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2005,28(6):769-769
2005年12月15日12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之西部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新疆绿洲城镇地域系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大都市圈整合研究”两个课题组成的“新疆城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属干旱、半干旱区城镇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创新性成果,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成果鉴定,研究水平总体上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地理》2006,29(6):884-884
近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先后成立了“中亚工程”项目工作小组、“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工作小组、“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小组,讨论并实施了一系列拟合作研究内容,试图在创新三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中亚地区资源与生态的研究,加强与中亚地区相关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并能引领中亚资源环境研究的机构。  相似文献   

3.
李秀彬 《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宝轩 《福建地理》2001,16(4):36-38
漂流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华安县依托九龙江北溪优势,开发该旅游项目已初见成效,但离“八闽第一漂”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地理》2005,28(6):868-868
11月30日以新疆生地所尹林克研究员为项目组长的“柽柳科植物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卫东  姚秋蕙 《地理学报》2020,75(6):1134-1146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学术界提出了新命题,需要对已有建设模式和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以往地理学主要关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涉及的范畴要大得多,既包括中国的直接投资,也包括中国提供融资并承建的项目,还包括一些新兴的混合项目。已经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比较容易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与东道国之间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差异。利用“制度和文化转向”研究思路来剖析“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总结其建设模式,对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制度和文化转向”出现的背景以及主要研究脉络;而后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主要形式,提出了基于工程总承包(EPC)、基于特许经营和企业直接投资三大类建设模式;最后借鉴“制度和文化转向”的研究技巧,从“地域嵌入的广度和深度”和“技术及项目的‘破坏性’”两个维度,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分为变革性项目、支撑性项目、一般性项目和海外经贸合作园区4种类型,用以识别它们的制度和文化敏感性,并举例进行了说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为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项目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和减灾为目的,在反思以往黄河治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现状及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不同季节河道径流量分析,提出了主动实施黄河下游河道改道,将“悬河”降到地表的新方案,并据此探讨和分析了改道工程的必要性,紧迫性,研究了改道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提出将国土资源整治置换,以新增土地资源资本化来回收项目投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县级科技管理干部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科技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故此采用调查表对云南省26个样本县进行了“云南省县级科技管理干部对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调查表包括“项目策化争取”、“项目实施管理”、“机构管理”、“科技服务”4方面共27个与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密切相关的培训调查项目。调查结果表明,县级科技干部对“找到使科委提高自身地位的突破点”、“近期内重点工作领域的选择”、“分析上识别科委自身的优势和薄弱环节”3个方面需要加强培训,据此提出了云南省县级科技管理干部应进行培训的基本课程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6,(12):42-42
日前,位于青岛开发区唐岛湾畔的千禧龙花园居民小区海水空调项目滨海换能室开工建设。据悉,这是全国第一家居民住宅区“海水空调”项目。该小区首期7000平方米的会所和小区幼儿园今冬将启用“海水空调”。  相似文献   

10.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灾害地理学则主要聚焦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孕灾环境与发生过程,为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支撑。随着灾害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队伍力量的逐渐壮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1年在地理科学(D01)首次设立了“环境地理与灾害地理”二级申请代码(D0104)。基于此,论文归纳了灾害地理的内涵及特点,总结并分析了两年来灾害地理相关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概况,并结合关键词对灾害地理包括的11个研究方向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灾害地理申请代码的设立优化了该学科的申请与资助渠道,其申请量获得了显著提升。(2)灾害地理表现出聚集特征,其中的科学问题属性契合“需求牵引、突破瓶颈”,但属性相对单一;研究力量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科研群体则以中国科学院为主。(3)灾害地理主要关注气候变化及其诱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相关灾害事件,灾害类型相对单一,其关键词库需及时更新和优化;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较为丰富。(4)灾害地理细分研究方向的覆盖内容获得初步明晰,且申请量主要集中在“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方向。总之,灾害地理应丰富科学问题属性,强化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科研队伍的基础上,提高研究方向与申请项目的匹配度,进而促进灾害地理的学科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首次对特色生物资源的内涵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重点介绍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攀西地区特色生物资源综合开发与示范”项目的设计思路、研究内容及实施路线,对项目实施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认为该项目为我国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地理》2006,29(6):796-796
2006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示范”,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研究内容,通过五年的研究示范推广,获得了多项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其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前景广阔,能有效地解决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建设和经.弁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人文地理学者的角色是从空间和区域的角度参与各类乡村振兴实践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大卫·哈维指出,“时空压缩”现象加剧了资本积累的危机,要消除危机,必须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革命入手。本文以2015-2017年广州市企业投资中的乡村项目为例,分析哪些项目是消除区域发展两级分化、抵制资本纯粹追逐利润的,从而为政府重点鼓励何类项目提供依据。本文采用经验主义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结论为:①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2017年企业投资在广州乡村的项目大部分是按照“纯粹”市场原则分布的,即投资项目以近郊为主,高投资额的投资项目也集中在近郊,这种分布是“时空压缩”的结果。②2015-2017年少部分投资在广州乡村的项目并非“纯粹”追求利润,它们主要是为改变乡村生活的环境质量,而非生产经营性的、“空间修复”型的项目,更能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本质理解的积极性项目。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地理》2006,29(1):114-114
2006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完成的“新疆棉花高产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和“克拉玛依国家农业开发区土壤改良技术试验示范”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大生研究员、新疆分院周俊林研究员、新疆农科院钟新才研究员。新疆农垦科学院陈冠文研究员等七人组成。  相似文献   

15.
冯雪华 《地理研究》1995,14(1):107-108
把青藏高原放在全球之中去研究──青藏研究项目中期评估国家科委委托中国科学院聘请以李廷栋院士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国家攀登计划A85-29“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进行中期评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强有力的知识”理论引起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学习“强有力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真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境。然而,目前的研究对如何让该抽象的理论知识服务高中地理教学,帮助教师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较少。本文分析了通过高中地理项目式教学构建“强有力的知识”的实施路径,并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提供教学设计案例,以期为项目式教学深化落实“强有力的知识”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4,(8):45-46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日前已决定成立所谓“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以抗衡中国在东海海域开采天然气等资源。与此同时,日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又在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能源部长会议上向我国代表发难,指责我国正在东海建设的“春晓”天然气项目“侵犯了日本海洋权益”,并威胁要采取对抗行动。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地理》2005,28(5):626-626
2005年9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河流域林业生态科技示范”项目研究组与察布查尔县人民政府,在察布查尔县伊犁河流域林业生态科技示范基地成功的举办了一期棉花现场观摩会。会议上,项目组详细介绍了在6.7hm^2(100亩)棉花试验田上进行的棉花品种选育、种植栽培以及灌溉模式试验成果,得到了当地的农民、农业技术员、县各级领导以及有关专家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河流域林业生态科技示范”项目研究组,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的棉花品种选育、种植栽培以及灌溉模式试验结果成功可靠,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并对于伊犁盆地次宜棉区的棉民增产、增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地理》2007,30(4):594-594
2007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新疆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与区域发展”项目成果评审会在京举行。孙鸿烈院士担任组长,刘东生、孙枢、叶大年等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是罗布泊地区综合研究的新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为干旱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总体上达到罗布泊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中的风电项目建设已经初现规模。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工程建设中,风电优先项目涉及的项目金额约为6.47亿元,运营期累计发电量可以达到近180亿千瓦时,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0兆吨。伴随跨境风电项目的梯度转移,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并网取决于东道国的政策制度安排、建设运营模式、设备供应体系以及电价收购协议等。本研究有助于协助沿线国家完善能源政策制度、加快清洁电力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碳减排承诺,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