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明明 《地球》2011,(11):18-21
从2009年起,国土资源部对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实行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制度,每季度一次。本季度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通报2011年1~9月份国土资源领域违法形势,二是通报4起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公布4起挂牌督办案件。  相似文献   

2.
2010年8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通报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新闻通气会。会上公布,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上报房地产违法违规用地3070宗,面积18.84万亩。其中,闲置土地占九成以上,达2815宗,面积16.95万亩,部分保障性住房用地被改变了用途。  相似文献   

3.
袁立明 《地球》2012,(5):73-73
4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5起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并公布4起挂牌督办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4.
李秋香 《地球》2012,(7):38-39
近期,国土资源部召开发布会称,今年将选择"小产权房"问题相对突出的城市,开展试点清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的清理思路,将采取分类、分步骤推进。其中,侵占耕地等违法违规、尚未销售以及新建、续建的小产权房,有望列入清理范围。4月18日,国土资源部公布5起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陆相三角洲沉积的主力储层为分流河道砂体,其以"砂薄、砂地比低、横向分布不稳定"为特点.针对分流河道砂体平面展布及厚度预测难题,本文提出在对振幅、频率、相位、波形及相关等多种地震属性提取基础上进行优选组合,确定输入的最佳属性组合,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河道平面展布;同时应用测井曲线重构、随机反演方法,提高垂向分辨率,有效识别分流河道砂体厚度这一综合刻画方法.文中以G油田扶余油层F205沉积单元为例,识别出3条断续型分流河道沉积(河道1为基于井落实河道,河道2、3为地震预测河道),均为北北西走向.研究区中部的预测河道2在F205沉积单元内预测延伸长度为800 m,根据随机反演结果显示厚度在5 m左右.河道2相对于研究区东部预测河道3厚度大,延伸长,是下一步井位部署的潜力区.截止目前,在预测河道2中部设计了一口评价井G12-9,F205沉积单元钻遇砂岩厚度4.8 m,有效厚度为4.6 m,试油方式为压后抽汲,试油结论为高产工业油层.后经岩心、测井曲线等证实,该井为典型的河道砂沉积体.这充分证明了应用优选地震属性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刻画河道平面展布,结合测井曲线重构参与的随机反演方法刻画河道厚度,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分流河道的综合刻画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湖北西部宜昌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底界之下0.39m处被定义为上奥陶统最后一个阶——赫南特阶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但此颗“金钉子”却缺乏可信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对王家湾北剖面观音桥层顶部斑脱岩的锆石进行了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II)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观音桥层顶部斑脱岩形成年龄为(443.2±1.6)Ma,也就是说,赫南特阶顶部即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处的同位素年龄应接近但略小于(443.2±1.6)Ma,此年龄与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年龄(443.7±1.5)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因此,这一研究为赫南特阶和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全球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向为出湖,工程建成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了其流向与七浦塘引水时的水力关系,因此白曲港被选为主要入湖河道。采用距平系数法、系统聚类法和物元分析法将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分为3个类别:第1类别包括白荡、蠡塘河、北河泾、永昌泾4条河道,第2类别包括渭泾塘、界泾和施家斗港3条河道,第3类别包括南消泾、七浦塘和白曲港3条河道。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第1类别河道的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溶解氧(DO)和总磷(TP),第2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NH3-N、总氮(TN)、pH、TP和DO,第3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pH、TP、TN和DO。通过对上游河道水质情况分析、文件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出第1类别河道区域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第2类别河道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第3类别河道污染源主要为陆地水产养殖污...  相似文献   

8.
马云川 《地球》2012,(12):84-85
2007年9月25日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成立揭牌。它的建立是对我国50多年来地勘管理体制和地勘投资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单一包揽地质勘查经费的模式,形成了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它在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地勘基金的作用尚需统一据报道,目前个别省区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9.
以河道的观测深度为硬数据,利用贝叶斯理论通过随机建模的方法生成描述河道的方向线和河道几何参数。选这些参数的最大概率作为河道的最优化模型,利用所生成的最优化参数计算出河道砂体的边界面。对大家所公认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河道给出了计算的方法,并以此为例实现了这一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强烈下渗条件下天然河道洪水演进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洪水演进模拟是河道洪水预报与汇流计算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对于常年断流、河水与地下水长期处于脱节状态的河道,一旦行洪下渗非常强烈,渗漏量很大.不考虑河道下渗洪水演进模拟模型,无法准确模拟真实的洪水运动行为,不能用于洪水模拟预报.本文采用土壤下渗理论描述河道下渗,推导出了河道下渗流量计算公式,建立了基于霍顿下渗公式的河道下渗模拟方法;并把下渗当做单位区间出流,与基于马斯京根康吉法天然河道洪水演进模型进行耦合,构建了强烈下渗条件下天然河道洪水演进模拟模型.针对天然河道水力特性复杂特点,研究了洪水演进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和波速计算方法.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岳城水库-蔡小庄段的典型场次洪水应用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反映强烈下渗条件下洪水演进实际情况,具有很高模拟精度,基于土壤下渗理论的下渗量计算公式和模拟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河道下渗过程.这一模型具有计算简便、参数确定简单、适合于洪水预报等特点,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道洪水演进模拟预报与河道汇流计算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骆马湖营养盐收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钰  许朋柱 《湖泊科学》2001,13(3):240-246
根据对骆马湖1998年度营养盐(氮,磷)收入和支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入湖氮,磷量分别为15764.78t和1035.53t,其中通过河道入湖的氮磷量最大,其年入湖氮磷量分别为13598.05t和942.35t,分别占总来源量的86.3%和91.0%,氮,磷在骆马湖湖体中的滞留量和沉降量较,滞留量分别为1532.65t和221.63t,分别占总来源量的9.7%和21.4%,沉积量分别为205.47t和199.95吨,分别占总业源量的1.3%和19.3%,湖水氮,磷蓄积变化大,湖水浓度升高较快,氮磷负荷较大,年平均负荷量分别为总氮42.04%g/m^2和总磷2.76g/m,^2。  相似文献   

12.
基于储层骨架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弯曲、连续的河道形态是河流相储层建模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析了不同随机建模方法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河流储层新的建模方法,即基于储层骨架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SMPS).它综合利用了基于目标建模的优点以及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的长处.根据基于目标方法建模思路,预测河道骨架(即河道中线)分布,提出采用搜索窗预测河道骨架.随后,利用河道骨架对多点地质统计学中的数据事件选择进行约束,从而有效提高数据事件选择的合理性,达到更准确建立河道地质模型的目的.概念模型和实际储层建模对比研究表明,SMPS相比较于已有的序贯指示建模、Snesim和Simpat,确实能够更有效的建立起河道储层地质模型.这一新方法的提出对推动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油田生产建立高精度储层地质模型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6.5地震的地震波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的地震能量查询网站公布的地震波辐射能量和能量震级数据,2014年8月3日鲁甸M6.5地震的宽频带(0.5~70 s)能量震级为6.4,2013年4月20日芦山M7.0地震为6.7,相差0.3级,而高频(0.5~2 s)能量震级分别为6.7和6.9,相差0.2级,即芦山地震释放的高频地震波能量为鲁甸地震的2倍。本文根据这些数据对鲁甸地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从地震监测的角度,在地震发生后,尽快给出地震波释放能量估计,对于及时确定大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和采取相应减灾措施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鱼类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对鱼类寻找适宜的产卵、索饵等功能性栖息地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研究聚焦于鱼类上溯通过鱼道的游泳行为量化,而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分析鲜有报道。本研究在金沙江下游支流黑水河松新坝址处利用PIT(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遥测技术对松新电站过鱼对象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过坝后的上溯行为开展监测,考虑监测过程中水文情势变化对过坝后上溯行为的影响,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构建了耦合多因素(流量、水温、河道涨落水率、昼夜节律、肥满度等)的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利用AIC模型准则筛选出最优模型参数,识别了影响鱼类过坝后上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短须裂腹鱼在松新鱼道的上溯效果显著优于河道;(2)水温及河道涨落率是影响短须裂腹鱼过坝后上溯效果的关键因素;(3)水温与短须裂腹鱼过坝后河道上溯成功率呈负相关,当水温超过短须裂腹鱼最适温度后,河道上溯成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呈递减趋势;河道涨落水率与短须裂腹鱼过坝后河道上溯成功率呈正相关,其中涨水情势下短须裂腹鱼河道成功上溯的概率高于落水,河道上溯成功率随着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频率域峰值属性的河道砂体定量预测及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道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最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其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是储层预测的热点难题。本文在总结现有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频率域峰值属性进行河道砂体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的新方法。对典型河道薄砂体地震反射进行了正演模拟,构造了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峰值频率-振幅比,研究表明:峰值频率属性对地层厚度变化敏感,振幅属性对地层岩性变化敏感,两者比值突出河道砂体的边界,同时,借助峰值频率与薄层厚度间存在的定量关系进行薄砂体厚度计算。实际数据应用表明,地震峰值频率属性可以较好的刻画河道的平面展布特征;峰值频率-振幅比属性可以提高对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利用频率域地震属性进行砂体边界识别及厚度定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王九一 《地球》2022,(1):17-21
石英是一种非金属矿物,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人类目光所及之处,都可以发现石英。如家里装修所用砂浆里面的沙子,厨房的石英石台面,外出游玩时看到河道中的沙子和洁白的鹅卵石,还有漂亮的水晶、玛瑙等都是石英。在自然界中,虽然石英的分布非常广泛,但纯度很高的高纯石英却很稀有。高纯石英是半导体芯片、太阳能光伏、光纤通信、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西北大学地质科学系Seth Stein和Emile Okal最近在全球地震联合会(IRIS)网站公布的计算结果,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地震震级为Mw9.3,使该地震成为有地震仪器观测史以来的排列第2的大地震(排列第一的是1960年智利MW9.5地震)。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零点"行动的环境效果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太湖流域点源污染治理的“零点”行动对减轻太湖及流域水质的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削减COD量占入湖COD总量的19.1%,1998年主要入湖河道COD监测浓度年平均值比1997年平均值下降26.7%,1998年太湖湖水COD年平均浓度比1997年的平均浓度下降了21.2%,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了太湖水质恶化的趋势。但若从根本上改善太湖水质,尚需结合流域地区内其它污染治理措施,形成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河流相储层特征及识别:一个老河口油田的实例分析(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流相储层是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寻找河道砂体是油气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河道变迁比较频繁,叠置比较严重,加之地震资料本身信噪比和分辨率的限制,河流相储层的精细描述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以胜利油田老河口三维工区为例,首先研究了本区河流相储层的基本特征,发现该类储层剖面上呈强相位、切片上连续性好和频谱上呈低频特征;通过颜色处理和地震精细解释,发现本区河流相储层存在类串珠状特征,为了验证这一观测结果,我们用正演模拟分析了其形成机理,为在类似工区识别此类古河道找到了新的途径;应用多属性融合和RGB显示技术,河道下切特征更加明显,很好地彰显了河道结构特征,提高了河道识别能力;最后,我们研究并开发了多子波检测技术,检测出更多河流相弱反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湖泊科学》2006,18(1):42-42
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最新统计(2005年12月公布),《湖泊科学》2004年影响因子为1.125,列全国科技期刊第60位,海洋科学类第2位.另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最新统计(2005年11月),2004年《湖泊科学》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