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戚蓝  陈勇  张樑  宁少晨 《岩土力学》2008,29(2):545-548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三跨拱涵开挖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通过对两种较为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比较了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衬砌的应力变化和洞周土体的塑性区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利用模糊评判选出了优选方案。同时,由模拟的数据还发现了隧洞开挖时容易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建设施工单位在危险区域采取适当的措施,得到很高的实际价值,对今后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曹峰 《探矿工程》2012,39(12):66-71
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崔家冲隧洞要穿越区域性高棱山压扭性断层F86,断层宽度达100余米,长度达1000余米,洞顶以上地表覆盖层达110 m,其规模为同类工程所罕见。由于断层破碎带岩体强度低,透水性好,穿越断层破碎带洞段的施工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隧洞在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多种方法穿越众多的不良地质段。主要介绍和探讨了该隧洞穿越F86断层破碎带所采用的超前预注浆技术、超前支护技术及长管棚施工技术,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中提供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隧洞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总结,介绍了在隧洞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隧洞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杜汉勋 《地下水》2005,27(1):72-74
黑河水利枢纽工程溢洪洞冒顶塌方是隧洞开挖施工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只有在施工中依靠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的方针,选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序,才能保证隧洞的顺利贯通,并积累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长距离输水隧洞的施工中,由于隧洞工程较为庞大,需要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多种施工技术共同运用,这给长距离输水隧洞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以TBM技术的应用现状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和提出TBM技术在长距离输水隧洞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姜子南 《地下水》2020,(1):226-227
特长小段面引水隧洞开挖施工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安全高效完工,在实际施工中应针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对之做出防护。以辽宁省境内某特长小段面引水隧洞开挖施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组织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具体应用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特长小段面引水隧洞相比一般隧洞开挖施工更加复杂,为充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在施工建设之初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加强施工风险评估,制订有效安全保障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风险。研究结果希望能够对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隧洞涌水预测是隧洞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而分析涌水条件、识别涌水来源是涌水量预测的前提。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大坡子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合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结果,厘清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隧洞涌水补给来源;在此基础上,利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隧洞最大单位涌水量和正常单位涌水量进行计算,并将预测涌水量与实测涌水量进行了对比。其中,基于FEFLOW构建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耦合模拟区域宏观流场的同时,采用多时间序列与各类内边界综合赋值的方法刻画动态施工过程。结果表明:解析法可以在工程初勘设计阶段高效计算隧洞涌水量,但不能动态预测隧洞涌水变化且在地下水位较高区段预测精确度不如数值法;数值法能够精细刻画含水系统结构、参数分布以及隧洞施工工况,能较精确预报施工涌水量变化;故采用解析-数值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涌水量预测效率和精度。本文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对于大风险隧洞突涌水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席刚盈 《地下水》2012,(4):142-144
失陷性黄土地区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因受工程所选线路及地质条件影响,一般隧洞开挖无法采用工程机械施工,仅能依靠人工进行全断面开挖,因而工期均较长,工程投资相对较大。现以桃曲坡水库灌区南支渠与岔口连通工程输水隧洞工程为例,浅析失陷性黄土地区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雅砻江锦屏大河弯,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河弯"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锦屏大河弯的开发,已经进行了四十余年的研究.作为四川省境内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以其引水隧洞埋藏深、洞线长、洞径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水工隧洞工程.电站已经于2007年1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自然环境,区域地质环境和经济技术环境都具有特殊性,区内工程地质勘察特别是隧洞工程的勘察具有较大的难度,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特点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相关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首先前期工程地质勘察应建立概率统计的思想,侧重于基本规律的把握,第二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适合隧洞快速施工的工程地质分析评价和决策软件,使基本地质资料的采集,分析,评价,决策做到快速,准确,第三应研究适合隧洞施工的勘察技术,包括高精度解析遥感技术,深埋隧洞物探方法,超前钻探设备和探测装置,也包括数据采集方法,快速编录系统以及施工地质资料处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铁道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铁道网络工程的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使得超长隧洞、超大断面隧洞的应用越来越广。这就对隧洞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合适支护时间及支护方式,将影响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的控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围岩量测监控技术,对围岩变化情况及支护结构进行量测,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与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及险情,作为调整与修改支护设计的依据,并在复合式衬砌中,依据测量结果确定二次衬砌施做的时间,以达到监控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变化不超过设计标准。在周家湾隧道施工中应用了围岩量测技术,全过程监督施工中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选择适宜的支护措施,确保了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益并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2.
正与传统钻爆法施工隧洞相比,采用TBM施工具有快速、安全、经济和施工环境相对较好等优点,开敞式TBM自1997年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引进国内以来,已先后在磨沟岭隧道、吐库二线工程中天山隧道、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辽宁大伙房输水隧洞、辽西北供水隧洞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国内长大隧道(洞)施工的技术的又一次巨大革新,大大提升了隧道(洞)施工的机械化水平。然而,多数开敞式TBM开挖隧  相似文献   

13.
王鹏 《地下水》2018,(6):228-229,231
爆破是隧洞施工的主要开挖工艺,本文以辽宁某输水工程为例,对输水工程隧洞施工过程中的爆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采取钻爆法施工,计算了线装药密度、炮孔数目、炮孔间距、炸药单耗、装药量等参数,并对施工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对比,确定应在本隧洞预裂爆破施工中,根据实验和经验公式确定的爆破参数,发现爆破后的隧洞轮廓面较完整,效果比较理想,损失较小。说明选用的爆破参数可行,为以后的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铁铮 《地下水》2009,31(1):6-8
深埋隧洞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日益增多,但长距离深埋隧洞工程较少,而引红济石工程不但属长距离深埋隧洞,而且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其中最为突出的地质问题是施工期隧洞涌水量较难预测。对其计算预测,将直接影响该工程的工程造价、施工安全、处理方案。就“引红济石工程”中隧洞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三维渗流理论计算作了介绍,对今后类似工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军 《地下水》2018,(5):151-153
冻结法施工是一种有效应对富含水不良地质段的隧洞施工方法,然而深埋输水隧洞采用水平冻结法施工尚无先例且缺少可参考的工程案例。本文依托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7#隧洞富含水疏松粉细砂岩洞段的冻结法施工实践,通过对施工全阶段风险因素的识别及分析,研究提出了国内少见的富含水疏松粉细砂岩隧洞冻结加固工程的施工风险控制技术措施,达到预期目的,为隧洞水平冻结法施工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13#、14#、15#隧洞围岩为al-lQ2饱和黄土,地下水位高于洞顶437m,饱和度一般在98%100%,水稳性很差。因此,该段隧洞施工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其工程特性,采用D 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关联流动法则,模拟了传统钻爆法开挖时隧洞稳定性,计算表明,若采用钻爆法,由于围岩的岩性软弱,隧洞开挖后,在隧洞周围较大范围内存在应力降低区,隧洞位移十分迅速而且位移量非常大,洞顶下降发生塌方并引起地面沉降。从盾构法施工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分析,其施工风险相对较小,施工过程中可利用护盾很快封闭围岩,因此该段隧洞宜采用盾构法施工。  相似文献   

17.
引黄入晋工程中的膨胀岩及其工程设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晋西北引黄入晋隧洞工程区陆相沉积地层中泥质膨胀岩分布特征与工程特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膨胀岩特有规律优化隧洞线路布设与施工的工程控制方法。这对膨胀岩区地下工程的灾害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引硫济金引水隧洞出口段施工地质简况引硫济金工程为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青海省的硫磺沟建坝引水,穿越祁连山冷龙岭引入甘肃省西大河支流小平羌沟,经西大河、金川峡两水库调节,为解决金昌市工农业和民用长期缺水问题。引水隧洞全长8866m,采用半圆拱直墙无压明流洞...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TBM施工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延喜  徐卫亚 《岩土力学》2009,30(3):793-798
岩石隧洞建设中面临很大和众多的风险,利用TBM施工的深埋长隧洞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目前的研究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量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影响TBM施工的风险因素,建立了TBM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性,提出了TBM施工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因素权重,利用模糊集法确定隶属函数,划分了风险接受等级。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TBM施工为例,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对该工程TBM施工风险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性实用的。其理论、方法、思路和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永国 《地下水》2009,31(6):161-163
介绍了引红济石工程长输水隧洞施工防排水方案,参照国内类似工程和结合秦岭Ⅱ线平导洞施工经验,通过对隧洞涌水的分析,提出了长输水隧洞施工的抽排水措施、封堵措施和抽排水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