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应用格里格良原生晕分带指数方法,系统研究了上庄金矿单个矿体、矿区等不同取样系统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特征.结果表明,上庄金矿床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及原生晕叠加模式在矿区范围内比较相似,因此,可利用典型矿体原生晕轴(垂)向分带规律来指导矿床内深部矿体的预测.适用于该矿区-750 m以上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为B-(Hg W Bi)-(As Mn Co)-Zn-(Au Ag)-Pb-Mo.典型矿体原生晕叠加模式显示,沿垂直方向矿体间断部位原生晕出现头、尾晕同位叠加以及头、尾、近矿晕同位叠加2种情况,并均呈现出地球化学参数的剧烈波动.其中,前者是下部有盲矿体存在的反映,而后者则有可能既是深部有盲矿体存在,也是2个矿化带或大矿体间有小矿体存在的反映.依此认识对深部矿体开展了预测,部分靶区已获得成功验证.  相似文献   

2.
云南保山珑阳矿集区矿床分带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矿集区典型矿床具有明显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水平分带表现为矿化中心为铁矿,向外依次出现铜铁(局部)、铜、铅锌、金矿体(局部);垂直分带表现为地表及浅部为金或金铅锌矿体,向下依次出现铅锌、铜、铜铁(局部)、铁矿体。研究矿床分带特征,对该矿区开展进一步找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夹皮沟地区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矿体和近矿围岩微量元素、矿石矿物组合和黄铁矿热电系数等的垂直变化特征,认为三者具有相互一致的变化规律,即:与热液金矿床通常的分带性相比,具有逆向分带的现象,这种特征被认为是多层次正常分带上下叠加的产物,反映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在垂向上普遍存在着多个富集地段.据此预测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在目前的开采深度下部仍有发现深部矿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原生晕找盲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广泛收集和充分研究AQ铜矿三号矿体地表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对该矿体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作了详细描述。矿体周围原生晕发育,由Pb、Zn、Ba、Mn、Co、Mo、Cn组成,元素垂直分带明显,通过分带指数计算,元素自地表至深处排列顺序依次为:Pb-Zn-Ba-Mn-Co-Mo-Cu。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地球化学找矿指标,对在矿体边部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及邻区两矿化点异常作了解释和评价,均具有实际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锡生 《物探与化探》1981,5(2):106-109
研究原生地球化学异常中元素的分带性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特别是原生异常的垂直分带特征,可作为评价矿体剥蚀深度的一种指标,在国内外早已被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格氏法的实质是利用元素的最大聚集重心的相对空间位置确定元素分带序列的,是通过计算某一元素的线金属量与该剖面所研究的几种指示元素线金属量之和(总金属量)的比值得以实现的.该方法在向定量化判断矿体剥蚀深度、寻找盲矿体及抑制偶然误差等方面有独到处,可在生产研究中试用.因该法已在几种书刊上作过专门介绍,在此从略.下边谨以确定元素垂直分带为例进行具体方法探讨: 一、几个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同时位于相对最上部或最下部中段时,采用的公式完全相同,都是计算变化指数:  相似文献   

7.
研究矿体的原生晕及其分带性,确定晕的性质(是属于矿上晕还是矿下晕),进而估计矿体(或异常)的剥蚀程度,对寻找盲矿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排除干扰,筛选出最有远景的异常,提高找矿效果.近年来,随着原生晕研究工作的进展,对其分带性的研究已经逐步由定性描述阶段,开始走向定量阶段.本文在探讨矿体原生晕分带问题的同时,试图从数学角度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路.本文尚不甚成熟,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矿床原生晕的垂直分带研究是寻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30余种元素的分析,研究元素的分带指数、变化系数和变化指数梯度差,由此得出矿床原生晕由上至下的垂直分带为:Mn-Cd-Zn-Sn-Cu-Au-Hg-As(1820中段);Bi-W-Co-Sb(1730中段);Mo-Y (1700中段);Ni-V-Nb-Sr-La-Sc-Ti-Yb-Be-Ag(1640中段);Pb-Ga-B-Ba(1520中段)。30种元素的分带序列为:Mn-Ag^1-Pb^1-Cd-Zn-Sn-Cu-Au-Hg-As-Bi-W-Co-Sb-Mo-Y-Ni-V-Nb-Sr-Cr-La-Sc-Ti-Yb-Be-Ag^2-Pb^2-Ga-Ba。  相似文献   

9.
通常,矿床分带是指矿体形态、矿石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原生地球化学晕以及硫同位素数值等在空间分布上(垂直和水平方向)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一般由矿体形态、矿石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差异而显示出来的分带现象称为显成分带;由原生地球化学晕、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硫同位素数值等显示出来的分带现象称为隐成分带。矿床的垂直分带应包括沿矿体厚度方向和倾斜方向的分带。根据硫化物矿床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可以划分非重复型和重复型两种分带类型。  相似文献   

10.
云南巧家松梁铅锌矿床Ⅰ号矿体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梁铅锌矿床是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矿床,在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讨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文章选择该矿床有代表性的号矿体,研究其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号矿体构造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Li-P-Cu-Ba-Cd-Ga-Zn-V-Ag-Mn-Ge→U-Sn-Th-Be-ΣREE-Pb-Bi→Cs-In-Ta-Tl-Ti-Co-Nb-Mo-W→Zr-Ni-Sr-Rb-Hf-Cr;号矿体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和地球化学参数在轴向上的变化规律均表明其构造原生晕结构比较复杂,反映号矿体成矿作用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同时预测号矿体深部延深较好或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桓仁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分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桓仁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受控于寒武纪灰岩与燕山期闪长杂岩体接触带之间的夕卡岩.矿物成分多样,结构构造复杂,围岩蚀变强烈,矿化分带明显.对桓仁矿床的空间分带特征进行了的探讨,并选取了不同深度的穿透岩体及矿体的典型穿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类型的划分和金属元素的测试,并结合其他地质特征,分析讨论了矿体、岩体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带规律.详细讨论了不同金属元素的空间赋存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为今后在其的深部、边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赤峰大井子铜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锡、铜、铅、锌、银、钼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基于构造叠加晕的理论研究基础,本次研究对矿区内最大的1#脉进行了系统的原生晕研究。研究表明,矿体前缘晕指示元素为F、B、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Cu、Ag、Sn,尾晕指示元素为W、Mn、Ni、Ti、V;原生晕轴向分带及特征参数显示有“反分带”现象,预示矿体深部有盲矿体的存在。通过建立矿区1#脉构造叠加晕模型及构造叠加晕垂直纵投影图提出下一步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黑山金铜矿区zK001钻孔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矿化进行了矿物学、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研究.矿物学研究表明矿区由地表向深部,夕卡岩蚀变带由外带逐渐过渡为内夕卡岩带,再过渡为正常的闪长岩.以改良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为主,辅以重心法,确定此矿床元素综合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为①Cu Sb Zn Ag;②Au Ni As Co Zn Hg Bi.与矿床浅部以铜矿体为主,深部以铜金矿体为主的地质事实相符合,并与矿物学分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瑶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主成矿因子为中偏高温元素组合,成矿与岩浆热动力活动有关,矿床元素垂直分带显示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水平分带表明成矿元素在热液中的运移方向为由西向东,矿体剥蚀程度为中-下部,其地球化学原生晕剥蚀程度为中-上部。据上述特征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预测模型 。  相似文献   

15.
秋树湾矿区是一座中型规模的铜、钼矿床。在水平方向上矿区具北铜南钼的分布特征,即北山铜矿床和南山钼矿床;从垂向上看,北山铜矿床深部赋存有规模较大的钼矿体,并具垂直分带现象,即上铜下钼。这主要是矿区成矿后,构造活动使南山赋矿区向上逆冲,使其上部的铜矿体被剥蚀,而北山赋矿区上部的矿体则保存了下来。因此,研究认为,在北山铜矿区的下部及南山钼矿区中深部寻找隐伏钼矿床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二道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指示元素的垂直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微量元素的垂直变化规律、石英包裹体测定的热晕特征、H2O和CO2的相对平均光密度的指示意义的黄铁矿的热电性等综合研究,指出二道沟金矿深部还有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二道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指示元素的垂直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微量元素的垂直变化规律、石英包裹体测定的热晕特征、H2O和CO2的相对平均光密度的指示意义和黄铁矿的热电性等综合研究,指出二道沟金矿深部还有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李惠  张文华 《地质与资源》1999,8(4):217-222
胶东地区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特点,一般都有1~2个主成矿阶段.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Mo、Hg、Co、Mn、Ni、W(F、B)等元素.单阶段形成的晕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Hg、As、Sb(B、F)强异常总是分布在矿体上部及前缘,而Bi、Mo、Mn、Co、Ni的强异常总是分布于矿体下部及尾晕,Au、Ag一般正相关,Cu、Pb、Zn有时偏于矿体上部,有时偏于下部.典型金矿床的元素组合及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垂直分带特征是研究金矿床原生叠加晕叠加结构、建立矿床叠加晕模型、确定盲矿体预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临朐铁寨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斌  仲崇学 《世界地质》2000,19(2):160-166
通过对铁寨金矿区各类岩石、矿石、成矿作用及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该矿区的原生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即该区岩浆岩、沉积岩、蚀变岩及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标志和矿体原生晕的分带性标志.  相似文献   

20.
系统研究了山西胡家峪南和沟铜矿床深部矿体的原生晕特征。结果表明,矿区深部340~240 m中段矿体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为(Mn-W-Sn-Ti-Ag)-(Ni-Co-Mo-Pb-Sb-Zn)-(Hg-As-B-Bi-Cu-Au-V),呈现"反分带"特征;地球化学参数a曲线在340~240 m中段的变化趋势为"降→升";原生晕叠加结构显示在3号矿体尾部(290~240 m中段)出现前、尾晕共存。这些现象都反映在240 m中段以下可能存在隐伏矿体。同时,在侧向上,340~240 m中段主成矿元素Cu质量分数由NE向SW方向显著增加,且在240 m中段出现明显Cu异常,推测隐伏矿体分布在已知矿体的SW侧。综合原生晕特征可以推断,在240 m中段92穿脉,3号矿体SW侧应有隐伏的新矿体发育。依据上述认识圈定出了深部矿体的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