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读者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网讯》在图书情报刊物园地中破土而出与读者见面了。我们为这株幼苗的问世感到高兴。 《网讯》的出版是为地学情报网组织协调院地学科研单位的图书情报工作,积极为地学科研工作服务,报导国内外地学科研工作的动向;讨论、研究和探讨地学情报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和自身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报导地学文献信息和本网的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进展》1988,3(1):42-46
院地学情报网成立二年来,在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地学部(资源环境局)的领导下,在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各成员单位的文献情报室,在完成本身任务之外,克服人员不足,经费紧张等困难,积极参加了情报网的工作。在网内,各单位加深了彼此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院地学部孙玉科副主任于1985年11月25日到院兰州图书馆参观,并就刚成立的院地学情报网的有关问题与该馆领导同志进行了交谈。孙玉科副主任介绍了地学部到2000年初步拟订的地学研究战略设想,并对地学情报网的工作十分重视,希望地学情报网紧密结合地学部有关地学研究的战略设想这个较高的层次开展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4.
马冰  刘洪光  金真针 《地质通报》2009,28(203):393-396
对地学文献信息源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地学文献信息源建设的建议:共同建立统一的全国地学信息“门户”;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深入开展全方位地学研究的统一的“大平台”,具备地学文献信息处理、研究、分析的能力,建立高质、高效的联机网络系统;建设完成后的新型现代地学文献信息源可以作为国内外地学信息的一个“集散地”、“地学信息精品超市”。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地学文献的信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学文献信息源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地学文献信息源建设的建议:共同建立统一的全国地学信息"门户";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深入开展全方位地学研究的统一的"大平台",具备地学文献信息处理、研究、分析的能力,建立高质、高效的联机网络系统;建设完成后的新型现代地学文献信息源可以作为国内外地学信息的一个"集散地"、"地学信息精品超市".  相似文献   

6.
一、继续做好情报网组织建设工作。发展广州地质新技术所、成都地理所、长沙大地构造所为地学情报网的第二批成员单位。根据章程第5条,由各所推荐,地学情报网聘请一批热心于图书情报工作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担任顾问。 二、落实资料交换工作,进行信息交流,实行资源共享。根据需要,网内成员单位之间调剂、赠送出版物及有关资料、通报重要科研成果,并加强馆际协作,实行互惠服务。为支持院兰州图书馆建设地学文献中心,各成员单位将国际交换的多余副本文献资料和各所  相似文献   

7.
我院地学情报网成立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兰州召开。地学各研究所、和一些有关所,以及院图书馆,院兰州图书馆,科学出版社,院数据库工程筹备处,以及院外有关单位国家海洋局情报所、国家气象局情报所、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等共三十四个单位四十七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图书馆副馆长史鉴同志主持并致开幕词,他介绍了情报网的性质、地位,作用及院图书情报工作开展的形势。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副主任谢淑莲同志首先代表院有关领导祝贺地学情报网的成立,在发言中,她强调了情报网是加强横向联系的一个很好的组织形式。通过网的活动要加强协  相似文献   

8.
1、 谈地学研究所的文献情报工作/易善锋.——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文献情报工作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献情报工作者是科研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所不搞专门的科技情报队伍是不合适的,但队伍要小,要同科研工作结合好。地学研究所的情报工作,既要搞信息利用,又要搞信息生产。地学研究所许多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度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工作会议于八月十日—十四日在青岛召开。情报网各成员单位负责文献情报工作的同志和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发展部、新疆分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代表共45名同志参加了会议。经会议协商、成立了由院兰州图书馆刘全根、北京地质所张素芬、海洋所徐鸿儒、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黄昭厚、北京地理所明世乾、贵阳地化所徐仲伦、院兰州图书馆孙成权等同志组成的会议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由领导小组主持,刘全根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并在闭幕时作了会议总结。海洋研究所所长刘瑞玉和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黄昭厚同志都在开幕式上讲  相似文献   

10.
通过简要介绍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及现状,对比分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地学文献资源状况及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地质图书馆开展地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1.
赵立鸿 《地质学刊》2008,32(1):24-24
2008年1月22日,原江苏省地矿厅副总工程师方家骅先生向江苏省地调院赠送了一批个人珍藏地学图书、资料。受赠资料系方老30多年地质工作中积累的个人珍藏,包括地质科技图书、图集、科研成果报告共计数十套,其中部分填补了该院相关资料的空白。方老还就其中数份文献编写了简要的书面说明,同时表示希望这些资料在江苏省地调院科研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性质: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是由本院地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所自愿参加的情报工作协调组织,受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和地学部双重领导,并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二条 宗旨:根据地学学科发展战略需要,组织有关的图书情报工作的协作,交流国内外最新信息,交换文献资料、进行学术研讨总结工作经验,促进地学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加速地球科学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条 任务:  相似文献   

13.
各成员单位: 院地学情报网一九八六年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八月十日—十四日在青岛召开,并产生了会议纪要,现将纪要发送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会议纪要及时组织力量,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附件:地学情报网工作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质图书馆中文地学期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馆藏中文地学期刊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结构分析和读者利用与保障程度分析,揭示和评估馆藏中文地学期刊的现象,并提出期刊工作现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衷心祝贺地学情报网成立。这对促进我院地学图书情报工作的协调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兰州图书馆肩负着发展成为我院地学文献情报中心的任务,由兰州馆牵头并把网址设在该馆非常适宜。 地球科学属于基础科学,一般说探索性强,研究周期长,经济效果不那么鲜明,加之文献寿命长而且分散,情报工作难度较大。那么我们网的工作如何下手呢?我们搞地理情报网工作,坚信的一条就是二次文献,即文摘、题录、各种工具书的组织编写应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它可及调动我们广大图书资料情报工作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普及  相似文献   

16.
于又华 《地质与资源》1997,6(2):140-143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看地学的发展动向于又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是20世纪国际地学辉煌成就的检阅,更是我国建国以来地学成就的全面展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大陆地质.大会筛选的4...  相似文献   

17.
地质索源     
“地质”一词何时始见于我国文献,众说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率先出现于1903年(清光绪廿九年)鲁迅所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一书中,是从日本引进的名词,在此之前则称“地学”,如华衡芳所译的《地学浅  相似文献   

18.
《地学前缘》2016,(4):165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19.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最新统计资料,《地学前缘》荣获"2014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地学前缘》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期刊综合评价总分84.5分和核心影响因子1.721均居第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4155次居第2位。《地学前缘》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