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者根据Ag2S-PbS,Ag2S-PbS-Sb2S3及各体系相平衡资科以及內蒙白音诺等矿床中各种矿物共生组合中方铅矿的成分,论证了银的赋存状态及其与伴生元素锑、铋的关系。在含银及低温条件下,银在方铅矿中形成独立的银锑硫盐矿物,这有利于银的回收。在含铋低温条件下,银在方铅矿中不可避免地有相当一部分呈固溶体的状态分散在晶格中,它不利于银的回收。因此,只需研究银的赋存状态及矿石或方铅矿中伴生元素锑、铋含量及其比例,即可对铅精矿中银的存在形式及回收率作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桂西那弱银金矿床矿物组合特征及银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西天峨那弱银金矿床以银矿为主,共/伴生金及铅、锌、锑等金属,矿物组合在右江盆地内为首次发现。矿体受那弱背斜及其轴向断层控制,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百逢组含钙质浊积岩系。矿石矿物以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和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主要矿石矿物由早到晚的生成顺序为:毒砂→黄铁矿→铁闪锌矿→硫锑铅矿→方铅矿。单矿物化学分析显示硫锑铅矿含Ag最高,其次为闪锌矿;黄铁矿含Au相对较高。EPMA测试结果表明Ag于方铅矿中含量最高,其次为硫锑铅矿;主要矿石矿物中毒砂含Au相对较高,其余矿物中Au含量均偏低。因矿石中的铅矿物主要为硫锑铅矿,可以认为那弱银金矿床的Ag主要赋存于硫锑铅矿中,Au主要赋存于毒砂与黄铁矿中,二者均以显微-次显微状态赋存于载体矿物中。根据矿物组合及其相互交代、切割关系等特征,将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期共4个成矿阶段。其中,第一成矿期为金的成矿期,矿物组合为黄铁矿和毒砂,由于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仅保留一个成矿阶段;第二成矿期为银铅锌成矿期,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硫锑铅矿;包含第二至第四共3个完整的成矿阶段。该矿床Ag、Au共生是不同期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西藏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板片的"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研究显示,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近南北向的张性断裂中。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可划分为早、晚2个成矿阶段,7个成矿亚阶段,早期以铅锌矿化为主,晚期以锑(铅)矿化为主。岩矿石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扎西康矿床矿石种类繁多,矿物组合和成矿元素均呈现明显的分带现象,由深至浅(W→E)为含锡(铁)闪锌矿+铁锰碳酸盐+少量方铅矿+少量黄铜矿(深部)→(铁)闪锌矿+铁锰碳酸盐+少量方铅矿+黄铁矿+毒砂+少量银黝铜矿+少量石英(中深部)→方铅矿+闪锌矿+脆硫锑铅矿+铁锰碳酸盐+硫锑铅矿+少量银黝铜矿+石英(中部)→辉锑矿+方铅矿+少量闪锌矿+石英+少量铁锰碳酸盐(浅部),对应的元素分带为Zn(Pb+Ag+Cu+Sn)→Zn(Pb+Ag)→Zn+Pb(Sb+Ag)→Pb+Sb+Ag+Zn。矿区银矿化主要集中在Ⅴ号矿体ZK2703-ZK2302、ZK1502-ZK1105和ZK806三个区域,与铅锑矿化关系密切。矿石中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相对较少。其中,类质同象银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少量赋存在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独立银矿物有少量的银黝铜矿、硫锑铅银矿、银(含银)硫铜锑矿。成矿流体中铅、锌、锑、银的运移和富集沉淀是受体系中温度、压力、浓度、pH值等多种因素综合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夏塞银多金属矿床地处我国四川省巴塘县茶洛乡,按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其位于川西义敦岛弧造山带的中央地段。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大陆碰撞型矿床。该矿床以含高品位的Ag,伴生Sn、Cu、Bi、Cd、Au,以及众多的硫化物及硫盐为特征,其种类多达50种,尤以辉锑铅银矿及银锑黝铜矿系列最丰富,系该矿山银资源的主要矿石矿物。其他如锑端元硫砷锑铅矿、脆硫锑银铅矿、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系列亦有发育。本文旨在查明此类矿物的成因并探索其重要的成矿作用。本文通过EMP及SEM-EDS等方法查明上述矿物的赋存形式并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均以显微包裹体状态散布于硫化物方铅矿及铁闪锌矿中。代表性的辉锑铅银矿包裹体粒径大小悬殊,形态各异,粒度从1μm至50μm不等,且以两组成90°正交的网状构造分布在方铅矿中,此种构造实属罕见,此外尚见有其他多种奇特形态。将银锑黝铜矿系列的Ag/(Ag+Cu)与Zn/(Zn+Fe)比值在Sack等温曲线中投图,估算生成银锑黝铜矿系列的流体温度为200~350℃。参照以往包裹体测温数据认为夏塞地区Ag、Sn多金属矿床应属岩浆期后的中温热液类型矿床。本文再次强调硫盐矿物在夏塞银矿床成矿作用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刻认识夏塞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5.
何贵  胡夕鹏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409-411,417
四川省甘孜州喀勒隆银铅锌矿床,有工业价值的矿脉多达11条,共伴生元素多。通过电子探针、化学分析、显微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等方法,对银矿物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含银矿物主要有银黝铜矿、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锑铅矿。银主要存在于方铅矿、银黝铜矿中。了解其特征,为银矿物的利用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阐述了四平山门银矿物质组份及赋存状态特征。该矿床主要有用元素是银,是矿床主要的评价对象。金是主要伴生元素,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同时也查清了3号矿体中银、金等元素在矿体上的分布特征,银在矿体中自下而上,从南到北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金呈上低下高,北低南高的特点。银与金重叠富集区在标高100~200m。  相似文献   

7.
许德清 《岩矿测试》1993,12(4):311-312
当研究元素在某种矿物中的赋存状态时,一些研究者常采用“多点分析法”。比如为了研究Au和Ag在方铅矿中的赋存状态,便从矿石中随机挑选若干粒方铅矿单体,分别测定其Au、Ag含量,或者是把挑选的单矿物一同磨细,然后分成若干份再分别测定Au、Ag含量。如果所测得的含Au量或含Ag量变化不大、比较均匀,便认为其中的Au可能呈晶格金或胶体分散金存在;Ag可能呈类质  相似文献   

8.
周姣花  周晶  牛睿  徐畅 《岩矿测试》2019,38(6):649-659
黑色岩系是多种有用元素的重要载体,Cu、Pb、Zn、Ni、Mo、V、U、Au、Ag、稀有和稀土元素在黑色岩系中异常富集,某些黑色岩系的贵金属(铂族元素、Au、Ag)也异常富集,其含量甚至部分超过了基性和超基性岩,这类黑色页岩矿床中铂族元素(PGEs)的赋存状态至今尚未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本文采集了湖南张家界属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中Mo-Ni矿层作为研究样品,通过化学分析表明矿石中含Pt 531×10~(-9),Pd 514×10~(-9),Os 185×10~(-9),PGEs合量为1259.43×10~(-9),Au 332×10~(-9),Ag 12.2×10~(-6),已富集成矿。进一步利用重砂分级、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技术研究了贵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结果表明:①Ag: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少量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其他矿物中。独立矿物有砷铜银矿、硫锑铜银矿、硫锑铅银矿、锑银矿、硫银锡矿、硫砷银铅矿、银黄锡矿、辉银矿、锑-银-锡互化物;类质同象主要是银黝铜矿-银砷黝铜矿、含银方铅矿和含银砷铜矿等。②Au:未发现独立矿物,黄铁矿是重要载金矿物。③PGEs:未见独立矿物,在不同重砂分级样品中没有富集,具分散性,推测铂族矿物很可能是以纳米形式存在,建议今后研究选矿工艺时,可考虑从制取纳米材料的思路进行应用研究。本文Ag-Sn-Sb互化物的发现为研究黑色岩系多元素富集成因机制提供了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9.
广东仁化凡口铅锌矿西矿带矿石中主要伴生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笔者研究凡口铅锌矿西矿带矿石中伴生组分的成果。指出方铅矿与闪锌矿不仅是工业利用矿物,而且是伴生元素的载体矿物。银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其次于闪锌矿中,以深红银矿,银黝铜矿等独立矿物产出。闪锌矿是镉、汞、锗、镓等元素的载体矿物,汞以小于0.002mm粒度的辰砂形式存在于闪锌矿中。铅、锌、银、镉、汞、锗、镓等元素的含量可作储量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桂阳宝山铅锌银矿中部铅锌矿伴生银赋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刚生 《湖南地质》1996,15(3):159-162
宝山中部沿锌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伴生银平均品位为233g/t。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银呈独立矿物相为主,(含)银矿物共12种,为一系列复杂的硫盐矿物。银易于随主金属铅锌一起回收,理想回收率达93.77%。  相似文献   

11.
银多金属矿床中黝铜矿族银硫盐矿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内外几个不同成因类型的银多金属矿床内产出的黝铜矿族银硫盐矿物中,除朗达矿床见有砷黝铜矿和含银砷黝铜矿外,较普遍共同发育有黝铜矿、含银黝铜矿和银黝铜矿、而后两者是最主要或主要的工业银矿物之一。按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的矿物命名原则,黝铜矿族矿物所含的Fe、Zn、Hg、Cd、Mn等不可作为矿物种的命名元素。蔡家营矿床的含银黝铜矿和银黝铜矿以Fe、Zn含量近似而有别于其余矿床的富Fe贫  相似文献   

12.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Silver Deposit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ina has widely distributed silver deposits,and is rich in silver resources.Although silver deposits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Pb-Zn deposits,a number of independent silver deposits have also been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Silver deposits include different types,such as submarine volcanism and continental volcanism related type,intrusion related type,and sedimentary related type.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hina’s silver deposits systematically based mainly on the data from 490 silver deposits.It is shown that submarine volcanic sedimentary type,continental volcanic or sub-volcanic type,skarn type,hydrothermal type(including vein type and stratabound type),sedimentary metamorphic type,sedimentary type and regolith typ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ion types of silver deposit.A total of 32 silver mineralization belts and 111 silver concentration areas have been delineated.The map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lver mineralization belts in China" and other series of maps finished i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silver resources potential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杨睿娜  纵瑞  杨东潮 《矿床地质》2020,39(3):486-500
董家埝银矿床位于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的南缘,矿体赋存于中元古代小河岩体与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早古生界寒武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的接触部位。文章通过矿相学研究、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能谱半定量分析及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等手段对该矿床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董家埝银矿床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矿、金银矿、银金矿,载银矿物主要为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其中黝铜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主要以可见银及不可见银赋存,可见银包括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不可见银包括晶格银、次显微包体银。赋存形式以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及晶格银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矿的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以共伴生为主,近年来独立银矿找矿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系统搜集了国内外银矿数量与规模、储量和分布等内容,梳理了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及储量分布规律,总结了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在对全国490处银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中国银矿的成矿规律,划分了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脉型和层控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和新生风化淋积型等7个银矿预测类型,其中前4个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并划分出32个成银带,编制了"中国成银带分布图",为中国银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下溪底银矿田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从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上论述了矿田中的银元素部分是火山喷发作用中带出的物质,在大气降水条件下,经后期火山-次火山作用,含矿水溶液循环使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闵茂中  张国文 《矿物学报》1993,13(3):244-249
本研究采用化学浸取、化学物相、光谱物相、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查明,某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矿石中的银以自然银独立矿物显微包裹体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根据该铀矿床研究资料,确定矿石中的自然银、含银方铅矿是在300~100℃温度区间,距今65.0~30.7Ma期间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高纯银中19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硝酸溶解高纯银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高纯银中Al、Ca、Cd、Co、Cr、Cu、Fe、Mg、Mn、Ni、Pb、Au、Pd、Pt、Rh、Si、Sn、Te、Zn等19种微量元素.为获得准确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仪器条件和分析谱线,测定曲线做银含量匹配,并在此测定条件下分析结果的回收率和准确性,结果满意.为研究银沉淀对测定元素的影响,利用银生成AgCl沉淀的方法分离掉银,测定清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银沉淀对测试影响不大.综合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用银做基体匹配,这样既排除了银的干扰又降低了样品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18.
呷村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岩石、矿石光(薄)片观察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首次查明呷村海相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状块硫化物矿床有硫砷铜银矿和硫砷铜矿两种硫盐矿物。研究表明,除硫化物外(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毒砂,斑铜矿,铜铜银矿,螺硫银矿,磁黄铁矿等),硫盐矿物十分发育,主要有黝铜矿、车轮矿、硫砷铜矿、硫砷铜银矿等。该矿床中的银主要在喷流-沉积成矿阶段富集。  相似文献   

19.
梁冬云 《矿物学报》2001,21(3):534-536
某热液沉积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石伴生丰富的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银的赋存状态有着其独特之处,银赋存与铜矿物密切相关,银主要以较罕见的硫铜银矿矿物形式产出,嵌布于斑铜矿微裂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