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分散元素这一术语最早于1922年由维尔纳茨基所提出,然而,对于分散元素的含义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一般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在地质体中趋向于分散状态,即在岩石中以极为分散为特征的元素,包括Ga、Ge、Se、Cd、In、Te、Re、Tl等8个元素(刘英俊等,1984)。铟属于分散元素之一,早在1863年被德国科学家Reich和Richter用光谱分析法于闪锌矿中发现。铟的用途十分广泛,尤其对于现代高新  相似文献   

2.
<正>铊(Tl)是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其天然丰度为8×10-7,克拉克值为0.48,是国际上确定的最毒元素之一[1]。其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合金、玻璃、医药、化工等行业[2]。铊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水体,但由于含量普遍较低[3],且具稀有分散特性,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并未列入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检测项目。如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日本水质标准》和我国《生活饮用  相似文献   

3.
<正>分散元素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而且在岩石中通常呈分散状态存在、很少形成独立矿物的一组元素,主要包括Ga、Ge、Se、Cd、In、Te、Re、Tl等8个元素。传统的观点认为,分散元素不形成独立的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他元素矿床内。由于分散元素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中,如高性能电池、集成电路、超导材料、光纤盒半导体材料、特种玻璃、钢铁和橡胶工  相似文献   

4.
分散元素在地壳中具有含量低(通常10-9级),且趋向于分散的重要特征(涂光炽等,2003)。分散元素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在高科技新材料领域,常被称为金属原料工业中的味精。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分散元素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比如Tl,当它通过食物链进入生命体后,会发生累积,造成慢性Tl中毒。大洋海底  相似文献   

5.
我国卡林型金矿中铊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铊是典型的分散元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航天和高能物理方面,近几年来又成为重要的超导材料。以往总认为铊在地壳中一般趋于分散,很难富集。但在美国的卡林型金矿及我国的滇、黔、桂和川、甘、陕的某些卡林型金矿中却有比较高的富集,甚至在某些Hg-Au-Sb-As成矿带出现富铊矿体,有独立的铊矿物。铊是典型的低温成矿元素,又与Au、Hg、As、Sb、有机质的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已成为化探找金的指示元素和探途元素,所以对卡林型金矿中铊的地球化学及铊—金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低温地球化学过程中金的低温成矿作用的某些问题。 1.铊的地球化学铊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45ppm,比金的丰度(0.004ppm)高100多倍,但在自然界中独立矿物不多。铊的电子构型为6s~26p~1,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分别为0.1704nm和0.147nm(Tl~+)、0.095nm(Tl~(3+)),与金的离子半径(Au~+0.134nm,  相似文献   

6.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高于黄铁矿,为探究Tl在不同矿物之间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提供了理想对象。本文对火德红矿床共生黄铁矿-白铁矿开展系统的结晶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表明,热液黄铁矿、白铁矿晶粒组构具有一定继承性,与闪锌矿紧密共生,暗示为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激光剥蚀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和白铁矿中的Tl含量分别为127×10^(-6)~516×10^(-6)和356×10^(-6)~1046×10^(-6),不同含量测点Tl的激光剥蚀时间分辨元素信号曲线均较为平滑,暗示Tl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和白铁矿晶格。透射电镜(TEM)进一步证实Tl类质同象直接替换Fe为主,即2Tl^(+)←→□(空位)+Fe^(2+)。结合黄铁矿和白铁矿中Tl与Zn含量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白铁矿中Tl的超常富集可能与偏酸性条件下富Tl、Zn和Fe等金属成矿流体有关。综合研究表明,火德红矿床黄铁矿与白铁矿中Tl的差异性富集与晶体结构、Tl赋存状态无关,而是流体成分、物化条件共同制约的结果,受到矿物和矿床等不同尺度苛刻成矿条件的影响。与闪锌矿共生的白铁矿是未来寻找铊资源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袁莹  祝新友  王艳丽 《矿物学报》2011,(Z1):316-317
铅锌矿床中常具有较高品位的各种稀散元素,如镉(Cd)、镓(Ga)、锗(Ge)、铟(In)、铊(Tl)、硒(Se)、碲(Te)等,是近代发展尖端科技产业所急需的矿产资源之一。前人在对铅锌矿山中伴生有益分散元素的规模查定、分布规律及存在形式等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资料和经验。为了更有效率地开展我国铅锌矿山中稀散金属资源的评价工作,有必要对这些基础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正>铊(Tl)是典型的毒害重金属元素之一,对生物体的毒性高于汞、镉、铅等元素。金属铊的熔点较低(303℃),大多数Tl盐的熔点沸点也较低,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因此含Tl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极有可能将大量的Tl带入到大气环境中,特别是含铊矿石的冶炼、燃煤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大气细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是大气环境中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大气细颗粒物中的痕量重金属  相似文献   

9.
<正>铊(thallium,Tl)是最毒的稀有金属元素之一,严重的铊中毒可导致神经植物人甚至死亡[1]。由于其剧毒性,铊已被各国政府严格限制使用,故职业性的铊中毒鲜有发生,表生环境中的铊污染主要来源于含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铊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1~1.7mg/kg,平均值为0.7 mg/kg。据调查,广东省云浮硫铁矿和韶关凡口铅锌矿,都发现了铊的超常富集。但同时由于铊在这些矿床中高度分散,在资源利用中往往忽  相似文献   

10.
周家喜  罗开  孙国涛 《中国地质》2021,48(1):339-340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硒(Se)是一种典型稀散元素,其地壳丰度为0.05×10-6,主要富集在黑色岩系中.可以形成硒独立矿床,如渔塘坝硒矿床、拉尔玛硒-金矿床、遵义镍-钼-硒矿床等,还可与铅锌矿床、砂岩型铀矿伴生.统计结果表明,铅锌矿床硫化物Se含量通常<50×10-6,且主要富集在方铅矿中,而闪锌矿Se...  相似文献   

11.
镓(Ga)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占第16位,在地壳中平均丰度为19×10-6,储量要远远大于Cu,Ag,Zn等金属。尽管镓具有相对比较大的丰度,但就目前发现表明并没有镓的独立矿床,是典型的分散元素。以往关于镓的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是作为其它矿床的伴生组分进行的。镓有两种稳定同位素:69 Ga,71  相似文献   

12.
铊和铟均属稀散元素,丰度值低(T10.48 ppm;In 0.1ppm常与硫化矿物伴生。近年来,化探工作者发现,铊和铟可作为寻找金和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指示元素。由于铊和铟在硫化物中含量甚微,因此,若要提高利用其寻找金和硫化物的成功率,必须发展铊和铟的高灵敏的试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铊(Tl)是典型的毒害稀有分散重金属元素之一,具有强烈的蓄积性,其毒性大于Cd、Pb、Hg等元素(张宝贵等,2009;Nriagu J,1998;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9;Xiao T F,et al.,2012)。我国(含)铊矿产资源丰富,因矿产资源开采与冶炼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Tl污染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14.
天桥铅锌矿床是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黔西北成矿区内很具代表性的中型矿床,赋矿岩石为石炭系碳酸盐岩,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本文根据该矿床单矿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中分散元素铊(Tl)的含量,初步揭示了Tl的富集规律和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区Tl在方铅矿中明显富集,其含量和富集系数分别为4.09×10~(-6)~7.85×10~(-6)和8.18~15.7,黄铁矿中Tl含量和富集系数分别为0.293×10~(-6)~0.463×10~(-6)和0.59~0.93,闪锌矿中Tl含量和富集系数主要在0.144×10~(-6)~0.565×10~(-6)和0.29~1.13之间。根据矿石中方铅矿的相对含量,估算其Tl含量在0.5×10~(-6)左右,接近铅锌矿石Tl综合利用最低指标。结合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及Tl、Pb、Zn地球化学性质,认为本区Tl在演化晚期的成矿流体中相对富集,流体中的Tl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方铅矿中的Pb。  相似文献   

15.
<正>铊(Tl)是一种典型的毒害重金属元素,其对生物体的毒性远大于Hg、Cd和Pb等元素,严重的铊中毒可导致神经植物人甚至死亡[1]。铊的含量通常较低,但某些硫化物(Pb、Zn、Fe、Cu等)矿物和煤矿中会富集铊,含量可达上千ppm。作为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高污染行业,铅锌冶炼排放的含铊等重金属废水对生态环境已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10月,广东北江中上游河段发现重金属Tl超标而震惊社会,典型涉铊  相似文献   

16.
岩石、土壤和水沉积物试样能够用氢氟酸、王水和氢溴酸——溴溶液分解。在两种氢溴酸浓度下,可采用二次MIBK(甲基异丁酮)萃取法自样品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金、铊、铟和碲。金和铊首先从0.1M氢溴酸介质中萃取,然后在有抗坏血酸的情况下自3M氢溴酸介质中萃取钢和碲,以消除铁的干扰。随后可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元素进行测定。二次溶剂萃取法也可与电热原子吸收法一起使用,以降低地质物中料中四种金属的检出限。 金、铟、碲和铊在地质物料中含量极低。据估计,其在地壳中的丰度分别为:金0.001~0.0035ppm;铟0.11~0.14ppm;碲0.001ppm;铊0.3—1.3ppm。一种测定同一地质物料样品中所有四个元素含量的测试方法,在地化勘探中,能经济而快速地分析和检测岩石和风化产物中的矿物元素,并用其作为指示元素探明矿床的不同类型和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因而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本文介绍的火焰原子吸收法,可提供一种相当迅速、简便的测定金、钢和碲的异常浓度(即比地壳丰度高许多)和铊的地壳丰度和异常浓度的方法。本法的特点是采用二次萃取,此时金和铊首先从0.1M氢溴酸的样品溶液中分离。然后铟和碲从3M氢溴酸介质中萃取,加抗坏血酸消除了铁的干扰。如采用电热原子吸收进行测定,四种元素的分析检出限还能相应地降低。  相似文献   

17.
<正>铊(Tl)是一种稀有、分散重金属,它对哺乳动物的毒害作用远远大于Hg、As、Cd、Pb、Cu等重金属,仅次于甲基汞,对人的致死剂量仅为10~15 mg/kg[1]。Tl在自然界中有一价(Tl(I))和三价(Tl(III))两种价态,但Tl(I)更稳定,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而Tl(I)(1.49?)与K(I)(1.33?)离子半径相近,其毒性表现为对动植物的无差别吸收,毒害作用远远大于常规重金属。近年来,由于含Tl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过程中向  相似文献   

18.
铜精矿、镍精矿和锌精矿是金属硫化矿物,且为大宗进口商品,准确分析其中的稀散元素有利于矿物的综合利用。这类矿物中的稀散元素含量极低,各元素性质各异,尤其Ge和Se在湿法消解中由于挥发损失而无法准确定值,很难进行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传统的方法需要通过预先分离富集,采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测定。本文以铜精矿、锌精矿和镍精矿为代表性硫化矿,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密闭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稀散元素含量,实现了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条件实验表明在同时检测镓、锗、硒、镉、铟、碲、镧、铊的过程中,总固溶量、内标、质谱干扰消除的条件对三种金属硫化矿均一致,只是前处理过程中用酸的选择有些差异。硝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适合于测定镍精矿和锌精矿中的Ga、Ge、Se、Cd、In、Te、La、Tl和铜精矿中的Ga、Ge、Se、Cd、In、La、Tl,各元素的回收率在85.5%~116.6%之间;王水溶样法更适合测定铜精矿中的Te。  相似文献   

19.
世界罕见碲(铋)金矿床在四川发现──稀散元素碲富集之谜可望解开曹志敏,邓斌(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碲,独立矿床,四川石棉四川省石棉县境内大渡河畔发现国内外罕见的矿床工业类型──碲(铋)金矿床。碲(Te)是一种半金属分散元素,地壳平均丰度...  相似文献   

20.
铊地球化学和铊超常富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宝贵  张忠  胡静  田弋夫 《贵州地质》2004,21(4):240-244
铊的地球化学性质受其电子构型和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制约。铊原子处于基态时的电子构型为6S26P1。铊有两个地球化学价态,正一价和正三价,自然界多数呈正一价。铊的电子构型和地球化学性质,使其具有低温成矿、亲硫;高温分散、亲石的双重地球化学性质。在低温高硫还原环境,铊表现出强烈的亲硫性,不仅与汞、锑、砷、铜、铅、锌、铁、金、银等一道参与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而且形成铊的硫化物矿物、铊矿体和铊矿床;在高温低硫环境中,铊表现出明显的亲石性。由于铊的地球化学和结晶化学性质与钾、铷、铯很相近,因此使铊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长石、云母、闪石、白云石、迪开石、高岭石等矿物中,导致铊分散。作者尝试性提出,铊超常富集是指其含量普遍达到大于铊成矿的工业品位(n×10-4)或大于铊地壳丰度(0 75×10-6)100倍以上。铊矿区矿物、岩石、土壤、水体、生物和人体中铊含量明显高,且普遍是判别铊超常富集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