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8月份的北半球500hPa平均图上,极涡位于极点附近,平均槽区分别向格陵兰、乌拉尔以及阿拉斯加方向延伸,欧洲西部、西伯利亚东部以及加拿大北部高压脊强盛,三波形势明显.欧洲西部和加拿大北部的脊与低纬度的脊迭加,而西伯利亚东部的脊与日本  相似文献   

2.
9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上,三波环流显著,其中槽区位置分别在乌拉尔山附近、白令海附近、赫德逊(Hudson)湾附近,而平均脊的位置分别在冰岛附近、中国东北部、阿拉斯加东部、中纬度偏南地区以负距平为主。北半球西风指数从元月以来相隔8世界气象月报1993年9月个月出现了高指数,而北半球极涡指数连续6个月为正距平形势。1中国东北高温整月都受脊区控制的中国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1-3C。2西伯利亚中因多雨位于乌拉尔槽前部的西伯利亚中部,降水偏多,雅库茨克的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多2.4倍,达86mm。3欧洲北由低温欧洲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100毫巴平均图上,夏季北半球中低纬度是一个2波超长波系统,超长波脊位于两个大陆上空,超长波槽位于两个大洋上空。其中,亚洲南部上空,以青藏高原为活动舞台的高空反气旋,我们称之为南亚高压。它是夏季北半球上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系统,具有独特的温压结构和垂直环流,是夏季对流层上部的一个大气活动中心。它的活动与北半球的环流形势,特别是副热带地区流型的调整有联系,也与东亚地区的天气有密切关系。南亚高压的分析研究工作,在我国开始于1964年。1973年四川省成都中心气象台的工作,在推广应用南亚高压科研成果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自1973年后,南亚高压的分析研究工作一直是  相似文献   

4.
木文分析新疆‘水’旱年度前冬11月至当年6月间北半球中高纬度500毫巴月平均环流波型及逐日超长波的演变特征。在新疆冬春干旱少雨(雪)月份,500毫巴中高纬度环流波型与北疆气候上降水量最少的元月份的平均波型相似,即半球内盛行大西洋东部,西西伯利亚和东北太平洋三个波脊。而多雨(雪)月份,往往相似于北疆气候上相对多雨的11月和5月份的平均波型,半球内盛行欧洲(偏西或偏东)和美洲西岸两个波脊。这种平均槽脊主要是各超长波的稳定及其演变的综合结果。造成新疆季节性‘水’旱异常的长期天气过程,分别表现在欧洲(对应多雨)和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对应少雨)两地区,有数次(通常为2~4次)准静止的超长波脊接连替换的过程,造成亚欧环流长时期的相对稳定。 在研究上述准静止超长波脊替换过程的演变时,我们又注意到500毫巴极地高压的活动情况,发现上述欧亚准静止超长波建立和替换的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北太平洋高压分裂单体西退并入型”、“大西洋高压分裂单体东移并入型”和“上游效应型”三种基本类型。并且提出,前两类基本过程,可能是欧亚准静止超长波脊建立或替换,亦即异常环流长期稳定的一种天气学判据。  相似文献   

5.
木文分析新疆‘水’旱年度前冬11月至当年6月间北半球中高纬度500毫巴月平均环流波型及逐日超长波的演变特征。在新疆冬春干旱少雨(雪)月份,500毫巴中高纬度环流波型与北疆气候上降水量最少的元月份的平均波型相似,即半球内盛行大西洋东部,西西伯利亚和东北太平洋三个波脊。而多雨(雪)月份,往往相似于北疆气候上相对多雨的11月和5月份的平均波型,半球内盛行欧洲(偏西或偏东)和美洲西岸两个波脊。这种平均槽脊主要是各超长波的稳定及其演变的综合结果。造成新疆季节性‘水’旱异常的长期天气过程,分别表现在欧洲(对应多雨)和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对应少雨)两地区,有数次(通常为2~4次)准静止的超长波脊接连替换的过程,造成亚欧环流长时期的相对稳定。 在研究上述准静止超长波脊替换过程的演变时,我们又注意到500毫巴极地高压的活动情况,发现上述欧亚准静止超长波建立和替换的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北太平洋高压分裂单体西退并入型”、“大西洋高压分裂单体东移并入型”和“上游效应型”三种基本类型。并且提出,前两类基本过程,可能是欧亚准静止超长波脊建立或替换,亦即异常环流长期稳定的一种天气学判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近13年200hPa高空风资料得到了夏半年(5—10月)逐月平均全球热带风场,发现如下一些主要结果: (1)在亚洲地区对流层上部反气旋存在两个中心;一个在青藏高原上空;一个在伊朗和阿富汗地区。两者的演变不同。伊朗高压的北推和撤退都比青藏高原上的早。北美墨西哥高压的变化在时间上与伊朗高压很相似。 (2)北太平洋中部高空槽(TUTT)出现在5—10月,8月份最强,位置最北;北大西洋中部高空槽出现在5—9月,7—8月最强。 (3)南半球冬季有三个主要的长波脊和长波槽,分别位于大陆以西和以东海区。  相似文献   

7.
2002年5~6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北疆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南疆大部地区略偏高;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大风、冰雹、洪水等灾害性天气使农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1500hPa月平均环流形势特征从5月份500hPa月平均环流图看,高纬呈2波型,极涡分成两个中心,其强中心偏向东半球,位于新地岛—东西伯利亚海,中心强度为504位势什米,次中心位于美洲地区。中纬度呈3波型,平均槽分别位于美洲大陆、太平洋和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一带,平均脊分别位于欧洲地区,贝加尔湖和阿拉斯加地区,新疆受浅脊控制。从6月份…  相似文献   

8.
北半球夏半年逐月200 hPa主要风系的分析表明: (1)北半球夏季副热带急流的两个中心分别位于亚洲和北美上空.纬度在45°N附近.另外在中东太平洋和中东大西洋热带地区存在高空西风.盛夏前者成为明显的独立风系. (2)北半球夏季高空东风急流具有三个中心,分别位于也门.印度半岛南部和马来西亚上空.前两个中心的变化明显地与南亚季风活动有关,最后一个中心则稳定少变. (3)南半球冬季最强的西风带位于大洋洲上空,最大值在大洋洲东岸. (4)200 hPa全球有四个跨赤道的质量交换区.其中沿100°E和印度洋的质量交换最强,它们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9.
郭进修  徐夏囡 《气象》1982,8(8):45-47
本月天气变化剧烈,月初风大沙扬,月中受强寒潮袭击,下旬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均为同期少见。 天气与环流特征 从图1可见,极涡偏心于亚洲北侧,位于太梅尔半岛北部。中高纬度上为四个波,分别位于20°W,125°E,180°和110°W附近。位于125°E附近的低槽有40位势什米的负距平中心与之配合,这表明东亚沿海低槽较常年强。西西伯利亚上空为一高压脊,冷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81年开始利用500hPa候平均图做中长期预报,在使用中发现,中高纬度的长波槽脊对于我市的暴雨和伏旱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例如:当盛夏季节的七、八月份500hPa侯平均图上,在乌拉尔山地区及雅库茨克地区出现长波脊,同时贝加尔湖地区为长波槽时,我市往往出现暴雨;如果长波槽脊在上述地区易位时,我市往往出现伏旱,于是,我们统计了全市十个台站的雨量资料,对照500hPa  相似文献   

11.
自 2000年 10月上、中旬北疆出现了比较少见的寒潮天气之后,进入 11月份,我区北疆地区又遭受数次天气过程侵袭,致使入冬期明显提早;同时,接连不断的大雪天气,使北疆北部积雪迅速增厚,并突破历史记录,阿勒泰和塔城地区出现严重的“白灾”。 1平均环流形势特征 1.1 500hPa月平均环流形势 11月份 500hPa月平均高度场 (图略 )上,高纬呈 2波型分布,极涡偏向东半球,中心在堪察加半岛附近,次中心在加拿大北部地区;中纬度地区呈 3波型分布,环流经向度不大,北美大陆东岸低槽维持,欧洲沿岸低槽加深,欧洲高压脊强烈发展并维持,导致…  相似文献   

12.
曹庆存  卢佩生 《气象》1983,9(11):33-39
一、天气系统的表示法·波包 试看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如图10.1。其上有环绕北极的西风气流(基本气流),还叠加有槽、脊、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高空天气系统。图10.1a中位于北欧的小槽发展并东移,两天后移至乌拉尔山附近(图10.1b);并引起下游弱脊增强,脊东侧形成强的偏北气流,第5天在东亚地区形成一次寒潮(图10.1c)。就图而论,上述演变过程是一目了然的。为了用动力气象学剖示流场和  相似文献   

13.
从图1、图2(见封底)可以看到,1984年2月20日至25日几块非常大而浓厚密实的高云不断地经大陆上空东移。在 GMS 云图上通过大陆上空东移的高云均表征高层有气压槽存在。这是云图分析中一条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4月份的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泰米尔半岛以北的北冰洋地区极涡明显。极涡在这一位置上维持了一个月,中心附近形成了-150ghm的较强负距平区。在高纬度,乌拉尔附近和加拿大北部高压脊强盛,低槽伸向白令海峡和格陵兰附近,二波形势活跃。从中纬度到低纬度有5个槽,其中,地中海附近的槽在后半月较活跃,使较强的  相似文献   

15.
叶笃正  罗济欧 《气象学报》1953,24(3):118-132
本文所述为1945年秋季和1945—46年冬季,中国上空对流层上层的结构。对流层上层的环流的主要特征在于有两支急流存在着,其中一支取道西藏高原的北面,另一支则绕经西藏高原的南边。南支急流是主要的一支,其位置极端稳定,很少变动。它的速度在大陆上以至在大陆以外是顺流而增的。它在10月中旬突然在华中及西南一带上空生成并以每日约三个经度的速度向下游推进。 这支急流的南面是一带绝对涡度极端均匀的地区。此区的绝对温度在12月和正月皆为零。虽然绝对涡度可以为零,但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中的环流是非常稳定的,在3,000米以下则经常有暖槽和冷脊,一个接着一个过去。 我们也曾把这种情况和沿着东经76度及沿美国东岸一带的情况作过比较,看到沿着两大陆东岸的基本环流的结构有若干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作为中国沿海冬季台风可以形成而在加勒比海(Caribean Sea) 冷季内则没有这类风暴存在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在10月份的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极涡中心大体在常年位置并偏深.槽区分别延伸到北美大陆中部、欧洲、东亚地区,这些地区均为负距平区. 1.日本东部多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Kaspi等[1]从理论上研究了暖大洋西部大陆东岸寒冷的问题,指出这种现象不能完全用大地形解释。因为北美大陆与亚洲大陆地形差异很大,但是两个大陆东岸温度相对于纬圈平均偏低的"冷区"范围大小却相近。他们认为暖大洋上空的稳定Rossby波群速向西是控制其西部冷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1980年夏我国异常气候的出现是中纬上空的火山灰云和正处于11及22年周期峰值的强太阳活动分别对各纬带大气环流一系列强迫作用而综合形成于亚洲特定地理区域的结果;其中,强太阳活动激发西太平洋副高夏季偏强西伸,而中纬上空火山灰云及7月中下旬大耀斑爆发两者都迫使盛夏北半球维持经向环流,100hPa和500hPa的波脊出现于能灵敏响应太阳活动的西半球中纬,而加深的波槽则出现于对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最敏感的亚洲大陆东岸,冷空气不断南下和强盛的西太平洋副高的西南气流持久交锋于长江中下游上空,形成该地区的雨涝和冷夏。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10年共50 a的500 hPa欧亚地区历史天气图资料对江西省74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江西省持续性暴雨天气的大尺度环流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中,欧亚中高纬的长波槽脊呈双阻塞高压型,两个阻塞高压分别位于乌拉尔山西侧和鄂霍茨克海西侧;我国东北地区有一低涡,且从该低涡中心至江西附近地区有一深厚低压槽(华北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低纬西太平洋地区,其脊线位于20 N附近,西脊点位于110 E附近,副热带高压北侧的584 dagpm线位置(115 E的纬度)位于27 N附近;华北槽后的干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持续交汇于江西地区,为持续性暴雨提供了有利于水汽输送和辐合抬升条件。500 hPa的历史天气图和NCEP资料均显示,该大尺度环流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在2月的北半球500hPa 月平均高度图上,极涡中心已南下到70°N 的巴芬岛(Baffin)附近。西欧脊、北美脊及中东槽本月更为显著,这种形势从去年(1991年)12月起一直维持不变,只有在阿留申群岛附近,形势逆转,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极区周围进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