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省表层岩石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丰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俭  方正康 《浙江地质》2002,18(1):9-20
本文给出了浙江省及各地层分区的表层岩石41种元素(含氧化物)地球化学丰度,全省及浙西北,浙东南地层区的43种元素(含氧化物)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丰度;全省11个构造分区1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离差及异常下限值,并详细的介绍了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方法和质量,以及丰度值的计算方法等,从而为浙江省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表壳元素丰度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蔡以评  郭小平 《福建地质》1997,16(3):105-109
按新一代福建省地质图的岩石地层和侵入岩谱系单位划分的岩石类型采样,经无污染加工,制备组合分析样,由国同3家权威实验室,用中子活化法等15种分析手段,定量测试62种元素,又按构造区和岩石类型制备大组合样测定15种元素。采用福建地壳厚度31.5km,三分法地壳模型,计算福建省表壳、各地质构造单元、以及四大岩石类型的元素丰度,初步讨论福建省地壳与各地质构造单元的主要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3.
汪洋  胡云中等 《矿物岩石》2001,21(3):200-204
根据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300余件岩石样品分析结果,我们对该地区三叠系地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明显富集As,Sb和Ca元素,亏损碱金属元素K,Na,LIL元素Ba,Th以及相容元素Co,Cr,Mn,Ni,V且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在成矿元素方面,研究区三叠系地层富集Pb,Sb,且Cu,Au,Zn的丰度值明显高于华北地台表壳(出露地壳)。根据微量元素比值推断,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的物源区在地球化学成分方面较典型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山地区(42~44^oN,81~89^oE)1:20万,七探采集的9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天山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归算。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天山地区表壳元素丰度富集SiO2、MnO和Ag、As、Hj、Sb元素,明显亏损CaO和。Be、Co、Cr、Ni、Mo、Sn,V、W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该区表壳的Ba/La、K/La、K/Th、Nb/La、Th/La、Y/La值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值相当;而K/Na、La/As、La/Sb值明显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该区表壳化学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同时表现出相对富钠和As、Sb元素的特征;这一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内出露的表壳岩石主要是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的产物有关,相对富钠的成分特征与岛弧岩浆活动中的Adakite质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汪洋  胡云中  邓晋福 《矿物岩石》2001,21(3):200-204
根据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 30 0余件岩石样品分析结果 ,我们对该地区三叠系地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明显富集As,Sb和 Ca元素 ,亏损碱金属元素 K,Na,L IL元素 Ba,Th以及相容元素 Co,Cr,Mn,Ni,V ,且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在成矿元素方面 ,研究区三叠系地层富集 Pb,Sb,且Cu,Au,Zn的丰度值明显高于华北地台表壳 (出露地壳 )。根据微量元素比值推断 ,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的物源区在地球化学成分方面较典型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6.
夏希凡  汪洋  杜佩轩 《新疆地质》2006,24(4):392-394
根据西准噶尔地区1∶20万化探均匀采集的780余个岩石样品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6种元素丰度值.同时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氧化物,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了归算.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在化学成份上相当于花岗闪长岩.与日本岛弧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富集TFe2O3、Na2O、TiO2、P2O5和Cu、Sr,而亏损CaO和Co、Cr、Nb、Ni、Pb、Sb、Th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西准噶尔地区表壳的K/La、K/Th、Nb/La、Th/La、La/As、La/Sb等比值与日本岛弧上地壳相应元素比值相当;而K/Na比值低于岛弧上地壳,La/Cr比值高于岛弧上地壳.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在成分特征上与典型的岛弧造山带上地壳相近.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是影响和制约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7.
汪洋  杜佩轩 《世界地质》2004,23(2):144-148
根据阿尔泰地区1:20万化探均匀采集的11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阿尔泰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同时对其中的SiO:、Tio:、A12O3等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了归算。阿尔泰地区表壳在化学成分上相当于花岗闪长岩。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明显富集。MnO、P205和As、Li元素,略富集SiO2和Sb元素,亏损CaO、Na2O和Pb、U以及相容元素Co、Cr、Ni等。阿尔泰地区表壳的K/La、K/Na、K/Th等元素比值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比值相当;而La/As比值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Th/Pb、Th/U、La/Cr比值高于全球大陆上地壳。阿尔泰表壳在成分特征上较典型的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成熟。加里东期、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以及海西期后的成岩成矿事件是影响和制约阿尔泰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8.
区内变质深成岩由阜平岩群变质表壳岩经深部重熔作用形成,典型特征是低钾富钠,具有TTG岩石特点.经对变质深成岩成矿元素的研究表明:①Au元素丰度值很高(平均2.10×10-6),远远高于世界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及地壳中Au元素的丰度值;②Au元素浓集克拉克值(488.37)远远大于1,呈非常强的富集状态;③Au元素在变质深成岩中的变异系数(0.65)几乎是区内变质表壳岩中Au元素的2倍,有利于Au元素的聚集成矿.故变质深成岩应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  相似文献   

9.
在详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变质岩-花岗岩区28种岩石Au、Ag、Cu、Pb、Zn、As、Sb、Hg,获得了岩石的元素丰度及研究区元素丰度;并以浓集克拉克值(研究区)和变异系数为主,讨论了不同岩类岩石微量元素丰度及其特征,提出了寻找金银多金属矿、特别是判断有关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洋 《城市地质》2005,17(2):14-19
根据东准噶尔地区1:20万化探均匀采集的9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同时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了归算。东准噶尔地区表壳在化学成份上相当于花岗闪长岩。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明显富集Na2O、MnO和As、Sb、Ag元素,略富集SiO2、TiO2、P2O5和Y,明显亏损Co、Cr、Mo、Ni、Sn、W等元素,亏损CaO、K2O、MgO和Be、La、Nb、Pb、Sr、Th、U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东准噶尔地区地区表壳的K/La、K/Th、Nb/La、Th/La、La/As、K/Na比值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比值;而La/Cr比值高于全球大陆上地壳。东准噶尔地区表壳在成分特征上与典型的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接近,但较后者略为成熟。加里东和海西期造山作用是影响和制约东准噶尔地区表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金矿田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与金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变质岩是由表壳岩经过区域变质、深部重熔、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典型特征是低钾富钠,具有太古宙TTG岩石特点.Au元素在太华群岩层、岩石中分布不均匀、多重母体分布是造成现今太华群金丰度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Au元素在太华群地层和侵入于其中的花岗质岩石遭受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曾经历了非均一化作用并产生早期活化转移,在一些部位贫化,在一些部位富集,富集部位就可能形成矿床.硫、铅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证实了成矿物质来源于该套古老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地壳元素丰度与岩石平均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迄今我们习用的地壳化学元素丰度和岩石平均化学组成的文献值大多是收集的汇编数据,不少微量元素特别是贵金属等难测元素的丰度所依据的样品的代表性和测试质量难以考证,其值存在着颇大的不确定度。本研究立足于实测资料,在中国东部系统采集了各类火成岩和变质杂岩体及各时代的标准地层剖面岩石样品28253个,组合成2718个分析样。采用中子活化等15种可靠分析方法测试,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质量监控。求得的华北地台地壳、中国东部上地壳和出露地壳及各类岩石的78种化学元素丰度,显著改善了地壳和岩石的化学元素丰度,填补了多种岩石微量元素丰度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大陆壳体的放射性生热元素丰度的大地热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据《中国大陆壳体的区域元素丰度》一文给出的壳体放射性生热元素铀、钍、钾的丰度,计算出中国大陆三个主要壳体的平均热流值,将其与实测大地热流平均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不满足实测大地热流值的约束,这意味着该文给出的铀、钍、钾的丰度值偏高。我们认为,根据区域地震剖面地震波速推断岩性,再利用出露地表的相应岩石的成分估计地壳或地幔放射性生热元素丰度的方法,缺乏十分可靠的理论或实验基础。同时该文给出的中国大陆壳体的其他强不相容元素的丰度值是否可靠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过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HZ21井珠江组碎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碎屑岩中MnO、Na2O、P2O5和TiO2含量与PAAS中这几种组分的含量相近,但是,与PAAS相比,研究区碎屑岩富集SiO2,贫Al2O3、Fe2O3、K2O和MgO。泥岩中亲石元素Ba的含量略低于上地壳丰度,而远高于下地壳丰度;过渡元素Cr的含量略高于上地壳丰度,而远低于下地壳丰度;不相容元素Th的含量略高于上地壳丰度值,远远高于下地壳丰度。砂岩中亲石元素Ba的含量与上地壳丰度相近,但远高于下地壳丰度;不相容元素Th在NSQ1、NSQ2层序略低于上地壳丰度值,在NSQ3、NSQ4层序中则高于上地壳丰度值。REE分布模式与上地壳相似,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均一,Eu负异常,且在NSQ1、NSQ2中,Eu异常值大于PAAS的Eu异常值,而NSQ3、NSQ4的Eu异常值小于PAAS的Eu异常值。主量元素比值和非迁移性微量元素图解显示源岩以长英质岩石为主,NSQ1、NSQ2层序以沉积岩钙质泥岩物源为主,而NSQ3、NSQ4层序为花岗岩、碱性玄武岩和沉积岩钙质泥岩混合物源的特点。从SiO2-K2O/Na2O、La-Th-Sc判别图及Ce异常值的分析认为,源区的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Al2O3/Na2O比值及化学蚀变指数(CIA)反映了该地区整体处于湿热气候条件,但NSQ1、NSQ2层序湿热程度较高,风化程度较强,而NSQ3、NSQ4层序湿热程度较低,风化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15.
陕西秦巴地区地层、岩石金的丰度大多低于地壳丰度值;金元素含量在空间上、岩石中以及构造带中的变化,找金综合信息异常分布的若干特征等都说明秦巴地区构造作用是金矿的主导控制因素,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  相似文献   

16.
核爆炸玻璃、撞击玻璃和玻璃陨石源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核爆炸岩石熔融玻璃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与超速陨石撞击坑的熔岩进行比较,获得在远离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各种玻璃和熔岩在化学成分上分布十分均匀的重要结论。岩石玻璃和熔岩是由基岩各组成岩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熔融形成的。它们的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受基岩元素背景值制约。文中根据熔体和靶岩的化学成分,计算了熔岩各组成岩石的百分比。玻璃陨石是地壳岩石受撞击熔融形成的。同一撒布区的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相近,说明起源于同一源坑;而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的不同,则说明母岩组成分量的差异。因此,文中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各玻璃陨石的组成源岩。澳大利亚撒布区的玻璃陨石,Al2O3,K2O 和Na2O 与 SiO2及 K2O/Na2O 比值不完全相同,说明澳大利亚撒布区存在着几个不同的源岩和源坑,至少有印支、爪哇、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四个相应撞击坑。  相似文献   

17.
运用区域大规模采样方法,通过对采集于内蒙古5条地震剖面的392个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计算,得到内蒙古地区出露地壳的12种常量元素(氧化物)及40种微量元素的丰度。计算方法主要采取每个时代地层用其标准剖面中各个岩性岩石厚度权重进行加权,而后按地质图上各地层及岩体出露面积进行加权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元素丰度经地表热流值、地震平均波速及元素比值方法检验后证明在合理范围内。将常量元素与不同研究者所得的上地壳元素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后可知,内蒙古地区出露地壳与全球上地壳组成基本一致,平均成分为花岗闪长岩,只是其中Ca、Mg的含量略低。由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元素比值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两个主要构造单元——内蒙古地轴和兴蒙造山带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地轴具有强烈的壳内分异作用,而兴蒙造山带则具有较强烈的地壳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宝泉 《福建地质》2005,24(4):221-228
通过闽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岩石共生组台特点以及各层组岩石多元素定量分析结果的研究,阐述了闽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金、银、锡、钽等成矿元素丰度特征。统计表明,微量元素、成矿元素局部明显偏高或偏低,与混合岩化作用或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选取四川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分为龙门山区、盆周丘陵区和平原区3个区,通过等值线图得出磷的大面积异常区分布在人口密度大、工农业发达的平原区.并依据浅层土壤中关系较密切的3类基本元素组合共16种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成都盆地平原区浅层土壤中磷来自:①龙门山的震旦纪、寒武纪、泥盆纪含磷地层(磷矿)及表壳岩石风化后通过成都盆地平原区三大流域--沱江、岷江、蒲江水系影响整个平原区冲洪积沉积物(后改造为水稻土)的自然源;②人类工农业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叠加的人为源.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东段的变质地层格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完成的大别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大别山的中深变质杂岩解体为变质变形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两部分,但所建立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大多沿用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层名称。与之同期,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发现以来的地质研究也揭示出大别山中深变质岩的主体为正片麻岩,并以变质特征及其构造属性划分出4个构造单元。本文依据前人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将大别山的变质地层划分为4个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单位,3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论述了它们与区域地质调查所划分的地层单位的对比,以及与4个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