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吸附找矿方法是我们近年来试验研究的一种找矿新方法,该方法系利用采集的样品在室内特别装置中通电,并用吸附体吸附试样中电运移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所形成的异常来发现矿体的一种方法.电吸附找矿方法是依据野外地电提取方法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它运用了物理、化学手段来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是一种新的化探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
齐文  杨兴科 《矿物学报》2007,27(Z1):161-162
近年来南秦岭构造带旬阳一带的金属矿产以铅锌铁矿床的找矿和成矿系列研究较为深入.该带是在中晚元古代火山岩系裂谷构造基底上发育起来,堆积震旦系-中三叠统的被动陆缘沉积体系.其主体为旬阳陆表海盆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西成盆地和风太盆地泥盆系铅锌矿床找矿突破的启发,曾在本区泥盆系开展过较大规模的铅锌找矿,但收效甚微.近年来在新的成矿系列理论与找矿方法启发下,在志留系层位中的铅锌找矿科研工作及磁铁矿的找矿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志留纪是近年来铅锌找矿最为活跃和新成果新认识不断推出的重要层位.  相似文献   

3.
初论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永清  刘红光 《地球科学》2001,26(2):129-134
数字找矿模型是实施数字找矿工程的强有力工具.根据地质异常致矿原理初步论述了数字找矿模型的理论基础; 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信息的特征及其找矿功能; 致矿信息提取、关联、转换与综合以及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的建立方法.事实上致矿信息提取与综合的过程亦是数字找矿模型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序言     
陈毓川 《地球学报》2020,41(2):129-129
成矿预测是找矿工作中重要环节,找矿风险很大,未知因素很多,要找到矿,一靠已有的地质理论与找矿经验;二靠找矿技术方法;三靠找矿团队科学、有效的组织实施。成矿预测是在正式起动勘查之前,必须进行的工作。通过充分收集和利用各种与成矿有关的信息,采用先进的预测方法与理论,通过预测提出未来勘查区内最有远景的找矿地段,甚至找矿靶区,减少找矿风险,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5.
科学选靶的理论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鹏大  陈永清 《地球科学》2011,36(2):181-188
针对隐伏矿床和新类型矿床, 科学选靶是矿产勘查成功的关键.根据地质异常致矿理论, 将地壳结构复杂的地质异常区域定义为找矿有利地段; 在找矿有利地段内, 根据成矿系统理论, 将成矿关键要素(源、运、储、盖)发育的地段定义为找矿潜在地段; 在找矿潜在地段内, 根据成矿系列理论, 将可能出现矿床共生组合的地段定义为找矿远景地段.研究表明: (1)矿产资源体等级性和不均一分布, 矿集区内, 矿床规模-频率幂律分布和大型矿床通常在找矿初期发现的规律奠定了多尺度聚焦找矿战略的理论基础; (2)地质矿化单一信息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奠定了应用综合致矿信息找矿战略的理论基础; (3)基于成矿系统模式的概率模拟和基于综合找矿模型的概率模拟是从成矿的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评价可能矿化地段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史长义 《地质学报》2021,95(11):3163-3177
铜矿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备受国家的重视.西藏玉龙斑岩铜(钼)成矿带是中国最大的新生代斑岩铜矿带.纵观国内外重大找矿突破,找矿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找矿预测法已广泛应用于找矿预测评价中.中国的1∶20万和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基于大数据思维,采用新的思路和技术,再挖掘、再开发这些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开展区域找矿预测评价,应该是实现新的找矿突破的一种重要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以异常结构模式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玉龙成矿带和已知矿田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为预测评价标准,对玉龙Cu成矿带及其外围地区进行找矿预测研究,划分出有找寻Cu(Mo)及多金属矿前景的7个预测成矿带和19个找矿预测区,显示出玉龙Cu成矿带及其外围地区还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属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目前正面临一个转变时期.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应由过去传统的找露头矿及浅部矿方法,转变成以地质成矿理论为基础,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成就的找矿方法系统.目的在于实现地质找矿工作最优化,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经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地质异常理论在遥感找矿中应用的意义,特别是地质异常理论的思想方法在遥感找矿图像处理中的意义及遥感影像地质异常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认为提取和分析影像异常是遥感找矿中一种新的图像分析方法,并且以实例说明了其在遥感找矿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合肥召开的"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上,与会者共同认为,我国深部隐伏的矿产潜力很大,找深部矿是我国今后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方向,大有可为.在深部找矿工作中,除了要利用更有效的地质理论作指导,更先进的物、化、遥感等新的探测技术方法外,钻探是取得最终结果的最基本的探测手段方法,尤其是今后的找矿深度超过千米以上,只能用钻探才能满足找矿的要求.即使开采矿山有坑道,同样需要用钻探来探矿.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在矿床学领域中,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改变着矿床学的研究面貌,加速了找矿勘探的进程.例如,层控成矿和多元成矿的理论、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的观点、成矿世代和矿床组合的见解等等.尽管这些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还不很完善,仍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推敲的问题,但是,它们都是长期以来应用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进行找矿勘探工作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尤其是在地表有显示的矿床已经濒临找寻殆尽、找矿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序言     
中国西部地区孕藏着巨大的找矿潜力.然而,目前在中西部发现的矿床仅占全国已发现矿床的14%,主要原因是西部找矿一直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没有掌握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不明;二是西部地区受沙漠戈壁、高山峡谷等特殊地形地貌的制约,常规矿产勘查技术难以发挥作用.中国东部的深部找矿前景广阔,但同样也面临着深部成矿规律不清、传统找矿技术探测深度和分辨能力不足的困境,急需解决制约深部找矿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模糊综合评判(FCA)模型是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并结合隐伏矿预测理论而建立的一个找矿模型.在会泽铅锌矿隐伏矿定位预测中,运用FCA模型,进行了成矿因素评价集的确定,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并根据流程作出找矿预测的异常图.预测结果与实际工程施工验证相吻合,证明所构造的模型有效.该模型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矿山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3.
董和金 《地球学报》2015,36(2):141-150
本文简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矿找矿的历史,进而提出新一轮的就矿找矿。相比之下,新一轮就矿找矿具有新的特点。深部找矿实则是一种就矿找矿,地壳连续成矿理论、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理论、成矿台阶理论都为新一轮就矿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深部找矿在国内外初显成效,湘中地区亦有很多成功案例。本文从3个方面总结了深部找矿的一些经验标志,即矿种及矿种组合系列标志、花岗岩成矿专属性标志、幔源成因矿床的鉴别标志。此外,辨别成矿流体的深(幔)源标志、加强成矿规律研究、更新观念、引进新技术新方法,都是实际深部找矿工作中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指引下,广大冶金地质工作者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深入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为革命找矿的劲头越来越大.目前,一个抓理论学习,促普查找矿的群众运动,正在冶金地质战线展开.广大革命职工决心大干快上,多找矿,快找矿,找富矿,为加速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矿物原料基地.形势喜人.毛主席教导我们,发展工业要"以钢为纲","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这个思想必须牢牢确立,任何时候都不可忘记.为了迅速把钢铁工业搞上去,当前,在冶金地质工作中就要大力加强普查  相似文献   

15.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全国首批47个国家整装勘查区之一的西邑铅锌矿,是近年来通过理论创新,实现深部隐伏铅锌矿体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理论指导找矿,收集区域及矿产资料,以地质为主导,结合地、物、化、遥等资料,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化探工作缩小工作靶区.结合多方法物探手段,布置钻探工程,取得找矿突破,总结了本区一些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为外围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质学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科学。一个矿床的发现与发展,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多次认识才能完成。找矿勘探是地质工作中重要的实践,成矿理论、找矿准则和成矿规律在找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种找矿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其经济效益,只能在找矿勘探的实践中得以检验。  相似文献   

17.
矿产勘查有着巨大的风险,有效地减少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有赖于新战略、新思路的提出及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因此应用新的思路及方法进行成矿预测及勘查选区研究,选准成矿有利靶区是一个地区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科学观的更新决定数据、解释和结论的更新(杜乐天,2003).地学源头创新的关键在于思路创新及科学、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找矿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成矿理论的提出,往往会引发新的一轮找矿热潮;而一个新的找矿思路或找矿技术的应用会导致新的找矿重大突破(毛景文,1998).这里最想强调的是: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矿床,在找矿中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开拓思路,敢于大胆实践,才是最关键的(王登红等,2002).  相似文献   

18.
实现找矿突破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毓川 《矿床地质》2011,30(5):767-772
作者从事地质找矿工作实践和人类找矿历程的演化,提出522找矿模式.其中的5包括:地质工作程度和已有地质资料、地质找矿理论、探测技术方法、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与预测、资金与工作量投入;第一个2是指政府政策与管理和工作区社会环境;第二个2是指科学组织管理和工作人员及团队素质及创造性的工作.共有九大找矿突破因素,九大因素分三类,...  相似文献   

19.
金矿是当前世界重视的找矿对象。如何认识金矿的形成规律,提供找矿的理论前提,是当前地学界尚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金矿床的成因,W. H. Emmons最早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对内生金矿床的成因,他在P. Niggli岩浆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了热液成因的重要性,指出酸性小侵入体是成矿的母岩。近二十年来,世界对金的找矿和采矿不断扩大,对金矿床成因的研究已从单一的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成矿系列与矿产资源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成矿系列研究的内容是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目的之一是根据矿床的自然分类原则指导地质找矿,确定找矿目标和可能的范围.矿产资源评价的工作内容是依据这一理论,结合物探、化探、遥感、数学等工具,确定出与已知成矿系列相类似区域的成矿可能性,从而达到预测找矿的目的.成矿系列理论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指导,矿产资源评价则为成矿系列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平台;同时,矿产资源评价的结果也是对成矿系列理论的验证,可据此完成对成矿规律认识的修正,两者相辅相成.在中国新一轮25种重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作中,明确提出了要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开展未发现的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价.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使成矿预测工作更有成效,同时,将使成矿系列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