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岩石或矿物的铷、锶等时线年龄,除进行Rb/Sr比值的草测外,必须准确测定样品中^87Sr/^86Sr和^87Rb/^86Sr的比值。前者可直接由质谱测定,也可用稀释法质谱测定值计算而得;后者一般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87Rb及^86Sr。本方法是用质谱直接测定町^87Sr/^86Sr比值,而^87Rb/^86Sr比值则由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Rb/Sr重量比之后,按下式计算获得:  相似文献   

2.
目前,应用锶同位素初始比值来探讨岩石成因、成矿机制和其在空间、时间上的规律性,研究地壳发展历史及成岩、成矿物质运移特征,在国内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几年来,我们对贫铷富锶样品,测定其~(87)Sr/~(86)Sr和~(87)Rb/~(86)Sr的现代比值,扣除从各自衰变生成部分所计算的岩石出始~(87)Sr/~(86)Sr比值,就可以用于地质解释。我们先后对七个岩体和地区的岩石,包括不同时代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岩,以及酸性火山岩、基性玄武岩中贫  相似文献   

3.
济南辉长岩体的锶、钕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济南辉长岩体的Rb Sr全岩 矿物参考等时线年龄为 144± 2 5Ma ,线性差的原因可能是该岩体来自于锶、钕同位素初始比值不均一的源区 ,结晶时处于同位素不平衡状态。钕同位素初始值εNd(t)值为 - 9.0 8~13.0 5 ,表明该岩体的源区为富集性质的地幔 ,并且表现出不均一性 ,εNd(t) 87Sr 86Sr(t)关系显示出源区满足DMM、EMⅠ和EMⅡ的三元混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梅尖岩体成岩作用的锶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岩Rb-Sr同位素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等时线处理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年龄计算过程中得到的初始~(87)Sr/~(86)Sr比值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它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确定岩体成岩物质来源,并结合其它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还可进一步阐明岩体的成  相似文献   

5.
在全岩Rb-Sr同位素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等时线处理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年龄计算过程中得到的初始~(87)Sr/~(86)Sr比值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它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确定岩体成岩物质来源,并结合其它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还可进一步阐明岩体的成  相似文献   

6.
张自超 《岩矿测试》1988,(4):297-300
本文报导了对12个日本“火成岩系列”岩石标准样品的~(87)Sr/~(86)Sr比值和Rb、Sr含量的测定结果。Rb、Sr含量采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87)Sr/~(86)Sr比值单独取样经分离后由质谱计直接测量。对NBS-987和NBS-607标准样品~(87)Sr/~(86)Sr单次测定的分析精度和重复分析的再现性均好于0.03%,NBS-607中Rb、Sr含量测定结果与证书值的最大偏差小于0.6%。直接测定日本“火成岩系列”岩石标样的~(87)Sr/~(86)Sr,与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的结果吻合,用不同浓度的稀释剂在不同仪器上测定的Rb、Sr含量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测定的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华南诸广山花岗岩体中段锶氧铅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沈吉  赵懿英 《岩石学报》1991,7(2):38-42
诸广山中段花岗岩体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15.23Ma,属印支期。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229,Rb/Sr比值为1.09~15.6,初始~(206)Pb/~(204)Pb(18.216~19.042)和~(207)Pb/~(204)Pb(15.605~15.801)较高。全岩δ~(18)O为10.6‰~12.4‰,δ~(18)O-~(87)Sr/~(86)Sr相关趋势呈水平方向展布。硫同位素绝大部分在零值左右摆动,从早到晚变化范围逐渐变小。这些表明岩体是源于上地壳的改造型花岗岩,并经过了岩浆阶段,且在早期岩浆岩基础上又经过了多次重熔演化。  相似文献   

8.
杨浩 《矿物岩石》1991,11(1):80-85
一个花岗岩带或复式岩基中各个岩体的~(87)Sr/~(86)Sr和~(87)Rb/~(86)Sr的算术平均值,在等时线图中可获得一条直线。这直线可认为是一种等时线或混合线。如果为混合线,则可认为花岗岩带或复式岩基是混合成因。通常包括因围岩或其它岩浆的加入而发生的岩浆混染作用和成岩前的源岩混合作用;若为等时线,则可据直线的斜率计算出年龄,标示花岗岩的源岩Sr同位素均一化作用的最终时间或岩浆房中岩浆sr同位素均一化的最终时间。  相似文献   

9.
张宇  邵拥军  全伟  刘忠法  刘清泉 《地质论评》2015,61(5):1168-1176
为了探讨新桥Cu—S—Fe矿床的形成是否经历过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工作基础上,对层状矿体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Rb-Sr同位素定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38.0±2.3Ma(MSWD=5.4),与矶头复式岩株的成岩年龄相近(140.4±2.2Ma),而且下盘网脉状矿化石英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n(~(87)Sr)/n(~(86)Sr)初始值(0.71138±0.00014)和矶头岩株的n(~(87)Sr)/n(~(86)Sr)初始比值相近,说明下盘网脉状矿化为岩浆热液成因,并非为海西期海底喷流通道。与典型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进行地质特征对比分析也发现,新桥Cu—S—Fe矿床地质特征有别于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综合分析认为,新桥Cu—S—Fe矿床应属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东部出露的锡林格勒杂岩主要由中元古代原岩为火成岩的黑云母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组成。片麻岩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中等分异特征 ,具明显的Eu负异常 ,其不相容元素特征与平均地壳类似但相对亏损Ba和Sr。斜长角闪岩构成一条Sm -Nd等时线 ,其年龄值为12 0 2± 6 5Ma ,εNd(1.2 0Ga)值为 6 .8。角闪岩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 (tDM,1.2 6~ 1.32Ga)与其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接近。角闪岩的Rb -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393± 14Ma ,其87Sr/ 86 Sr初始比值为 0 .70 379± 0 .0 0 0 0 7,此Rb -Sr等时线年龄与本区出露的篮片岩Ar-Ar年龄 (~ 383Ma)一致 ,记录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洋壳俯冲结束后由大陆碰撞造山引起的变质作用事件。黑云母片麻岩的Rb -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2 79.5± 6 .4Ma ,87Sr/ 86 Sr初始比值为 0 .70 85 1± 0 .0 0 0 10 ,此Rb -Sr等时线年龄与本区广泛分布的早二叠世火山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 (~ 2 77± 15Ma)一致 ,因此可能是由大规模岩浆活动诱发的变质作用的记录。锡林格勒杂岩因此不仅记录了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地质事件 ,并且通过对比研究本地区蛇绿岩和晚古生代岩浆岩的演化历史 ,可以恢复从Ro dinia超大陆聚合 (~ 1.2 0Ga)到古亚洲洋关闭 (~ 4 30Ma)、大陆碰撞造山 (~ 39  相似文献   

11.
沉积岩全岩用Rb——Sr法测定同位素年龄时,往往根据在Sr~(87)/Sr(86)和R~b(87)/Sr~(86为座标的图上,样品点成一直线(等时线),拟合优度高,认为锶同位素均一化程度高,年龄值可信度高。但有些线性良好的“等时线”,并不一定是锶同位素均一化程度高形成的。一组由不同比例碳酸盐与粘土矿物组成的混合物,同样可以在等线图上表观为非常好的线性排  相似文献   

12.
据横断山地区花岗岩类获得的Rb、Sr同位素结果,讨论和提出了全岩Rb-Sr等时线种类及其地质意义,以及影响同位素均一化的因素。对经常得不到线性较好的等时线的闪长岩类和富碱侵入岩(包括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用单矿物外部等时线,可能获得线性关系较好的等时线,以及可信度大的Sr初始比值和年龄。要获得好的Rb-Sr等时线必须根据样品Rb/Sr值与可能的年龄计算判别值,符合要求的才可作Rb-Sr等时线。衡量等时线的质量,应根据相关系数、MSWD值和均一度3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受热液蚀变影响的侵入岩能否给出合理的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月山岩体中的一个石英闪长岩样品进行了研究,对蚀变程度不同的矿物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以及Rb-Sr等时线定年。各未蚀变矿物与石英构成的矿物对氧同位素表观温度的大小为:石英-角闪石对(470±15℃)>石英-黑云母对(340±10℃)>石英-斜长石对(265±20℃),表明了岩石在冷却过程中的氧同位素退化平衡。与此相应,3个未蚀变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7.6±1.2Ma(MSWD=0.07),等时线的线性非常好,且与前人得到的Ar-Ar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而石英-蚀变黑云母对的氧同位素表观温度(310±10℃)和石英-蚀变钭长石对的表观温度(325±25℃)与相应石英-未蚀变矿物对的相比,发生了显著改变,表明这两种矿物的氧同位素体系在蚀变过程中受到了扰动。但是未蚀变和蚀变共6个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36.81±0.77Ma(MSWD=0.81),此等时线的线性也很好,且年龄与未蚀变矿物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由于蚀变的影响,蚀变黑云母和斜长石的Rb、Sr含量和Sr同位素比值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蚀变矿物的~(87)Rb/~(86)Sr和~(87)Sr/~(86)Sr比值沿着等时线移动,因此等时线年龄不变,指示了蚀变时相当于全岩成分的内部流体与矿物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这表明受内部流体影响使花岗岩发生低温热液蚀变时,即使氧同位素体系受到扰动,Rb-Sr等时线仍可以有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质样品中Sr同位素比值测定的Rb干扰校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样品Sr同位素比值测定中,由于~(87)Rb与~(87)Sr是同质异位素,在质谱分析中~(87)Rb会干扰87Sr的测定,降低了测试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所以样品化学分离时Rb和Sr的良好分离尤为重要.但是对于高Rb高Sr或高Rb低Sr的样品,要实现Rb和Sr良好分离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赣南安远县路迳金伯利质煌斑岩筒的 Rb-Sr等时线地质年龄 :t=( 3 7.6± 2 .2 ) Ma,初始值 [n( 87Sr) / n( 86Sr) ] i=0 .70 5 17± 0 .0 0 0 12。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白银都西群变质火山岩的钕、锶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白银都西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变粒岩、长英片岩和条带状混合岩组成,是白银都西-白乃庙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东北白银都西一带。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信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该套岩层的归属,构造性质和形成机理尚不清楚。笔者首次对白银都西群斜长角闪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所获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394±46Ma(23),Nd初始比值为0.511 243±8(23)和εNd(T)=+7.9±2.1(23)。~(87)Sr/~(86)Sr和~(87)Rb/~(86)Sr比值分别为0.705 79—0.709 12和0.17—0.34,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结合野外地质证据和岩相学特征,我们认为:白银都西群基性火山活动发生在中元古代,成岩物质来自亏损地幔源,成岩以后构造变动和变质热液活动致使Rb-Sr同位素体系受到严重干扰破坏。  相似文献   

17.
广西六陈花岗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陈花岗岩体是中国唯一产有铀矿床的海西期花岗岩体。笔者首次测得该岩石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83.32±14.2Ma,~(87)Sr/~(86)Sr初始值为0.716;δ~(18)O=9.9‰—11.2‰(平均值10.6‰),δ~(34)S=8.7‰—13.1‰(平均值11.2‰);~(206)Pb/~(204)Pb=18.58—22.33(平均值19.74),~(207)Pb/~(204)Pb=15.22—16.14(平均值15.66),~(208)Pb/~(204)Pb=37.93—38.94(平均值38.49)。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对同位素的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LP)MCICPMS方法精确测定液体和固体样品的Sr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52,自引:9,他引:52  
MCICPM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精度固体同位素分析仪器,利用MCICPMS可以精确测定Sr同位素组成,与TIMS相比,分析效率明显提高;对于含有Rb的实际样品,在Rb/Sr比值较小时(Rb/Sr<0.001),可以通过Rb扣除获得准确的87Sr/86Sr比值,而当Rb含量较高时,可以通过建立Rb/Sr与87Sr/86Sr偏差值的线性关系进行再一次校正,同样也可以获得准确的87Sr/86Sr比值.通过这种校正关系,可以直接分析固体微区的Sr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冰洞山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采用全溶方法和流体包裹体淋滤法对主成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同位素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为507.7~507.8Ma,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为0.709193~0.709220。该等时线年龄代表了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说明矿床形成的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中期。成矿作用时代与闪锌矿初始锶同位素比值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或成矿流体由基底岩石和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共同提供。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内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对扬子地台北缘的铅锌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冰洞山铅锌矿床可能是在加里东期伸展环境中,成矿热液伴随穹窿构造活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结晶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华南产铀花岗岩锶、氧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地区的产铀花岗岩分布广泛,在成因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同熔型和改造型。本文对有代表性的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同位素地质研究。根据这些花岗岩的锶、氧和铅同位素组成以及数据点在年龄-初始~(87)Sr/~(86)Sr比值、~(87)Sr/~(86)Sr-1/Sr、δ~(18)O-~(87)Sr/~(86)Sr和铅结构模式图解上的分布特征,作者认为,改造型产铀花岗岩是由上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同熔型产铀花岗岩的母岩浆来自上地幔,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母岩浆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