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滇东南那能金矿带之断裂控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那能金矿近年勘查及开发资料,发现该区金矿与近EW向断裂构造间存在极密切的成生联系,并在断裂控矿特征上有诸多具体表现。以矿区实际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断理解控矿模式,认为断裂控矿、矿体固定及矿床远景评价之间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关联。结合在矿带(区)中实际运用断裂控矿规律,对那能金矿带作预测性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2.
西南三江北段地区区域控矿因素的GIS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南三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大型成矿带之一,已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成果和资料为矿产普查和研究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处理,分析了区域控矿因素。结果表明,三叠系地层、构造撒开区及三叠纪以来的岩浆热液活动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介绍了滇黔桂金三角地区金矿成矿构造环境,研究及总结出该区微粒浸染型金矿的四种(断裂,褶皱、环形构造,不整合面)控矿构造类型,并对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构造分级控矿,控矿构造与容矿岩石组合控矿,褶皱构造与断裂联合控矿等规律,及“不整合面构造带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成矿及控矿构造体系”的新观点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普查找矿与勘探工作10余年,深刻地体会到断裂构造是区内最重要的控矿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决定了金矿体的就位空间,铸就了金矿体的形态和产状。这里,笔者试图通过对几个金矿区主要控矿断裂构造的深入观察、应变测量与综合分析,探讨控矿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对金矿体就位的控制机理,以揭示和论证矿体赋存空间与特殊的构造部位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强调在金矿的普查勘探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对控矿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要素等地质资料的收集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波 《江西地质》1999,13(1):50-56
本语文系统地介绍了武宁县石渡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石渡锑矿不但受区域成矿环境和地层层位及岩石 控制,同时控矿构造对矿体空间分布及其形态产状也起重要控制作用。叙述了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阐明了控矿构造形式及控矿构造类型。最后对锑矿的成矿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赵希刚 《西北铀矿地质》2003,29(2):42-46,57
通过对已有的物化探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分析解释,结合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理论和已知的控矿地质因素,研究和认识十红滩地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控矿次级构造单元,研究氧化还原带定位,确定地震地层层序,分析铀源及铀的活化迁移等。  相似文献   

7.
河北石湖金矿已开采多年,本次通过对已往地质资料及近年矿区开采资料研究分析,对矿区控矿因素、矿体富集规律有一定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胡光龙 《云南地质》2006,25(4):420-420
大红山铜矿是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矿山。本文在以往大红山铜矿地质研究基础上,结合矿山基建、生产以来不断收集的地质资料及认识,根据新的成矿理论,对大红山铜矿I号铁铜矿带成矿控矿因素及其赋集规律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提出I号铁铜矿带成矿控矿因素及I3、I2主矿体的富集规律,为大红山铜矿今后的生产建设、发展规划深部及周边地质找矿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区内隐伏矿带连续存在为基础,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对已有图件资料的综合分析,重点研究构造控矿规律,提出本区隐伏矿应以9^#勘探线附近为转向对称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豫西金矿为国内外地质界所瞩目,金矿田构造研究和理论,方法和手段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构造层控矿特征,控矿构造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控矿构造发展阶段,成矿热液圈闭条件,矿液流向导矿构造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在尼日尔铀矿资源野外考察和相关地质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尼日尔铀资源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其砂岩型铀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含矿层位、矿床地质等特征,对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尼日尔铀资源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泥堡金矿床控矿构造类型及其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泥堡金矿床近年深部勘探资料为主要依据,通过对其控矿构造类型及其控矿作用的分析,对构造逐级控矿规律和构造界面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泥堡背斜是矿区内最主要控矿构造,其形成发育了主要控矿断裂(F1等)及次级控矿背斜(二龙抢宝背斜);逆冲断裂F1是最重要的容矿构造及导矿构造;主要控矿构造界面为龙潭组与茅口组的界面,它既是岩性组合界面(Si/Ca界面),又是不整合界面、火山-沉积界面;次要控矿构造界面有三个,均位于龙潭组内部,主要属于Si/Ca界面;控制矿床的背斜构造中之逆冲断裂-次级背斜构造组合,以及龙潭组与茅口组的控矿构造界面,是将来金矿勘查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运用剪切带控矿理论,通过对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的应变测量和不同惊讶的成矿构造研究,阐明了辽宁东胜地区金、银、多金属剪切带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探讨了此类矿床控矿构造与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下庄矿田控矿断裂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分形理论对下庄矿田控矿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控矿断裂的空间分布具有自相似性特征,分形理论可以定量地描述控矿断裂的分布规律.应用盒计维数法计算了控矿断裂空间分布的分数维值,并对不同成矿构造区的分数维特征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分数维值的物理意义.实际资料计算结果显示,网格数目与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东部萤石矿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济民 《矿产与地质》2013,(2):169-172,176
通过对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带60个萤石矿床(点)其控矿因素的分析,结合资料,归纳和总结了浙江东部萤石矿的时空分布、矿床组合、控矿因素以及围岩蚀变等成矿规律,为今后在该寻找相近矿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河北灵寿县土岭-石湖金矿田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查明土岭-石湖金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控矿构造形式、控矿断裂活动历史和显微构造特征,并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7.
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金矿成矿条件相似。但是,与其西邻的小秦岭相比,崤山金矿找 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目前仅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究基原因,主要是对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研究不够深入。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崤山地区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的实地调查、解析、建立金矿控矿构造体系模式,研究金矿矿化富集与控矿构造体系间的空间关系,寻求金矿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研究表明,燕山期环崤山拆了滑脱构造体系为区内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金矿找矿工作重点应围绕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开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地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断裂的控矿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控矿断裂有规律的活动,导致工业矿体分布具有等间距及侧伏规律,控矿断裂的规模及演化控制了矿体的规律及演化。  相似文献   

19.
赣南东部银坑矿田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银坑矿田控矿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强调构造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矿田成矿有利部位,认为矿田的找矿方向应是秀田排—柳木坑—老虎头区、牛形区、白竹园区及营脑区  相似文献   

20.
赣南东部银抗矿田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家菁 《江西地质》1997,11(4):23-29
本文对银坑矿田控矿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强调构造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矿田成矿利部位,认为矿田找矿方向应是秀田排一柳木坑-老虎头区,牛形区,白竹园区及营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