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黄石市气象台195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60a的地面观测资料,选取逐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做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候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石市极值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54-2013黄石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对于近60a黄石市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是主要的;(2)近60a黄石市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1984-2013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升高是造成近60年极端最低气温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3)近60a黄石市年最大日较差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不显著,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度,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速度,这造成了气温日较差的不断减小;(4)近60a黄石市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与最高气温出现在20℃以上的天数增加和出现在20℃以下的天数减少有关,与最低气温出现在10℃以上的天数增加和出现在10℃以下的天数减少有关,其中T0℃的高温日数和低温日数的显著减少以及20≤T30℃的低温日数的显著增加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
对天峨县气象站1984-2013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季节降水、季节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不同年代降水、气温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天峨县近30a年际降水变化呈下降趋势,年际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39.3mm,多年平均气温为20.5℃。各季节、各月降水分布不均,气温呈明显的季节划分,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最多,占全年平均降水量54%,冬季最少,占全年平均降水量5%,月平均降水量最高峰出现在6月;一年最热的月份是7月,极端最高气温变化不大,极端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降水正常略少,90年代属于丰水期,进入21世纪后,降水量偏少,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1世纪头十年气温呈上升趋势,第二个十年的头4年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咸阳市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19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累积距平、Mann Kendall趋势和检验等分析方法,对咸阳市近60年的冬季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咸阳市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和年均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其线性趋势率分别为0348、0371、0331、0257、0297、0232 ℃/10 a;冬季气温增温趋势与年均气温趋势具有一致性,线性趋势率大于年气温,尤其是冬季最低气温的线性趋势率最大;冬季各月以2月线性趋势率最大,为050 ℃/10 a,表明2月气温的升高对冬季变暖贡献较大;冬季平均、平均最低最高、极端最低最高气温的突变时间分别在1985、1985、1995、1970和2000年,冬季气温突变比年气温突变发生早,以极端最低气温发生突变最早;冬季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界,由冷冬为主转为暖冬为主,咸阳冬季气温与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空间分布上,咸阳冬季平均气温呈北低南高分布,而线性趋势率大致呈北高南低分布,最大为淳化,最小为武功,北部五县比南部七县气温突变发生时间早,线性增温速率大,气温变化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龙胜站1960年12月—2010年2月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龙胜50a来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冬季寒冷日数与冬季冷积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0a来龙胜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和冬季极端最低气温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最为显著;冬季寒冷日数与冬季冷积温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和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始终维持上升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冬季寒冷日数和冬季冷积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始终维持下降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龙胜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和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年代平均值都高于多年平均值,而冬季寒冷日数与冷积温的年代平均值都低于多年平均值,龙胜处于相对暖期。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国高寒地区4个台站的历年气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漠河1969年冬季平均气温为-31.2℃,最低平均气温为-38.0℃,是中国最寒冷的冬季;1969年2月12-16日5 d平均气温为-41.3℃,是中国最寒冷的5 d,1969年2月13日最低气温为-52.3℃,是中国极端最低气温极值。  相似文献   

6.
1986年吐鲁番地区是个暖冬.冬季为61天,比正常年缩短了16天;冬季平均气温为-7.3℃,比历年平均值高4.2℃;极端最低气温仅为-13.0℃,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奇暖的一个冬季. 1987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比多年平均开春日期早了13天,打破了历史记录.从1986年12月26日到1987年1月14日,连续降了20天微到小量的雪,这是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个连续最长降雪日数,累计降雪总量2毫米. 暖冬、早春和连续降雪日数长,对农业生产有何利弊? 暖冬虽对葡萄越冬有利,但却也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林建华 《广东气象》2011,33(2):32-34
利用梅县站建站后58年(1952~2009年)冬季气温资料,对梅县冬季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梅县冬季平均气温的线性增长率为每10年0.227℃;20世纪90年代开始,冬季气温开始急剧升高,平均最高气温线性增长率为每10年0.115℃,平均最低气温线性增长率为每10年0...  相似文献   

8.
1气候概况1.1气温年平均气温13.0℃,比常年偏高1.3℃,与去年持平。年极端最高气温37.2℃(7月3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7.5℃(12月20日),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达8天,稳定通过0℃积温日数278天,积温4821.0℃。终霜出现在3月30日,初霜日出现10月17日,无霜期200天。冬季(199年12月-1999年2月)气温持续偏高又是一个典型暖冬年份。冬季平均气温0.8℃比历年偏高3.1℃,特别是12月下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5.2℃。春季(199年3月-5月)气温比历年偏高1.5℃。气温先降后扬,自3月19日以后,气温明显下降,下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偏低0…  相似文献   

9.
使用滕州1960-2010年数九期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各九及数九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各级日最高最低气温日数,将资料分为近20a (1991-2010年)及前30a(1961-1990年),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数九期间平均气温比前30a增高了2.1℃,平均最高气温升高了1.3℃,平均最低气温升高了2.7℃,这些增温是显著的。极端最低气温也显著升高,而极端最高气温变化并不显著。近20a 数九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冷在四九,极端最低气温冷在一九。数九期间日最高气温<5℃日数显著减少,而≥10℃日数显著增加,日最低气温≤-10℃及介于-10~-5℃日数均极显著减少,而>-5℃日数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计算了呼和浩特站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多年来的变化趋势,并用最优二分割方法、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进行气候阶段划分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季节和年平均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其中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非常显著;最高、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无论平均最低气温还是极端最低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气温日较差都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在1986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1月24日至26日,吐鲁番地区遭受了一扬历史上罕见的寒潮、大风雪天气袭击。吐鲁番市出现了寒潮,48小时之内平均气温下降了-11.0℃,日最低气温达-17.8℃;善地区出现了强寒潮,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了-12.4℃,最低气温达-22.0℃。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吐鲁番地区普降大雪。其中吐鲁番市25日降雪量为11.0毫米,是  相似文献   

12.
漠河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1963-2000年38年间中国最北部的漠河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不仅在中国气象史上创下了-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最低极值,且每年极端最低气温都在-38℃以下;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0℃;极端气温年较差很大,最小为73.1℃,最大为87.0℃,1980年代后明显变小;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变化不明显,但1990年代上升显著,10年间平均升高1.6℃;极端最高气温总体变化显著,为升降交替变化,1970年代显著升高,10年问平均升高了1.6℃;1980年代明显下降,10年间平均下降了1.1℃;1990年代上升,10年间平均上升0.7℃;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1月、12月、1月和2月,1月最多,占52%;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9月,7月最多,占47%;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4-7时;日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14-16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漠河1963-2000年间1-12月的月极端最低气温都曾经出现过零下的记录.  相似文献   

13.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温湿度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兵团奎屯农七师中心气象站2002年9—12月逐日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温湿度的比较,发现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的气温值普遍比人工观测气温值高,日平均气温高出0.3℃,日最高气温高出0.35℃,日最低气温高出0.25℃。相对湿度值人工观测比自动气象站高,日平均相对湿度高出4.55%,日最低相对湿度高出5.7%。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计算了呼和浩特站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多年来的变化趋势,并用最优二分割方法、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进行气候阶段划分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季节和年平均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其中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非常显著;最高、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无论平均最低气温还是极端最低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高趋势,气温日较差都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在1986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15.
郑子平  刘培红  奉友新 《气象》1983,9(2):28-28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地形复杂,平均拔海高度在1200米左右。 1982年2月初,受寒潮侵袭,从2月3日至14日连续降雨和冰粒,气温渐降。日平均气温由12.7℃降到-1.2℃。过程降温13.9℃,极端日最低气温为-2.1℃。过程降雨(雪)量为136.0毫米,日最大降雨(雪)量为31.9毫米。在此同时,2月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使用整编资料或其它资料分析极端最低温度时,往往用全年极端最低温度进行统计分析。笔者认为,全年极端最低温度只是表示了年度内的极端最低值,而在分析各地越冬期间的极端最低温度时,如求取其多年平均值或80%保证率值,以及各级极端最低温度可能出现频率等,它并不能确切地表示越冬期间这些指标的真正含义。举杭州例,1974—1975年的冬季是一个暖冬,其极端最低气温为-1.8℃,但在该温度出现的年度里,极端最低气温却为-4.8℃;而1967—1968年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6.5℃,但1968年的最低气温是-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利用2011年1月平均气温、平均地温、日照时数、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低地温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2011年1月天气实况与历年平均及2008年低温时段实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3.9℃,月平均地温比常年偏低4.7℃,月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59.2h,极端最低气温比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偏高6.7℃,极端最低地温比历年极端最低偏高9.1℃,月雨量比常年偏多6.9 mm,该月属典型的低温冷害月份。虽然2011年1月极端最低气温及极端最低地温比常年偏高很多并未超过历史极值,但是平均气温及平均地温特低是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53 a的最低值,日照特少。该月维持低温寡照天气使早熟蔬菜、亚热带作物、大牲畜等遭受低温冻害或冷害。  相似文献   

18.
从各站上报的异常气象年表和部份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八二年的主要异常情况是:1.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特高。河西大部地方出现极值,月平均最高气温达2—3℃,其中张掖达3.8℃。特别是元月上中旬河西地区旬平均气温有的高达4—6℃(历年平均值-13—-10℃)。河东各地普遍比历年平均值(-10—6℃)偏高2—4℃,月平均气温亦为历年同期最高值,这对河东地区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2.五月前半月全省出现连续三次的强降温和寒潮天气,各地温度迟迟不能回升。五月中旬气温平均偏低2—4℃。五月三日,靖远、白银;六日,平凉;十二日,渭源、甘南、武山等地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极值,比历年月极值一般偏低1—2℃,渭源偏低6.3℃。十至十二日,全省自西北向东南出现寒潮降温天气,各地日平均气温两天下降10—15℃,全省大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通辽国家基本气象站1951—2015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温度和日平均气温,计算了3个要素序列的算数平均值、中位数、众数及样本标准差等基本统计量,分析了每个气温等级出现的频次和不同气温段的气温日较差出现日数、日最高气温〉30℃日数和日最低气温≤-20℃日数等。结果表明:(1)该地极端最高气温达39.4℃,极端最低气温为-33.9℃,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12日,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17日。(2)全年26.1~28.0℃的最高气温出现频次和16.1~18.0℃的日最低气温出现频次最高。(3)一年中,日最高气温在0℃以上的天数占全年总日数的75%;日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6%;日较差〉10℃的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69%。(4)1981—2015年平均气温比1951—1981年明显升高,表现为低温日数明显减少,而近10a不仅冬季低温日数减少而且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0.
库尔勒1959-2008年冬季气温及负积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库尔勒市近50a冬季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库尔勒冬季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负积温以及低温持续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库尔勒冬季平均气温自1985年开始发生增暖突变,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在波动中逐渐上升,冬季增温主要体现在最低气温和2月平均气温的显著偏高,冬季气温最暖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冬季负积温增暖变化早于冬季气温,冬季≤0℃低温持续日数明显减少,但近8a冬季≤-15℃的低温寒冷日数较20世纪80、90年代有明显增加,从而导致近8a负积温绝对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