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卡林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卡林型金矿的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粘土矿物,其次是毒砂和石英。金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存在,秦岭地区存在有单体金。金主要赋存在含砷的铁硫化物相中。氧化矿石以游离金大量出现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烟台南张家金矿毒砂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台南张家金矿是通过查证砷异常发现的,在矿石中发现了大量毒砂。通过对该金矿毒砂的产状、形态、成分和热电性的研究,认为该矿毒砂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可能含超显微金,矿区异常主要由毒砂引起民。  相似文献   

3.
卡林型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林型金矿富含有机质,金主要呈显微一超显微分散状态存在,利用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检测分析仪(MLA)及传统化学方法只能大致判断矿石中金的赋存趋势,无法对其赋存状态准确定量.本文利用MLA仪器系统分析贵州回龙卡林型金矿,测得矿石中金主要以显微-超显微状态包裹于黄铁矿和毒砂中,少量被脉石等其他矿石包裹;黄铁矿约66%完全解离,而毒砂仅30%完全解离,载金矿物与其他矿物连生或者被包裹,将不利于硫化物包裹金的浸出.结合回龙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特征和富含有机质的特点,对传统的物相分析流程进行改进,调整了硫化物包裹金和碳酸盐包裹金的浸出顺序,提出裸露金-碳酸盐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硅酸盐包裹金的浸出流程,在裸露金及碳酸盐包裹金浸出时加入活性炭,利用竞争吸附抑制矿石中有机炭对金的吸附,降低有机炭对分相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有机炭含量在1%左右的金矿石分相时加入活性炭对各相测定值的影响不大;先浸出碳酸盐包裹金,再测定硫化物包裹金,各相的测定数据更加准确.改进的方法(加活性炭)用于测定回龙金矿中裸露金和碳酸盐、硫化物、硅酸盐包裹金,含量分别为1.25%、84.17%、11.46%和3.13%,与选矿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该法适合应用于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  相似文献   

4.
云南者桑金矿区位于我国"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分布区,属微细浸染型金矿。通过对矿石特征和金赋存状态研究,金主要以显微、超显微自然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等金属硫化物或其氧化物中,其次是分布在硅酸盐、碳酸盐等脉石矿物中。硫化矿石中硫化物含金量应占金总量的50%以上,部分金赋存在绢云母、脉石英及碳酸盐等脉石矿物中,含量占20%±,硅酸盐矿物中包裹金含量占20%±,极少部分金以游离金形式存在,含量占总金的10%以内;若为氧化矿则金主要为游离态金,应占总金50%以上,赋存于炭质和粘土矿物中。  相似文献   

5.
<正>黔西南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矿石类型包括原生矿石,蚀变矿石,氧化矿石及红土型矿石。其中原生矿石是典型难浸难处理金矿石,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形式赋存于毒砂和含砷黄铁矿中。蚀变型矿石中往往存在微细粒自然金(呈  相似文献   

6.
猫岭金矿床成矿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小平 《矿床地质》2004,23(2):198-205
猫岭金矿是在克拉通变质岩区保存较好的含砷(毒砂)浸染型金矿之一,金矿脉并非单纯的硫化物脉,而是含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的硅化石英脉,S1面理与金矿脉为同一构造期产物,形成于辽河旋回第一幕构造的伸展滑脱阶段。金矿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绝对年龄为2000~2200Ma。在金矿成矿期形成的强硅化蚀变圈,因具有不透水性和强硬的岩石力学性质,造成封闭-半封闭的屏蔽环境,使得猫岭金矿的古元古代成矿特征,包括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铅同位素和铼-锇同位素组成,以及辽河旋回早期的S1面理得以保存下来,免遭后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的改造和破坏。  相似文献   

7.
金矿床中金与黄铁矿和毒砂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卡林型金矿中的金,以肉眼,甚至在显微镜下都看不到,因而称之为“不可见金”.经过金的物相分析,发现Au与毒砂、黄铁矿有关.进一步的问题是:Au在毒砂、黄铁矿中呈何状态分布,是呈微细的独立矿物?还是类质同象?是以化学键进入毒砂、黄铁矿的晶格?还是吸附在其表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其他类型金矿,如浊积岩型金矿、造山带内太古代绿岩带金矿、变质金矿、与火成岩有关的金矿,甚至含金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其中的金除了以自然金(可见金)产出外,在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等硫化物中还含有不可见金.从不可见金到可见金,需经过热液蚀变作用,在高As条件下,温度和硫逸度的升高,可溶出不可见金,在温度下降和还原条件下,Au以可见金形式存在于蚀变环带中.这种从不可见金到可见金的转换过程,反映了Au、As、S以及Fe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金矿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在其原始生长的晶体中含有不可见金,并且在稍后的成矿阶段内形成赋存有可见金的蚀变环带.蚀变环带以As含量高为特征,并且,后期的可见金是沿裂隙或毒砂与黄铁矿的粒间分布.可见金是热液活化了矿物内的不可见金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阳山金矿田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阳山金矿田属于类卡林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千枚岩、蚀变斜长花岗斑岩、蚀变砂岩、蚀变灰岩四种。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是银金矿。金矿物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粘土矿物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毒砂、黄铁矿、辉锑矿较其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微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岩浆岩和地幔,成矿作用与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从不同标高、不同品位的矿石选矿试验研究入手,论述了富文金矿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等。研究表明,该金矿为中型特高硫化物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矿石的有用组分多样,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自然金形态为尖角粒状、角粒状、长角粒状,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其次为粒间金,包裹金占16.9%,自然金为细粒金。矿石类型为富金银多金属硫化物含金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0.
泥堡金矿床是黔西南地区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其产出原生矿石和氧化型矿石。前人对各类矿石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尚不清晰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通过对泥堡矿区不同类型矿石进行物相分析,结果显示,原生矿石中游离金和碳酸盐中的包裹金含量较低,硫化物中包裹金和硅酸盐中的包裹金占了绝大多数,平均占有率可达42.23%和43.66%,表明金矿化与以黄铁矿、毒砂为代表的硫化物和以石英为代表的硅酸盐有直接关联。氧化矿中金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游离金,其平均占有率可达79%。黄铁矿的Au-As图解中,不同类型黄铁矿均落在Au溶解线下部,说明硫化物中金存在形式为固溶体金。金在成矿流体中可能以Au(HS)-2的形式存在,金的沉淀机制主要归结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和硫化作用导致载金络合物的解耦作用,前者为主要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哈西金矿位于新疆托里县哈图金矿的西南部,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金矿。矿体受北东向安齐断裂控制,长短不一,厚度为0. 10~3. 42 m,Au品位为0. 17~64. 60 g/t,主要赋存在石炭系太勒古拉组中,且与玄武岩关系密切。原生矿石可分为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两种,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辉砷镍矿和自然金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可将金矿形成的过程划分为2个成矿期次(热液期、表生期)和4个成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自然金阶段、碳酸盐阶段、氧化阶段)。自然金主要赋存形式为裂隙金、包裹金和粒间金,其成色平均为954. 19‰,粒径主要集中在20~50μm之间,属于显微金。  相似文献   

12.
紫木凼金矿床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木凼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氧化矿石中,金呈显微粒状自然金-显微金嵌布于褐铁矿,石英水云母,方解石的颗粒间或孔隙中,原生矿石中,金主要呈次显微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体,其次是类质同像形式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  相似文献   

13.
猫岭金矿床位于辽宁省盖县境内,地处华北地台东南缘。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辽河群。成矿热液为吕梁期变质热液。金矿化带的展布受基底褶皱构造和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以含硫化物石英脉型和硫化物细脉浸染型为主,矿石最大特点是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同围岩糜棱岩化千枚岩同时卷入褶曲变形,金主要以裂隙金产于毒砂和磁黄铁矿中。对猫岭金矿床成因的认识,过去许多学者认为,辽南地区的金矿成因均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而猫岭金矿的发现,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辽南地区早元古代可作为一个重要成矿期,揭示了辽南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变质热液含金剪切带型。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金矿选冶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含科 《贵州地质》1991,8(3):269-275
黔西南金矿金以超显微粒状分布于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中,是典型的难选冶矿石.以往主要进行了焙烧一氰化浸出试验,金的回收率一般在80%左右,尾渣含金多在1克/吨以上,效果不令人满意。建议今后着重进行低压催化分解—炭浆法的试验研究,以期尽快解决该类型金矿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甘肃阳山金矿安坝里南矿区是阳山金矿勘查程度最高的区段。矿区赋矿地层为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群第三岩性段,控矿构造为安昌河—观音坝断裂。主要矿石类型为蚀变千枚岩型及蚀变斜长花岗斑岩型,其中金属矿物占3.51%,以黄铁矿、毒砂、辉锑矿为主,属贫硫型矿石。矿石中有益组分主要为金,其它有益组分不具备综合利用价值。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其次为毒砂。金矿物主要以包裹金、粒间金两种状态产出,以包裹金为主,该赋存状态有利于金矿物的浮选回收。  相似文献   

16.
浙西开化石龙头金矿是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金矿化赋存于新元古界地层的构造碎裂蚀变带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实验测试对石龙头金矿的矿石和主要载金矿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石龙头金矿床中的主要含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少量的脉石英。岩屑中的石英、白云石和粘土矿物不含金。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平均含金量分别为181×10-6和207×10-6。金主要以显微可见金的形式存在,其次为次显微不可见金。显微可见金主要以包裹金的形式赋存在黄铁矿晶体中或晶体边缘,次显微不可见金在黄铁矿中以纳米级金颗粒存在,在毒砂中主要以固溶体金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
庞家河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庞家河金矿矿石中的主要在金矿物和载金矿物,金然矿石中的配分微型赋存状态矿石中金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矿,毒砂和粘土质矿物(含绢云母和少量粉砂质)金主要为次显微金,粒度在0.025~0.1μm之间,呈小圆球状及链状的独立金矿物(自然金)充填在黄铁矿,毒砂的微裂隙度或沉淀在晶面上或吸附在晶体边缘。在氧化或半氧化矿石中,可见到一部分可见金或显微金。  相似文献   

18.
湖南金矿床中黄铁矿和毒砂的含金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振襄 《矿产与地质》1991,5(5):368-374
(?)南的共生与(?)生金矿庆中的金,大部分为次显微金和(?)显微金.(?)中的黄铁矿和毒砂是金的主要载(?)矿物.金主要以机械混合物或微包体形式赋存,主要形成于硫(?)化物矿化(?)或晚期.矿石合金量的高低与载金矿物的晶形,(?)度,生成期及碎裂程度等有关.(?)黄铁矿、毒砂是金矿床的主要标型矿物.As是标型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9.
常见硫化物矿物晶格中的金及粒径小于1000埃的分散金均称为不可见金,它们无法用矿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测到。离子探针微量分析(次级离子质谱法)表明,12个矿床硫化物矿物颗粒中不可见金的含量为0.5至1000ppm之间。不同矿床,或一个矿床中不同矿石相间不可见金含量变化很大。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为毒砂和富砷黄铁矿。黄铁矿中金与砷含量呈正相关,表明种促进了金进入黄铁矿晶格。当两种或差别大的毒砂共生时,细粒毒砂更富含不可见金。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和黝铜矿中不可见金的含量通常较低。  相似文献   

20.
江西金山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田为特大型金矿床。矿床物质组成简单,属低硫化物型,黄铁矿是最主要的金属矿物和载金矿物,自然金是唯一的金矿物和有用组份。砷以毒砂形式存在,是最主要有害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