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技术和方法出发,总结了多年决策气象服务经验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决策气象服务知识体系涵盖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文中特别指出其知识体系应涵盖决策气象服务人员思维方式、决策气象服务机制及服务方式和服务技巧、决策气象服务技术支撑平台、通俗性语言特点和决策气象服务建议等方面内容,并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敏感性和通俗性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农村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聊城市气象局做了积极探索,利用移动公司的MAS系统实现了"气象灾害预警村村通"。文章介绍了气象灾害预警村村通的实施方法步骤、实现流程、预警服务情况等,为各部门在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烟台公众气象服务个人质量评价流程、评价方法、评价依据、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能够便捷评价个人服务质量的评价平台。解决了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结果单一、可统计性差、可溯性低、客观性低、过程繁琐等诸多问题,对公众气象服务个人质量的评价给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气象服务情况为例,指出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的必要性,以统计学为基础,将密切值法应用于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中,进行了基于密切值法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应用,以公众问卷调查数据为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莱西市中心城区、姜山新城、大沽河城区、青山旅游、田园生态等5个功能板块农村社区气象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当前农村社区气象服务应用技术的种类、结构、功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息、气象信息广播系统、气象信息显示系统、气象信息服务站、手机客户端、"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7种气象服务应用技术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给出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气象服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微博成为了最亲民的公共气象服务方式之一,在日常的气象信息服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的粉丝数据和2016—2018年热点微博特性进行分析,挖掘用户和热点微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业务实际和未来发展,探究气象服务微博的制作技巧,提出改进措施,旨在增强业务人员对微博传播机制和引导策略的理解,扩大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的品牌影响力,推动气象服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阳谷县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依托阳谷县气象局官方网站,基于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利用My SQL数据库,通过J2EE开发平台和MVC框架,研发了"阳谷县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中短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具有气象科普和政策法规宣传,以及需求信息反馈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总结青岛市气象微博开播两年来积极作用显示,该平台发挥了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窗口的作用,显现出了官方平台的权威性,灵活的交流平台也推动了气象部门科普工作的日常化,同时也存在微信等新媒体冲击下用户增长乏力、信息包装亟待提高等问题,有待于把握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快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注重发布形式的多样化,以构建更为高效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央气象台决策气象服务智能移动终端(简称为"决策服务App")是在发展智慧气象的大背景下,针对桌面应用、网站等传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存在时效性、移动性不足的问题,利用最新的移动互联技术,面向决策服务领导和一线决策服务人员设计研发的手机应用程序。在研发过程中实现了基于WebGIS和OpenGL ES技术的渲染引擎、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用户行为统计,以及高安全性等多项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包括基于精细化智能网格的城市天气预报、决策服务产品、实况监测及其统计查询,以及预警预报在内的主要功能。决策服务App在日常天气预报业务、国家重大会议与活动,以及特大灾害的气象保障服务中提升了中央气象台和各级台站的精细化分析和决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资料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流程。该软件可以统计当年周、旬、月、季、年等时段的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等气象资料,可以与对应时段的常年值和去年值进行比较,同时将比较结果生成固定格式的文本文档,为气象服务和农业气象服务材料的编写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1.
帆船比赛是与气象关系最密切的比赛项目。以青岛8,9月份的天气为分析、预报的对象,在深入分析及参照悉尼2000年奥运气象服务的预报技术组成、实施方法与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青岛奥运帆船比赛气象服务体系中关键性环节的技术要求与技术构成。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GIS青岛气象资料预报服务系统;(2)青岛地区站点的布设及资料观测系统;(3)青岛夏秋Nowcasting集成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2.
海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海洋气象服务,随着GIS、Web服务等计算机和船舶通讯技术的发展,海洋气象服务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以GIS为支撑的海洋气象信息库的建立变得日益现实,它的出现不仅有助于人们直观理解和分析大气海洋环境特征的分布情况,克服目前我国海洋气象服务的种种困难,而且必将有助于揭示海区气象环境的变化规律,增强目前海洋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提高海洋天气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灾害性天气的总结是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有效途径,而决策气象服务是围绕天气变化进行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服务,是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天气预报预测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和增强,决策气象服务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对2018年全国灾害性天气特征和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业务实际和未来发展,探讨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旨在建立灾害性天气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内在联系,增强业务人员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知和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深度理解,以预报发展推动服务水平提升,以服务需求促进预报技术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的决策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建设成果丰硕。"一带一路"涵盖亚、欧、非三大洲,地域广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大。文章从"一带一路"区域的气象灾害事实为出发点,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并结合中央气象台的实际业务能力和潜力,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提出:1)建立"一带一路"专项气象服务机构,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业务,有利于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2)加强国际合作,实现资料共享,提高气象服务能力;3)加强"一带一路"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规避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4)拓展"一带一路"气象服务的传播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杨春庭 《海洋预报》1991,8(3):46-51
前言 闽东渔场的冬夏各月海水表层水温平均在10°~28℃之间,很适宜海带人工养殖。 海带育苗的关键是在采孢子的气候选择上,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苗选在“白露”节气过后,气温在≤23℃的9月上旬末、中间初的第一次或第二次冷空气影响下的北风阴雨天气比较理想,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采下来的孢子,其优质苗率高达90%以上,经济效益可超过百万元以上,因此对海带育苗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气象服务成为气象服务部门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多年来气象服务的实践经验中,得出几种适合海带育苗的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供气象服务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内容是南通洋口港海洋气象几种环境要素的分析和预报。选取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为预报因子,采用0,1回归方法,建立了四个关于海洋表面上的风力等级预报方程;采用三个简明的数学表达式反映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投票法作出近海最大波高预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全年逐日、逐月高(低)潮时客观预报;采用误差分析法预测潮水到达紫菜养殖区或港口施工区的时间;实现了洋口港海洋气象4个要素的定量预报,并投入到紫菜养殖生产和洋口港海上施工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应用,其预报可信度受到了用户和海事等相关部门的认可与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县市局气象资料的正常接收,提升气象监测、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资源利用能力,使县级气象部门在气象资料的信息量、时效性和可靠性方面有大的提高。文章介绍了县局CMACast系统结构,县级CMACast系统应用,资料推送以及软硬件工作环境,并对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文章基于国内外港口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通过降低灾害风险和延长作业时间评估宁波舟山港的港口气象服务效益,并提出定制式港口气象服务的必要性和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灾害风险可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2个方面分析,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承灾体脆弱性指数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快速上升;提供针对性港口气象服务后的港口作业时间不断延长,作业时间延长效益每年可达数亿元且会进一步提高;定制式港口气象服务须关注需求引领、专属产品、综合平台和高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系统以GIS技术为基础,应用VS2005+Oracle11g技术,采用B/S架构,集高速公路气象监测实况采集、交通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制作分发和交通气象服务产品接收显示于一体。实现了对气象、交通部门的多种实况信息的采集和显示;基于地图的交互式可视化预报制作技术,通过圈画区域的方式,实现对区域内不同的服务对象智能分发相应的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交通部门和公众出行提供实时预报预警服务。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较强扩容性,支持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监测站的增加和扩展;接受专项气象预报方法和工具的添加和修正;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随时增添新的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20.
系统主要采用ArcGIS Server和基于js的WebGIS技术,对海洋气象服务所需的数据资源和预报业务流程进行了充分融合,实现不同功能区用户对信息的叠加分析。主要功能包括风情雨情以及能见度等实况天气的实时显示监测、精细化数值预报、预报质量检验评估、雷达图的动态显示等。提高了青岛海洋的气象服务能力,为各用户提供了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