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何菊  胡鹏  胡海 《测绘科学》2006,31(2):29-31
介绍了嵌套系数法解算大地主题问题的原理和公式;并以详尽的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和分析,与贝塞尔方法以及高斯平均约数算法相比较,指出该算法是一种适用于任意大地距离的高精度算法,并且不存在奇异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导出适于电算,精器求解任何距离二类大地主题的嵌套系数法用于正、反算的实用公式。其适用范围为1~2万公里,理论精度可达10~(-5)秒和1毫米以上。在仅有10位有效数字的情况下,如使用sharp pc-1500袖诊电子计算机时,其实际精度可至10~(-4)秒和毫米级。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套以空间任意高度直线距离为边长的、高精度的中距离大地主题正算公式,省掉了投影归算过程,可以用卫星(气球)物理测距数据计算大地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地主题反解中特殊情况下的方位角值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判定表,可供远距离解算编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大海  申自立 《北京测绘》2018,32(5):516-523
利用数学软件MathCAD的常微分方程求解函数Rkadapt()直接解算大地主题正反算常微分方程组,可一次性求解n个节点的大地元素值;在此基础上建立线性插值函数,可计算任意点的大地元素值。方法简洁、通用,求解精度高,适用于长短距离的大地主题解算。大地主题反算的起点方位角A1由Bessel函数方法求取。在大地主题解算的基础上,选择深圳地区最西与最东的二等GPS控制点Ⅱ3及Ⅱ54,估算了该区高斯投影6°带及3°带直角坐标系以及深圳独立坐标系的投影变形值。  相似文献   

6.
大地主题问题的非迭代新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纪兵  边少锋 《测绘学报》2007,36(3):269-273
首先对大地主题问题解算中的符号体系进行改进与统一,使之更符合大地测量的使用习惯;在此基础上讨论非迭代的大地主题问题的正反解,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推导更准确的正解公式,得到非迭代的反解公式,与以往的解算相比该公式具有更简明的数学表达形式。该过程丰富和完善了大地主题问题的解算体系。最后进行正反解的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7.
高斯平均引数计算大地坐标主题反解的迭代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胜 《测绘通报》2004,(10):11-12
在地球椭球面上如果已知两点的大地经、纬度,求两点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大地方位角的过程称为大地主题反解.大地主题计算在空间技术、航空、航海、国防等现代科学技术领域被广泛使用.高斯平均引数公式是解决中程大地主题计算的一种经典的方法.给出一种新的大地主题反解的方法,即迭代算法.这种算法是在正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形式简单,便于理解与编程,避免了枯燥的反解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8.
1984年国家测绘局接受了南极科学考察的测绘任务,定位及方向是其中一项,即定科学考察站到某一特定目标的方位,以及该站到祖国首都北京的距离和方位,后一项任务就是通常的远距离大地主题反解问题。为便寻找一个在简陋条件下计算工作的简便易行的公式,现介绍一种简易算法,并在小型计算器上进行验证性计算。对上述方法分两个部分整理:第一部分是大地主题正解,第二部分是大地主题反解。主要是算解的程序而不在于公式来源的推导,目的是以备再遇到类似任务时使用。  相似文献   

9.
第 一 期穴地测量应用人造卫星观测骛料研究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惕………………方 俊(1)三角网的混合周接观测平差抉……………………………………··顾旦生(15)利用电子针算机解算夫文重方水准明题…………………并厚泽、朱淑霞(35)应用模的方法研究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公式垂核偏差公式和天文-重力水准公式……………………………………………赖敬文、丘其宪卜7)航空蟹彤测且利用电子针算机解算宴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公式………y…………王之卓(0)m@9在等面积圆锥投影上量算距离和方位角的藉赣图………胡颧数、王近仁(71)第 二 期大地测且一等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专论大地线的临界点与赤交点,给出用嵌套系数精确求定其位置的方法。并以算例结果表明其精度。  相似文献   

11.
GPS与TPS集成超站仪的数据转换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讨论GPS与TPS两大测量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两者的集成技术和数据转换问题,重点是如何利用GSP技术实时求得TPS的测站空间直角坐标,再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转换为地方坐标系的二维直角坐标和正常高。将GPS接收单元集成到TSP上构成超站仪测量系统,可以实现测站点与碎部点的同步测绘模式。  相似文献   

12.
测量机器人系统构成与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测量机器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对其自动化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 ,其核心技术是用CCD摄像机获取目标图像 ,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和匹配 ,提取所需要的特征点 ,再配以精密马达伺服机构控制经纬仪系统的水平和垂直旋转 ,从而实现观测自动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与测量机器人配套使用的软件 ,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利用机裁定位定向系统(POS)数据辅助航空影像进行影像匹配和变化检测的方法。首先利用带POS数据的老影像解求新影像的外方位元素,然后在老立体影像上提取特征点,根据前方交会和共线条件方程得到新影像上同名点的近似位置,再与新影像进行匹配,寻找匹配不好的点作为变化区域的初始位置。以此为基础选择精检测窗口,进行边缘提取和跟踪,并进行链码匹配,最终确定发生变化的区域。试验证实,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欧氏聚类算法是多元统计中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可以将其应用于测绘领域中点云数据的分割。本文首先计算点云数据中两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将距离小于指定阈值作为分为一类的判定准则;然后迭代计算,直至所有的类间距大于指定阈值,完成欧氏聚类分割。具体步骤为:①利用Octree法建立点云数据拓扑组织结构;②对每个点进行k近邻搜索,计算该点与k个邻近点之间的欧氏距离,最小归为一类;③设置一定的阈值,对步骤②迭代计算,直至所有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大于指定阈值。试验证明,欧氏聚类算法对不同测量技术手段获取的点云数据均具有适用性,可以成功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分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GIS结点捕捉的广义算法及误差传播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本文提出了结点捕捉的一种广义算法,并建立了伴随的误差传播模型,针对位于模糊公差范围内待捕捉点组中各点坐标误差统计我的各种可能的特殊情况,进一步导出了相应的简化算法以及其误差传播模型,并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结点坐标的相准确性一对捕捉结果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现有的GIS结点捕捉算法属广义算法的一种特殊情况,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广义算法和误差传播模型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两种基于圆形的单幅图像平面几何量测方法。第一种算法首先计算出与待测对象平行的直径,然后获得圆形所在平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受待测线段位置、方向等影响,量测结果的精度各向差异大。第二种算法首先求取圆形的外接正方形,将问题转化为包含正方形的平面距离量测。模拟图像与真实图像的测试结果表明,第二种算法的量测精度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维重建中物体截面轮廓边缘序列中相邻轮廓基本相似的事实,提出了一种物体截面轮廓线点集之间的三角划分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寻找轮廓线的控制点,对每两条相邻轮廓线的控制点进行配对,其次将这样两条轮廓线之间的三角划分的任务分配在多个小的曲线段对之间进行,并且由于事先的控制点匹配,在每个小的区域中就能够进行简化快速的三角划分。通过试验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测量评论》2013,45(12):340-344
Abstract

Bi-projection connotes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plastic models of an object by projecting two photographs taken from different stations. The variables representing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the two plates and others represent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base are shown to satisfy symmetrical bi-linear equations, from which it follows that solutions always occur in pairs, and when one solution of a pair is known the other can be written down immediately. It is unlikely that any doubt will ever arise in practice on which solution should be taken. The equations are well suited for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biprojective problem using the cartesian coordinates of corresponding points on the plates.  相似文献   

19.
李鹏程  邢帅  徐青  周杨  刘志青  张艳  耿迅 《遥感学报》2014,18(6):1237-1246
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建筑物重建是当今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复杂形状建筑物模型的精确自动构建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检测的复杂建筑物模型自动重建方法,采用RANSAC法与距离法相结合的分割方法自动提取建筑物屋顶各个平面的点云,并利用Alpha Shape算法提取出各个平面的精确轮廓,根据屋顶平面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分析建筑物的公共交线特征,在此特征约束下对提取的初始关键点进行修正,最终重建出精确的建筑物3维模型。选取不同类型复杂建筑物与包含复杂建筑物的城市区域点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基准站采样率低于流动站时,不能用常规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后处理方法得到流动站所有历元坐标。针对此问题,给出了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型构造基准站非采样点上虚拟观测值的方法。该方法将接收机钟差、对流层天顶湿延迟从观测值误差中分离出来,同消电离层模糊度一起进行估计,利用基准站真实坐标获得卫地距,在此基础上计算相邻两个观测历元的残差进而拟合历元间非采样点残差,与卫地距、各项估计误差一起生成虚拟观测值。该方法保持了虚拟观测值的误差特性,尤其是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共性误差。该方法仅加密基准站数据,对流动站没有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基准站在采样间隔30 s范围内,使用该方法加密的虚拟观测值与真实值有较好的一致性,采样间隔分别为30 s、15 s、5 s的虚拟测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偏差的标准中误差分别在0.2 m和1.2周左右、0.1 m和0.7周左右、0.05 m和0.2周左右;在30 s采样间隔情况下,按照该方法处理后仍能满足厘米级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