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森林建设管理中充分利用3S技术对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存储、分析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城市森林的建设质量与效率。本论文分析了城市森林建设各阶段对3S技术的应用需求,并以太原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为例,阐述相关技术路线与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李静兰 《东北测绘》2014,(2):135-138
在城市森林建设管理中充分利用3S技术对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存储、分析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城市森林的建设质量与效率。本论文分析了城市森林建设各阶段对3S技术的应用需求,并以太原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为例,阐述相关技术路线与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3.
海岛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效应及其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岛型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区,利用1987—2007年5个时期的TM/ETM+遥感数据,综合运用景观要素遥感解译、景观指数法、生态服务价值量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景观格局效应对厦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厦门岛城市森林面积自1987年以来一直趋于减少,在2002年达到最低值;其生态服务价值同样在2002年达到最低水平,为12.81亿元/a;2007年有所上升,为13.63亿元/a,其中,占城市森林总生态服务价值比重最大的是涵养水源功能,其次为固碳释氧功能;②厦门岛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与斑块密度、斑块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与建成区面积的关联度较低,表明厦门岛建设用地以侵占城市森林以外的其他景观为主,岛内城市森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生物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其估测方法可以分为传统地面实测法、遥感监测法和综合模型法.随着生物量估测从样地研究发展到区域应用,空间尺度的增大导致宏观资料和参数的获取存在很多困难.在深入分析目前应用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方法及原理基础上,系统评述了统计模型、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5.
曹春香  徐敏  何祺胜  张颢 《遥感学报》2009,13(S1):401-407
森林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森林健康评价的指标选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实效性、综合性、可重复性和成本低等优点, 能为传统上只依靠野外实地调查进行的森林健康研究提供广域的、定量化的表达方法, 因此用多源遥感数据诊断森林必将成为森林健康研究的理想手段之一。论文将从森林参数的反演、森林火灾的监测以及森林病虫害监测三个方面入手, 综述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森林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和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加强,文化产业和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物质消费品产业成长空间也日益增大,怎样确保文化健康发展成为眼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第十届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高级顾问舒惠国就此撰文阐述文化的科学去魅与复魅,以期文化产业的健康成长。本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当前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各国携手发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因此,实施森林治理、发展现代林业是全球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但因全球森林治理体系和机制仍不健全,使得世界林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需要加强对全球森林治理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韩国林业局(Korean Forest Service,KFS)为了更好地贯彻韩国森林规划,通过使用各种森林数据库,包括森林类型地图和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建立了基于GIS的森林灾害管理系统.同时基于森林灾害数据库,建立了森林信息共享平台、森林信息共享门户,用于林业信息与林业专题图的共享.其针对韩国林业局的业务,还构建了森林灾害管理系统,包括森林灾害数据库管理系统、森林火灾管理系统、森林病虫害管理系统、山体滑坡管理系统.韩国森林灾害管理系统使用实地监测工具,预测与森林空间信息有关的森林灾害信息;通过监测防止森林灾害发生,在发生灾害时减少识别时间.通过森林灾害管理系统,可以链接各种政府机构和信息,以实现对火灾、山体滑坡、病虫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提供空间information–based位置信息服务,韩国森林灾害管理系统还能给现场提供快速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南方山地森林蓄积量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我国南方山地森林蓄积量遥感估算精度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森林反射光谱的内涵。本文对南方山地森林反射光谱进行了分析,利用“条件均化”准则,提高了同类地物亮度的一致性;利用DTM,进行地形辐射校正,以消除地形辐照度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K-T变换提取了林分光谱特征和林分环境特征,建立了森林光谱信息与环境信息间的关系,构造了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蓄积量遥感估算模型。经试验,结果较为理想。对主要林分类型,其估算精度达到90%,因而可用于南方山地。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是制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安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为试点区域,分析了现有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及核算体系,针对核算的关键难点和问题,以核算体系合理、模型可操作、数据可获取及参数设置科学为原则,构建适用于安吉县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理论技术方法,实现对安吉县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量化核算。结果显示,2018年安吉县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5.37亿元,每公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80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集成地理探测器与随机森林模型的城市人口分布格网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尺度的城市人口分布信息是城市资源配置和综合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白云区及黄埔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人口统计、夜间灯光、兴趣点及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人口分布的影响因子,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开展人口分布空间格网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相关分析相比,地理探测器能够更为准确地识别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人口分布格网模拟结果与街道(镇)实际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74,平均相对误差约为30%。相比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蔡红 《今日国土》2013,(12):21-22,20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内涵界定 我们经常提文化旅游.也提及文化创意旅游.但是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旅游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历史文化、城市内涵及艺术价值正在被人们认同和发掘.旅游地图作为提供城市旅游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是游客了解城市的窗口,更在传播名城文化和树立历史名城形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针对学术界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确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还缺少足够探讨的现状.该文首先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进行了概念界定,进而从探寻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以文化基因理论和古城复兴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主题内容选取的"标志—脉络—城区"理论框架.最后,以《"遇见长安"旅游地图》为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选取和表达策略进行了说明,以期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SPOT5遥感影像的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上海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实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展SPOT5遥感影像在估测城市森林LAI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实测LAI与三种植被指数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6,其中MSAVI的相关系数最高(r=0.66),其次为MCARI(r=0.64)和NDVI(r=0.62)。说明ND-VI仍受到背景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植被指数MSAVI和MCARI,由于能进一步消除土壤背景和叶绿素的影响,对叶面积指数比较敏感,能更好地与叶面积指数建立关系,能更好地用于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的遥感反演。本研究可为快速定量评估城市森林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杰 《今日国土》2023,(5):30-33
殷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的重要一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研究殷商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殷商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源头特色作简要论述,以企佐证殷商文化对殷商部族兴盛发展起着重要的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车载激光扫描的城市森林三维绿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森林绿量估算研究不足的现状,该文提出了结合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和车载激光扫描技术估算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方法:首先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道路两侧单株树的生物物理参数,再结合从航空遥感影像中提取的植被分布,对均质城市森林片区进行三维绿量的拟合计算;最后以上海市滨江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拓展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的领域,为城市绿化信息的获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尺度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尺度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以南昌市为研究区,划分了300×300、500×500、700×700共3种格网尺度。使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目标向量)量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结合POI点、微博签到点与道路网数据(特征向量),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尺度下两者之间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①3种尺度下RSEI与POI点、微博签到点与道路网均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且负相关性最优的为RSEI和微博签到点数据,最差的为RSEI和道路网数据。②300×300尺度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随着尺度的变大,拟合的效果会越来越差。③无论尺度如何变化,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拟合的标准化残差ε均呈正态分布;且随着尺度的变大,ε值空间分布的随机性也逐渐增大。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度量尺度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虎穴寺奇遇     
尼佬  理池 《地图》2019,(2):143-143
这是我第二次上虎穴寺了,开始我有点儿不想去,可是没办法,这是不丹旅行总会给你的艰难结束曲,当然也是快乐结束曲。半天的徒步一直是在森林里,提醒你这个事实:不丹的城镇、乡村和稻田,永远只是无垠森林的点缀。  相似文献   

19.
朱炳贵 《地图》1999,(1):39-43
地图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语言,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人类智慧结晶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地图,凝结着人类的价值观念、创造精神、审美意识;同时,地图作为人类用图形方式表达对世界认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手段、文化工具,它对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地图文化发展历程掠影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  相似文献   

20.
遥感在森林精准培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凯  曹林 《遥感学报》2021,25(1):423-438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口增长,中国木材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高。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迫切需要更为高效、高质量地培育森林资源,在定向培育和集约经营等的各个环节实现培育技术精准化。现代遥感技术所构建的多平台、多角度、多模式立体观测体系及定量分析方法是森林精准培育的关键技术。以遥感技术为核心所构建的从土壤类型分析、土地适应性评价、生态环境模拟到林木育种、灌溉施肥、林木长势监测、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精准化的森林精准培育新体系,将全面支撑现代林业的整体提质增效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RGB相机、多光谱、高光谱、激光雷达、热红外和荧光传感器在森林精准培育中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特点及测量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然后,重点介绍了遥感在林木良种选育、营养胁迫监测诊断及水肥精准喷灌以及森林病虫害防治与健康评估这3个森林精准培育重要方向上的应用,并分析了各应用方向的共性需求;最后,从3个方面,即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及3S技术集成,以及遥感数据与生理生态模型和辐射传输模型等的集成应用,分析了未来遥感技术在森林精准培育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