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震后研究     
  相似文献   

2.
灾害研究     
科学家建议20世纪最后10年为“减轻灾害”10年——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灾害是对科学的挑战;而减轻灾害则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灾害研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引言地震预报是今天自然科学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在提出令人感兴趣的、基本的科学问题时,成功的地震预报能够为减少人类的灾难和社会混乱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提供依据。中国、日本和苏联已经认识到了它的必要性,并且十年来一直在执行着实质性的研究计划。虽然他们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美国地质调查局是美国地震预报研究的牵头单位。目标为预报未来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内容包括地震力学和断裂带物理特征的现场、实验室及理论的研究和调查。这些工作集中在加州中部和南部地区,特别是进行大范围地震预报试验的帕克菲尔德地区。为了提高预报的分析能力和仪器观测能力,重点放在对各种地震物理前兆的评价。可靠的预报依赖于利用可靠的地球物理仪器观测各种前兆和了解地震的物理性质。除开发用于预报的仪器和技术并把它们应  相似文献   

5.
6.
古海啸研究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明确证实仅靠历史记录难以显示海啸的危险性。长期地质记录为评估海啸危险提供了更多信息。海啸遗留的沉积证据有助于评估过去洪水的水位深度和速度,估计源头位置,以及帮助了解海啸是如何影响滨海地区的生态和地貌。过去的沉积可以估计历史海啸的次数和重复周期。这些信息对于减轻未来海啸的影响和减少其带来的可能损失具有指导作用。古海啸研究引起了地震地质、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地貌学、海洋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地震学、海岸工程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科学家的兴趣,并可能导致不曾…  相似文献   

7.
8.
应国际著名地震学家、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龙尼茨(Cinna Lomnitz)教授的邀请,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马丽、陈棋福和外事办公室主任李京等一行3人,于2003年7月3~11日赴墨西哥进行了访问,就地震预测预报、地震和火山灾害的预防等学术问题,与墨方地震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本文就访问情况、墨西哥地震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地震序列研究现状与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认为现阶段国内外地震序列研究主要表现在地震序列类型特征研究、地震序列背景与形成机理分析、地震序列时空强概率分布特征研究等三方面。虽已取得不少成果,然而尚不能完全揭示地震序列发生发展规律,准确指导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提出要在地震数据管理、地震序列提取方法、地震序列概率分布模式及其其统计特征以及地震序列相关性等方面加强研究,同时应把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思想引入地震序列研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近期海啸研究对地震研究的启发佐竹健治在一年当中,3次重大破坏性海啸给尼加拉瓜(1992年9月2日)、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1992年10月12日)和日本北海道(1993年7月12日)的沿海地区造成了灾害。每次海啸的浪高度均达到10m以上,共造成150...  相似文献   

11.
12.
地震预测研究目前美国在地震预测问题上经过长期的停滞状态后最近又有所活跃,其特点一方面是植根于更坚实的科学基础上;另一方面对已有的预测方法和假设积累了大量关于可靠性方面的资料。近年来的突出进展包括如下方面:预测方法的客观化的考验:概率方法的应用,从地球...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专辑所述内容是地震灾害经济学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作者简介地介绍了这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对其主要问题,如地震损失评估的定量经济学方法,地震科研与发展的经济问题,地震长期预报的经济影响,地震危险和地震保险的研究及中国历史地震经济损失的推断等作了概括和分析;着重介绍了作者关于地震经济损失的投入产出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以及用于地震保险业务的中国部分地震经济损失估计和世界部分地震经济损失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地震考古研究与古地震研究、历史地震研究的区别,说明了地震考古的重要性.用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地震考古的工作方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地震工作的发展,减轻地震灾害的成效,关键的问题是要对地震活动规律有详细了解。然而,我们手中能运用认识其规律的资料,近百年仪器记录的地震参数及人类文化史中残缺不全的有关地震的文字记载,与我们要认识周期长、面积大、机率小的地震规律这样一个复杂课题,真是杯水车薪可怜至极。这也正是我们在地震预报、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中常常疑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新疆灾害性地震的时空分布及破坏性,讨论了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抗震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地震地质》1999,21(4):473
俯冲带大地震的非特征行为与重复发生的复杂性特征地震概念最早是由Fedotov(1965)在研究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地震时提出的,以后美国学者在研究SanAndreas断层和Wasatch断层的古地震时对这个概念做了发展并建立了模型。最近,SusanY.Schwartz对太平洋的一些俯冲带大地震重新做了分析。好采用的方法是用震源时间函数反演确定大地震的滑动分布,该函数是由长周期面波和宽频带体波的经验格林函数分析导出得到的。对序列地震破裂空间分布的比较表明,重复断层滑动的格局有很大差别。1994年本州北地震和1995年所罗门群岛地震主要是填补了以前地震留下的滑动空区,而不是破裂粗糙部位(asperities)。1995年千岛地震和1996年阿留申地震则是使以前地震留下的粗糙段破裂,但滑动量不同。本文研究认为,环太平洋板块边界地震的重复发生比粗糙体模型的预测复杂得多。所研究的4个板块边界段的重复断层滑动与特征地震模型不相符合,说明地震破裂不仅仅是由固有的几何与物质不均匀性控制的,其它动力学因素也很重要。(据J.Geophys.Res,Vol.104,No.B10,pp.23,111~23,125,October10,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