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辽宁省铅锌矿床,根据其形成背景及物质来源可划分出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陆相次火山热液型、变质海相火山热液型、变质同生沉积型、同生沉积-变质热液再造型、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盆地热卤水型等8种类型。矿床特征显示出铅锌矿床的形成大多明显地受到了太古代绿岩带及早元古代以来碳酸盐岩地层的控制;在成因上多与优地槽环境下的海底火山活动、地壳深部的热环流作用及活化地台上的岩浆活动有关。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受到了太古代—早元古代地槽形成到回返、中元古代初期地台形成到坳拉谷产生及中生代地台活化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影响,同时早古生代中期吉黑地槽系的强烈活动也对地台北缘凡河凹陷内的铅锌矿床的形成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矿床成因模式受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影响而具有明显的演化规律,由太古代末期的变质海相火山热液矿床,早元古代变质同生沉积矿床、变质热液再造矿床,到早古生代中期的盆地热卤水型矿床,最终演化成中生代的岩浆成因型(热液型、矽卡岩型、陆相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及叠生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陕西凤县铅桐山铅锌矿床构造变形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从矿区褶皱变形、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层滑断裂破碎带和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含矿硅质岩特征、层滑破碎带铅锌元素分布、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并提出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模式。 通过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分析,本文结论是:构造动力作用不仅能形成一些变形构造,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也能使破碎带金属物质活化转移并富集成矿,而且还能富集形成大型热液矿床——即动力热液形成矿床。这种新观点对认识该矿床成因和进一步找矿勘探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道沟金矿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矿床,对其成因问题前人观点众说不一。比较典型的主要有岩浆热液成因和沉积变质成因,成因不同直接影响着找矿方向。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工作实践认为:该矿床成因应为沉积变质- 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所以沉积变质和岩浆热液成矿的有利条件均应成为找矿的主要方向。据此开展的找矿工作已初步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的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大栗子式)、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张家堡子式)、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检德式)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铅锌矿床(青城子式)。从成矿氛围、矿体、伴生矿与共生矿、矿物组合、结构与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远景评价10个方面比较,发现它们每一项都是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点,证明了大类型的相同和小类型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赋层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中段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临武长冲新发现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作者在综合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前泥盆系矿源层经后期地下水热液或深循环热卤水溶液热液成矿;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阶段和后生交代阶段,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6.
吕家金矿位于蓬(莱)-栖(霞)金成矿带中段,矿体受NNE向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矿石为黄铁矿石英脉及黄铁绢英岩。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岩浆岩以及复杂的构造体系等多种成矿因素叠加控制。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岩浆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作为初始矿源层,为矿床成矿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断裂构造则为含矿热液的迁移和富集沉淀提供良好通道和赋矿空间,岩浆活动是矿质运移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总结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 (改造 )-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 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 (化 )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 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桂平锡基坑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成矿机理作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热水沉积 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并认为有相同成矿地质条件的锡基坑外围具有寻找中一大型规模铅锌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新厘定了桂东南原定为“寒武系”地层的时代,确立了海西期云开变质核杂岩体结构;提出本区金银矿床分为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建立了金银矿床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分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分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指出找矿重点为云开隆起区外侧及边部断裂带。  相似文献   

10.
垣曲县"同善天窗"分布有虎坪铜矿床、篱笆沟铜矿床及旋风沟、杜家沟等众多铜矿点,本文通过对区内典型铜矿体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晚太古界变基性火山岩是铜矿的主要矿源层和含矿层;宋家山期形成的片理化带、韧性剪切带及褶皱是铜矿床的控矿构造,后期的变质热液活动为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源,使成矿物质在不同岩层中富集成矿,形成铜矿床。因此认为本区铜矿床的成因类型有火山沉积变质型铜矿和变质热液型铜矿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南秦岭凤太盆地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太盆地八卦庙金矿和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的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两类矿床δ(30Si)分布范围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接近,表明其属热水沉积成因。矿床δ(34S)比较接近,但铅锌矿矿石中硫源来源更广。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两类矿床均具有热水沉积特点,金矿的样品更趋向于火成岩,表明受后期岩浆热液影响更大。经过流体包裹体测温,金矿床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矿床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金矿床与铅锌矿床在成矿物源、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性,反映出热水喷流作用与两类矿床成因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存在差异。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认为铅锌矿的形成与定位受区域热变质改造和动力作用控制,而金矿的形成主要受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控制,由此建立了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探讨了浦北县新华铅锌银矿床的成因.认为其矿质来源与赋矿岩体--海西一印支期浦北花岗岩无关,其形成时代晚于赋矿岩浆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的成因可能与燕山期岩浆在深部的活动有关,因此认为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沙让矿区钼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分析,认为钼矿成矿控制因素有岩浆活动、构造作用及硅质热液变质作用.矿区岩浆岩多期次侵入有利于成矿,严格控制了钼矿床的形态、产状、规模等;区域断裂构造及次级断裂、裂隙构造为成矿热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客矿场所,含矿热液充填于断裂及裂隙中有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辽东硼镁石型硼矿床赋存于早元古宙富铁、硼火山沉积岩建造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层岩性控矿性。硼的成矿作用是多期的,沉积成矿作用是基础,变质成矿作用对原始沉积矿床起了改造和富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使硼矿体发生了重就位。硼矿床的硼质来源以火山源为主,陆源为次,矿床成因属叠生层控变质火山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邓家山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入手,探讨和论述了该矿床的成因问题,进而提出了沉积—卤水热液再造是该矿床的基本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八家子多金属矿床不是单一地质作用的产物。矿石组构和主要金属硫比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和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过程。中元古宙时期形成了矿源层和贫矿层。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形成的北东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织在一起的构造格局和岩浆活动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空间和热源以及岩浆热液。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岩浆,铅具有多源性。含矿热液水为受大气降水混合的岩浆水。包体成分及矿石化学分析资料显示出含矿流体属K—Ca—Cl型。矿床分带是在温度不断降低条件下各种组分依次沉淀的结果。矿床成因类型是受一定层位控制的矽卡岩-热液充填交代型黄铁矿-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红柳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的研究,总结了金矿控矿因素及其富集规律,认为该矿床的成因为动力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毛登锡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地质资料和馆藏资料,综合分析了内蒙毛登锡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得出了毛登锡铜矿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矿床的富集在空间和成因上与花岗斑岩体密切相关;岩体为该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含矿热液沿北西向断裂及其派生的节理裂隙多次运移充填成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沟铅锌矿的地质矿产勘查,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含矿层位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圈定了4条铅锌矿体,已获铅锌矿资源量9.78×104 t.该含矿层矿体单个长180~580 m,平均厚度1.22~1.79 m,平均锌品位5.42%~8.37%,平均铅品位1.93%~11.04%.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沉积变形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取才于《广西铅锌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是在该项科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归纳而成。按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因素,将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两大类,前者又划分为矽卡岩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两个亚类,后者划分为沉积—改造型、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和后成型三个亚类,并以矿床实例说明其特征,初步论述了铅锌矿床受地层层位、构造、岩浆岩等多种控矿因素,根据成矿规律,指出几个主要的铅锌成矿区带地质条件优越,有着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