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袁立明 《地球》2012,(12):32-35
矿业资源一方面是不可再生的,另一方面由于黄金产品的稀有性、价值的稳定性和准货币的属性,使其开发利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利益追逐点。特别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实体经济受到抑制并呈现衰退的情况下,黄金以特有的优质和实行价格一路飙升,达到近3倍的涨幅,全球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稳定的国际市场环境为我国黄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黄金产业近几年来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2.
周向科 《地球》2012,(6):106-107
黄金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视作珍宝,作为黄金集合体的狗头金,更是宝中之宝。中国地质博物馆就馆藏了一块狗头金,产自青海门源,重约2.830kg,平均含金量为94%,部分含金量达到99%,纯金约2.660kg。对于狗头金,很多人听着熟悉,但不甚了解。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自然瑰宝——狗头金。一什么是狗头金狗头金是天然产出的、颗粒极大、形态不规则、质地不纯的块金。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明朝的《天工开物》记载"水沙中所出大者名狗头金,小者名麸麦金糠金",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当前国内外关于天然地震与爆破、塌陷等非天然地震特征研究及事件类型识别的进展.对各类事件的定义及主要波形特征进行简要综述,重点介绍了事件类型判定的各类识别方法.与自然界天然地震不同,非天然地震由人工干预或人类活动间接引发.爆破是炸药在爆炸瞬间能量迅速释放,部分能量以地震波形式向外传播,引起地表振动而产生破坏效应的...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9,(10)
正在大洋中取一滴水或在海滩边抓一把沙,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很可能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有孔虫世界。公元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埃及金字塔的石灰岩上发现一种货币状的生物化石,后来将其命名为货币虫(Nummulites),这是有孔虫第一次走进人类的视野。十九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随着海洋科学研究的开展,科学  相似文献   

5.
对琼北地区确定性井下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事件波形特征进行梳理,分析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波不同判据特征。结果表明:P波初动方向、振幅比是识别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的2个主要判据;尾波持续时间、S波最大振幅与持续时间比可作为识别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的一般判据;发震时间可根据事件的强度、规律性,并结合其他判据,仅作为识别过程中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6.
郭昱 《地球》2020,(3):36-39
从人类历史距今约一万年开始,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作农耕时代。在这人类社会漫长而地质历史短暂的岁月里,世界各地的许多族群告别了采集渔猎的原始生活,开启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农耕时代的动植物驯化,是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使得人类基本告别了靠天吃饭的随机历史进程,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山西岩溶为中国北方岩溶之典型代表, 岩溶水是当地最重要的供水水源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 该区各岩溶泉的流量大都以衰减为主要变化特征. 本文以娘子关泉、辛安泉、郭庄泉、神头泉、晋祠泉、兰村泉、洪山泉等7个岩溶大泉为例, 将岩溶泉的流量变化过程划分为天然波动阶段与人类活动影响叠加阶段, 其流量衰减主要受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控制, 其中前者的贡献约为60%, 后者的贡献约为40%; 而根据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 又可将泉流量衰减模式初步划分为天然衰减为主型、开采衰减为主型、混合衰减型三类. 7个岩溶泉总还原流量的变化与同期全球气温变化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 对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变暖与干旱化过程具有指示意义, 表明岩溶泉的流量演化过程分析可以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安徽石台大山地区分布着较为广泛的下寒武统荷塘组石煤层,而石煤出露地区即是富硒区也是放射性水平含量较高区。根据本次调查在下寒武统荷塘组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其天然γ射线水平较高,不适宜人类在此居住。而调查区内的居民村庄大多远离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对当地的居民接收天然γ辐射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估算,该地区居民居住的村庄和学校的人年均天然贯穿辐射有效剂量当量为0.32~0.43 m Sv。因此,可以确定认为该地区居民居住γ射线辐射水平对人居环境影响不大,天然γ射线辐射环境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气枪震源地震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迄今为止,人类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组成和演化的知识仍主要来源于人们从天然地震引起的地震波中获取的信息.尽管天然地震能量大、探测范围广,但其发生的频率低、位置不确定、定位精度差,因此利用天然地震探测地球内部精度相当低.与天然地震相比,人工震源的位置及激发时间可以精确控制且重复性好,因此具有很高的探测精度.但常用的人工震源(如爆破震源、电火花震源、锤击震源及列车震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8)
正宝石,珠宝玉石的简称,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性、耐久性和稀少性,具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物质,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宝石,可谓矿物中的精华、岩石中的精髓以及生命的的升华,是产自于地球的瑰宝,更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珍贵财富。在"百年历程——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成就与精品展"中,《地球》记者看到,宝石展区正是根据宝石的分类来划分的。据介绍,天然玉石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性、耐久性和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地球》2017,(3)
<正>2016年我国黄金产量453吨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53.486吨,同比上升0.76%,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394.883吨、有色副产金完成58.603吨。2016年全国黄金消费量975.38吨,同比下降6.74%,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国。据中国黄金协会介绍,2016年国际金价延续宽幅震荡之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6,(11)
正早在1.28亿年前形成的雁荡山,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白垩纪流纹岩火山——流纹质破火山。作为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雁荡山是研究流纹岩的天然博物馆。据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完整地记录了1亿多年前一座复活型破火山的演化历史,包括其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整地质演化过程,为人类留下了一部研究中生代破火山的永久性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姜景山 《中国科学D辑》2009,(8):1028-1028
浩瀚的太空,无穷尽的空间,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地球上.自古以来,人类对太空始终存着深深的思考与向往.地球有一颗长久相伴的天然卫星——月球.月球是人类有文明以来,特别是近代,期望能够征服的天体.自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开辟太空时代以来,已经多次用人造飞行器对月进行探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十多年间,以美国、前苏联为代表的国家花巨大资金进行了月球探测.1969年,美国月球人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月球,开辟了人类就地探月的先河.经过十几年的宁静期后,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提出“重返月球”计划为起点,各个国家起动了新一轮探月热潮.在这股热潮中,  相似文献   

14.
正"格萨拉",在彝语中是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意思,人们把它诠释为"神仙的居所""人类心灵的家园"。这里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天然园林、高山草甸、湿地、天坑地漏、天然石林、地下溶洞等组合成了一幅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有着"小香格里拉"之称。不久前,经"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专家评审组"评审通过,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2)
正在近年来全球经济放缓、金价低迷、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我国黄金产业逆流而上,仍然取得了勘探、开采、选冶、交易、设计、加工、消费、投资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据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介绍,2014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451.80吨,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全年黄金消费量达到886.09吨,再次成为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四川德阳地区龙风水库西岸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迹象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滑坡的主要成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防治方案。研究表明,疏松透水的土层、较强的降雨以及人类耕作活动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天然状态下该滑坡稳定或基本稳定;在天然+地震状态下,该滑坡欠稳定或不稳定;在连续高强度降雨状态下,该滑坡不稳定。故采取截、排水及抗滑桩等工程措施是防治该滑坡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11)
<正>2017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主题是"弘扬丝路精神、共促矿业繁荣",论坛的多数议题也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在众多分论坛里,黄金与贵金属分论坛云集的各路大咖可以说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最佳践行者。《地球》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论坛分为"黄金‘一带一路’与绿色发展"和"黄金开发与投资"两大主题,既有行业领导主旨演讲,又有提问环节,内容丰富,讨论深刻,对我国黄金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11)
<正>自从我们的祖先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能,通过摩擦生火取暖、御敌和熟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存率,"火"的利用终于让人类从动物界中分离,走到了统治地球的霸主位置。如今的新人类为了过上美满文明的新生活,不断创新发现新的能源,甚至即将要在"冰中取火"。这种来自冰中的"火",其天然产出物俗名就叫"可燃冰"。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能  相似文献   

19.
京西矿震活动特征及其与天然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介绍了门头沟矿震的概况;对门头沟矿震与天然地震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门头沟煤矿矿震活动可作为一种较好的监视首都圈中西部强震的中尺度监测手段;论证了门头沟煤矿矿震活动作为首都圈地应力变化监测哨的地质依据,并初步建立了矿震作为地震前兆的力学模型;提供了矿震预测天然地震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大陆破坏性地震多发生在深度为5—25 km的地壳层,对于地壳层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实现地震预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观测量与地震层介质参数的关系,实现对地震层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地震预报的一种根本办法。近代地震学很早就提出,通过监测由地壳内部应力积累引起的地震波速变化来预报地震。天然地震和人工震源是人类探测地下结构的主要手段。人工震源克服了天然地震的时空分布不均匀、重复性差、震源位置不确定、信号源弱等缺陷,已成为"照亮"地下介质并且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