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致读者     
《四川气象》2001,21(1):62
亲爱的读者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到了 ,祝愿您的心情与这春天一样美好 !谢谢您 ,这个时候翻开了《四川气象》。《四川气象》自 1 981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成长道路。二十年来许许多多的编辑、作者、读者为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投放了关注的目光。至今 ,《四川气象》出版了期刊 75期 ,刊载学术论文、气象技术报告、专题讨论、工作论谈、气象科普和文学小品等十几个栏目的文章 1 60 0多篇 ,为四川的气象业务发展 ,科技人材的培养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其中一定也有您的一份关注与支持。在这里《四川气象》对您…  相似文献   

2.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到了,祝愿您的心情与这春天一样美好!谢谢您,这个时候翻开了《四 川气象》。   《四川气象》自1981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成长道路。二十年来许许多多的编辑、 作者、读者为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投放了关注的目光。至今,《四川 气象》出版了期刊75期,刊载学术论文、气象技术报告、专题讨论、工作论谈、气象科普和 文学小品等十几个栏目的文章1600多篇,为四川的气象业务发展,科技人材的培养和发展做 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其中一定也有您的一份关注与支持。在这里《四川气象》对您说:谢谢 !   过去的一年,《四川气象》已经作了一些重大的改变,由纯科技刊物改变为综合性科技刊物 ,扩大了读者和作者群体。封面和印刷质量也有了显著改进。增加的固定栏目:工作论坛、 百花园和科普窗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好评。2000年的稿件和读者来信来电比往年大有增加。   《四川气象》辟有: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分析、农业气象、大气探测、气象通信、学术讨 论、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产业、专题报导、各地灾情、科技动态、工作论坛、科普窗、百花 园等栏目。优秀的气象科技论文是《四川气象》的主心骨,《四川气象》仍然是全省气象科 技人员与全国气象工作者交流气象技术的园地和反映四川气象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窗口; 是有关部门掌握气象科技信息,指导工作趋利避害的有力工具。“工作论坛”用于刊载对全 省气象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文章及工作讨论等,通过《四川气象》宣传省局的工作意图 和发展思路;“科普窗”用于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刊载优秀的气象科普以及与人民生活密 切相关的各类科普文章,面向气象科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进行气象及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宣 传普及工作;“百花园”可以给四川气象工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创作诗 歌、散文、小说、歌曲、幽默、笑话等特长的园地。   我们还打算加强专题报导栏目,将先进气象局改革创新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大力宣传先进气 象工作者、气象科技带头人和优秀气象局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四川气象》将是报导你们 的先进事迹,宣传你们工作成果的窗口。给我们来稿,给我们提供素材吧,《四川气象》是 全体四川气象工作者自己的刊物,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来信、电话、传真 、E-mail都可以是我们的通信工具。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四川气象》一定会有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将有更多的朋友。一 定能够越办越好,成为我们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师益友。 《四川气象 》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四川气象》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里迎来了她二十岁生日。在这二十年的岁月里,有许许多 多的编辑、作者为她的成长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她走向了成熟。二十年来,《四川气象》 已出版期刊74期,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1600余篇,起到了展示气象科学研究成果,交流 气象预报、服务、管理经验,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作用,成为了四川省气象科技人员与全国 气象工作者交流气象技术的园地,是反映四川气象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窗口,是气象科技 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气象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同时它也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气象科技信 息,指导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工具。   随着气象事业的全面的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的思维,抓住机遇,不断 进取,《四川气象》也应这样,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要有自己的独道之处,吸引读者。 读者的需求和喜爱是《四川气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的一年,《四川气象》已经 作了一些重大的创新,由原来的纯学术刊物改为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增 强了可读性,扩大了读者群。今后还需继续努力创新!   我们相信,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引下,有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气象学会的正确领导,通过广 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四川气象》一定会越办越好,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成为大家喜爱的刊物,为实现四川气象事业“全国争先进,西部创一流”的目标发挥积极的 作用。 二○○一年三月八日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月 12日在省局召开了《山东气象》第三届编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刘可先主任主持了会议 ,他首先对 2 0 0 0年《山东气象》从内容、形式和版面上的改革成效及在全省气象业务和文明系统创建中所起的导向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山东气象》在 2 0 0 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及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表示祝贺 !对关心和支持《山东气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 !对编辑部同志开拓创新、艰苦努力 ,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山东气象》…  相似文献   

5.
<正>风雨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2017年的春天,《气象与环境科学》迎来了创刊40周年!40年,征途漫漫。1978年,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河南气象》期刊应运而生,河南省气象事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92年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河南气象》走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开始了新的征程。2007年《河南气象》正式更名为《气象与环境科学》,实现了华丽转身,开始在全国气象期刊事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2014年《气象与环境科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形势进入"大潮"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全省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湖北气象》的十周岁生日!《湖北气象》的十年历程,也正是我国大改革、大开放的十年,她的诞生标志着湖北气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湖北气象》开办的第一天就把"培养和发现我省气象科技人才"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十年后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目标得到了圆满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四川气象》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里迎来了她二十岁生日。在这二十年的岁月里 ,有许许多多的编辑、作者为她的成长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她走向了成熟。二十年来 ,《四川气象》已出版期刊 74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60 0余篇 ,起到了展示气象科学研究成果 ,交流气象预报、服务、管理经验 ,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作用 ,成为了四川省气象科技人员与全国气象工作者交流气象技术的园地 ,是反映四川气象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窗口 ,是气象科技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气象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同时它也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气象科技信息 ,指导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8.
新年寄语     
新的一年又来临了。在这新年伊始之际《陕西气象》将在十三届四、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更新的姿势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广大的读者、作者致以真诚的谢意,并拜年、问好! 过去一年,在广大读者和气象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下,《陕西气象》作为陕西省气象局以业务为主的综合性双月刊物,以独道的风姿,赢得了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由于受经费和刊物容量的限制,大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2012,(1):144-144
值辞旧迎新之际,《气象科技》编辑部对各位审稿专家在过去日子里付出的辛勤劳动与奉献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希望以后继续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气象科技》编辑部祝各位专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平安顺利、成功进步!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2002,30(5)
进入 2 0 0 3年《气象》杂志将走入复刊后的第 2 9个年头。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 ,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和关爱下 ,《气象》杂志已成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核心期刊。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贯彻面向业务、面向科研、面向基层、面向服务的办刊方针 ,努力开创新局面 ,为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提高预报准确率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将努力配合这一目标 ,大力宣传数值预报技术、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卫星云图和雷达遥感资料的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进展以及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分析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光阴荏苒 ,转眼间《山东气象》走过了 2 0个春秋。在这 2 0年的岁月里 ,《山东气象》共出版85期 ,刊载各类文章 1 60 0余篇。这一期期装帧各异的《山东气象》 ,记录了山东省气象事业 2 0年的发展历程 ;这一篇篇多姿多彩的文章 ,仿佛是一组组跳跃的音符 ,组成了气象工作者搏击风云、服务社会的动人乐章。2 0世纪最后二十年 ,是气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 2 0年 ,坚定不移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 ,打造出了新一代气象基本业务系统 ,实现了气象事业的全面进步。 2 0年的岁月 ,也为《山东气象》打下了成长与发展的印记。从铅字排版印…  相似文献   

12.
《气象知识》2021,(1):77-77
《气象知识》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唯一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普及气象科学的彩色期刊。为庆祝《气象知识》创刊40周年,编辑部将推出“《气象知识》创刊四十周年”特别策划,欢迎您踊跃来稿!一、稿件内容内容包括广大读者在《气象知识》创刊40年来与杂志的联系、收获和感触,或你理想中的气象科普杂志会是什么样的,或身边与气象科普知识有关的感触与故事。  相似文献   

13.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预算会计的一项重大改革。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这次改革对进一步规范气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促进气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照中国气象局的部署,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鸽哨     
不经意间,天变高了。云变高了。云变淡了。流水变缠绵了。和风变多情了,……一样白鸽从蓝天飞过,留下阵阵鸽哨,它在轻轻地告诉你我——春天来了!又是一年的春天,又是一年风景,《湖北所象》也要满十三岁了。十三年来,它在各位领导、专家、气象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关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越办充实,越办越丰富。它不仅有学术性强的科技论文汇成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第一个收获的季节 ,《山东气象》编委会、编辑部及省局各直属单位、有关市气象局的代表在这里欢聚一堂 ,纪念《山东气象》创刊 2 0周年。值此机会 ,我谨代表山东省气象局、山东气象学会向《山东气象》2 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关心、支持、爱护《山东气象》茁壮成长的各级领导、全省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的《山东气象》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山东气象》顺应我省气象事业的发展而诞生 ,沭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成长 ,伴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进步 ,并带着新时代的气息 ,踏着坚实…  相似文献   

16.
法国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建设气象文化需要媒体的支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新闻媒介就是这能“载舟”和“覆舟”的水。在气象事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今天,融洽媒介关系,争取媒介的了解、理解、支持与合作,对气象新闻危机传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打开杭州数字电视,选择63频道,你将进入目前国内唯一的气象频道。该频道主要提供杭州最新的天气预报与气象生活指数,国内外主要城市天气预报与重要气象新闻;同时,将大容量播出以气象科学知识为主的自然科学科普影片。气象频道也是一个涉及交通旅游、农业能源、健康保健等众多相关领域的地方性24小时播出的专业气象资讯频道。目前栏目有:(1)气象预报节目:包括主持人节目5套,分别为《杭州气象》、《第一气象站》、《谈天说地》、《气象现场》、《旅游气象》;无主持节目9套,分别为《都市气象》、《少儿气象》、《杭州市区天气》、《全国城市天…  相似文献   

18.
赵秀英  李晓东 《气象》2001,27(12):1-2
引 言《气象》杂志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是气象类和国家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1] ,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 ,其发行量在气象类刊物中遥遥领先。为了更好地使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对《气象》刊载文章的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对 2 0 0 0年《气象》杂志的载文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气象》杂志的载文情况的分析 ,有助于编者、作者、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刊物的情况 ,以便共同努力办好刊物。载文情况分析可为主管部门和相关权威机构客观定量化地评价期刊提供参考。《气象》杂志 2 0 0 0年全年 (1 2期 )共刊载论文 1 90篇 ,这其中不包括书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已于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气象活动的法律 ,它高度概括了党和国家发展气象事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建国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它的发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依法发展气象事业的新的历史阶段 ,为促进气象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气象法》规范了如下重要内容和主要法律制度 :1 明确了气象事业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四川气象》是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气象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辟有:天气分 析与预报、气候分析、农业气象、大气探测、气象通信、学术讨论、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产 业、专题报导、各地灾情、科技动态、工作论坛、科普窗、百花园等栏目。   《四川气象》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四川气象》为季刊,季末发行,每册定价4.5元,全年 价为18元。可订全年,也可破季订阅。只需将订刊费(不收邮寄费)寄往《四川气象》编辑部 ,注明订刊期数,写明收刊人地址姓名,我们在收到汇款后,即寄回正式发票(收据),并按 时寄出所订阅刊数。   订刊费请寄:四川成都光华村街6号四川省气象局《四川气象》编辑部, 邮编610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