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WebGIS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式W ebGIS是目前GIS领域研究的重点,对于实现空间信息共享和GIS互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上,用于构建分布式W ebGIS的分布式对象技术主要有对象管理集团(OMG)的COBRA、微软的COM/DCOM和Sun的J2EE/EJB。然而,由于这些分布式对象技术往往要求服务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必须进行紧密耦合,因此无法适应基于Internet计算要求的松散性。鉴于以上不足,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W eb服务构建分布式W ebGIS的新方法,并设计出了基于W eb服务的分布式W ebGIS系统结构框架。论文结合应用研究项目,示例了基于.NET平台实现分布式W ebGIS应用系统的过程。实践证明,基于W eb服务建立的分布式W ebGIS系统具有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部署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资料计划(ERP)已在生产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分布式组件对象技术基于面向对象思想,支持多层客户机/服务器的网络计算模式,允许应用之间相互通信;Java语言具有一次开发,到处运行的特点,这使得运用Java/CORBA技术实现ERP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作者介绍了一个应用实例-东方炼油厂ERP项目,设计采用了基于Web CORBA Java分布式组件技术的方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并行计算是目前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生产、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indows平台下的NET Framework Remoting技术,为开发分布式并行计算提供了方便、灵活、简单的手段,可以屏蔽分布式编程所需要处理的通信、协议、消息传输等细节,使分布式编程与本地编程具有相同的界面,为本地计算和远程分布式计算提供了一个一致的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使开发分布式计算如同开发本地计算一样,这就大大降低了开发分布式并行计算的难度。这里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NET Framework Remoting技术,实现Windows平台下的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量地震数据逆时偏移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解决逆时偏移海量计算和海量存储需求在CPU/GPU异构集群平台上实现时的技术瓶颈,重点介绍了基于GPU-RDMA直接通信技术和GPU-Stream流技术的并行算法,形成适合于GPU集群的大规模分布式并行计算,即高密度采集地震数据的三维叠前逆时偏移计算技术;应用高密度实际地震数据测试,计算效率可提升15~40倍。  相似文献   

5.
矿山巷道、交通隧道等工程的顶板沉降变形监测是不可缺少的安全保障手段之一,现有的直线分布式光纤布设技术监测巷道沉降变形存在灵敏度较低的问题。将光纤沿巷道顶板的纵向铅垂平面布设成锯齿形状,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给出具体的布设参数,获得了基于AV6419型号的光纤应变测试仪的监测精度和量测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将光纤由直线式布设改变为锯齿状布设时不仅满足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于提取大范围测量场分布式信息能力的要求,而且通过巷道纵向分布式光纤的布设实现了监测巷道径向变形(如顶板沉降)的目的。计算模型监测的灵敏度相比于直线式有大幅度提高,为基于BOT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地电磁法三维勘探及处理技术的逐步推广,导致数据计算量成倍增长,需要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的系统才能满足计算需要.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理念,采用容器技术构建具备大规模计算资源池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实现了大地电磁法三维反演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基于松耦合的软件架构设计研发了大地电磁法三维反演分布式计算软件,实现了人机交互操作和反...  相似文献   

7.
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可以获得地面沉降过程中多场多参量数据,实现钻孔全断面的精细化监测。阐述了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该技术涉及的传感光缆和传感器选择、钻孔回填材料、光缆-土的耦合性评价和光缆及传感器植入方法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系统。最后,结合苏州盛泽地面沉降光纤监测案例,介绍了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过程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ArcIMS是ESRI第二代基于Web的GIS平台,用于Internet及其环境中发布和共享空间数据,并提供丰富的GIS互操作功能。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利用ArcIMS加以实现的土地资源信息分布式动态管理系统,它为长江上游土地资源信息共享提供了开放的信息空间。这里首先介绍了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环境、技术流程。最后对各个系统功能的实现分别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量遥感影像的处理与计算问题,在MapReduce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海量遥感影像的分布式计算框架SPC(Split Process Cluster)。SPC框架能够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割,再通过Hadoop进行分布式处理,最后采用聚类算法对结果进行归并,从而实现海量遥感影像的分布式处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单节点的处理方式,SPC框架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式处理的性能优势,其影像处理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C/S模式的工程勘察图件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思想及实现技术。该系统以单位局域网为依托,按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实现图件的数据库组织与管理。其中服务器端在实现对图件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同时,通过建立远程数据组织,并选择合适的数据集和与之对应的数据库连接组件,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端使用DCOM通信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并通过客户端的数据集提供者组件实现客户端与数据服务器的连接与访问。系统的实现为所在单位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图件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管理模式。并将单位的图件管理由分散的计算机管理变成有组织的集中管理,从而提高了图件的利用率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空调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季节性的舒适性空调为对象,较详细地介绍了地下水人调供冷的基本原理,特点、供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地下水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布置、测试与维护管理,实用效果以及地下水空调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罗铁祥 《地球科学》2001,26(3):323-327
对分布式多重网格计算进行了研究。其顺序算法描述的是非递归形式,算法并行化是基于区域分裂实现的,网状拓扑结构组织在多处理机上,并行算法映射到多进程上,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并行化速度和并行化速率。  相似文献   

13.
开发MapObjects为城市绿地管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卢文喜 《世界地质》2004,23(2):192-194
从控件技术出发,介绍了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Activex控件技术,并将GIS控件MapObjects应用到长春市城市绿地管理领域中。开发出的长春市城区绿地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管理和信息查询及修改功能,实现了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以及由空间查属性和由属性查空间的双向查询功能,并以多媒体形式展示长春市绿化情况,为长春市实现科学管理绿地提供了技术支撑工具。  相似文献   

14.
基于MPI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并行计算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分布式水文模型快速模拟的需要,引入并行计算技术。基于MPI编程模型实现了WEP-L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产流模块的并行编程,采取子流域任务划分和对等模式实现了模型的并行设计。为了减少进程间的通信时间,在产流计算之前,数据按随年、月、日变化以及不随时间变化分成四类,分批进行通信;产流计算完成之后,采用聚合通信方式中的数据收集,快速统计结果。模型并行化后应用于黄河流域,结果如下:(1)随着参与计算的进程数增加,并行计算的加速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行效率随进程数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2)模型并行性能受通信开销制约,当通信开销增量大于产流计算时间减少量时,加速比达到峰值4.8。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专家系统,说明了分布式专家系统的出现和应用,将会有利于解决专家系统中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和降低复杂问题的求解难度。通过将其应用到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中,实现了专家知识的全局共享和分布式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16.
GIS的本质是分布式的,为了适应当今空间数据类型繁多、数据量大、分布广泛等特点以及多维、动态应用分析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分布式处理策略引入到GIS就成为必然.WebGIS使人们通过网络获取并互操作异构地理数据具备了客观条件的可能性,现行WebGIS的实现技术有很多种,各有所长.文章结合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可伸缩矢量图形技术特点,论证了在WebGIS中利用SVG技术进行图形图像传输交互的优点,并介绍了一种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PPP-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试桩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宏 《岩土力学》2011,32(10):3190-3195
布里渊时域分析技术(brilli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zer, BOTDA)是近年来在国际上研发成功的一种分布式光电传感技术,该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结构体和工业设备等的温度、应变检测。而新一代分布式应变测量技术--脉冲预泵浦-布里渊时域分析(pulse-prepump-brilli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zer, PPP-BOTDA),实现了10 cm的空间分辨率和±7.5 με的应变测量精度。文中重点介绍了PPP-BOTDA工作原理以及技术验证,并在国内首次将PPP-BOTDA技术应用于管桩桩身应变测量,与同时进行的滑动测微计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PP-BOTDA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测试技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A)是一种重要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采用BOTDR/A技术进行分布式光纤桩基检测时,海量的检测数据需要平滑去噪。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桩基检测中最常用的感测光纤埋设工艺、海量检测数据的特点、平滑去噪在检测数据处理分析方面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特征点压缩算法(一种新的平滑去噪方法)的概念和实现流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了该法的平滑去噪效果,验证了该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桩基检测数据处理是十分有效的,与常规算法对比,该方法简单高效,能够在不丢失检测数据特征趋势的同时对数据进行较好的平滑去噪,实际应用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其结果可在分布式光纤桩基检测的数据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着重介绍了GKPX交互式固体矿产勘查微机评价系统的主要技术方法和各系统子模块的功能及实现。该系统通过C语言与数据库件的实时数据处理的自动成图技术,开发了丰富的、满足精度要求的储量计算有关勘探图件,以高效先进的件流管理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的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20.
物探技术在监测堤坝隐患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使用地球物理技术监测预报汛期堤防隐患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使用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技术所完成的各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