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针对传统全色锐化算法大多采用规则区域注入空间细节,而造成融合图像出现一定光谱失真和细节损失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全色锐化算法,该算法利用混合蛙跳算法(SFLA)自适应优化PCNN迭代参数,使PCNN每次迭代均按照最小交叉熵原则进行非规则聚类分割,对获取的非规则区域自适应注入高分全色图像细节信息,以获得细节和光谱信息保持更好的融合图像。通过WorldView-2和高分一号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参数PCNN全色锐化算法在多个空间细节和光谱信息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全色锐化算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中巴卫星IR MSS图像空间分辨能力的光谱保真融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提高中巴资源卫星IRMSS图像空间分辨能力的光谱保真融合方法。通过计算低分辨率图像上每一个像元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上一组子像元的平均亮度值及二者之差,将该差值与高分辨率图像上相应子像元亮度求和,形成新的图像。该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图像的空间细节,又具有低分辨率图像的光谱信息,从而实现融合图像信息保真。试验表明,光谱保真融合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光谱信息的前提下提高IRMSS图像的空间分辨能力,是一种新的简单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遥感图像融合中IHS变换和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保持的IHS变换与小波包分析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待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有了很大提高,图像纹理信息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通过对SAR图像与Landsat(TM)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保持光谱信息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连喜  梁波  刘晓梅  Yun Zhang 《测绘学报》2005,34(2):118-122,128
常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如IHS变换法、Brovey变换法和主成分变换法等在实施图像融合时,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光谱扭曲现象.探讨能有效保持光谱信息的EECN融合法.EECN融合法采用比值变换法,同时对参与融合的全色波段进行增强边缘,融合后的图像在光谱保持性能、分类精度等方面均较优.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综合、高效的利用,是遥感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主分量变换法,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拟真彩色融合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主成分分析融合法的光谱波段选择灵活和光谱信息损失小等优点,同时该方法还可获得逼真的自然色彩的融合图像,提高了图像的融合效果。利用QuickBird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了试验,并与色彩空间变换法(IHS)、比值变换融合法和乘积变换法等传统方法,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很好的保留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提高了空间细节的表现能力,是一种有效实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áTrous小波分解后的图像高频信息,采用局部方差的归一化加权融合方法融合图像,考虑了局部方差归一化过程中分母为零的情况。最后,融合结果既保留了多光像的纹理信息又保留了全色影像的高频信息,光谱信息更加丰富,目标细节更加精细,轮廓清晰可辩。  相似文献   

7.
丰明博  刘学  赵冬 《测绘学报》2014,43(2):158-163
将高光谱图像与高空间分辨率图像融合后,由于融合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改变了混合像元内地物组分比例,像元光谱信息较原高光谱图像光谱信息会出现“失真”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考虑混合像元内成分变化进行图像融合,首先利用投影方法模拟多光谱图像得到高光谱图像,并将模拟高光谱图像与原高光谱图像利用小波方法进行融合,融合图像不仅增强了空间信息,而且对光谱信息进行一定的修正,从而提高了环境异常探测等一系列应用的精度。利用Hyperion图像和SPOT-5图像进行融合实验,融合图像能够识别出87.2%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的融合,提出了基于IHS变换和小波包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作IHS变换得到3个分量:亮度I、色度H和饱和度S;其次利用小波包变换融合方法融合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与全色图像,并用融合后的图像替代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最后作IHS反变换得到新的多光谱图像.实验分析表明,新方法的性能优于IHS变换融合方法、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和基于小波变换与IHS变换融合方法,在保留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基础上,增强了融合图像的空间细节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一全  王志来 《遥感学报》2017,21(4):549-557
为有效融合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和全色图像的空间细节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蜂群优化和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域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Intensity-HueSaturation(IHS)变换,全色图像的直方图按照多光谱图像亮度分量的直方图进行匹配;然后分别对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和新全色图像进行NSST变换,对低频分量使用改进加权融合算法进行融合,以互信息作为适应度函数,利用混沌蜂群算法找到最优加权系数。对高频分量采用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方法进行融合,再经NSST逆变换和IHS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本文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信息熵、光谱扭曲度等客观定量评价指标上优于基于IHS变换、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非负矩阵分解(NMF)、基于NSCT和PCNN等5种融合方法。本文方法在提升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有效地保留了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遥感图像模拟真彩色融合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综合、高效的利用,是遥感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主分量变换法,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拟真彩色融合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主成分分析融合法的光谱波段选择灵活和光谱信息损失小等优点,同时该方法还可获得逼真的自然色彩的融合图像,提高了图像的融合效果.利用QuickBird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了试验,并与色彩空间变换法(HIS)、比值变换融合法和乘积变换法等传统方法,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很好的保留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提高了空间细节的表现能力,是一种有效实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云遮挡对高光谱影像的应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现有云去除方法通常利用时域近邻的同源影像提供辅助信息。然而,高光谱影像(如GF-5和EO-1高光谱影像)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导致同源辅助影像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地物覆盖变化。时间分辨率更高的多光谱影像(如Landsat 8 OLI影像)能提供时间上更接近于高光谱云影像的辅助信息,从而减少地物覆被变化带来的影响。为应对高光谱和多光谱波段之间差异较大的问题,本文基于空谱随机森林(spatial-spectral-based random forest,SSRF)方法,提出一种利用多光谱影像(Landsat 8 OLI影像)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厚云去除的方法,将其简记为SSRF_M。SSRF_M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使其能够综合利用多光谱影像所有波段的有效数据对各个高光谱波段进行重建。本文使用GF-5和EO-1高光谱影像进行模拟云去除试验,视觉和定量评价结果均表明,与利用时间间隔更长的同源辅助影像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获得更高精度的云下信息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12.
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框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继贤 《测绘科学》2003,28(3):13-16
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信息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过程,为提高遥感信息提取的自动化和定量化水平,本文针对变化信息本身的内涵(容)将这一复杂过程分解为变化位置发现、变化区域提取、变化类型确认以及变化信息表示等过程,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技术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本文的技术方法能有效应用于多时相遥感数据或已有土地利用与覆盖数据支持下的单一时相遥感数据情况下的变化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13.
一种遥感图像的坐标转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束炯  张晓沪 《测绘科学》2006,31(4):137-139,154
在遥感应用中,要将遥感影像的空间信息转换到其他坐标系中,一般通过几何校正来实现。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而且不可避免会引入新的误差。本文从坐标转换的角度出发,通过事先计算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结合遥感影像中储存空间信息的方式,推导出遥感图像坐标转换的计算公式,并由此推导出根据坐标转换参数计算重采样像元坐标变换函数。根据本文提出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遥感图像的坐标转换,将遥感图像的空间信息转换到不同坐标系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目标融合检测方法大都是基于多源遥感图像配准的,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成像机理不同的多源遥感图像的精校正和图像间的配准是十分复杂的,难以确保其配准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关联的多源卫星遥感图像的兵营融合检测方法.该方法不对图像进行配准,而是根据单源图像的目标自动检测结果,利用图像的大地坐标信息,截取包含目标的同一地区的局部遥感图像,再分别提取多源遥感图像目标的特征,并根据其中冗余的特征,对提取的目标区域建立关联,再由关联检验确保特征关联的正确性,最后对目标特征进行融合决策,得到目标融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多源遥感图像的信息,降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误判率,提高目标特征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JSEG改进算法在多光谱遥感影像区域分割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分割是对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提取与识别的基础,是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基于区域分割的JSEG算法是一种既融合了颜色信息又融合了空间信息的图像分割方法,在普通图像和视频图像中都能得到良好的分割结果.将这一算法引入到遥感影像的分割中,并对其做出改进,使之适用于多光谱遥感影像和纹理特征复杂的遥感影像的区域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好的解决了由于影像中复杂的地物信息而产生的不同区域边界模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学形态学和相位编组SAR影像道路自动提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SAR图像中固有的斑点噪声的强烈影响,某些对于光学图像有很好效果的边缘检测算子,但是对于SAR图像来说,效果很差,本文应用一种改进的基于图像统计信息的局部线特征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统计信息对图像进行局部特征检测,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去除内部空隙并细化得到道路段,将道路段进行相位编组,进而自动提取出道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学形态学着重于分析和处理图像的几何结构信息。根据这一原理,在图像分类预处理过程中,对各种地物区域的几何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构造相应的结构元素,然后对图像进行形态迭代分解法(IMD,Iterative Morphological Decompostion)变换。在变换结果中,地物区域的灰度信息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同时区域的几何结构特点和独立地物得到了有效保留。将多光谱图像的IMD变换结果进行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多光谱图像分类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介绍了遥感影像融合的理论和方法 ,然后在讨论多进制小波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的多进制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算法 ,该算法根据待融合影像分辨率之比确定采用多进制小波 ,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待融合影像的信息 ,防止影像信息的丢失。通过对具体影像的实验 ,证明融合后的影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待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 ,同时提高了待融合影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文中给出了SPOT全色影像与SPOT多光谱波段影像、SPOT全色影像与TM影像的融合结果 ,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证明了本方法的优越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信息提取遥感影像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地信息提取精度与影像的空间尺度有关,又与提取目标的特点有关。目前用于绿地信息提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主要有QUICKBIRD、IKONOS和SPOT5,不同尺度影像对绿地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还缺少相关的研究。本文利用目视解译方法,研究三种尺度遥感影像提取绿地信息的精度。结果表明,三种影像中,由于QUICK-BIRD影像有更详细的空间结构,更适合于城市绿地零星分布特点,在以7层建筑物以下为主的研究区,绿地信息提取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交互式遥感影像解译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解译者的行为决定了系统相当一部分性能。解译行为是一个不断重复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深入研究解译者的信息加工模式,是提高遥感影像解译质量和解译速度的核心。随着认知工效研究的深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基于“刺激(S)-机体(O)-反应(R)”的影像信息认知模式已不能满足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对影像解译系统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对解译者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解译者在解译过程中对遥感影像的信息处理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作用和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分析结果将为影像解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和相关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