型工业基地成长的路径和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小型工业基地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保持单行业主导的发展路径;中型工业基地产业组合逐步综合化;大型工业基地向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设备制造业组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9.
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布局以在区域内整合资源、形成内部分工体系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从吉林省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吉林省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调整,并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加快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让会  马映军 《山地学报》2001,19(5):398-402
塔里木盆地与周边的天山、昆仑山等山地构成了干旱区典型的山盆体系,山地系统的地质地貌特征,热量、气候与水文以及植被与土壤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式,也决定了山地系统的宏观生态景观格局。山地为盆地提供了丰富的粒状物质,它们是绿洲土壤重要的成土母质;同时,山地向盆地输送了大量地表水和地下水,从而决定了天然绿洲的规模及范围,影响了人工绿洲的发展潜力,也造就了干旱区绿洲与荒漠既相互矛盾,又协调共生的宏观格局。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之下,从山地系统内部及其与荒漠系统和绿洲系统之间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的相关性出发,掌握山地系统的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探索西部干旱区山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