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产量气象预报是目前世界各国开展较为广泛的一项农业气象业务工作。这项业务,我国从1982年起列为气象部门“六五”计划期间的重大研究课题,组织了全国性的课题研究组,大大推动和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展。我区经过几年的试验,目前已正式投入区、地级农业气象业务使用,并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欢迎,现正在创造条件,拟在近两年内列为县级农业气象服务正常业务之一,以便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及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计算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性能计算通过应用超级计算机与并行处理技术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是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迅猛的领域之一。气象应用始终是高性能计算的重要领域,高性能计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分辨率、高精度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发展限制,在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中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数十年以来,由于数值天气模式研究和业务运行对计算资源的强烈需求,国内外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机及应用迅速发展起来。气象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能力及系统的可靠性需求日益提升。高性能计算技术将与气象预报应用日益融合,相互影响促进,不断创新发展。为满足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科研工作需求,中国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升高性能计算能力,并致力于优化集约高性能计算系统布局,高效管理计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张宏名 《气象》1986,12(9):39-42
提起遥感或是遥感技术,对气象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遥感技术开始在气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是比较早的。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从那时起,有关气象卫星云图等遥感资料就已经正式在气象预报业务中应用了。而后随着地球资源卫星的发射,遥感技术应用的范围也就逐步扩展,并开始研究它在农业气象工作中的应用。1974年开始的有名的“大面积作物估产试验”(LACIE),可以说是遥感技术与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一、遥感技术及其一般原理 所谓遥感技术,简单说来,就是人们对观察研究的对象不用直接接触,且在相当远的距离就能感知其存在状况和特征的技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初期联邦德国就已开始了系统的农业气象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们在农业气象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现就农田蒸散、农林小气候、物候学、农业气象预报方法及新技术在农业气象研究中的应用等诸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我国农业气象事业系统发展的实践,提出了“农业气象系统工程”的概念,探讨它和传统农业气象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区别及其特点,列举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综合性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以实例说明农业气象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后分析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把系统工程应用和移植到农业气象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将为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独立的基础.农业生产与气象关系密切,农业的发展和丰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和人类趋利避害的能力.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一直坚持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的方针,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和抗灾的气象服务能力. 农业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领导、科研单位及生产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信息.主要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设施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灾害天气预报子系统和设施农业生产与气象信息子系统的方法及内容,并探讨了把设施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引向深入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设施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设施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灾害天气预报子系统和设施农业生产与气象信息子系统的方法及内容,并探讨了把设施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引向深入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象预报、情报提前预测农作物产量,是我地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新课题。一九八二年初以来,桂林地区农业气象试验站对当地商品粮(水稻)产地的生产水平、水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气象是应用气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为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业高产和稳产方面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世界上人们常把粮食生产的波动归咎于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鉴于此,各国都相应地加强了农业气象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就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的最近活动及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气象发展现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气象作为气象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在农业生产和人们对自然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早在1872年美国就开始编发《每周天气纪事》,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二十年代世界第一本《农业气象学》问世,建立了农业气象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随之变得非常突出,三十年代日本的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模糊数学方法在国内农业气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经应用的方法有模糊聚类、模糊综合评判、模糊相似分析、模糊决策等多种。模糊数学方法中的模型识别也是农业气象预报中最常用的一种预报方法。模型识别有模型识别的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种。下面仅介绍模型识别的间接方法——贴近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自1990年2月成立以来,积极为省府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做政府信得过的参谋,受到省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4月下旬,省局农气中心根据农业气象监测信息和省气象台的气象预报,针对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象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53年我国开始建立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到1958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气象服务与科研经验交流大会以来,农业气象预报工作作为气象部门的一个重要的服务项目在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实践,农业气象预报工作不仅在人员、组织机构上逐步健全,同时在理论探讨、技术方法以及预报内容等方面均得到很大的发展。从技术方法上看我国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初期是编制简易的农业气象预报或只是天气预报加措施建议。在服务实践中提出“四结合过两关的原则方法”,即天气预报、群众经验、历史资料、实况观测的结合分析作出预报再经过哨组补充订正及实际使用检验的方法。随着农业气象观测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及其农业气象基本资料的累积,农业气象预报则进入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的多种方法并举的阶段,并开始逐步注意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气象是气象部门基础业务之一,是气象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又是气象部门直接为农服务的重要手段。农业气象简单说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既是一门科学和学科,必然形成自身独立的业务体系、业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概率统计方法应用于大气科学领域,日益广泛、深入,在气象预报(包括不同尺度的天气预报和各种专业气象预报)的应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象资料或气象场的分析和处理; 2.天气、气候规律的分析研究; 3.气象预报(包括大范围和单站的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以及超长期、超短期预报等);  相似文献   

17.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连春  李伟 《气象》2008,34(3):3-9
回顾了气象探测发展史,分析了气象探测与气象预报、气象科学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了气象探测的发展推动了气象科学、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描述了气象探测发展的现状,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气象仪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同时介绍了国际GCOS、GEOSS、WIGOS综合观测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用气象学报》将向您提供有关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还将向您介绍国内外现代科技的最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及信息。主要栏目有论著、短论、综合评述、业务系统、学术论坛、研究简报、书刊评介等。本刊被《中文核心要目总览》确认为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并已首批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  相似文献   

19.
李俊友  王利平 《内蒙古气象》1995,(4):30-32,F004
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农业产量年景,气候资源,气象与病虫害等),是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把农业气象服务的全部工作或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的话,那么农业气象预报可看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该子系统程序技巧复杂,设计难度大。因此,其内在质量的优与劣,往往关系到整个系统总体的开发水平。本文给出一个通用型的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外壳,它既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自己开工运行,也可以连接在任何一个大型系统之下,执行主控发出的指令。  相似文献   

20.
统计预报方法是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新一代农业气象预报系统"中,系统设计了一种通用统计预报模型构建方法,可用于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农气预报业务.本文主要介绍了通用预报模型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及应用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