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面阵数字航摄仪具有高分辨率和大幅面覆盖能力的特点,平台检校是其中关键的一步。本文针对多面阵数字航摄仪的特点,通过公式推导,提出了一种计算地面检校初值的方法,并经过数据测试证明该方法能快速得到较为稳定的相对外方位元素。  相似文献   

2.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综述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李学友 《测绘科学》2005,30(5):110-113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是目前国际上新兴技术,能实现直接获取航摄仪曝光时刻外方位元素数据,使航空摄影测量作业可大量减少或完全免除地面控制点,甚至无需空中三角测量即可测图,从而大大缩短作业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文主要将对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概念、技术流程进行阐述,并简要介绍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目前在国内的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POS系统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在航空摄影的同时直接获取曝光瞬间航摄仪的空间位置和姿态参数,通过对集成系 统误差进行检校与改正,即可获得用于正射影像图制作的高精度外方位元素。本文结合实际生产试验,较系统地介绍了采用该技术 进行正射影像图快速制作的方法,并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总结了基于POS系统直接地理定位快速制作DOM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应急测绘的复杂需求,设计集成了组合宽角相机、激光扫描仪、视频摄像机、红外相机、小型微波雷达和定位定姿系统的中航时无人机载主被动航摄仪。该文主要探讨主被动航摄仪系统集成、检校,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等方法。通过参与贵州省应急演练验证了多传感器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总结了主被动航摄仪在应急任务中优势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5.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IMU/DGPS组合导航技术,可以在航空摄影的同时直接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试验表明,只要对IMU/DGPS与航摄仪的集成系统误差和漂移误差进行检校和改正,直接获取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可以用于正射影像的制作和中小比例尺测图。本文首先讨论了IMU/DGPS组合导航技术和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系统的工作原理; 然后,结合甘肃酒泉试验数据,重点分析讨论了IMU/DGPS和航摄仪集成系统的误差及其检校问题。  相似文献   

6.
SWDC数字航摄仪的研制成功,改变了我国航空摄影测量一直采用传统胶片摄影仪的局面。介绍SWDC数字航摄仪系统,并对其在线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作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比例尺图的线路工程生产中,基于SWDC数字航摄仪的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有很大优势,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航空摄影测量规范对航测生产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室内检校场无法满足大视场面阵数字航摄仪检测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此类航摄仪检校的野外检校场的建立方法,通过对检校场控制点布设方案设计、适合影像识别的地标形状设计和地标点三维坐标的精确测定方案研究,实现了检测场内控制点的高精度测量:建立适合大面阵数字航空摄影仪几何误差改正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多摄站拍摄足够数量的检校场影像,自动识别并测定每幅影像上全部地标点的影像坐标,用最小二乘平差计算间接求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和各项畸变参数,最后通过多组检测参数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及其参数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李涛 《测绘通报》2017,(12):146-148,152
地形测量是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的测量作业任务,航空摄影测量是地形测量的主要方式,然而传统的航摄系统不仅成本高,对天气、空管调度等作业条件要求苛刻,而且对作业人员技术要求也非常高,作业周期无法保证,制约着航空摄影测量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无人机航摄系统作为传统航摄系统的有益补充,以其机动灵活、高效快速、节约人力成本等优势在航摄领域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天狼星免像控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内蒙古某露天矿地形测量项目为例,在无需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完成DOM、DEM、点云数据的生产任务,通过精度分析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的精度要求,为地形复杂、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实地测量的地形测量工程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滤光片的不平整度和光谱透射特性对航摄仪内方位元素、畸变差的影响,并对航摄仪不戴滤光片与戴滤光片做了对照检定实验,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都表明:滤光片对内方位元素、畸变差有较大影响,尤其对色像差较大的航摄仪,其影响更大。文章建议,航摄仪在检定时应加戴航摄时使用的滤光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航摄仪检定的环境条件(压力、温度)对内方位元素、畸变差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环境压力和不同环境温度影响的检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对航摄仪检定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本文针对国内目前航摄仪检定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倾斜航空摄影是对常规航摄的改进和发展,它能够获取常规航摄无法得到的地物立面纹理信息和几何信息,但是在像控布设和空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给实际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以大飞机倾斜影像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对不同像控点布设的空三精度和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总结出能够满足三维重建模型精度要求的像控点布设方法,从而减少内外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倾斜摄影的大规模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为大规模城市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快速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面向大规模城市实景三维建模生产需求,对三维数据生产中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北京六环范围实景三维建模实践为例,基于Context Capture Center建模软件,提出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生产的技术流程,对实景三维建模生产效率、三维模型成果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针对侧风、强风、湍流等飞行环境容易造成航空影像运动模糊,严重影响航空影像质量,同时航空影像数据量大,手动挑选模糊影像费时费力的问题,为了提高航摄内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文研究一种适用于航空影像的自动模糊探测方法,以主流的无参考再模糊算法Reblur和无参考结构清晰度算法NRSS为基础,结合航空影像具有丰富地物的特点,对影像进行分块处理,计算所有字块的Reblur和NRSS模糊探测值,最后得到整幅影像的模糊探测值。其中,再模糊算法通过计算待测影像和参考影像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方向上的灰度变化来评价图像模糊度;NRSS算法在结构相似度SSIM算法基础上加入梯度信息提取和高斯滤波等改进,通过计算结构相似度评价图像模糊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研究的无参考模糊影像探测方法适用于航空影像数据,其评价结果与人眼主观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准确地缩小模糊影像的查找范围,极大地提高了航摄内业效率。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杰  谢文寒  白瑞杰 《测绘科学》2019,44(6):145-150
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选型设计、传感器配置和系统集成问题,该文按照倾斜摄影技术要求,通过分析各种类型无人机飞行平台的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提出了不同场景下无人机系统设备的选型设计方法、多种倾斜摄影相机的合理配置方案、系统优化集成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流程,指出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该文研究成果为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开发、设备研制及生产作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已研发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为飞行平台的多种规格型号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设备,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现有以地面雷达为主要空管手段的监管体系中,轻小型无人机飞行目标存在的“看不到”“管不了”等难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系统飞行监管技术与方法,研究制定了无人机资源注册、任务注册机制,以及无人机飞行诸元传输协议;研究突破了无人机机载设备终端电磁兼容、北斗通信传输频次加密、多系统导航定位、FPGA优化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小型化、轻量级、高频次北斗短报文无人机飞行监管机载终端,开发了网络化无人机飞行监管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全套系统在国土测绘、海洋监测、灾害应急等领域开展5个节点应用示范,有效实现了无人机多架、协同、异地、同步在线超视距通信与监管。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无人机飞行安全管理的空白,进一步推动了无人机产业化发展,有力保障了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机应急测绘能力在满足应急响应时效性要求和获取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形成覆盖全国的协同作业能力的问题,该文以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为背景,以提升我国航空应急测绘装备能力和全国协同作业能力为目标,从传感器、无人机平台和处理软件3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无人机航空应急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国家应急规划要求和无人机航空应急测绘获取需求,提出了国家航空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介绍了建设内容设计、系统组成与指标设计、建设数量与布局设计等技术设计方案,讨论了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和下一步工作,可为进一步构建应急测绘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浩  裴智惠  李婷婷 《测绘科学》2019,44(6):217-221
针对道路标线三维矢量数据难以高效精确获取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从移动激光扫描数据中自动提取道路标线的新方法。基于平缓路面这个假设,利用邻域高程一致性的判断方法提取地面点。将地面点根据轨迹数据分割成多组剖面,对每个剖面上的点云进行强度直方图统计,找到强度值有突变的点。以此为种子点通过强度值区域生长以得到完整的标线,利用点云模板匹配的方法剔除错误点集。最后对标线点云进行矢量化得到三维矢量线。通过城市中大约2km长的移动激光点云数据的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提取道路标线方面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SWDC-4大面阵数码航空相机拼接模型与立体测图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健  刘先林  刘凤德  赵利平  李靖  刘磊 《测绘科学》2008,33(2):104-106,120
SWDC-4是由四台非量测相机组成的具有较大幅面的数码航空相机,其主要特点是高程精度高,最高可达1/10000以上。本文介绍了虚拟影像的生成原理以及北京试验区航飞试验所进行的空中三角测量处理结果;从交向摄影的角度理论上详细分析了它的几何与立体测图的精度误差,为该类型相机以后的性能优化,误差分析和实际生产中解决相应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刚  刘先林 《测绘科学》2019,44(6):166-169,192
针对现有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语义分割方法存在的缺点,且该方向深度学习研究较少的问题,该文以国产机载全极化MiniSAR系统为依托,首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语义分割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使用实验数据对该方法的分割精度进行了验证分析,单类分割最大像素精度达94.61%,全类均交并比达到86.83%,结果证明了该分割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极化SAR影像语义分割精度,在样本制作、提升效率、矢量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志杰  黄兵  雷建国 《测绘科学》2019,44(6):204-211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设计点云密度与实际获取不一致的问题,该文从参数设计、设备性能、摄区情况和综合要求等方面讨论影响点云密度的因素,分析各个因素对点云密度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保证点云密度的一般方法。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该文从工程实践出发,系统性地介绍了点云密度设计思路并验证点云密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如何设计机载激光雷达点云密度提供参考依据,对工程项目设计和数据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