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麓,兼有"迎风坡"和"喇叭口"的地形特点,降水特多,有"天漏"之称,因此,降水预报在当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需求,降水预报朝"精细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本文基于"雅安天漏"研究等方面的结果,给出了考虑了系统性降水、热力降水和地形雨的降雨量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做了"精细化"降水预报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雅安天漏”研究 I:天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麓。由于特定的地理和地形条件所致,降水特多,夏季暴雨频繁,历来素有“天漏”之称。本文基于大量的“雅安天漏”(区域暴雨)个例资料,从气候、大尺度环流、物理量合成、地形作用和中尺度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雅安天漏”是在青藏高原东坡特定的地形作用下产生的特殊降水现象,其气候特征具有显著的中尺度特点,“夜雨”显著,环境场条件和中尺度系统的物理量结构等方面,都有异于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的暴雨。  相似文献   

3.
《气象》2021,(6)
定量降水预报(QPF)是中央气象台最传统且最核心的天气预报业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降水预报精细化程度需求越来越高,提升降水预报的精细化水平成为中央气象台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目前中央气象台制作和发布空间分辨率5 km,未来3天逐1 h时间间隔、未来10天逐3 h时间间隔的网格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并发布雨、雨夹雪、冻雨和雪降水相态及新增积雪深度的精细化预报产品。本文围绕精细化降水预报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回顾了中央气象台在数值模式精细化降水预报、时空精细化降水预报技术、降水相态和新增积雪精细化预报技术以及精细化检验评估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并思考目前精细化降水预报业务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以期为中央气象台和全国精细化QPF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雅安天漏”研究》的结果,总结出了“雅安天漏” (雅安地区≥2站日雨量≥50mm的降水过程)的预报思路及有关指标,特别重要的是,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也提出了客观的和业务化的预报方法。可供预报人员在研制预报方法时或暴雨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ECMWF模式预报的台风降水地形订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燚  钱浩  罗玲  余晖 《气象学报》2019,77(4):674-685
为了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ECMWF模式预报的台风降水较实况显著小的问题,对Smith 1979年提出的地形降水方程进行改进,提出以饱和湿层高度作为方程积分上限,针对不同高度地形设定不同的降水效率;以无量纲湿弗劳德数大于1作为有、无地形降水的判据;利用ECWMF细网格预报场,通过迎风坡地形降水估算方程来订正模式预报的台风降水。用该地形降水订正方法对1617号台风“鲇鱼”的降水进行了订正预报。结果表明,虽然在一些小尺度地形区域会产生明显的空报,但是对于大尺度地形区域的强降水有显著的订正效果。对1513、1521和1614台风的订正结果进一步表明,该地形降水订正方法对改进台风极端降水预报效果显著。需要指出的是,采用的地形降水订正方法仅考虑了稳定条件下的地形降水,对于其他情形下的地形降水订正方法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1、程序概况本预报方法程序,主要根据《“雅安天漏”研究》和《“雅安天漏”预报》的结果编制而成。编制中也注意继承和吸收了过去雅安暴雨预报方法研究方面的一些富有实效的成果,如《雅安地区暴雨物理综合预报方法》、《雅安地区的暴雨预报》等,同时也有机地纳入一些有很大实用价值的老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规则。  相似文献   

7.
“雅安天漏”研究 III:特征、物理量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的这一部分首先进一步分析了第二部分的预报结果,结果发现,在本文第二部分所建立的模式,不仅较好地预报出了24小时总降水量,而且也较好地预报出了“雅安天漏”的降水特征和降水中的物理结构。模式基本上抓住了形成雅安降水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数值模拟试验得到了形成雅安降水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雅安天漏”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并用该模式对10个“雅安天漏”个例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该模式动力框架的主要特点是:(1)模式的基本方程组便于构造出完全能量守恒的差分格式;(2)采用了静力扣除;(3)模式的垂直坐标选用了η坐标;(4)选用E网格作为变量的水平分布形式;(5)位势高度与其他预报量在垂直方向交错分布;(6)对E网格的波解分离问题采取了特殊的处理技巧;(7)首次采用“半格距”差分解决了矩形E网格及球坐标E网格沿对角线的差分计算;(8)采用显示分解的时间积分方案;(9)尽量保留初始场信息。模式的物理过程主要包括:(1)大尺度凝结降水;(2)对流调整及对流降水;(3)水平扩散和垂直通量输送;(4)地面辐射收支和边界层参数化。试报降水的主要降水中心及降水范围与观测分析比较相似。大于10mm和25mn降水的TS平均评分分别为0.41和0.32。  相似文献   

9.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西接青藏高原,地处高原东南麓陡峭坡地边缘,兼有“迎风坡”和“喇叭口”的地形特点。无论是年雨量、年雨日或大到暴雨频数,雅安都是高原东侧的一个最大值区,历来素有“天漏”之称。1984年,彭贵康等人的工作,从气候角度研究了雅安地形与降水的关系,基本弄清了雅安“雨多”和“雨大”的原因,但在数值及动力研究方面,迄今仍为空白。  相似文献   

10.
边界层参数化对“雅安天漏”降水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2001年7月3个“雅安天漏”个例,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进行模拟,着重研究了MRF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雨量中心强度和雨区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MRF方案的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并能很好地刻画雅安暴雨时的纬向垂直环流结构;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特别是降水有明显日变化的地区,边界层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黄河“96.8”洪水是一次重要的强降水过程引起的,黄河流域地形复杂,而且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预报难度较大,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REM模式(简称LASGREM)对这次洪水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报。同时应用LASGREM的输出产品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黄河“96.8”致洪暴雨的模拟预报能力较强,适合于黄河水文气象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2.
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郑州站单日降水量(552.5 mm)和1 h降水量(201.9 mm)皆打破了该站建站以来的历史纪录。本文采用地面降水观测、静止卫星观测、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式预报数据对此次过程开展了多模式预报偏差原因分析和江苏省精细化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Precision 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ystem,PWAFS)的极端强降水预报能力分析。主要结论:1)此次暴雨过程因副热带高压西伸与台风”烟花”加强使二者之间的东风急流加强,并叠加地形的抬升作用而引起,前者提供了大尺度水汽条件,后者提供了局部动力条件;2)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模式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的降水落区较好,中心略偏北,但强度显著偏低。PWAFS模式预报的降水量级高于全球模式,且具有沿地形分布的特征,但存在降水位置偏西和降水范围更为孤立等问题。3)结合再分析资料和PWAFS预报,对应此次强降水区域,7月20日白天存在中低层切变发展成闭合低压系统的过程,为对流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60周年国庆天气服务中,使用ARPS实时分析预报系统,将地面观测、探空、自动站、雷达基数据和风云2卫星TBB等多种观测资料同化,使用较多的观测数据调整模式初始场,对天安门地区未来3天的天气逐日进行精细化数值预报。对ARPS系统的降水落区和量级预报能力及单点降水预报准确率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秋季低槽东移造成的华北地区的大范围降水,ARPS系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12-36 h预报的1 mm降水落区与实况十分吻合,降水量预报通常略大于实况;对单点的1 h的累积降水预报,预报降水的开始时间较实际降水时间提前1-3 h,1h累积降水随时间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趋势预报比较准确。综合看来,使用ARPS实时分析预报系统进行精细化天气预报是可行的,数值预报的结果对于精细化天气预报决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麦莎"台风过程回顾及地形对台风降水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0509号台风“麦莎”造成临安市局部地区特大暴雨的环流形势和云系演变及地形对台风降水影响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特殊地形对降水增幅效应显著。这对今后预报台风暴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地形对“96.8”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徐国强  胡欣  苏华 《气象》1999,25(7):3-7
利用MM4模型,设计了4种模式地形方案,讨论了太行山地形对“96.8”暴雨降水量的贡献;并利用垂直运动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探讨了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增幅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的降水中心强度及位置有显著影响,具有60%增幅作用。太行山地形对垂直运动及水汽辐合也都具有增幅作用。模式地形越真实,预报结果越好,地形越高,降水增幅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董美莹  陈锋  邱金晶  冀春晓 《大气科学》2021,45(5):1071-1086
为提升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性能,基于高质量的ECMWF全球预报模式产品和动力谱逼近方法优势,本文以2019年重创浙江的超强台风“利奇马”为例,探讨了ECMWF驱动场水平风场谱逼近技术对浙江台风精细化预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谱逼近对路径预报影响较明显,逐小时路径误差最大修正可达80 km。谱逼近的垂直层次选取对于谱逼近效果有一定影响,总体上800 hPa高度以上谱逼近对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改进最佳。(2)谱逼近对浙江台风大风和强降水精细化预报均有大幅改进,对于8级以上大风ETS评分平均改进率为8.0%,最大改进率达20.8%;对最强日降水的暴雨、大暴雨以上降水TS评分改进幅度达11.8%、26.2%。(3)谱逼近对台风路径西偏和浙西南风雨高估的改进主要与对流层形势场及台风引导气流修正、近地层风力减弱、局地山脉地形降水增幅作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中长期降水分片预报系统及二级资料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使用自动气象站资料,采用权重插值方法,得到深圳市5个片22个代表站的逐日气象要素资料文件,将其转换成逐候、逐旬、逐月、逐季等资料文件,并建立深圳市“二级资料库”。利用“二级资料库”,使用“周期预报”方法制作深圳市“精细化”的中长期分片降水预报。用客观定量的评分办法对其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分片预报效果比单站预报效果好,特别是降水分片预报比单站预报准确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风暴分析预报中心研制的ARPS模式对1999后6月13~14日汀淮地区的特大暴雨进行了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地形通过对动力场和水汽场的扰动对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各个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个地形在不同时段对降水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地形和切变线的相对位置是造成这一影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宇如聪 《大气科学》1994,18(3):284-292
本文通过展示一个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对1993年中国汛期降水的实时预报试验结果,介绍一个能考虑我国复杂地形的,适合于我国计算机条件的,对我国夏季降水有相当预报能力的η坐标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从6月中旬到8月下旬,连续50多天实时降水预报试验的TS(Threat Score)技术评分(模式范围)平均为:雨区范围(24小时降水大于1mm)预报的TS值为50.2%;24小时降水大于10mm和25mm的TS值分别为28.1%和17.3%。优于国内有些已用于业务预报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模式对1993年梅雨、川西暴雨和华北暴雨都有很好的预报。  相似文献   

20.
“雅安天漏”研究 II. 数值预报试验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25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雅安天漏”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并用该模式对10个“雅安天漏”个例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该模式动力框架的主要特点是: (1) 模式的基本方程组便于构造出完全能量守恒的差分格式;(2)采用了静力扣除;(3)模式的垂直坐标选用了η坐标;(4)选用E网格作为变量的水平分布形式;(5)位势高度与其他预报量在垂直方向交错分布;(6)对E网格的波解分离问题采取了特殊的处理技巧;(7) 首次采用“半格距”差分解决了矩形E网格及球坐标E网格沿对角线的差分计算;(8)采用显示分解的时间积分方案;(9)尽量保留初始场信息。模式的物理过程主要包括: (1)大尺度凝结降水;(2)对流调整及对流降水;(3)水平扩散和垂直通量输送;(4)地面辐射收支和边界层参数化。试报降水的主要降水中心及降水范围与观测分析比较相似。大于10 mm和25 mm降水的TS平均评分分别为0.41和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