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佐贝尔,C.E.(Claucl,EnhraimZobell,1904.8.22~)美国微生物学家。1904年8月22日生于美国犹他州普罗沃。曾就读于犹他州立大学和加里福尼亚大学。历任犹他州立大学讲师(1928~1929)、胡泊基金会助研(1929~1930)、加里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1932~1936)、加里福尼亚大学助理教授(1938~1942)、副教授(1942~1948)、教授(1948~1972)、荣誉教授(1972年起)。欧洲洛克菲勒基金会特别研究员(1943~1949)。佐贝尔主要研究海洋细菌。曾参加环球深海考察,首次在深海发现生物有机体。由于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他走了,悄悄地走了,虽然他以83岁离去也算安享天年,但我还是不时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他那乡音不改的一口重庆川音和朗朗笑声,最是难忘的,莫过于40年前,那个中国科幻小说发展与繁荣的激动人心岁月。我的心中,他的名字一直是和那段日子紧密相连的。那是中国科幻小说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寒冬后,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的又一个繁荣期。众所周知,科幻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第一位的是"气候",政治清明、环境宽松、允许想象力自由驰骋,是一切文学艺术萌发的前提,科幻小说更是不能例外;再一点也很重要,要有好作家好作品,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还有一点也很关键,有时  相似文献   

3.
英魂歌英魂归兮灵旗扬,碧血丹心兮铸海疆浩气长虹兮出东方!这是一首悲壮山河的歌。它让人想起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中日甲午之战和那些在反侵略斗争为国捐躯的可歌可泣的英魂。是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演了这场感天动地的“海疆悲歌”。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诸多内在因素的促使,这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以北洋水师覆没而告终,但水师将士们忠贞为国,誓死捍卫祖国海疆的大无畏精神却光照千古,为中华史册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华儿女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历史丰碑”,鼓舞、激励了后来的无数革命者。海疆悲歌唤起千百万国民,开始认识封建帝制的腐朽没落,开始认识“海禁”与“锁国”的危害,许多爱国志士为此奔走呼唤奋斗了大半个世纪,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激扬悲壮的历史告诫我们:走向海洋,中国就会强大;远离海洋,中国就会落后挨打,这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二十一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然而,历史的方舟刚刚划过第一个年头,人们看到的却是世界风云叠起,硝烟在大海中弥漫。如此,我们走进当年北洋水师刘公岛基地,去感受百年前的历史风云,重温甲午海战,祭奠那些永驻青史浩气长虹的英魂,确实大有裨益。刘公岛胶东半岛东端横亘于威海湾口的刘公岛,面积仅10平方千米,却因甲午海战...  相似文献   

4.
梁斌 《海洋世界》2008,(4):54-57
公元前480年9月23日,希腊萨拉米斯海峡附近山上原本坐着喝酒观战的波斯王薛西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本是想看一场波斯海军对希腊海军屠杀的好戏,结果反而是自己海军的惨败,惊恐之余他想起此时如果还不跑,希腊海军一定会乘胜追击,截断他的海上退路。于是他慌忙下令撤退,尽快返回本国。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10日,中国横穿太平洋的科学考察船队启航了。出发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将是中国科考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考察——整整254天。但出发之前,他们谁都明白,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为中国在太平洋找一块新的“战略资源宝地”,  相似文献   

6.
海洋人物     
尤里,H.C.(Harold Clayton Urey 1893.4.29—1981.1.5)美国地球化学家。因发现氚193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是发展原子弹的关键人物。生于沃克通。1917年毕业于蒙大拿大学,主修动物学。1923年获加里福尼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4—1925  相似文献   

7.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为反抗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他以厦门、金门两岛为基地,领导东南沿海军民开展英勇的抗清斗争。1661年4月,他率师东征,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宝岛台湾。  相似文献   

8.
寻梦威尼斯     
施征 《海洋世界》2009,(4):77-80
记得小时候就很喜欢上历史课,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总吸引着我好奇的心。我钦佩许许多多的伟大人物,马可·波罗就是其中之一。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随同父亲和叔父来到了中国,他受到元世祖忽J必烈的盛情接待以及特别的赏识,还委之以重任。我对有关马可·波罗的一切充满好奇,尤其是他的祖国意大利以及那个浮在水上的威尼斯都强烈地吸引着我,这个遥远的国度如梦一样荡漾在我幼小的心中。  相似文献   

9.
鹿港家书     
史伟 《海洋世界》2008,(9):34-37
这一天已是农历丙申葭月廿九日(1897.1.2),距离过年只剩一月左右的时间了。差不多这时候,普通人家大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但对许志湖来说,他真不知道还要忙碌到什么时候。今年七月,迁入泉州近一年的商行才开张,事情千头万绪,需他打理的特别多。几个月过去,离年关已没几天了,泉州和鹿港两边的生意叉都到了年终结算的时候,一直忙个不停的许志湖此时真有分身乏术的感觉。现在,他望着桌上一封前天才到的鹿港家书,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回信。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7,(12):10-11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虽然这是一个有些悲剧色彩、令人伤感的故事,但是单就嫦娥奔月的本身,却饱含着朴素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人但凡提到月亮,就不免要想起清冷地生活在“月宫”中的嫦娥和她唯一的宠物“玉兔”一一也许还有那个不停地砍桂花树的吴刚。嫦娥放弃了人间恬淡温饱的生活,离开后羿,只身投奔月亮,由此可见月亮对古代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海洋人物     
海洋人物考克斯,A.(AllanCox,1926.12.17-)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1926年12月17日生于加里福尼亚州圣安娜。1948-1953年先后在加州大学和美国军事学院攻读化学。1959年获加里福尼亚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59-1...  相似文献   

12.
正提到"洋画师"郎世宁,我们大多会想起他的另一个身份——传教士。那么最早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是谁?是在什么朝代来到中国的?这些问题因时间太过久远已不可考。但真正进入中国传教并随之产生巨大影响的开拓者之一无疑就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了。利玛窦于1583年(明万历年间)从澳门进入广州后,陆续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并获得了万历皇帝的赏识,后万历皇帝于1601年  相似文献   

13.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艘航母,让老布什感到十分骄傲,他把这一天称为自己一生中第三幸福的一天,仅次于结婚日和两个儿子同时当选州长之日。  相似文献   

14.
在举国欢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2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6次受派赴南、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极地考察队的老队员、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我的心情格外激动,20年前远渡重洋、登上冰洲、鏖战风雪、建站升旗、扬我国威的艰辛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越冬队的八名队员,听从祖国的召唤,南极的需要,义无返顾地坚守在刚建成的、站区条件还十分简陋的长城站,勇克第一冬的重重困难,度过了茫茫极夜的诸多艰辛,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我们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的重任,并于1985年12月7日,安全地回到了祖国。在首都机场受到了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气象局、国家测绘局等部、委、局领导的热烈欢迎和接见。在杭州火车站,又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领导的热烈欢迎和接见。我们深深感到,这是祖国人民对我们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鞭策。首次南极越冬考察为我国赢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地位,并从此取得了对国际南极事务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15.
一天他在冲浪板上看着海豚在海中嬉戏,便觉心中一动,他想,如果说有人能够造出飞机,从而圆了人类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之梦,那么我为什么就不能造出像海洋生物一样在水中自由畅游的东西来呢?  相似文献   

16.
梁斌 《海洋世界》2009,(11):77-80
孔庆芬,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女远洋轮船长。她爱着大海,终生未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航海事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决定于今年开始打捞沉没于黄海大鹿岛一带的“致远”舰,预计明年秋季这艘甲午名舰将会出水。一提起“致远”舰,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其管带(舰长)邓世昌。因为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壮举,国人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相比之下,对邓世昌投身海军20多年在航海上的一些事,人们却知之不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对他的全面了解。其实,邓世昌不仅是一位名传千古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位擅  相似文献   

18.
永格,Ch.M.(CharfesMauriceYonge.1899.12.9~)英国生物学家。1899年生于约克郡威克菲尔德。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历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动物学教授(1933~1944)、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944~1964)、动物学研究员(1965~1970)、美国伯克利加里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49)、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1959)、爱丁堡大学荣誉研究员(1970)、太平洋科学协会荣誉终身研究员(1971)。1970~1973年当选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会长。他还是丹麦、新西兰、加里福尼亚科学院的成员,1971年被授予太平洋协会荣誉终身会员。海洋考察上,1928~1929…  相似文献   

19.
在富兰克林出发前,他似乎比他妻子更为担忧,他写信给一些朋友;要求他们在他探险期间照顾和安慰他夫人。尽管他已经59岁了,他和夫人都为他执行这一使命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不管他热情有多高,在他出发前的最后几天感到有点体力不支。珍妮(富兰克林夫人)为他丈夫赶做了一面旗子,以便带到北极去——这是许多探险家沿用的习惯。再有几针就要做好了,可在沙发上休息的他睡着了,她凑过来把旗子盖在他身上。她把他推醒,他吃惊地说:“怎么,把旗子盖在我身上,您不知道人们用国旗盖尸体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10,(11):30-32
百年前。高更经过63天的漫长航行,正值拂晓时分.远远地见到夜空澄澈地倒映着锯齿状的黑色山脉时,他抵达了大溪地。在《Noa Noa》(《芳香芳香》)一书的日记中高更自述:“面对着这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时,会让人生起莫名的孤绝感来。只要离开都市。要生存就得向自然求救。大自然丰饶又慷慨,从不拒绝向它求援的任何人,它有取之不竭的宝藏,在树上在山中在海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