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行制图的技术方法,除电脑绘图外,有描绘法、盖章法、模版描图法(Stencil Lettering)、刻图法及贴图法。其中贴图法因其图文能由机器预制;工艺上改“绘”为“贴”,故成图速度和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下面仅就国内外贴图材料及工艺情况作一些介绍。一.相纸剪贴材料。这是在相纸上用照相法制有图文的一种材料。优点是图文质量好。缺点是剪贴作业较繁,需经:相纸剥皮-裁切-逐个上胶-贴图-压实诸多步骤;在涤纶片上  相似文献   

2.
本刊在1983年第5期上刊载的“EOT2000的四轴问题”一文对于EOT的四轴之间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为EOT的光学调整作了准备,本文将就结构原理及工艺上对EOT的光学调整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CH971709 航测仪器整机精度检测方法和检具的研究/毕生成(江苏省测绘研究所)∥测绘通报.—1997,(3).—13~14 在总结已有检测鉴定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模拟象对”检测方法,即模拟航摄时的几何关系,以数学解算求得象面坐标,然后以高精度的刻划设备直接刻划在6mm厚光学精加工的玻璃板上,制成模拟象对和模拟象片。给出了模拟象对(片)设计、试制时的技术参数和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 HZS—1正射投影仪是用于制作兼有地表详细影象和常规线划精确比例关系的正射投影地图。采用TP—86A单板机控制,整个程序使用串行结构,具有较高的运算能力。制作的正射象片影象清晰,综合精度符合测图规范要求。由于该机是国产正射投影仪的第一代产品,设计中未考虑晒象时的光学镶嵌问题,不能测定曝光量和一定范围的微量曝光调节。除对个别黑度一致的航片可以进行光学镶嵌外,绝大部分黑度有差别的象片则无法进行光学镶嵌。但实际生产中,每幅图的范围往往涉及到二至三张象片,几乎所有图幅都存在镶嵌的问题。我省大多数地区属丘陵、低山地貌,地形高差大,象片边缘地物投影差大,需要进行片片纠正来提高精度。以上原因致使光学镶嵌成为我局生产正射影象地图必不可少的程序。因此,解决不同黑度象片的光学镶嵌,从而提高成图质量的问题就显得极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雷达光轴的校准装置是保证雷达战术技术性能的重要装备。过去沿用一种称为“大工装”的机械式校准装置,它比较笨重,且安装调校费时费事,不合野战要求。我院新研制成的“炮瞄雷达光学式光轴校准仪”(“雷校仪”),用光学式校准取代机械式校准,不仅校准精度提高一倍,且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适于野战使用,已得到有关部门肯定。一、雷校仪的用途和结构简介  相似文献   

6.
<正> 一般情况下,制作正射影像图均为一张航片一幅图或一张航片四幅图。而国内少数单位利用原始航摄资料,1:2万航片制作1:1万正射影像图时,两条航线之间的拚接均采用切割镶嵌方法,甚至连Hzs-2正射投影仪的设计制造者也认为,目前无法在该仪器上进行旁向光学镶嵌。通过试验,我们成功地在国产Hzs-2正射投影仪上,进行了旁向光学镶嵌。与切割镶嵌相比较,光学镶嵌操作简便、工艺简  相似文献   

7.
根据玻璃微珠的光学特性、几何特征,试制出了激光测距用反射片,本文详细介绍了试制过程,给出了相关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在立体坐标仪上观测,以计算尺为主要运算工具,作尽量简单的解析运算来实现平面加密的方法,期望增长网的跨距和解决大比例尺测图中平面加密问题。在立体坐标仪上以“q”代替空间型仪器的“b_y”来模拟象片连续定向,获得统一于航线轴坐标系的象点坐标,实现方位角传递。在仪器上观测连接点的p,q和在一张象片上的x,y,对p,q作一些不复杂的运算得到比例尺传递系数。未知点交会可利用图解法,与无扭曲模型法配合或直接对在连续定向中得到的x,y,p,q作交会运算。最后,用平面上简单的正交变换来进行归正运算。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其本质和图解辐射三角测量是一样的,即单菱形锁。但原始误差,即单位权中误差比图解法约小2倍,这就意味着精度提高约2倍,并减少外业工作量。本文提出的这种方法,企图较国外的象片导线测量、测角解析法、测坐标解析法等更为接近我国的生产实际需要,以便在大比例尺测图时运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H-24型纠正仪用于光学镶嵌方法制作象片平面图是较方便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我们根据生产上需要作了一些改装,使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附有联系参数的分组逐次平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附有未知参数的条件平差模型出发,应用最小二乘原理、矩阵分解和分块矩阵求逆公式,导出了附有联系参数的分组逐次平差公式。本法的特点是:各次平差中,除联系参数外,在各自的平差区域,只含有本区域内的观测值和未知参数;用联系参数及有关的协固数阵建立后续平盖与先前平差的联系,使平差计算更进一步“化整为零”。本文介绍的平盖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大型法方程组的解算和分阶段平盖等各种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监测河流的污染参数,在一些采样点上测定水质的同时,摄取该水面的黑白象片。资料经分析和判释后,发现象片的光学密度能与河水的混浊度和生化需氧量相关。已建立了象片光学密变与生化需氧量和河水混浊度的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2.
1956年国家测绘科学技术研究计划中决定试制的“地形一号经纬仪”——光学经纬仪,在国家测绘总局的组织和主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担任设计和试制。现在此仪器已经试制成功,并由中国科学院测量制图研究室对此仪器进行了初步检定。检验时曾将“地形一号经纬仪”与蔡司030的96660号及威特T_1的37182号经纬仪进行比较,用全周方向观测法所得三种仪器水平方向观测成果的精度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伪对称”光学结构的概念,阐述里斯特显微物镜构成“伪对称”型式的原理,导出近轴光学公式,建立消球差曲率方程,分析满足正弦条件的玻璃选择原则,并就“伪对称”里斯特为基础结构的系列消色差显微物镜的应用设计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SDSS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决策支持为目标,面向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用模型驱动的SDSS,是GIS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技术上用C语言实现了SDSS支撑软件的设计,并应用于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三川河流域区域治理与开发信息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对SDSS开发中存在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利用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跟踪测量近地摄影卫星,获得C/A码进行伪距测量,用轨道改进的方法事后处理实现星上定轨,以解决卫星摄影测量工作中摄影站位置精度与所摄卫片姿态角精度不匹配问题;并讨论了在星片资料作姿态控制较弱或无法利用的情况下,利用星载GPS实施摄影定位的方案。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相当精度的轨道及姿态角估计。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成像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遥感和摄影测量领域。根据新型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系统主要特点及高分辨率卫星测图的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以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光学航天传感器几何建模与DEM生成”专题中的51篇文章为参考,总结了目前典型的光学卫星影像(主要是IRS—P5和ALOS/PRISM)的几何建模方法,影像匹配与DEM提取方法以及光学航天传感器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СД-1М型立体测图仪的结构特点,提出设置微分纠正机构的技术条件,并对微分剑正机构如何满足其几何条件和光学条件等作了分析和说明.最后提出在СД-1М型立体测图仪上设置微分纠正机构的原则示意图.此外,还讨论了微分纠正影象的精度问题.如为保证影象的点位精度应具有的立体观测精度;由于未考虑象片的倾斜角因素在微分纠正机构中所产生的点位误差,从而对不同摄影主距的航摄象片提出不同的倾斜角限值;以及地形起伏坡度与扫描缝隙宽度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用2~M因瓦横基尺配J_2级光学经纬仪(如威特T_2、蔡司010、福伦贝格ThⅡ、苏光2″光学经纬仪等)作导线边长测量,通称视差导线,作为测图控制,在小型激光测距仪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是间接量距中较为方便,而且精  相似文献   

19.
卫星遥感估测土壤水分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对于植被影响土壤水分遥感的大小 ,提出了“光学植被盖度”新概念来衡量 ,并用遥感法进行估测。用分解象元法排除植被干扰来提取土壤水分光谱信息。采用土壤水分光谱法并借助回归分析建立土壤水分遥感的TM数据模型。以此为桥梁 ,建立了AVHRR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多倍投影测图仪上进行空中三角测量或碎部测图时,为了恢复光学模型经常要重复相对定向这一过程。为了提高定向作业率,提高定向速度就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看了测绘通报三卷二期上“多倍投影测图仪相对定向光学机械解法的研究”一文之后,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一点意见和体会,我感觉用定向板完成定向工作有下列几个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