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湘西大溶溪钨矿床,为雪峰隆起区内的一个中型白钨矿矿床。文章对该矿床中穿插钨矿体的含辉钼矿石英脉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矿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217.0~221.1 Ma,平均为(219.0±1.2)Ma,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23.3±3.9)Ma,揭示其形成于晚三叠世。这些年龄数据与矿区内大神山花岗岩的侵位时间〔(224.3±1.0)Ma〕基本吻合,表明该区含辉钼矿石英脉的形成与花岗岩的侵位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考虑到该区钨矿体的形成时间介于花岗岩和含辉钼矿石英脉之间,因此,推断大溶溪钨矿床形成于223 Ma左右。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湘西雪峰隆起区存在多期次的钨成矿事件提供了可靠证据,同时又进一步证实了华南地区确实存在一次区域性的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
川口花岗岩体位于南岭成矿带北西侧,赋存有大型川口钨矿床.川口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组成,具有高硅、富碱的特点,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分异的S型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测年与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表明,川口花岗岩体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23.1±2.6 Ma,成矿年龄为225.8±1.2 Ma,表明其成岩成矿时代为印支期.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川口花岗岩来源于古元古代泥质岩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印支期陆内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川口花岗岩与钨矿床在时空上高度吻合,钨矿与花岗岩的Y/Ho比值相近,且两者在Y-Ho图解上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结合钨矿石中Re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川口花岗岩岩浆经历了高度分离结晶,产生了富挥发分的成矿流体而形成钨矿.作为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成岩成矿事件的典型实例,川口花岗岩与川口钨矿指示了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具备较大的钨矿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雅山钨矿(W-Mo)和下桐岭钨钼铋铍矿(W-Mo-Bi-Be)是江西武功山地区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二者的成矿元素组合略有差异,但二者的成矿时代是否存在差异尚不十分清楚。为了确定二者成矿年代,通过选取雅山钨矿和下桐岭钨矿石英脉中与黑钨矿伴生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了雅山钨矿3个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和模式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6.0±2.8 Ma和156.0±2.4 Ma;下桐岭钨矿4个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和模式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6.4±8.7 Ma和156.1±2.1 Ma;在误差范围内,说明二者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雅山钨矿和下桐岭钨矿床与武功山地区浒坑钨矿成矿年代一致,与华南地区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时代基本一致(170~150 Ma),均形成于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4.
湘西大溶溪钨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湘西大溶溪钨矿床,为雪峰隆起区内的一个中型白钨矿矿床。文章对该矿床中穿插钨矿体的含辉钼矿石英脉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矿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217.0~221.1 Ma,平均为(219.0±1.2) Ma,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23.3±3.9) Ma,揭示其形成于晚三叠世。这些年龄数据与矿区内大神山花岗岩的侵位时间〔(224.3±1.0) Ma〕基本吻合,表明该区含辉钼矿石英脉的形成与花岗岩的侵位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考虑到该区钨矿体的形成时间介于花岗岩和含辉钼矿石英脉之间,因此,推断大溶溪钨矿床形成于223 Ma左右。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湘西雪峰隆起区存在多期次的钨成矿事件提供了可靠证据,同时又进一步证实了华南地区确实存在一次区域性的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粤北地区广泛分布着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根据围岩的差异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南雄县棉土窝钨矿床为代表,该矿床以寒武系砂岩地层、中粗粒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围岩,以细粒花岗岩为成矿岩体,锆石U-Pb法测得细粒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53.82±0.96 Ma和146.95±0.84 Ma,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测得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50.5±1.4 Ma,黑云母Ar-Ar等时线法测得成矿年龄为151.0±1.2 Ma,从而得出棉土窝钨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同时由于前人测得中粗粒花岗岩的年龄为230±2.3 Ma,属印支期,证明了印支期花岗岩也可作为石英脉型钨矿的围岩;另一类石英脉型钨矿床以乐昌禾尚田为代表。该矿床以泥盆系灰岩为围岩,Ar-Ar法测得其成矿年龄为161.1±1.1 Ma,证明其成矿时代也为晚侏罗世。这两类实例证明了粤北地区钨矿床与晚侏罗世侵入岩关系密切,印支期花岗岩与泥盆系灰岩中也可赋矿,这对该地区寻找类似钨矿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湘南九嶷山大坳钨锡矿的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南九嶷山大坳钨锡矿床与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的金鸡岭复式花岗岩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包括云英岩体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石英脉型等4类。通过对云英岩-石英脉型钨锡矿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辉钼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51.3±2.4)Ma,与花岗岩成岩年龄(151~156Ma)一致,显示成矿与成岩是同时的。通过对区域上获得的高精度成矿年龄综合分析对比,认为150~160Ma为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高峰期,九嶷山大坳钨锡矿床正是这一高峰期的产物。这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岩前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与滨太平洋北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南岭成矿带东段北部。主要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白钨矿和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内。在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LA-ICP-MS 锆石U-Pb 法和辉钼矿Re-Os等时线方法,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前花岗岩和含矿石英脉中辉钼矿进行精确定年,获得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U-Pb谐和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60.6±0.72) Ma,黑钨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为(159.2 ±2.3) Ma。这一成果揭示,花岗岩的就位年龄与含矿石英脉的形成几乎在相同热过程完成。结合前人研究,进一步得出南岭地区160~150 Ma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东段,成岩成矿作用与华南地区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的构造运动力学背景有关。岩前钨矿与区内盘古山、画眉坳、柿竹园等著名矿床具有相同的成矿时代、成矿背景和相似的成矿条件,属同一个成矿亚系列,预测岩前钨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重点突破对象为内接触带石英脉型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体。  相似文献   

8.
湖南湘东钨矿是锡田地区一个产于花岗岩体中的重要石英脉型钨矿,也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开采历史的危机矿山。通过对与石英脉钨矿有密切成因关系的邓埠仙岩体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成岩时代研究,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法,获得邓埠仙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为(159±0.8)Ma,与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年龄较为一致,均为晚侏罗世。结合锡田矿区已有的年代学资料,指出本区的成岩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在150~160 Ma,本区的成岩成矿时代与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时期相吻合,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时期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9.
崇阳坪地区位于南岭西段,区内出露有中华山、崇阳坪、瓦屋塘3个岩体,且在岩体内已发现了初具规模的寨溪山、上茶山、牛角界、沙溪等钨矿床,主要矿化形式为浸染状、细脉状白钨矿、黑钨矿化,常见围岩蚀变有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等,属于石英脉型钨矿床(主要为白钨矿)。区内崇阳坪岩体LAICP-MS锆石U_Pb年龄为(214.2±1.7)Ma,瓦屋塘岩体年龄为(223.1±2.1)Ma,形成于印支期,研究区内的钨矿(化)体均产于印支期花岗岩体接触带上,空间上与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关系密切,成矿与成岩基本同时,这填补了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不能形成独立钨矿的空白。文章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该区找矿取得的进展,主要从以上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总结分析该区钨矿床的成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该区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武功山地区浒坑钨矿床的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珺 《地质学报》2008,82(11):1572-1579
浒坑钨矿床是位于江西省中部武功山成矿带的大型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为了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笔者选取了浒坑含钨石英脉中与黑钨矿共生的辉钼矿进行了高精度Re-Os同位素定年,并获得5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等时线年龄和模式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0.2±2.2Ma和149.82±0.92Ma。测年数据表明浒坑钨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50Ma左右,是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辉钼矿含铼较低,表明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壳源,与形成浒坑花岗岩体的燕山期重熔S型花岗岩岩浆活动有关。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期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镇安县桂林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内,其成矿围岩主要为细粒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蚀变的粗粒花岗岩。本文通过对桂林沟斑岩型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以及围岩中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探讨成矿成岩的关系及其构造意义。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在195.9~198.5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97.2±1.3Ma,表明桂林沟钼矿形成于早侏罗世。围岩细粒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9±1.4Ma、201±3.1Ma和198±11Ma,这说明其成岩和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的是,桂林沟钼矿床的形成年龄不同于前人已报导的秦岭钼矿的三个主要成矿期,即238~213Ma、145~126Ma和116~110Ma,其稍晚于第一成矿期。200~190Ma可能代表了秦岭成矿带一期尚未认识的重要成矿事件,对于南秦岭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该期钼矿形成于秦岭印支期碰撞之后,是在造山带垮塌引起的岩浆-热液事件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区之一。2014年在矿集区北部首次勘探发现了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其成矿与隐伏黑云母花岗岩体关系密切。东顾山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岩浆岩明显不同于该矿集区内已知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玢岩型铁矿床有关的岩浆岩。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研究表明,东顾山矿床为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其锆石LA ICP-MS U-Pb定年结果为99.7±1.5Ma~99.9±1.7Ma,与钨矿化形成于同一期岩浆热液活动的辉钼矿的Re-Os定年结果为97.22±0.77Ma,成岩成矿时代相近,表明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东顾山岩体几乎同时形成,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通过与区域成岩成矿时代的对比,本文首次提出庐枞矿集区内存在100Ma左右的成岩成矿事件,在成矿时代和矿床类型上明显区别于成矿带先存的140Ma的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和130Ma的玢岩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的一期成矿作用产物,据此将成矿带的燕山期成矿时代范围重新确定在145~97Ma之间,说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与华南中生代第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对应的伸展地球动力背景下的成矿事件。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为下一步在庐枞矿集区及区域上开展100Ma左右的钨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区域成岩成矿作用的动力学背景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大兴安岭中北部新发现的一处储量达大型规模的钨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含矿花岗岩体控制,总体呈平缓似层状赋存于花岗岩体内的顶部接触带。含矿花岗岩为不等粒结构,岩体无显著变形变质特征,保存基本完好。岩体含矿部位均遭受强烈的绢云母化、云英岩化、硅化等蚀变,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矿床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岩体内辉钼矿与白钨矿大体具上钼下钨的分带特点,其钨矿体呈细脉状或稀疏大脉状分布于灰白色蚀变花岗岩内,多伴随硅化石英脉。辉钼矿呈细脉状、薄膜状或团块状产于花岗岩内,地层中局部可见与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共生,显示该矿床为一高温热液脉型钨多金属矿床。笔者对矿区2件含矿花岗岩样品——黑云母花岗岩HHW-1、HHW-12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2件样品的年龄结果具有一致性,谐和年龄为(179.4±2.3)Ma~(179.2±1.8)Ma;同时,对矿区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76.8±2.2)Ma(MSWD=0.29),岩体的形成年龄稍早于成矿年龄,在测试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及岩相学研究,我们认为黑云母花岗岩体与成矿密切相关,矿床成岩及成矿时代均为早-中侏罗世,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矽卡岩型钨矿是赣南地区的一种重要钨矿床类型。本文以焦里和宝山两个典型的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为例,开展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钨锡矿床最新年代学研究成果,探讨了赣南地区钨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及形成构造环境。结果表明,焦里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区斑状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64.4±1.1Ma,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70.6±4.6Ma;宝山矽卡岩型钨矿区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56.6±3.9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61.0±1.9Ma,厘定了它们的成岩成矿年龄为中-晚侏罗世,同一矿区的成岩和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结合赣南崇(义)-(大)余-(上)犹钨锡矿集区已有的年代学资料,指出本区的成岩成矿年龄介于170~150Ma,集中在160~150Ma,认为赣南钨矿形成于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时期的侏罗纪板内拉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系同一成岩成矿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霍吉河钼矿是小兴安岭地区于近年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本文在对矿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石U-Pb技术对霍吉河成矿花岗质杂岩测年,获得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和斑状花岗岩成岩年龄分别为181.0±1.9 Ma(n=15, MSWD=4.7) 和193.6±1.4 Ma(n=25, MSWD=2.3)。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等值线年龄176.3±5.1 Ma(n=5, MSWD=1.3)和加权平均年龄为181.2±1.8 Ma (n=5, MSWD=1.3)。两种方法获得的年龄大致相近,表明成岩与成矿于同一系统形成,成岩大致始于193.6±1.4 Ma,成矿于岩浆期后181.2±1.8 Ma。霍吉河钼矿成岩成矿年龄与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兰家沟钼矿和杨家杖子钼矿等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相近,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存在早侏罗世岩浆成矿作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显示,霍吉河花岗闪长岩和斑状花岗岩属A型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挤压向拉伸转换的构造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  相似文献   

16.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0.7 Ma、149±1 Ma和148.2±1.2 Ma。独居石测年数据显示,三种岩性的样品Tera-Wasserburg反向谐和图的下交点年龄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一致,反映了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燕山期,结合矿区辉钼矿的Re-Os成矿年龄(150.4±1.4 Ma),表明石门寺钨矿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的形成密切相关。大湖塘钨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钦杭成矿带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一致(~(150) Ma),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动力环境下。  相似文献   

17.
粤北始兴地区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时代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粤北始兴地区钨矿的主体为石英脉型。通过对含矿石英脉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师姑山钨铋矿(154.2±2.7)Ma(MSWD=0.29)和(154.0±2.0)Ma(MSWD=0.047);石人嶂钨矿(159.1±2.2)Ma(MSWD=3.9)和(157.6±1.6)Ma(MSWD=0.62)。结果表明它们为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这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钼矿床地质特征及Re-Os测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查干德尔斯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中蒙边境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分布在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具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笔者在矿区成矿岩体、矿化和蚀变特征等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辉钼矿Re-Os测年,获得模式年龄为(240.3±3.9)~(244.2±3.5)Ma,等时线年龄为...  相似文献   

19.
杨斌  赵磊  陈正乐  莫火华  鲁捷  谭友 《中国地质》2021,48(2):495-506
江西省兴国县见龙铜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东端与武夷山隆起带西侧之雩山坳陷带交汇部位,是赣南地区新近发现的铜(钨)多金属矿床。矿体产于佛子山岩体与震旦系浅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内,包括石英脉型矿化和云英岩型矿化。前人对本矿床鲜有研究,文章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分别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对见龙铜钨矿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云英岩中的辉钼矿进行精确定年。获得花岗岩单颗粒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值为(154.2±1.7)Ma,云英岩型矿体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加权平均年龄为(155.9±1.2)Ma。研究表明成岩与成矿作用几乎同时发生,厘定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见龙铜钨矿与区内已知的画眉坳、张家地和岩前等钨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相近。结合前人资料,进一步证实南岭东段钨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170~150 Ma。矿石中辉钼矿的铼含量为6.484×10~(-6)~21.346×10~(-6),结合硫同位素分析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