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大城市商业游憩区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该文阐述城市商业游憩区研究的意义,论述了城市商业游憩区形成的动力,建立了城市商业游憩区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分析了城市商业游憩区形成机制,并对大城市建立商业游憩区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润  刘家明  陈田  田大江 《地理学报》2010,65(6):745-754
郊区是城市发展的腹地,郊区游憩空间不仅能够满足都市居民出游的需求,而且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北京作为案例地,对郊区的游憩空间布局规律进行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献、调研收集数据,将游憩空间按照功能划分为3类:公共游憩空间、商业游憩空间与附属游憩空间;将不同功能、不同经营主体与不同土地利用的游憩空间组织起来,从而建立北京郊区游憩空间采样数据库,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北京郊区各类游憩空间布局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公共游憩空间中风景名胜区分布在远郊的山区;城市公园与城市形态相关;郊野公园属于政策导向型的游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本底条件造成的游憩空间不均匀分布。商业游憩空间呈现产品的空间分异,并与交通、水系条件密切相关;乡村游憩设施依托于大型景区,并与农业传统相关。北京郊区的游憩空间已经初步具备网络结构并向纵深发展,出现了产业集中区。最后指出北京游憩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改进的方向。该研究旨在构建都市游憩空间的有机结构,为城市规划与游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的游憩功能愈来愈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BD)作为一种新的功能区,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旅游者进行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建立了城市RBD的识别模型,据此界定芜湖市RBD的范围,分析了该RBD形成过程及空间结构,并探讨了其形成要素。  相似文献   

4.
作为游憩空间的核心研究对象,游憩热点在研判居民游憩偏好、落实城市游憩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社会感知”视角,结合“头尾划分”理论,提出基于时空轨迹数据识别城市游憩热点的新方法。首先基于个人轨迹数据识别停留点,然后基于“头尾划分”理论划定游憩停留点簇群,最后整合停留点簇群并赋值于邻近道路形成游憩热点;以广州市老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两种既有点数据聚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广州市老城区的游憩热点整体集中于中、西部,热点类型可分为蓝绿空间、历史风貌、商业街区、批发市场和新兴网红场所5类;2)相比DBSCAN和CFSFDP算法,该文方法在识别游憩热点数量、捕捉游憩热点核心、明确游憩热点边界和运行简洁程度等方面表现更好,有利于后续游憩热点的深度分析与整合。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游憩热点的识别提供新思路,也可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游憩系统的重塑与提升提供重要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玏  刘家明  宋涛  陶慧  张新 《地理研究》2015,34(8):1507-1521
绿带是阻止城市蔓延、提高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其游憩开发能够为大都市游憩空间紧缺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以北京市第二道绿带为研究区,以2013年绿带内6种类型游憩空间(共448处)为研究对象,运用Kernel核密度算法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的整体分布格局、规模容量特征和各类型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主要结论:① 从整体分布格局来看,北京市绿带内形成了若干游憩空间集聚区域,游憩空间结构出现“北密南疏”的整体特征;北部游憩空间集聚程度高且分布连续成带,南部游憩空间集聚程度较低且分布离散成团;北部温榆河沿岸地区游憩空间大量集聚,成为绿带游憩空间结构的主要骨架。② 从规模容量特征来看,占地规模较大的游憩空间呈集聚分布,规模较小的游憩空间呈分散分布,绿带内已形成了6个由面积规模较大的游憩空间密集分布构成的热点区。③ 绿带内6种类型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表现为:绿带内的资源环境本底决定了既有吸引物游憩空间的空间特征;政策性规划引导郊野休闲公园空间分布相对均匀;重要水系与运动健身游憩空间的空间分布高度关联;主题活动游憩空间更倾向于靠近主要交通干道;会议度假游憩空间与北京市地热资源分布契合度高;民俗体验游憩空间大量分布在海淀区上庄水库周边。揭示了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布局情况,为中国绿带游憩体系的统筹建设、空间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50  
古诗韵  保继刚 《地理科学》2002,22(4):489-494
城市游憩商业区作为城市中一种新的功能区已逐渐成为城市新的空间要素,为旅游者,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承担着提供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并作为城市游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初具规模的广州城市RBD-天河城地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城市RBD分别对城市商业,城市游憩,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地域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评价体系与北京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前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提出了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的概念,用于描述环城游憩带的发展阶段与状态。建立了内部结构、区域整合、配套设施、网络空间信息4个准则层和13个指标因子的成熟度评价体系,实现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定量评价,并将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近成熟期、成熟期四个阶段。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以距市中心10km为单元,将北京环城游憩带划分13个圈层,对每个圈层进行成熟度评价。结果显示北京环城游憩带发展状态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在成熟度随距离衰减的整体趋势中存在明显波动。40~100km圈层是北京环城游憩带发展相对活跃的区域,也将成为北京城市游憩空间发展的重点区,并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游憩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游憩休闲的需求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该文从游憩定义人手,探讨了城市游憩用地选择的以人为本原则、娱乐性原则、美学价值原则、个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及多样性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城市游憩用地的储备构想:根据城市历年开发资料的用地状况、专家学者建议的标准及人口成长的合理需求来测算城市游憩用地量,然后在游憩用地多少与集散程度原则、全局观念原则、突出特色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及资源保护原则基础上布局游憩用地,最后提出建立游憩用地规划开发处对城市游憩用地进行专门管理,这样可更好地执行游憩用地规划,发挥好城市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9.
上海大都市游憩商业区的型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在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采用REcEn模型,对上海都市区RBD作了识别;提出了上海都市区RBD系统存在叠加、伴生、增长极、点轴4种模式8种型态;并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居住职能转移、商业服务业发展和行政区划等视角,探讨了大都市区RBD系统的动力机制,揭示了上海都市区RBD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城市游憩商业区建设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贺清云 《热带地理》2006,26(4):379-383
介绍了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分析了RBD与CBD、SHOPPING MALL的区别;并通过比较长沙市以黄兴南路步行街为核心的城市中心RBD和以金鹰影视文化广场为核心的城郊RBD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长沙市发展RBD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充实游憩区的游憩内容,提升现有游憩地功能;二是重视游憩廊道的建设,有机整合城市游憩资源;三是保证交通的畅达性;四是建设特色RBD,提升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郑州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对城郊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时空过程,具有继承性,城市的空间扩展是该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文章以郑州市为例,在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历史过程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空间扩展对郊区经济的影响,对人们正确认识城市空间演化规律、合理处理城市与郊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国锋 《地理科学》2008,28(3):320-324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动力,解决动力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长期研究的重点领域。单一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功效,但缺乏系统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分类与综合分析,提出了"合动力网络"的概念,以自组织结构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制度创新动力和文化动力为子系统,初步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并分析了动力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德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视铁路建设並作为经济推动力之一,在德国铁路建设160年历史中,致力于铁路网加长加密和均衡布局,旧线改造与新线建设并举,重视复线及铁路轮渡建设,及早开发高速铁路。保证客运安全便捷舒适廉价和货运重载快速,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溶剂萃取法制取晶球状硫酸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溶剂萃取法制取晶球状硫酸钾产品的新工艺。从理论上研究了硫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推动力、析出浓度和溶液的过饱和度。并在年产500吨规模中间试验基础上,研究了盐析和溶剂萃取水形成过饱和状态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应积极培育合理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之间合理的竞争态势,以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对人类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产生影响的两件在事。知识经济表现出与传统工业经济相对的全新的特点。发展知识经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方面,知识经济是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识有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并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规范,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干中学"与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说明学习效应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集群的学习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山会展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一个蕴涵巨大价值的旅游项目,是都市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山会展旅游不仅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而且具有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环境。但中山会展旅游的宜传、促销力度不够,专业人才匮乏,市场运作不完善,旅游辅助作用有限,同时,面临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对此,应把会展旅游作为培育中山旅游的重要动力来认识,加强对会展旅游的宣传推广,提高认识;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会展旅游组织;强化特色,准确定位;广泛协作联合,使广州的会展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9.
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的经验充分证明,外向型经济对整个经济的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河北省与江苏省外向型经济的比较研究,在借鉴江苏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快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活动为主要依据,结合人群文化和环境生态特质,概括了我国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结构类型.通过对人地系统结构变化的动力及作用机制分析,预测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的主要变化趋势.从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结构优化的特殊性及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