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一条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在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学术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矿床地质科研成果.根据第二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以下简称本奖).第二条 本奖是一种荣誉奖,由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在矿床地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在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学术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矿床地质科研成果,根据第二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以下简称本奖)。第二条本奖是一种荣誉奖,由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在矿床地质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个人或集体(只限于五人以内的科研成果主要完成者)。授奖者名单和获奖事项将在本会《矿床地质》和有关杂志上公布。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中国著名地质学大师、矿床学巨匠谢家荣教授诞辰100周年(1998年9月7日),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谢家荣与矿产测勘处》一书。该书由著名矿床地质学家郭文魁院士、著名编辑家殷维翰先生和著名勘查地球化学家谢学锦院士等主编,精装16开本,78.4万字,包括《回忆与论述》、《红花偕绿叶》、《曲折人生路》、《尘封的珍珠》和《谢家荣教授主要著作目录》5个部分。谢家荣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矿床学家、经济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矿产勘查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是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之一。他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  相似文献   

4.
《地质论评》1989,35(2):177-178
1988年9月6日,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大师、矿床学巨匠谢家荣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在1988年12月1日于北京西山饭店隆重举行谢家荣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缅怀谢先生为中国地质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于地质科研、教学和野外实际工  相似文献   

5.
1988年9月6日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大师、矿床学巨匠谢家荣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在12月1日于北京两山饭店隆重举行了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地质科研、教学和生产的地质专家、地质矿产部的领导和谢先生的生前友好共约300人。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陈毓川主持了纪念会。郭文魁先生首先发言,他回顾了随谢先生学习和工作的历史,赞扬谢先生为中国地质事业所作出的卓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87,33(4):388-392
中国地质学会“六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2月3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情况在《地质论评》1987年第2期中已进行了报道。根据出席会议的专家特长和论文性质,分基础地质、能源地质、有色金属矿床、铁铜和非金属矿床以及水文工程  相似文献   

7.
消息·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和地质出版社,组织我国主要矿床专家编写《中国矿床》专著的工作已经展开。《中国矿床》是一部除石油、煤之外其他矿种的、代表我国当前矿床地质学最高水平的巨著。全书分总册、分册两大部分。总册为综合性著作,分上、中、下三册,150—200万字,八六年陆续出版;分册为单矿种或矿组的矿床学专著,共二十余个分  相似文献   

8.
第27卷第3期《地质论评》上登载了袁忠信等同志的文章:“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斑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以下简称《斑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我们在阅读该文后,感到有一些问题,并愿意和袁忠  相似文献   

9.
谢家荣     
谢家荣,字季骅,我国著名的地质、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898年7月生于上海.1913~1916年在工商部地质研究所由章鸿钊等主办的地质班学习.毕业后进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由于他工作上的成就,被派送美国留学,1920年获威斯康辛大学理学(地质)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至1929年,前后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北京大学兼任教授和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29年赴德国柏林地质调查所及弗兰堡大学研究煤岩学和金属矿床.1930年回国后任地质调查所技  相似文献   

10.
正《地质评论》是中文出版的第一个地质学定期期刊,是所有中文地质学期刊的老大哥,创刊于1936年。80年来,《地质评论》在推动地质科学的学术水平的提升和普及知识传播等方面,也起到了老大哥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值此《地质评论》创刊80周年之际,我们深刻怀念为本刊作过杰出贡献的老地质学家编委,他们是:章鸿钊、李四光、谢家荣、冯景兰、杨钟健、尹赞勋、斯行健、孟宪民、袁复礼、张席缇、孙云铸、李春昱、侯德封、王恒升、黄  相似文献   

11.
<正>矿田系指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的地质单元或区域,或指在空间上、时间上、构造建造成因上相互关联的一些矿床和矿化赋存区段(吕古贤等,2012;吕古贤,2011;陈毓川等,1998;谢家荣,1963;朱上庆,1991)。矿田地质研究水平和勘查工作程度,相对于区域地质成矿区带和矿床来说是薄弱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1999,(10):21-23
1950年8月25日,政务院第四十七次政务会议通过设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和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任命李四光为主任委员,尹赞勋、谢家荣为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7日,中央和各地电台、报刊报道了地震部门对我国近期强震形势的预测意见;1990年前后,地震多发,主要活动区可能在我国西北地区。 1987年,笔者曾两次简介了自己对西部震势的分析意见,认为西部大部分地区还会继续平静(1987年2月20日《中国地质报》、《西北地质》第6期)。无论从地质构造上,还是从历史强震资料来分析,我国西部强震明显受印度板块北移运动所控制。由  相似文献   

14.
自一九八○年五月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通过编写《中国矿床》专著的决议以来,经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常委会和秘书组的积极组织,准备工作现已就绪,并于一九八三年三月九日至十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矿床》专著编写工作会议。在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矿床》专著编辑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编写工作计划。《中国矿床》专著将系统总结我国各主要矿种、矿组(除煤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主编的《第六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以《矿床地质》1998年增刊形式公开出版发行。全书共收集论文281篇,分13大部分:(1)区域成矿规律;(2)贵金属矿床;(3)与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矿床...  相似文献   

16.
当代的矿床学界思想十分活跃,新成矿概念和模式的不断出现,开阔了矿床学家的思路,极大地丰富了矿床学理论。在矿床学新说林立的时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D·瑞奇(Johm D.Ridge)于1968和1976年先后发表两篇论文,即《矿石成因概念的变化及发展》(原载1968年《格拉顿—赛尔斯纪念文集》),和《北美地质学家所见的同生矿床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改变》(原载1977年出版的《层控矿床及层状矿床》第一卷第六章,1978年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1985年,这两篇内容衔接、体裁一致的论文,地质出版社以《成矿概念的变化和发展》的书名出版了中译本,译者是我国著名矿床学家张炳熹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三源”交代热液成矿说由中国地科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季克俭、王立本先生合著的《热液源研究的重要进展和“三源”交代热液成矿学说》(载中国地质大学《地学前缘》1994年第1卷第4期)(北京),现将摘要录下,以飨读者。热液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液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根根常委工作会议的精神,1987年将组织两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1.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区域地质及区域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的,计划于1987年7月在长春市召开。  相似文献   

19.
《沉积学报》2007,25(6):875-875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沉积学报》第一任主编叶连俊先生因病治疗无效,于二00七年十二月二日0时十五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五岁。叶连俊先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70余年,为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他坚持创新、勇于开拓,他是我国沉积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沉积学和沉积矿床学领域先后提出过许多重要的地质科学理论学说;叶连俊先生长期担任《沉积学报》主编,关心、指导《沉积学报》的创建与发展;为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叶连俊先生一生光…  相似文献   

20.
发刊词     
《矿床地质》今天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从事矿床地质工作的广大同志的共同愿望。全国从事矿床普查、勘探、教学、科研工作的地质人员人数众多,但长期以来没有专业性的公开刊物作为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场地,这无疑不利于开展矿床地质工作和本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