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基本产品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管理系统规范》3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列标准于2017年12月29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京发布。本批次发布的3项标准是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列国家标准研制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了高精度数据软件及精密数据处理方法,以江苏连续运行参考站网(以下简称江苏CORS)为例,探讨分析了子网划分策略的可行性,给出了适用于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的原则,并将其结果与整体平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中子网划分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统测试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系统测试缺乏统一规范性要求的问题,该文基于国家和省级基准站网的长期生产实践和测试结果,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测试内容,具体的测试方法和详细的技术指标。文章以基准站网系统测试为研究对象,以山东省基准站网测试数据结果作为验证,对系统测试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各级基准站网系统测试提供参考,并为国家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对目前区域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概念、特征和建设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网格技术,给出了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体系结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与重构方法,提出了虚拟基准站网(VCORS)的概念,对虚拟基准站网的服务漫游与无缝切换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32号),宣布33项测绘地理信息国家标准在2018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33项标准是: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规范:GB/T35769-2017、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管理系统规范:GB/T35768-2017、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基本产品规范:GB/T35767-2017、地图导航定位产品通用规  相似文献   

6.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同时,对这几种导航系统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了全球背景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测绘通报》2007,(9):73-73
由党亚民等编著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一书近13已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别介绍了GNSS导航定位的时空基准、GNSS卫星运动和卫星星历、GNSS卫星信号和定位原理、GNSS动静态定位原理、GNSS数据处理、GNSS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以及各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中GNSS卫星跟踪基准站网构建问题,利用Delaunay三角网技术构建了基准站三角网,设计最优基准站三角形应选择的算法,解决了流动站在GNSS卫星跟踪基准站网中的定位问题,为VRS技术的具体实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金双根  汪奇生  史奇奇 《测绘学报》2022,51(7):1239-124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已发展至多频多系统时代,特别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为代表的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全天时、全天候播发十几个频率的伪距、相位和多普勒等观测信息。多频多系统GNSS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观测数据和组合选择,为精密定位、导航和授时(PNT)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如高精度位置服务、大地测量、空间天气和灾害监测等。但多频多系统GNSS观测为精密单点定位(PPP)组合模型和系统偏差及大气延迟估计等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给出了单频到五频多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估计和评估了单频到五频多系统GNSS PPP定位精度、接收机钟差、对流层延迟、卫星和接收机硬件延迟,以及频间偏差。给出了GNSS PPP最新应用进展,包括GNSS气象学、电离层模拟、时间频率传递、建筑物安全和地震监测及其应用。结果表明,多频多系统极大地提高了GNSS PPP参数估计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最后给出了多频多系统GNSS PPP应用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GNSS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遥感(GNSS remote sensing)属卫星导航应用与遥感的一个交叉学科范畴。GNSS系统除传统的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外,可免费提供全球覆盖、高时间分辨率的L波段(1—2 GHz)微波信号用于遥感探测。继GNSS折射信号被率先用于地震、大气水汽等的探测以来,利用GNSS反射信号进行海洋、陆表参数估算,近年来成为国际GNSS应用研究前沿热点。随着中国自主北斗导航系统的蓬勃发展,将会为GNSS遥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空间。本文从GNSS遥感的两个重要学科分支,即GNSS折射信号遥感(GNSS refractometry)和GNSS反射信号遥感GNSS-R(GNSS Reflectometry),回顾在这一交叉学科领域近几十年的发展,并简要分析GNSS遥感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声学海底定位是面向海底俯冲带板块形变监测需求提出的一种定位技术,也是建设海洋时空基准网的一种重要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GNSS‐声学海底定位技术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海洋时空基准网的建设需求,但其数据处理方法尤其是声速误差精细处理方法,对海洋时空基准网海底部分(海底大地基准)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介绍了GNSS‐声学海底定位技术的起源,并将其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类,同时将声速误差处理方法作为该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提炼了该技术的3个发展阶段:仅假设海洋声速垂向分层、考虑声速的时域变化、考虑声速的水平梯度。对于仅假设海洋声速垂向分层的阶段,国外学者采用几何结构对称的方式来削弱声速误差的影响;国内学者则主要对声速以外误差源(杆臂矢量误差、时标偏差、姿态角误差等)进行了研究,并用优化随机模型的方式削弱系统误差对定位的影响。对于考虑声速时域变化的阶段,国外学者利用拟合方法(多项式拟合或三次样条拟合)结合参数平滑约束来解算声速的时域变化量,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国内学者基于此细化了参数拟合的方法(考虑参数长周期项的变化特征),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水下差分定位算法。对于考虑声速水平梯度的阶段,国内外学者在GNSS‐声学海底定位中解算了声速水平梯度参数,提高了水平方向定位的稳定性,并利用海洋数值模型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展望了将GNSS‐声学海底定位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海底大地基准建设的前景,并引入了小时空尺度声速层析的概念(基于海洋时空基准网的声速误差处理方法),以期解决数值预报模型不能提供小时空尺度产品的问题,进而为水下潜器提供更高精度的声速误差改正服务。  相似文献   

12.
Network real-time kinematic (NRTK) positioning is today’s industry standard for high-precision applications. Once network ambiguities are fixed, the network engine processes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from a number of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 to compute corrections for users operating within the network area. Users are treated as passive nodes of the network. However, if two-way communication is available, then users could transmit their observations to the central processing facility where the network can treat them as active nodes, densifying the existin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his multiple rover network (MRN) concept exploits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users in a GNSS network. One application is to use the shorter inter-receiver distance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ingle-epoch ambiguity resolution. This is also the goal of the subset ambiguity resolution algorithm, which improves the single-epoch success rate by allowing a subset of ambiguities to be resolved. We present an enhanced processing strategy to complement centimeter-level single-epoch NRTK positioning. This approach combines a single-baseline and an MRN solution with the 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 algorithm and is only possible for a centralized GNSS network architecture. The algorithm is tested against the standard network ambiguity resolution strategy of full-set ambiguity fixing with respect to the nearest reference station. A 24-h dataset from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Integrated GNSS network is used with a configuration of three reference stations and four users. The enhanced solution achieves a mean ambiguity resolution success rate of 83% over all four users and all epochs, compared to 32% for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3.
GNSS卫星精密轨道是高精度GNSS应用的基础与前提,GNSS卫星精密定轨技术也一直都是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GNSS星座与跟踪数据概况,梳理了精密定轨函数模型、动力学模型及随机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归纳了低轨星载观测和星间链路观测等多源数据增强GNSS精密定轨的研究进展;然后,从应用的角度总结了当前GNSS精密轨道产品的基本状态,并进行了精度评估;最后,讨论了GNSS精密定轨在大网快速解算、多层次观测数据融合、太阳光压模型精化及高精度实时定轨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低轨星座、光钟、激光链路等新技术给GNSS精密定轨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主要详细阐述了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RS)建设时,基准站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到移动站通讯链路的建立方式和方法。根据CORS系统的应用情况以及固定参考站数量对通讯线路的构建方式以及组网方式进行了详细列表比对,并对无线宽带和3G通讯技术在今后的CORS系统通讯组网的应用进行了前瞻和简介,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各地现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可用星座存在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了按星座分别生成虚拟参考站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修正接收机钟差影响,实现了多个参考站作为主参考站生成同一个站点的虚拟观测值,有效避免了单个主参考站星座兼容性的影响,可为流动站提供更多的可用卫星。试验针对部分基准站不兼容北斗卫星的情况,分别在开阔区域和房角区域测试了按星座组网前后流动站的定位性能。结果显示:更多基准站参与服务能够改善虚拟参考站数据质量;按星座组网后流动站的定位质量更优,尤其可以显著改善流动站在房角等有遮挡区域的可用性和定位质量。研究成果对于有效整合当前各类基准站数据资源、提升服务对星座的兼容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网络安全是当代网络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GNSS提供的时空信息不仅是万物互联实现所需的时空参考基准,其本身也是网络传输的重要数据内容之一.易损性是引起GNSS安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GNSS受干扰影响可失去定位授时能力或产生虚假信息,造成GNSS安全性风险并进而影响整个网络空间的安全.应从思想认识,系统建设,技术发展,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应对GNSS造成的网络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基准站观测数据的质量是影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能否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已建成的CORS系统,仍有必要定期对基准站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监测。本文选取重庆市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CQGNIS)基准站网的实际观测数据,分别利用TEQC和GAMIT软件对CQGNIS单基准站和全网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并给出了CQGNIS基准站的当前总体数据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8.
IGS08: the IGS realization of ITRF2008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On April 17, 2011,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 stopped using the IGS05 reference frame and adopted a new one, called IGS08, as the basis of its products. The latter was derived from the latest releas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ITRF2008). However, the simultaneous adoption of a new set of antenna phase center calibrations by the IGS required slight adaptations of ITRF2008 positions for 65 of the 232 IGS08 stations. The impact of the switch from IGS05 to IGS08 on GNSS station coordinates was twofold: in addition to a global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frame change from ITRF2005 to ITRF2008, many station coordinates underwent small shifts due to antenna calibration updates, which need to be accounted for in any comparison or alignment of an IGS05-consistent solution to IGS08. Because th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the IGS08 network makes it sub-optimal for the alignment of global frames, a smaller well-distributed sub-network was additionally designed and designated as the IGS08 core network. Only 2?months after their implementation, both the full IGS08 network and the IGS08 core network already strongly suffer from the loss of many reference stations. To avoid a future crisis situation, updates of IGS08 will certainly have to be considered before the next ITRF release.  相似文献   

19.
星基增强系统(SBAS)可以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定位精度和完好性服务等性能,满足以民航用户为主的服务需求.地面监测站是SBA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布局、数据质量等对星基增强系统的服务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美国WAAS和欧洲EGNOS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地面监测站的构成及分布,监测站天线分布、监测站数据质量以及多路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适用SBAS系统地面监测站构成及部署的通用方法,为SBAS监测站建设的实施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